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會提問題一一小小理財員選題指導》教學設計課標分析《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中指出: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于從日 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學生要善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加以 有效指導。在指導內容上,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在根本上是創設學生發現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 從問題情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探究課題,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導綱要》又提出“善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或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是圍繞 活動“主題”或“問題”來展開教學的,因此,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 題。而提岀問題往往是第一步,有了問題才能探究問題,才能推動學生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所 以問題的提出主顯得極其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對于提出 合適的問題很難,必須教師精心指導。因此我選擇了教學魯科版教材三年級“方法與指導”部分主 題2《學會提問題》。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經常會對某些現象產生疑惑,從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怎么 樣才能提岀更多的問題?提出適合研究的問題呢? “學會提問題”一課就為此而設計。本主題共安排了四個活動環節:“問題與思考”“學習與探究”“實踐與體驗”“總結與交流”。在“實 踐與體驗”中安排了三個活動:1.觀察一件文具,從不同方面提出盡可能多的問題。2.觀察一只 小動物,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3.觀察校園,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學生通過這三個實踐體驗 學會提問題。教材安排這一主題的目的,是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和 現象,并能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提岀要探究的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初步培養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這節課中,面向學生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課 堂中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提出想研究的問題,自主探究,規范所提出的問題,并嘗試總結選 題原則,自主選擇要研究的活動子主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結合,形成新的研究小 組,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結合導入與結束技能的運用,注重學生提出問題方法的指導,以小組 合作學習為主,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展開本次活動,使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積極調動生活經 驗,敢于提出問題,并通過對問題的規范樣式及對比,提出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的問 題,同時借助研究的事例,初步掌握提問題的基本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選個合適的活動主題作為這節方法指導課的載體很重要。我通過觀察了解學生情況,又查閱 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網捜集資料等,最后決定把這一節課與奎文區編的教材中的“小小理財員” 相結合,在開展“小小理財員”活動的選題指導中進行,指導學生如何學會提問題。本主題活動用1課時完成。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初步會針對活動主題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會對生活中的一些小現象提出問題。 我們要引導學生了解提問題的一般方法,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發展提出問題的能力; 激發探究問題的興趣,初步養成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良好習慣。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三年級 的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對于提出合適的問題很難,必須教師精心指導。借助什么樣的實踐體 驗引導學生學會提問題呢?應該是學生對什么樣的主題活動感興趣就用什么樣的活動主題。在學 校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當一種學習用品或玩具開始盛行時,很多學生都會去買。 每天上學或放學時,學校門口的商店、小吃攤就熱鬧起來了,店門口圍滿了學生。學生亂花錢的 現象嚴重。看到這一情形,我就想到了以開展認識錢幣學會理財的活動為載體,指導學生如何學 會提問題。學生在二年級的數學課上已經認識了人民幣,對錢幣并不陌生,平常生活中也聽說過 假幣的事情,有些學生對古錢、外國錢幣也略知一二,有的學生還知道一些外國錢幣兌換人民幣 的匯率,因此開展這個活動,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教學設計活動目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通過對問題的規范樣式及對比,引導學生提出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的問題,培養 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借助研究的事例,讓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生的研究意識。活動重、難點:通過對問題的規范樣式及對比,引導學生提出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的問題,培養 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指導方法及手段:指導學生比較、分析、分類、匯總“問題”的方法與思維方式。活動準備學生準備:課前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收集善于提岀問題的案例。通過查閱資料或采訪等方式,了解提問題的方法。教師準備:(1 )課前通過多種方式,了解提問題的方法和典型案例。(2)制作多媒體課件,問題紙。教學過程—、創設實踐情境,引出學生問題。1 .課件出示各式錢的圖片:人民幣、美元、英鎊等2.師生對話:這是什么?(號I出錢)同學們你們有錢嗎?你們沒工作哪兒來的錢呀?學生 回答。有零花錢的同學把手舉一下。大多數同學都有零花錢。那么,你們平時是怎樣利用這些錢呢? 認識錢幣巧理財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開展一個《小小理財員》的實踐活 動,一起來了解一些錢幣的知識,好好理理我們手中的錢。板書課題:小小理財員。今天這節課, 我們就根據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評選出全班同學喜歡研究的問題,作為這個活動的子課題。二、自主探究,規范問題。