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道德與法治七年級 下冊第二節 青春有格第三課 青春的證明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要有榮辱意識,行己有恥,止于至善,能夠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夠見賢思齊,端正自己的行為,追求理想的境界。人的青春短暫而寶貴,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基調和風格。要陽光,要正向,要奮斗,要熱情。青春有格,不負韶華。知識目標1、知道“行己有恥”、 “止于至善”的涵義;好的榜樣的作用;2、了解知恥之心、“羞惡之心”的作用;3、理解“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道理;4、學會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能力目標學會增強自控力的方法。情感態度做到知廉恥、懂榮辱,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教學重點:“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內涵和要求;教學難點:“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道理。一、行己有恥自主學習1.什么是“行己有恥”?2.怎樣做到“行己有恥“?3.如何理解“止于至善”?4.怎樣做到“止于至善”?5.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榜樣的作用) ?這是我們熟悉的田字格。由這個“格”你會聯想到什么 (1)青春有格,是說青春也需要規范和引導。(2)青春要張揚,張揚要有度;青春是自由的,自由中仍然有無形的格在引導著,這個格是一種引導、引領,也是一種約束,促進青少年走向自律、自覺。寫字的規范、做事的要求等。你如何理解這些語句中的“格” (1)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把知羞明恥作為修身的先決條件,把孔子所說的“行己有恥”作為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2)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行為時刻有羞恥心,才能保持頭腦清醒,自覺地反省自己的錯誤,檢點自己的行為,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行為中的失范之處。給我們什么啟示?行己有恥01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孔子曰:行己有恥典故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br/>(1)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2)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1.如何理解“行己有恥”?生活中你認為哪些行為是可恥的?(1)“羞惡之心”引導我們判斷是非善惡,明確行為選擇的理由。(2)行動之前,審查愿望;行動之中,監督調節;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羞惡之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人如果有了羞恥之心,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就能夠不去做了。朱熹:“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做法:①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孟子:“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指對錯事、壞事感到羞恥、憎惡,就是義的開端。結合名言思考我們該怎樣做到行己有恥?請你判斷下面哪些行為是文明行為?哪些是可恥的行為?損壞防疫設施醫護人員遵守勞動紀律隱瞞境外出行史遵守疫情期間的要求配合社區防疫人員檢查用過的口罩隨手亂扔√√√×××②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疫情防控期間,絕大部分人識大體、顧大局,展現良好的素養,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請你判斷下列哪些行為是文明的有羞恥心的表現?哪些是不文明的沒有羞恥心的表現?如果你也有這些行為,應怎么做?隱瞞旅居史工作人員陪伴患者亂扔廢棄口罩積極配合核酸檢測探究分享②“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增強自控力☆增強“我不要”的力量。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例如,不亂發脾氣,不隨便許諾,不說某些口頭禪。☆增強“我想要”的力量。堅持每天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出門前和家人打招呼。☆加強自我監控。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錢支出,上網或者看電視所用的時間。道德底線——“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青春有格—— 行己有恥法律底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請你從不同方面列舉一些你覺得可恥的行為。學校生活中——家庭生活中——社會生活中——破壞學校設施、校園欺凌、擾亂課堂、偷竊同學財物、作弊等好吃懶做、辱罵父母、不體諒父母辛勞、亂花錢等破壞公共財物、網絡詐騙、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隨地吐痰、隨意插隊等你說我說:③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今天我們實行無人監考的考試方式考數學,考完后排名。老師發完卷子就走了,大家都在認真做題。一會兒,我遇到一道難題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鄰座的同學已經做了出來,而老師又沒在,我就想抄他的。我心里還是糾結“這是考試,不管老師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試紀律”“這次考試完,老師排名次,如果這道題寫錯了,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媽媽又得嘮叨我?!?br/>我該怎么辦?不看,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④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1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例如,不亂發脾氣,不隨便許諾,不說某些口頭禪。增強“我不要”的力量3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錢支出,上網或者看電視所用的時間。加強自我監控2每天堅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出門前和家人打招呼。增強“我想要”的力量。知識擴展:增強自控力的方法(1)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2)“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3)真誠面對自我,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4)“行己有恥”更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2.怎樣做到“行己有恥”?二、止于至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禮記·大學》“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 ,在止于至善。”什么是 “止于至善”?(是什么)明:是動詞,有明了、發現、發揚的意思;明德:我們人性中本來具有的光明的一面;人都具有至善的道德本性親民:使人棄舊圖新;止:達到;至:最、極。釋義:《大學》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顯,在于鼓勵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舊習,在于使人達到最完美的境界總體來說,就是要把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發揮到極點。(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2)“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1.