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浙教版 九年級上第29講 物質的轉化規律考點梳理考點一 舉例說出氧化反應、還原反應[a]1. 氧化反應:物質跟 發生的化學反應。 2. 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中的 被奪去的化學反應。 氧氧得到氧化還原氧化失去還原【提醒】氧化還原反應是從反應過程中得氧與失氧的角度定義的。從本質上講反應前后組成物質的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氧化還原反應與基本化學反應類型是化學反應中的兩種不同的分類體系。考點二 說明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b]1. 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1)實驗步驟①通氫氣,目的是 ,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②加熱 ;③撤燈; ④繼續通氫氣至冷卻,目的是 。(2)實驗現象:為黑色氧化銅變成 ,試管口有 生成。紅色水珠(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結論:氫氣具有 性,加熱時能將黑色的氧化銅還原成紫紅色的銅。還原將試管內空氣排盡防止灼熱的銅重新氧化考點梳理2. CO還原氧化鐵實驗(1)實驗步驟①通CO,目的是 ,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②加熱 ;③撤燈; ④繼續通CO至冷卻,目的是 。(2)實驗現象:為紅棕色氧化鐵變成 ,澄清石灰水變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結論:CO具有 性,加熱時能將紅棕色的氧化鐵還原成黑色的鐵粉。(5)實驗注意:CO有毒,因此尾氣不能大量排向大氣中,可 處理。點燃將試管內空氣排盡防止灼熱的鐵重新氧化黑色渾濁還原考點梳理考點三 說出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根據它們的燃燒產物來鑒別氫氣和一氧化碳[b]1. 氫氣的可燃性和用途(1)可燃性: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熱;氫氣的燃燒產物只有水,可用 檢驗。 (2)用途:作高能燃料(三個突出優點:①原料來源廣泛;②產物是水,無污染;③燃燒時放熱高)等。淡藍色無水硫酸銅純度2.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用途(1)可燃性:產生 火焰,放出大量熱;其產物二氧化碳可用 檢驗。(2)用途:作燃料(煤氣的主要成分)等。(3)毒性:CO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人體內缺氧。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要有 裝置。藍色澄清石灰水3.注意: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前要先檢驗 。 尾氣處理考點梳理考點四 說明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b]1.實驗(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并檢驗產物的實驗。將紅熱的木炭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會發現燃燒發 光,反應 熱;燃燒后往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發現澄清石灰水變 ;實驗說明了碳燃燒生成了無色的 氣體。實驗中的化學方程式是、 。(2)向裝蒸餾水的燒 杯中吹氣或通入 CO2。然后向 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出現的現象是 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化學方程式是 。白放渾濁CO2CO2+Ca(OH)2=CaCO3↓+H2O2.轉化規律:非金屬→ → →鹽 非金屬氧化物紅CO2+ H2O= H2CO3酸考點梳理考點五 說明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b]1.實驗(1)鉀鈣鈉等金屬的活動性極強,暴露在空氣中極易氧化,生成氧化物。(2)在蒸發皿中放 1 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攪拌,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發現試液變 _______。以上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轉化規律:金屬→ → →鹽。 塊狀生石灰變粉末,放出大量熱紅色CaO+H2O=Ca(OH)2金屬氧化物堿考點梳理考題精講重點一 氫氣和一氧化碳的還原性例1 某同學為研究相同條件下一氧化碳和氫氣哪個還原氧化鐵的量更多,將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體積混合后先通過圖中甲裝置,再通過圖乙中的儀器組合。為達到實驗目的,圖乙中儀器選擇和連接最好的是 ( )A. cba B. cda C. cbd D. bca【解析】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體積混合后還原氧化鐵,要比較哪個還原氧化鐵的量更多,需根據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進一步求出。先用濃硫酸的質量變化求出生成水的質量,再用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變化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然后進行尾氣處理,防止未反應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氣。A訓練1 如圖所示是三套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通過觀察比較,回答下列問題:(1)三個實驗的反應原理相似,反應條件也相似,均需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實驗現象也有共同之處,即反應管中的固體由 。從操作步驟看,A、B實驗都有下列操作:a. 通氣體;b. 停止通氣體;c. 點燃酒精燈;d. 