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下冊《快樂剪紙》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習對折法、二方連續折剪法,會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剪紙。通過參與創作,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啟迪學生靈感,感受生活。培養學生對剪紙的興趣和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二、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學會對折和二方連續的剪紙方法。教學難點:二方連續剪紙的折紙和剪紙的技巧。三、 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搜集關于剪紙的資料;準備剪刀、紙、鉛筆、橡皮等用品。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剪紙作品、剪刀、彩色紙。四、 教學過程:、激趣導入1、 談話激趣:同學們,我有一位好朋友送給我一件禮物,我想和大家分享。(展示剪紙作 品。)看,這是什么?你見過剪紙嗎?(學生回答)2、 作品欣賞: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它具有獨特的魅力。現在我們來欣賞剪紙作品。 (課件展ZF)3、 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學生回答)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剪紙世界,學習剪紙 的有關知識,讓我們一起“快樂剪紙”。板書課題:快樂剪紙[二,、了解剪紙藝術課前每個小組都收集了一些剪紙的資料,讓我們來交流交流。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鏤空手工藝術,起源于漢代,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剪紙可用剪刀剪,也可用刻刀刻,所以,剪紙又叫刻紙。為使剪紙美觀,常用的裝飾紋有:月牙紋、水滴紋、鋸齒紋等。剪紙常用的工具有:剪刀、刻刀、鉛筮、橡皮、尺子等。小結: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一張張普通的彩紙經過設計和剪刻,就會把自然界中的事物 表現得惟妙惟肖。'Z 、學習與探究:對折剪紙。引導觀察:出示對折法的剪紙作品,請同學們觀察這一組剪紙作品,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觀察、回答。)結合剪好的蘋果的對稱剪紙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對稱圖形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又快又好的剪一個對稱圖形嗎?引導學生發現把一張紙對折后畫一半圖案就能很快剪成。學生回答后,總結板書(對折剪紙)。大家想不想試著剪一個最簡單的圖案。如:心形、蘋果、花朵等。請同學們動手剪紙,一邊剪一邊思考:剪對稱圖形需要怎樣畫輪廓線?溫馨提示:A、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B、把剪下來的廢紙放進垃圾盒里。學生展示剪紙作品,討論:剪紙需要幾個步驟?總結剪紙步驟并板書:折、畫、剪、展。2、二方連續剪紙:(1) 課件出示二方連續剪紙作品:請大家說說這些剪紙的特點?(相同的圖案連續反復出 現,這叫二方連續剪紙。)板書(二方連續剪紙)(2) 自主學習。課前發給每個小組兩幅二方連續剪紙作品。請動手展開小組內的二方連續剪紙作品,再 折一折,看一看,觀察其特點。思考:怎樣折紙能剪出連續的圖案?交流后,總結(向前向后折紙;連續對折數次)。看視頻,學習二方連續剪紙的方法。思考:怎樣剪紙才能使圖案連續不斷?設計的圖案怎樣剪好?回答總結以上問題。開口那邊和折線那邊相連的圖案都不能剪斷。剪紙時要先剪部分,再 剪整體。)(3)以最快的速度剪出連續的心形圖案。(四) 、創新實踐:嘗試創作:學習了對折法和二方連續折剪法,下面動手自由創作。(1) 利用手中的剪刀和彩紙,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花草樹木等,每個小組組成一幅大的剪 紙作品。(2) 放輕松舒緩的背景音樂,學生動手創作,并把自己剪好的作品貼在展板上,比比哪個組 創作的作品又多又好。(3)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五) 成果展評:1、各小組把合作完成的作品貼在展板上,先由小組長說說作品的創意。然后師生共同觀看展 板,挑選圖案設計精美,剪法熟練的作品,組織學生互評,評出優秀作品。2、引導思考:為什么有的同學剪出的圖案漂亮,而有的同學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談談自己 的看法?(學生交流)3、總結:a、對折要整齊b、畫樣要美觀c、用剪要熟練 (六)總結拓展:1、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感想和收獲。2、關于剪紙,你還想了解什么?3、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4、拓展介紹剪紙分類,欣賞剪紙作品:剪紙藝術花樣繁多,分類標準不同,類別也不同。根據不同剪法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 類——陽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第二類——陰刻,就是剪去輪廓 線保留其他部分;第三類——陰陽混刻。課件展示。(七)創意剪紙:課下.請同學們運用我們今天學的剪紙知識,動手設計有創意的剪紙,下節課我們來比比 誰的剪紙最棒!(八)板書設計:快樂剪紙對折剪紙二方連續剪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