怎樣理解“止于至善”?禮貌待師與同學互幫互助給老人讓座遵紀守法孝敬父母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拔鹨詯盒《鵀橹鹨陨菩《粸椤?,積少成多,積善成德。問題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微塵”的行為自覺自愿的承擔了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他們的行為既有利于形成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又能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②“微塵”的行為體現了一顆善良的心,能為他人的付出不言代價與回報,體現了高貴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如何評價“微塵”的行為?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你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什么?他/她給了你怎樣的力量?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學校號召大家向童小勇學習。對此,幾位同學有如下議論。小剛:他能堅持一輩子?我才不相信呢!小強:雖然我沒做過,不過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試試。小麗:我也當過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小魚:小勇真棒,換成我,不一定能做到。①小剛的說法是錯誤的。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堅持不懈,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小強要向童小勇學習,堅持去做,不要半途而廢。③小麗是追求至善的表現,體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④小魚不能僅僅是羨慕學習榜樣,更要努力去做,堅持到底。(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學的議論?①以學習的榜樣為標尺,檢視自己的不足,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②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狈e少成多,積善成德。(2)你會怎么做?3.榜樣的作用?①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②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國家會更加美好。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慎獨精神: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試金石(1)“慎獨”,語出《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逼湟馐钱敧氉砸蝗硕鵁o別人監視時,也要表里一致,嚴守本分,不做壞事,不自欺。(2)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3)我們要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據《后漢書·楊震傳》記載,一次,昌邑官員王密帶十斤黃金,深夜去拜訪楊震,并說:“暮夜無人知?!睏钫饑涝~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歸。觀點一:獨善其身,方能“止于至蓋”個人以寬廣的胸襟、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處世,始終對自己擁有信心、自我激勵,無論何種境過都不棄善從正即使他普普通通,我們能他一事無成嗎?觀點二:僅僅獨善其身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一切社會的完善,都是從個人做起,但如果只獨善其身而不能“兼濟天下”,那么,獨善其身的結果未必靠得住,獨善其身的價值也未必保得穩。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 (1)獨善其身,對自己扭有信心,自我激勵。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做到“止于至善”,這是修身修德的根本。(2)當這些德行具備之后,不但能發出道德的榮光,而且知道人生之路該怎樣走,同時起到表率作用,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幫助自己的家人以至天下眾人,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自己的貢獻。③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不足,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問題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③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身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課堂小結青春有格行己有恥含義止于至善要求內涵要求①知恥心②底線意識③自控力①從小事做起②見賢思齊③自我省察④修身為本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凡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當堂演練1.古人云:“言之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边@啟示我們青少年 ( ?。?br/>①要“行己有恥”“止于至善”②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③檢視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為④要有知恥之心,不能肆意放縱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2、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毕铝忻悦渲?,與其意義相通的是(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②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④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B3、在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有些名字閃閃發光。逆行武漢、“疫情不結束,我不走”的“雨衣妹妹”劉仙;心懷感恩、多次請戰援助湖北的汶川籍護士佘沙;小家大愛、因丈夫一句“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而火遍全網的廣元護士趙英明……這些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四川青年,書寫了一份屬于新時代的青春答卷。這啟示我們( )①做人要有一種“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②要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要學會自尊自愛,不做有損人格的事④要有知恥之心,提高辨別“恥”的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4、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痹谏钪袑ふ摇百t”,將他作為榜樣。“感動中國人物”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洗禮。開展“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有利于( )①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②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全社會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養④杜絕社會上的不正之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青春有格.pptx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wmv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