撤去酒精燈。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填序號)。 黑色變成紅色acdb(2)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環境,最好選擇圖所示的哪個裝置圖代替圖B裝置 。 理由是: 。 因為圖乙裝置充分利用了尾氣燃燒產生熱量,節約能源乙對點訓練重點二 氫氣和一氧化碳的鑒別考題精講例2 利用下列實驗裝置檢驗混合氣體中含有CO、H2、CO2、水蒸氣。(假設氣體通過裝置時均被完全吸收和反應)。①連接上述裝置的順序是:混合氣體→ →尾氣處理。(填裝置編號)②B裝置的作用是 。檢驗和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DBCADB【解析]A用于檢驗一氧化碳,B用于檢驗和吸收二氧化碳,C用于吸收水蒸氣,D用于檢驗水蒸氣;氣體從溶液中出來的時候會帶來水蒸氣,所以應先檢驗水蒸氣的存在,通過D,若變藍則有水蒸氣,然后將混合氣體通過B,若渾濁則有二氧化碳,檢驗并除去二氧化碳,再通過C利用氫氧化鈉固體除去水蒸氣和多余的CO2,通過A和D裝置檢驗氫氣的存在,若A中粉末變紅,D中粉末變藍,則有氫氣,然后通過B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二氧化碳,從而檢驗CO的存在。故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為:DBCADB。考題精講對點訓練訓練2 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CO、H2、CO2、H2O(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驗證其組成,同學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和現象如圖所示(夾持儀器已省略,假設氣體均吸收完全)。結論 甲 乙 丙 含有CO、H2、H2O(氣) 含有CO、H2、CO2 含有CO、H2、H2O(氣)、CO2(1)裝置D中溶液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是 。點燃尾氣,火焰呈 色。 CO2+Ca(OH)2 =CaCO3↓+H2O藍(2)丁認為,由于他們對裝置 (填序號)中的實驗現象分析不同而導致結論有差異。根據碳酸鹽可轉化為CO2的性質,丁利用上述實驗結束后裝置內藥品和某種常見試劑進行實驗,證明了甲的結論是正確的。請寫出丁的實驗操作過程與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將A中固體取出,加入燒杯(或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結論 甲 乙 丙 含有CO、H2、H2O(氣) 含有CO、H2、CO2 含有CO、H2、H2O(氣)、CO2對點訓練重點三 物質間的相互轉化與推斷考題精講例3-1 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已知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2)反應③在工業上常用于 。(3)H溶液可能是 (填化學式)溶液。類型1 以物質的特征顏色為突破口【解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A、B是黑色固體,在高溫下反應能生成紅色固體D和C,則A和B可能是氧化銅和碳,生成的D為銅,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A反應生成E,則A可能是碳,生成的E為一氧化碳,B為氧化銅,F是紅色固體,能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G,則F可能是氧化鐵,生成的G是鐵,鐵能與銅鹽溶液反應生成銅,據此解答即可。CuCl2煉鐵對點訓練訓練3-1下圖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學”,請回答:(1)溶液X是 (填“酸”“堿”或“鹽”),試劑A的名稱是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則B的化學式為 。(3)若X是稀鹽酸,C是單質,則C的名稱是 。(4)若X是稀硫酸,D是堿,則X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酸紫色石蕊試液Fe2O3鐵H2SO4+Cu(OH)2═CuSO4+2H2O例3-2 A~E是初中常見的物質: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種。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B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它們相互間發生反應或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表面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1)A、C的化學式分別為 、 ;D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一種用途是 。(2)E→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解析】根據A~E是初中常見的物質: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種,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所以A是稀鹽酸,B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氫氧化鈣,稀鹽酸、氫氧化鈣都會與D反應,所以E是碳酸鈉,稀鹽酸會與C反應,C會轉化成碳酸鈉,所以C是氫氧化鈉,D就是二氧化碳,然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進行驗證即可。HClNaOH滅火或作氣體肥料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CO2=CaCO3↓+H2O考題精講類型2 以物質的特殊用途為突破口對點訓練訓練3-2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是人體胃液中幫助消化的物質,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轉化為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Fe+2HCl=FeCl2+H2↑考題精講類型3 以物質的特殊性質為突破口例3-3 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別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鹽酸中的一種,圖中短線相連的物質相互發生反應,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的一種用途是 。