1 .課件出示:關于小小理財員,你想研究哪些問題?2.學生提岀問題,并把自己的問題寫在問題紙的第一條橫線上。3 .規范問題。老師發現同學們的問題各不相同,很有創意,但是作為課題來研究還不塚規范,怎樣把問 題變的更加規范呢?課件出示范例怎樣少用零花錢? ——節省零花錢的研究亂花零花錢對我們有什么害處?——亂花零花錢的危害課件出示:()的調查()的研究()怎么辦?()的思考()的危害()的現狀分析學生任意選擇一種規范的形式進行規范,把規范好的問題寫在卡紙的第二條橫線上。問題對比:課件出示:濰坊市小學生使用零花錢的調查我班同學使用零花錢的調查你覚得哪個問題提得好?為什么?(提示:哪個問題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些更容易操作呢?哪個更適合我們研究?研究這個問 題對生活有什么幫助嗎?對生活有指導意義的問題才更有價值,更值得我們研究。)(3)學生嘗試總結選題原則。現在你們知道該怎么提問了吧?(提出的問題不僅要規范, 還要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板書:貼近生活選題容易操作較有價值小組內按照總結出的選題原則選擇一個最值得研究,最有創意的問題。課件出示:小組合作:1、 討論確定一個研究問題。用黑色的筆,由小組長規范地寫在長紙條上,貼到黑板上。各組上臺介紹選擇的問題,進行評議。學生結合選題原則評議:你認為這個問題提得怎么樣?為什么?4、師評議:不僅問題提的有創意,還是根據我們的生活實際情況提出來的,很有研究價值。三、 選擇主題,重新分組。師:同學們選擇的問題都值得我們去研究,我發現很多同學已經迫不及待想去研究了,下面 來重新分一下組。我們可以選擇本組已經提煉出來的問題進行研究,也可以選擇其他小組同學的 課題進行研究,三思而后行,現在分組開始。各小組選出組長、副組長,匯報給老師。四、 課堂小結:老師希望課后小組同學分工合作,積極搜集要研究的子課題的資料。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 不僅學會了怎樣提問,還學會選擇一個什么問題去研究,真了不起。五、 介紹科學家發現問題進行研究的事例。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問題,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 要”。科學家的任何一項研究成果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課件出示:科學家的圖片、文字(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非常善于思考。有一天,牛頓出 門散步,看到一個蘋果從蘋果樹上落下來。這引起了他的思考:蘋果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 —定是有什么力在牽引著它。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下,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為人類作出了貢獻。讓同學講一講。結束語:同學們,如果我們也敢于提出問題,勇于研究,相信同學們長大后也會大有作為。 有沒有信心?老師希望在以后的幾周里,大家要積極采用各種方式,研究你們的主題。下課!六、活動拓展與創新。觀察校園,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以從校園安全方面提問題,可以從校園環境方面提問題, 也可以從同學們的行為習慣方面提問題。學習效果分析―、學生在課堂中能根據自己的課前調查,積極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并學會了如何把 自己的問題規范成活動主題。二、 通過對問題的規范樣式及對比,學生提出了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的問題作為研 究問題。三、 我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設計了“活動拓展與創新”這一環節,作為課堂學習的 評測。如下:觀察校園,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可以從校園安全方面提問題,可以從校園環境方面提問題, 也可以從同學們的行為習慣方面提問題。課后學生根據課堂上的學習,對以上任務進行了調查研究,提出了適合研究的校園問題, 學生能學以致用,能利用學會的提問題的方法進行提問。這堂課的效果很好。聽評課記錄今年開學后,我校請市區專家來聽開學第一課,我有幸執教了這節課,得到市區專家的指 導。—、劉吉斌主任評:這是一節方法課與思想課的課堂,教學路子已經比較成熟,很符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 是一個傳統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足:1.課堂上各小組長上臺貼問題時紀律有點不好,調控學生 方面再注意注意.2 .這是一節成熟的課型,但有些教學過程再調整調整會更好。二、孫俊勇科長評:這是一節方法指導課,教師借助一定的活動主題,引導學生學會怎么樣提問題,怎么樣規 范問題,并學會選擇要研究的問題。優點:1呂|入錢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手中的零花錢,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 趣。尊重學生的問題,提出問題規范性指導:把問題轉化成課題篩選問題的指導很到位。對確定的問題篩選,確定了三個研究問題。不足:紀律調控方面,具體是在第三個環節上,篩選問題時紀律有些亂。改正方法:合并 16個問題,老師自己弄太吃力,可以把合并問題的權利給學生。可以讓學生選的16個問題, 在選擇時就明確選題理由,然后讓各組上臺自己解釋選擇的問題,全班學生選擇。三、鄧光顯校長評:對教學內容的生成性精心設計。課題、板書內容都是打印,貼在黑板上,省時合理。老師點撥的度把握好了很關鍵。如何在課堂上做細,更好地改正?課后反思—、在課堂上,我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我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注 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提岀問題、規范問題、選擇問題,以及相互討論、 小組協作研究,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用這種意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二、 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在課堂里只有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 活才能燃起求知的火花。在導入環節,我發現學生圍繞錢幣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時,學生思路不夠 開闊。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我采用談話的方式導入,這樣更能激發了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 起了孩子們的問題火花。三、 直接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有點反應不過來,提的問題比較凌亂,跟我預設的問題相差 較大。因此,這個環節我花了不少心思。經過多方面研究,我決定結合孩子使用零花錢的實際情 況,讓孩子通過談話,感受他們零花錢使用是否恰當、合理、有意義,激發他們心底對零花錢使 用的看法,從而提出自己心中最想研究的問題。四、 針對市區專家聽評課的意見與建議,課堂教學過程可以如下設計:課前學生調查有關錢幣的知識,并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提岀自己想研究的問題。A.課堂上先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關于錢幣的知識,B.再在小組內說說自己想研究的 問題,C.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問題上臺交流,交流時說明怎么想到研究這個問題的,研究這個問 題有什么用? D .篩選問題,呈現選題原則.E.每個學生根據小組的介紹,自由選擇自己最想研 究的問題,根據每人的選擇重新分組。F .學習把問題規范成課題,把自己組的問題轉化成課題。 G.小結,名言、事例結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