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零花錢——綜合實踐活動選題指導課活動目標: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敢于提岀問題。2、 通過問題的規范樣式及對比,引導學生提出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的問題,培 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3、 借助研究的事例,讓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生的研究意識。活動重、難點:通過問題的規范樣式及對比,引導學生提出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學 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指導方法及手段:指導學生比較、分析、分類、匯總“問題”的方法與思維方式。活動過程:—、情境導入課題1、 課件出示100元大鈔。師生對話:這是什么?(引出錢),你有錢嗎?你們沒工作哪來的錢呀?(生說:來源父 母、壓歲錢、勞動得到 .....。)2、 師繼續引出學生的問題:你一個月大約存有多少零花錢?(生回答)夠用嗎?有多余嗎? 多余的你打算怎么處理?同學們的零花錢有多有少,那么你們的零花錢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買書、買零食 )大家都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買吃的,看來錢真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 多的便利和好處,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零花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我的零花錢”。板書。同學們關于“我的零花錢”你想研究哪些問題呢?學生提出問題。二、建構提間模型。1、 下面把你最想提的一個問題寫在“我的問題”小紙條的第一個格子里。2、 同學們的問題真是豐富多彩,但是作為課題來研究的話但還不夠規范,那么怎樣把問題 進行規范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怎樣少用零花錢?我們可以將它規范為:節省零花錢)的研究亂花零花錢對我們有什么害處?我們可以規范為:亂花零花錢)的危害3、 選擇規范的形式提問。老師這里有幾種關于規范問題的形式,介紹給大家。課件出示:()的調查()的研究()怎么辦?()的思考()的危害()的現狀分析誰愿意將自己的問題拿出來我們一起來幫他規范一下。(學生展示問題,師生共同評議 規范)學生自己規范自己提出的問題。小組內交流、評議。4、 問題對比:課件出示:(1 ) 北京小學生使用零花錢的調查(2 ) 我班同學使用零花錢的調查你覺得哪個問題提得好?為什么?(提示:哪個問題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些更容易操作呢?哪個更適合我們研究?研究這個問 題對生活有什么幫助嗎?對生活有指導意義的問題才更有價值,更值得我們研究。)5、 學生嘗試總結選題原則。現在你們知道該怎么提問了吧?(提出的問題不僅要規范,還 要貼近生活、容易操作、較有價值。)板書:貼近生活選題容易操作較有價值三、 實踐體驗。1、 學生寫問題。同學們在小組內根據原則選擇一個最想研究的問題。(配輕柔的音樂)2、 小組選擇出最值得研究,最有創意的問題。3、 投影展示選擇的問題,進行評議。學生評議:你認為這個問題提得怎么樣?為什么?四、 拓展延伸。提出了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去研究呢?1、一位善于觀察的同學,進行了清明前后天氣情況的研究,他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法 將從2008年到2014年的清明前后的天氣情況詳細地記載了下來。你從中能得到什么結論? (生回答)這個同學也得到了 2個結論,我們一起來看看。年份 日期 節氣 清明前后的天氣情況2008 4月5日 清明節 陰轉小雨2009 4月5日 清明節 陰有小雨2010 4月5日 清明節 小雨2011 4月4日 清明節 小雨2012 4月4日 清明節 陰有小雨2013 4月5日 清明節 多云轉陰,時有小雨2014 4月5日 清明節 多云轉陰,第二天陰有陣 雨得出結論:清明節一般在毎年的4月4日或4月5日。 清明節前后大多是陰雨天氣。2、介紹研究的方法步驟 課件出示: 研究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提出的問題( 第二步:調查收集資料 )觀察()上網()書籍()問卷()采訪() 第三步:整理統計資料統計()排序()分類()對比()第四步:研究分析得出結論( )2、 學生填表。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步驟進行研究,請同學們用W”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 把前三個步驟填好。3、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提出問題,選擇問題,還學會了怎樣 去研究。同學們會研究了嗎?5、介紹科學家發現問題進行研究的事例。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問題,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 要”。科學家是怎么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進行研究的呢?課件出示:科學家的圖片、文字(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非常善于思考。有一天,牛頓出 門散步,看到一個蘋果從蘋果樹上落下來。這引起了他的思考:蘋果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 —定是有什么力在牽引著它。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下,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結語:如果我們也能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主動去探究的話,老師相信你們將來 —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的。板書設計:我的零花錢——綜合實踐活動選題指導課貼近生活選題容易操作較有價值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