(2)乙和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向盛有甲溶液的燒杯中滴加丙溶液,燒杯中溶液的pH會 (填“增大”或“減小”)。【解析】根據甲、乙、丙、丁、戊分別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鹽酸中的一種,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所以丙是稀鹽酸,稀鹽酸會與碳酸鈉、氧化鐵、氫氧化鈣反應,所以丁是氯化鋇,氯化鋇會與碳酸鈉反應,所以乙是碳酸鈉,碳酸鈉不會與氧化鐵反應,所以戊是氧化鐵,甲是氫氧化鈣,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改良酸性土壤等Na2CO3+2HCl═2NaCl+H2O+CO2↑減小訓練3-3 有一包粉末,已知其由BaCO3、Cu(NO3)2、Na2SO4、NaCl、NaOH中的幾種組成,現對其做以下實驗,各步驟均已經充分反應,請回答問題:(1)請寫出沉淀N的化學式: 。(2)步驟Ⅱ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無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質(酚酞除外)的化學式: 。(4)這包粉末中共含有 種物質。NaNO3、Ba(NO3)2、NaCl;AgClNa2SO4+Ba(NO3)2═BaSO4↓+2NaNO35對點訓練例3-4 A-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其中B、C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類別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堿性,且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們相互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兩兩之間可以發生反應,“→”表示由某一物質轉化為另一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1)B的化學式 ;E的名稱 。(2)寫出圖中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考題精講類型4 多種突破口相結合CO氫氧化鈣②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根據A~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B、C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類別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堿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所以E是氫氧化鈣,D和氫氧化鈣會發生反應,所以D是碳酸鈉,碳酸鈉和C可以相互轉化,所以C是二氧化碳,F會與氫氧化鈣、碳酸鈉反應,所以F可以是鹽酸,A會轉化成二氧化碳,B也會轉化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一氧化碳,A是碳或氧氣,經過驗證,推導正確。訓練3-4 如圖所示,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七種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組成元素相同,B、C、G常溫下為氣體,在實驗室中常用A制取G.(1)F的化學式是 ??;物質A的一種用途是 。(2)D→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圖中涉及B物質的反應中,未出現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Ca(OH)2除銹復分解反應對點訓練例3-5 化學物質王國中舉行節日游戲活動,游戲規則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一步反應生成),以形成物質間相互轉化的循環接龍。請你將下列八位隊員:①Ca(OH)2 ②Cu ③CaO ④CO ⑤CaCl2 ⑥CuO ⑦CO2 ⑧CaCO3平均分成紅、藍兩隊.游戲規定,物質⑤任紅隊的隊長,物質⑦任藍隊的隊長,且紅、藍兩隊的隊長均處于甲的位置,兩隊分別形成循環接龍。請回答:(1)紅隊乙的化學式 。(2)紅隊中丙→丁的化學方程式為 。(3)藍隊隊員依甲乙丙丁的順序排列是⑦ (填序號)。考題精講類型5 以物質的相互反應或轉化關系為突破口【解析】(1)紅隊乙是碳酸鈣,故填:CaCO3;(2)紅隊丙→丁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產生氫氧化鈣,故反應的方程式為:CaO+H2O=Ca(OH)2;(3)藍隊:物質⑦CO2任藍隊的隊長,且隊長處于甲的位置,形成循環接龍,根據二氧化碳能夠和碳反應產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夠還原氧化銅得到銅,銅和氧氣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碳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因此甲是二氧化碳,乙是一氧化碳,丙是銅,丁是氧化銅,因此排序為:⑦④②③;故填:④②③。CaCO3CaO+H2O=Ca(OH)④②③訓練3-5 如圖牽手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A、B、C、D、E分別是木炭、氧化鐵、二氧化碳、稀鹽酸、氫氧化鈉中的一種物質,其中C是堿,E具有吸附性。(1)A ,B ,C 。(2)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牽手時,能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共有 個,A和E (填“能”或“不能”)牽手。