資源簡介 人體的營養《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的吸收》《食物的消化》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課時內容選自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八章——人體的營養,本節內容是《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主要是通過活動設置,為學生提供了認識和探索周圍事物的素材和線索,使學生觀察和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訓練。同時通過對實驗的分析,使學生明確探究的步驟,使學生分析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通過合作學習胃和小腸的消化功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閱讀的能力以及自信表達分享的能力;通過消化過程的學習分析,構建出食物消化這個概念以及消化系統的組成及說出各組成器官的功能;最后在課程最后學以致用環節,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二、學情分析(1)知識基礎: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明確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以及各營養成分的對于生命活動的作用。(2)能力基礎:通過七年級上冊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對人體這一部分內容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也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是學生總結分析能力還比較薄弱,在教學中教師要適當進行引導和啟發,已活動貫穿整堂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效率。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2)通過體會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說明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過程;(3)解釋小腸是消化主要場所的原因;(4)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腸內的主要消化。(5)概述消化管和消化腺的功能2、能力目標(1)通過品嘗饅頭的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感受),歸納,表達能力;(2)通過前置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討論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表達能力;(3)通過合作學習食物在胃和小腸內的消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表達,大膽分享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生活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并能自覺愛護我們的身體。四、教學重點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2、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3、說出小腸是消化主要場所的特點,小腸腔內參與消化的三種消化液五、教學難點1、舉例說出消化系統與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2、認識消化酶在消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營養物質分解3、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腸內的主要變化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PPT首頁美食圖片引起學生注意 【問題情境】: 吃下葡萄籽會長葡萄樹嗎? 播放動畫視頻 紅咕力身體長出葡萄樹了嗎? 葡萄籽第二天出現在了哪里? 學生回答 思考,回答 激趣引入 通過動畫視頻導入,極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本節課后面知識的興趣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的機構基礎—— 消化系統之消化管——消化的場所 【過渡提問】從美味的葡萄到糞便中的葡萄籽,葡萄在我們的身體里面經歷了怎樣的旅程?經過了我們身體的哪些結構呢? 問:請同學說一說葡萄“旅程”中經過的身體結構 根據學生所述,老師在PPT上面打出葡萄依次經過的“驛站”——身體的對應結構。 問:那食物經過的這些器官,就共同構成了我們消化系統中的哪個部分呢? 總結: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這些食物直接經過的器官就構成了我們的消化管 【進一步提問】從美味的葡萄,到糞便中的葡萄籽,在這趟旅程中,葡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歸納、補充、完善學生的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在過程中食物經過消化,營養物質被吸收,剩下的部分形成糞便 問:通過葡萄到葡萄籽的變化,說說消化指的是怎么樣的一個過程? 【引導生成概念】 消化的場所是:消化管 消化過程中物質的變化: 大分子水解為可吸收的小分子 【歸納總結】消化:是指大分子營養物質在消化管內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質的過程。 提醒學生在書上勾畫概念 學生思考 生回答 生回答 總結 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分析、思考、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理解,記憶概念 生在書上勾畫概念 根據直觀的PPT展示,以及學生親自對“葡萄旅行”所經之處的整理,生成“消化管”這一概念 學生通過葡萄在經過消化管之后變成葡萄籽的直觀感受,做到能描述消化的場所,以及過程中營養物質的變化。嘗試生成概念。食物在消消化管內的消化過程——口腔中的消化 【過渡提問】 究竟像葡萄一樣,食物在我們的消化管內究竟進行了怎樣的消化呢? 活動1體會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老師請來了我們鹽外食堂里的“饅頭君”,看看它對你們有什么要求吧? 分發饅頭給各個小組 引導學生從饅頭的形態、味道的變化來進行感受和描述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饅頭形態:由大變小,濕濕的,成團 味道:出現甜味 問:食物在口腔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問:口腔中的哪些結構參與了消化,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展示PPT;進行板書 問:唾液能促進淀粉分解是因為唾液中有什么? 問:唾液由什么結構分泌? 問:請同學們閱讀9頁小資料,看看我們唾液腺的分布,找出三對大的唾液腺? 活動二(前置探究):觀察唾液在體外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播放實驗視頻 處理前置探究中學案中的問題 實驗原理: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問:實驗視頻中,在步驟一中有什么問題? 學生細細咀嚼饅頭 學生組織語言描述體會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回答 學生分析思考后回答 學生閱讀,回答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回答,訂正答案 生看圖,思考,回答 通過請來鹽外食堂“饅頭君”引起學生興趣 學生通過親自體會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從而能說出口腔對事物的消化作用都有哪些結構參與,各自結構都有什么作用 鍛煉學生閱讀生物資料,提取重要信息的技能 通過前置探究,學生能夠復習,說出探究實驗的七個步驟;明確檢測淀粉的方法;能說出看到的現象就是實驗的結構;分析結果才能得出結論。 通過這個問題的設置,學生能夠強化并說出對照實驗的設置原則:單一變量原則食物食物在消口腔內的消化過程——胃內的消化 【過渡提問】食物還將在消化管的哪些器官中被消化呢? 活動三:觀看食物的消化過程視頻、看書 播放視頻 活動四:小組合作學習食物在胃、小腸內的消化 1、分組合作學習食物在胃或小腸內的消化,完成學案 2、時間3mins 3、請同學分享學習成果 請同學上臺講解食物在胃內的消化 (引導學生完成講解) 請同學上臺講解食物在小腸內的消化 (引導學生完成講解) 注意兩個問題: 小腸是消化主要器官的特點? 在小腸內三種大分子營養物質最終分解為對應的什么小分子物質? 觀看視頻 看書、回答問題 看書,完成學案 講解 講解 直觀感受食物經過消化管的全過程 訓練學生分析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通過對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學習,知道分析消化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系。能從食物大小的變化、物質的變化來描述食物的消化;能說出小腸為什么是消化的主要場所;能說出小腸內大分子物質最終的分解產物。消化腺在消化中的作用——分泌消化液 【過渡提問】我們發現在消化過程中不僅需要消化管的作用,還有這樣一些腺體,參與了消化過程,他們分別是? 【PPT展示】人體消化腺 問:圖中各個消化腺的名稱? 問:消化腺的作用? 【總結歸納】 食物經過的消化管和分泌消化液參與消化的消化腺就共同構成了消化系統 看圖回答 從消化過程的分析、學習過程中,從消化液的功能,聯系到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的功能;從功能和結構的關系,生成消化系統的組成。這樣的改進比直接告訴學生來要更加的形象生動。也會加深學生的印象。本課小結 構建消化系統概念圖,知識匯總升華 學生填寫 概念圖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鞏固練習 展示習題 學生思考回答 學以致用板書設計食物的消化形態變化 物質變化口腔 大→小(牙齒) 淀粉→麥芽糖(唾液中唾液淀粉酶)胃 粥狀食糜 蛋白質初步分解(胃液中胃蛋白酶)小腸 乳狀 淀粉→葡萄糖 蛋白質→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