氧化鐵稀鹽酸氫氧化鈉能3Fe2O3+6HCl═2FeCl3+3H2O對點訓練課時訓練1.工業煉鐵的部分反應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可以是木炭 B.X與CO都具有氧化性C.③反應后的尾氣可直接排放 D.Y中鐵元素以游離態存在A2.[2020·甘孜]CO、CO2和CaCO3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可通過物質的還原性實現B.②可通過物質的可燃性實現C.③可通過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實現D.④可通過分解反應實現B課時訓練3.如圖所示為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的主要步驟,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a-b-c-d B.b-a-c-d C.b-d-c-a D.b-d-a-cC4.某化學興趣小組用以下裝置探究煉鐵原理,關于該裝置和反應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A.盛裝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B.加熱前要先通CO,加熱后B中出現渾濁C.已知方框中連接的是C和D,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b→c→dD.這種方法“煉”出的鐵與工業上煉出的生鐵在組成上最大的區別是不含碳C課時訓練5.[2020·湖州]如“價—類”二維圖可以表示元素化合價與物質類別之間的關系。如圖中的a、b、c、d、e代表常見的含碳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 和氧氣反應生成 cB.c 和水反應生成 dC.e 可能難溶于水D.由 a 得到 e 至少要經過三步反應D課時訓練6.[2021·杭州西湖期末]如圖所示X、Y、Z三種物質的類別不同,連線兩端的物質常溫下均能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Y、Z可以是CuSO4、Ca(OH)2和H2SO4B.X和Z可以是CuO和CaCl2C.Y和Z可以是K2CO3和Ca(OH)2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C課時訓練7.[2020·衢州]如圖是小科建構的銅及其化合物之間相互轉化的關系圖。(1)寫出圖中“ ”處物質的化學式: 。 (2)要一步實現圖中“Cu→Cu2+”的轉化,可將銅加入適量的某種鹽溶液中,則該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 。 (3)根據圖中的轉化關系,利用硝酸銅溶液制備純凈的硫酸銅晶體。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要求寫出主要操作步驟及所需要的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硝酸銀(或硝酸汞等,合理即可)在硝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沉淀,向沉淀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蒸發結晶(合理即可)課時訓練8.如圖中甲是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圖乙是木炭和氧化鐵反應的實驗。(1)在上述兩個實驗中,氫氣和木炭表現出相同的化學性質是 性。 還原(2)實驗步驟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實驗中,反應前必須先通氫氣后點燃酒精燈,否則易發生爆炸;反應結束后必須先 ,后 ,否則生成的紅色的銅會變成黑色。 (3)某同學按正確操作做完乙實驗后,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中粉末全部變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蕩,但她驚訝地發現黑色粉末沒有溶解,試管中也未產生預期的氣泡,這說明該反應并沒有生成 。 移走酒精燈停止通氫氣鐵(或Fe)課時訓練(4)查閱資料,得到關于鐵的氧化物的如下信息:鐵的氧化物化學式 Fe2O3 Fe3O4 FeO顏色 紅 黑 黑化學性質 可溶于酸 常溫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根據以上信息,試寫出乙實驗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經分析后,該同學試著提高反應溫度后,實驗出現了預期的現象。課時訓練9.[2015·寧波]如圖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鹽酸五種溶液之間的部分反應關系,線條相連的溶液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1)圖中還缺少一條連線,此線應連在 (填字母)兩溶液之間。(2)E是 溶液。(3)A和B反應有氣體生成,則C是 溶液。BDNaClBaCl2課時訓練10. 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表示兩種物質能相互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未標出)。物質A可以與酸、堿、鹽三類物質發生反應,D是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F的溶液呈黃色,反應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1)寫出A、C、D的化學式:A 、C 、D 。 (2)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Na2CO3NaOHNaCl復分解反應HCl+AgNO3===AgCl↓+HNO3課時訓練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9講 物質的轉化規律 復習練習一、選擇題1.非金屬單質轉化為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 )A.與酸反應 B.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C.與氧氣反應 D.與堿反應2.如圖表示了初中科學中一些常見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部分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利用反應①可制得燒堿B.圈Ⅰ中發生的反應都是分解反應C.反應②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D.圈Ⅱ中的化學反應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3.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說法正確的是( )A.通入氫氣的導管末端應位于試管Ⅲ處B.該裝置也可以直接用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C.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主要是為了利于通入氫氣D.可以通過觀察黑色固體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生4.如圖將插入橡膠塞的一根光亮的紅色銅絲繞成螺旋狀,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一段時間后趁熱迅速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和X氣體的集氣瓶中,塞緊橡膠塞,看到變黑色的銅絲又變為紅色,同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集氣瓶中的氣體X是( )A.H2 B.O2 C.CO D.CO25.如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可 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各組物質按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A.C、CO、O2 B.Mg、MgCl2、ZnSO4C.Ca(OH)2、CaCl2、Na2CO3 D.BaCl2、BaCO3、H2SO46.如圖所示為小煦構建的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物質的關系圖,“—”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若甲為鐵,乙、丙、丁分別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種,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br/>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二、填空題7.如圖是某科學老師設計的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裝置。(1)在B裝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線之前,不能加熱氧化鐵,這是因為 。(2)反應結束后停止加熱,繼續通CO,此時B裝置的作用是 。8.“價類圖”是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繪制的圖像,它能將散亂的科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對科學問題的理解和整體認知,如圖是含氯元素的物質的價類圖,其中“→”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1)A和氫氧化鉀反應得到D和水,則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2)物質C的化學式為________;(3)E在一定條件下得到D的化學方程式為。9.物質王國舉行一場趣味籃球賽。某隊由鐵、二氧化碳、鹽酸、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五名“隊員”組成,比賽中,由硫酸銅溶液“隊員”發球,“隊員”間傳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隊員”投籃進球完成一次有效進攻。場上“隊員”位置及傳球路線如圖所示,圖中連線物質間能發生反應。(1)已知丁位置上投籃的“隊員”是個滅火“能手”,則甲位置的“隊員”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2)乙位置的“隊員”所代表的物質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3)連線④代表的物質間發生反應的方程式為 。(4)連線①②③④代表物質間發生的化學反應中,基本反應類型相同的是 (填序號)。三、解答題10.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多種,某實驗小組對其組成成分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資料查閱】Na2CO3溶液與CuSO4溶液混合能產生藍色沉淀。【活動與探究】取一定量上述固體粉末,加足量水溶解。(1)【現象與結論】經上述操作,得到藍色澄清溶液,則原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學式)。(2)【探索與拓展】為進一步確定原固體粉末的組成,該實驗小組同學先用托盤天平稱取46.2g該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NaOH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所加NaOH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回答:①計算產生最大沉淀量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量。②通過計算確定46.2g固體粉末的組成。(回答出物質名稱和其質量)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 2.D 3.D 4.C 5.B 6.C二、填空題7.(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氣體混合,加熱可能發生爆炸,所以在B裝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線之前,不能加熱氧化鐵,因為一氧化碳和空氣混合,加熱可能會發生爆炸;(2)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氣處理,所以B裝置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8.(1)復分解反應 (2)ClO2 (3)2KClO ===2KCl+O2↑9.(1)鐵;(2)除鐵銹(3)CO2+Ca(OH)2═CaCO3↓+H2O,(4)①②三、解答題(1)CaCO3、Na2CO3(2) ①200g ②硫酸銅32g 硫酸鈉14.2g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9講 物質的轉化規律 學案*考點梳理考點一 舉例說出氧化反應、還原反應[a]1.氧化反應:物質跟 發生的化學反應。 2.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中的 被奪去的化學反應。【提醒】氧化還原反應是從反應過程中得氧與失氧的角度定義的。從本質上講反應前后組成物質的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氧化還原反應與基本化學反應類型是化學反應中的兩種不同的分類體系。考點二 說明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b]1.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1)實驗步驟①通氫氣,目的是 ,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②加熱 ;③撤燈;④繼續通氫氣至冷卻,目的是 。(2)實驗現象:為黑色氧化銅變成 ,試管口有 生成。(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結論:氫氣具有 性,加熱時能將黑色的氧化銅還原成紫紅色的銅。2.CO還原氧化鐵實驗(1)實驗步驟①通CO,目的是 ,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②加熱 ;③撤燈;④繼續通CO至冷卻,目的是 。(2)實驗現象:為紅棕色氧化鐵變成 ,澄清石灰水變 。(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結論:CO具有 性,加熱時能將紅棕色的氧化鐵還原成黑色的鐵粉。(5)實驗注意:CO有毒,因此尾氣不能大量排向大氣中,可 處理。考點三 說出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根據它們的燃燒產物來鑒別氫氣和一氧化碳[b]1.氫氣的可燃性和用途(1)可燃性: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產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熱;氫氣的燃燒產物只有水,可用 檢驗。 (2)用途:作高能燃料(三個突出優點:①原料來源廣泛;②產物是水,無污染;③燃燒時放熱高)等。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用途(1)可燃性:產生 火焰,放出大量熱;其產物二氧化碳可用 檢驗。(2)用途:作燃料(煤氣的主要成分)等。(3)毒性:CO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人體內缺氧。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要有 裝置。3.注意: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前要先檢驗 。考點四 說明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b]1.實驗(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并檢驗產物的實驗。將紅熱的木炭伸入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會發現燃燒發 光,反應 熱;燃燒后往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發現澄清石灰水變 ;實驗說明了碳燃燒生成了無色的 氣體。實驗中的化學方程式是 、。(2)向裝蒸餾水的燒 杯中吹氣或通入 CO2。然后向 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出現的現象是 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化學方程式是 。2.轉化規律:非金屬→ → →鹽 考點五 說明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b]1.實驗(1)鉀鈣鈉等金屬的活動性極強,暴露在空氣中極易氧化,生成氧化物。(2)在蒸發皿中放 1 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攪拌,發生的現象是。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發現試液變 _______。以上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2.轉化規律:金屬→ → →鹽 。*考題精講重點一 氫氣和一氧化碳的還原性例1 某同學為研究相同條件下一氧化碳和氫氣哪個還原氧化鐵的量更多,將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體積混合后先通過圖中甲裝置,再通過圖乙中的儀器組合。為達到實驗目的,圖乙中儀器選擇和連接最好的是 ( )A. cba B. cda C. cbd D. bca*對點訓練訓練1 如圖所示是三套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通過觀察比較,回答下列問題:(1)三個實驗的反應原理相似,反應條件也相似,均需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實驗現象也有共同之處,即反應管中的固體由 。從操作步驟看,A、B實驗都有下列操作:a. 通氣體;b. 停止通氣體;c. 點燃酒精燈;d. 撤去酒精燈。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填序號)。 (2)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環境,最好選擇圖所示的哪個裝置圖代替圖B裝置 。 理由是: 。*考題精講重點二 氫氣和一氧化碳的鑒別例2 利用下列實驗裝置檢驗混合氣體中含有CO、H2、CO2、水蒸氣。(假設氣體通過裝置時均被完全吸收和反應)。①連接上述裝置的順序是:混合氣體→ →尾氣處理。(填裝置編號)②B裝置的作用是 。*對點訓練訓練2 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CO、H2、CO2、H2O(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驗證其組成,同學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和現象如圖所示(夾持儀器已省略,假設氣體均吸收完全)。結論 甲 乙 丙含有CO、H2、H2O(氣) 含有CO、H2、CO2 含有CO、H2、H2O(氣)、CO2(1)裝置D中溶液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是 。點燃尾氣,火焰呈 色。 (2)丁認為,由于他們對裝置 (填序號)中的實驗現象分析不同而導致結論有差異。根據碳酸鹽可轉化為CO2的性質,丁利用上述實驗結束后裝置內藥品和某種常見試劑進行實驗,證明了甲的結論是正確的。請寫出丁的實驗操作過程與現象: 。 *考題精講重點三 物質間的相互轉化與推斷類型1 以物質的特征顏色為突破口例3-1 A~H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已知A、B都是黑色固體,D、F為紅色固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2)反應③在工業上常用于 。(3)H溶液可能是 (填化學式)溶液。*對點訓練訓練3-1下圖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學”,請回答:(1)溶液X是 (填“酸”“堿”或“鹽”),試劑A的名稱是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則B的化學式為 。(3)若X是稀鹽酸,C是單質,則C的名稱是 。(4)若X是稀硫酸,D是堿,則X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考題精講類型2 以物質的特殊用途為突破口例3-2 A~E是初中常見的物質:鹽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種。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B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它們相互間發生反應或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表面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1)A、C的化學式分別為 、 ;D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一種用途是 。(2)E→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 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對點訓練訓練3-2 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是人體胃液中幫助消化的物質,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2)A轉化為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題精講類型3 以物質的特殊性質為突破口例3-3 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別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鹽酸中的一種,圖中短線相連的物質相互發生反應,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的一種用途是 。(2)乙和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向盛有甲溶液的燒杯中滴加丙溶液,燒杯中溶液的pH會 (填“增大”或“減小”)。*對點訓練訓練3-3 有一包粉末,已知其由BaCO3、Cu(NO3)2、Na2SO4、NaCl、NaOH中的幾種組成,現對其做以下實驗,各步驟均已經充分反應,請回答問題:(1)請寫出沉淀N的化學式: 。(2)步驟Ⅱ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無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質(酚酞除外)的化學式: 。(4)這包粉末中共含有 種物質。*考題精講類型4 多種突破口相結合例3-4 A-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其中B、C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類別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堿性,且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們相互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兩兩之間可以發生反應,“→”表示由某一物質轉化為另一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1)B的化學式 ;E的名稱 。(2)寫出圖中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對點訓練訓練3-4 如圖所示,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七種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能反應,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組成元素相同,B、C、G常溫下為氣體,在實驗室中常用A制取G。(1)F的化學式是 ??;物質A的一種用途是 。(2)D→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圖中涉及B物質的反應中,未出現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考題精講類型5 以物質的相互反應或轉化關系為突破口例3-5 化學物質王國中舉行節日游戲活動,游戲規則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一步反應生成),以形成物質間相互轉化的循環接龍。請你將下列八位隊員:①Ca(OH)2 ②Cu ③CaO④CO ⑤CaCl2 ⑥CuO ⑦CO2 ⑧CaCO3平均分成紅、藍兩隊.游戲規定,物質⑤任紅隊的隊長,物質⑦任藍隊的隊長,且紅、藍兩隊的隊長均處于甲的位置,兩隊分別形成循環接龍。請回答:(1)紅隊乙的化學式 。(2)紅隊中丙→丁的化學方程式為 。(3)藍隊隊員依甲乙丙丁的順序排列是⑦ (填序號)。*對點訓練訓練3-5 如圖牽手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A、B、C、D、E分別是木炭、氧化鐵、二氧化碳、稀鹽酸、氫氧化鈉中的一種物質,其中C是堿,E具有吸附性。(1)A ,B ,C 。(2)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牽手時,能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共有 個,A和E (填“能”或“不能”)牽手。*課時訓練1.工業煉鐵的部分反應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可以是木炭 B.X與CO都具有氧化性C.③反應后的尾氣可直接排放 D.Y中鐵元素以游離態存在2.[2020·甘孜]CO、CO2和CaCO.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可通過物質的還原性實現B.②可通過物質的可燃性實現C.③可通過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實現D.④可通過分解反應實現3.如圖所示為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的主要步驟,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A.a-b-c-d B.b-a-c-d C.b-d-c-a D.b-d-a-c4.某化學興趣小組用以下裝置探究煉鐵原理,關于該裝置和反應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A.盛裝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B.加熱前要先通CO,加熱后B中出現渾濁C.已知方框中連接的是C和D,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b→c→dD.這種方法“煉”出的鐵與工業上煉出的生鐵在組成上最大的區別是不含碳5.[2020·湖州]如“價—類”二維圖可以表示元素化合價與物質類別之間的關系。如圖中的a、b、c、d、e代表常見的含碳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 和氧氣反應生成 cB.c 和水反應生成 dC.e 可能難溶于水D.由 a 得到 e 至少要經過三步反應6.[2021·杭州西湖期末]如圖所示X、Y、Z三種物質的類別不同,連線兩端的物質常溫下均能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Y、Z可以是CuSO4、Ca(OH)2和H2SO4B.X和Z可以是CuO和CaCl2C.Y和Z可以是K2CO3和Ca(OH)2D.X和Y可以是NaCl和NaOH7.[2020·衢州]如圖是小科建構的銅及其化合物之間相互轉化的關系圖。(1)寫出圖中“ ”處物質的化學式: 。 (2)要一步實現圖中“Cu→Cu2+”的轉化,可將銅加入適量的某種鹽溶液中,則該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 (3)根據圖中的轉化關系,利用硝酸銅溶液制備純凈的硫酸銅晶體。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要求寫出主要操作步驟及所需要的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圖中甲是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圖乙是木炭和氧化鐵反應的實驗。(1)在上述兩個實驗中,氫氣和木炭表現出相同的化學性質是 性。 (2)實驗步驟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實驗中,反應前必須先通氫氣后點燃酒精燈,否則易發生爆炸;反應結束后必須先 ,后 ,否則生成的紅色的銅會變成黑色。(3)某同學按正確操作做完乙實驗后,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試管中粉末全部變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蕩,但她驚訝地發現黑色粉末沒有溶解,試管中也未產生預期的氣泡,這說明該反應并沒有生成 。 (4查閱資料,得到關于鐵的氧化物的如下信息:鐵的氧化物化學式 Fe2O3 Fe3O4 FeO顏色 紅 黑 黑化學性質 可溶于酸 常溫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根據以上信息,試寫出乙實驗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經分析后,該同學試著提高反應溫度后,實驗出現了預期的現象。9.[2015·寧波]如圖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鹽酸五種溶液之間的部分反應關系,線條相連的溶液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1)圖中還缺少一條連線,此線應連在 (填字母)兩溶液之間。(2)E是 溶液。(3)A和B反應有氣體生成,則C是 溶液。10. 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表示兩種物質能相互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未標出)。物質A可以與酸、堿、鹽三類物質發生反應,D是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F的溶液呈黃色,反應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1)寫出A、C、D的化學式:A 、C 、D 。(2)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 (3)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復習·分冊】第29講 物質的轉化規律.pptx 第29講 物質的轉化規律 學案(與PPT同步).docx 第29講 物質的轉化規律 每課一練(有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