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第1課時)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什么是顯性性狀,什么是隱性性狀。2.舉例說出基因的顯性和隱性。3.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舉例說出基因的顯性和隱性。2.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教學難點】1.舉例說出基因的顯性和隱性。2.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提問回顧】染色體、DNA、基因在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回憶并回答在體細胞中染色體、DNA和基因成對存在。 喚醒學生已有知識。【提出問題】能卷舌(假設基因組成為AA) 的父親與不能卷舌( 假設基因組成為aa)的母親,他們的基因是如何傳遞給子代的呢? 請你推測:子代能否卷舌?為什么? 通過上節課所學講述染色體的傳遞過程。環節二 講授新課: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過渡】這類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靠推測,應通過科學實驗得出正確答案。孟德爾在遺傳現象的探索過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介紹】孟德爾簡介: 孟德爾(奧地利),1822-1884,遺傳學之父,他從1858-1865年的8年間, 做了多種植物的雜交實驗。在1865年發表了《植物雜交實驗》的論文。 了解科學家及科學史。【任務驅動】閱讀教材P33-35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孟德爾要研究什么問題? (相對性狀的遺傳) 2.孟德爾雜交實驗的實驗材料是什么?(豌豆) 3.豌豆采用的傳粉方式是什么? (人工控制的傳粉雜交) 4.孟德爾是如何實施計劃的? 5.孟德爾觀察到了怎樣的實驗現象? 閱讀教材并嘗試回答相關問題。 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提取重要信息能力,以及初步了解實驗過程。【提出問題】孟德爾為什么以豌豆作為研究對象? 豌豆的相對性狀明顯。 展示高莖和矮莖(說明高莖豌豆可達2-3米高,矮莖豌豆不足1米)、圓粒和皺粒、黃粒和綠粒的豌豆對比圖。 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的植物,且是閉花傳粉植物。 豌豆花是兩性花,開花時雄蕊和雌蕊不會暴露在空氣中,它的花粉會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頭上完成自花傳粉。 豌豆花不待花苞張開,就已經完成了受精作用,這種現象稱為閉花傳粉。 這種傳粉方式避免了外來花粉的干擾,所以豌豆在自然狀態下一般都是純種。【提出問題】孟德爾是如何實施計劃的呢?展示豌豆雜交實驗過程圖片。【師生分析】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親代——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進行雜交。 子一代——將收獲的種子種植下去后,結果長出的全是高莖豌豆。 子二代——結果發現長成的植株高莖(787株)與矮莖(277株)的比例約為3:1。 總結概括。 通過整體分析實驗過程,初步掌握親代、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狀表現。【介紹】介紹孟德爾對豌豆雜交實驗的解釋:性狀有顯隱性之分,且性狀由成對的遺傳因子控制,顯性性狀由顯性遺傳因子控制,隱性性狀由隱性遺傳因子控制。【思考問題1】如果純種高莖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對基因為DD,矮莖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為dd,二者雜交的后代是怎樣的? 強調:子一代雜種高莖豌豆和親代高莖豌豆一樣高。 學會利用圖解的方式進行基因組成的分析。 通過圖解方式,逐步掌握相對性狀中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思考問題2】純種高莖與純種矮莖雜交,產生的子代為什么只表現高莖? 明確高莖為顯性性狀,矮莖為隱性性狀。構建顯性性狀、隱性性狀和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概念。【講解】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 ①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子一代表現出來的性狀。 ②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子一代未表現出來的性狀。 【講解】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用大寫字母(如D)表示。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用同一字母小寫(如d)表示。【思考問題3】為什么子一代高莖豌豆自交后得到的子二代既有高莖又有矮莖,且高莖多矮莖少? 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只有一種(dd);表現顯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有兩種(DD或Dd)。 所以子二代中高莖多矮莖少。 嘗試運用圖解分析子一代到子二代的變化。 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子二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的種類和比例分別是多少? 子二代基因型有3種,分別為:DD、Dd、dd,數量比為1:2:1。 子二代表現型有2種,分別為高莖和矮莖,數量比為3:1。【思考問題4】隱性性狀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表現出來? 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 交流表達。【總結歸納】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的解釋: 1.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 2.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3.體細胞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生殖細胞只有成對基因中的一個。 4.子一代(Dd)的生殖細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認同孟德爾對豌豆雜交實驗的解釋。【問題回顧】能卷舌(假設基因組成為AA) 的父親與不能卷舌( 假設基因組成為aa)的母親,請你推測: 子代能否卷舌? 判斷:A是顯性基因;a為隱性基因。 子代的基因組成為Aa,子代能卷舌。 畫出這對相對性狀的圖解,分析子代基因組成和性狀表現。 完成知識應用轉化。環節三 拓展延伸 【道爾頓和紅綠色盲】 閱讀相關資料。 知識拓展。環節四 總結 【概念圖】請同學們以概念圖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總結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 總結主要內容,梳理知識框架。 培養學生繪制概念圖以及思維導圖的能力。環節五 隨堂練習 【例題講解】講解兩道課堂練習。 完成隨堂練習。 對主要內容進行考查,及時掌握學生情況。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第2課時)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相對性狀和基因的顯隱性之間的關系。2.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舉例說出相對性狀和基因的顯隱性之間的關系。2.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教學難點】1.舉例說出相對性狀和基因的顯隱性之間的關系。2.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展示圖片】展示白化病圖片,介紹白化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 聯系生活,激發興趣,引入新課。【提出問題】你能說出患病個體的基因型是什么嗎?(用A、a分別代表顯隱性基因) 白化病人的基因型是 aa ; 正常人的基因型是 AA、Aa ; Aa基因型的人為攜帶者。 分析回答問題。環節二 講授新課: 隱性遺傳病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思考:如果父母雙方都是攜帶者,會有什么現象呢 利用遺傳圖解分析問題。 強化利用遺傳圖譜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展示圖譜】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遺傳系譜圖,請同學們判斷4號個體的基因型。 提示:可通過7號個體作為突破進行推算。 了解遺傳系譜圖,嘗試分析推測基因型。【展示圖譜】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顯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遺傳系譜圖,請同學們判斷7號個體的基因型。 提示:可通過3、8號個體作為突破進行推算。【展示圖片】性染色體相關遺傳病:色盲、血友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外耳道多毛癥。 展示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圖表。 了解相關性染色體相關疾病。【提出問題】如果兩人是近親,且是苯丙酮尿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攜帶者,兩人婚配,后代的基因組成情況會怎樣,請計算后代出現患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講解:近親的基因組成相同概率更高,因此近親大概率為相同基因型。【畫圖分析】 嘗試畫出遺傳圖譜并分析患病后代概率。【展示表格】隱性遺傳病近親結婚和非近親結婚的發病率對比表格。 明確近親結婚使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更高,所以要禁止近親結婚。 閱讀表格。 通過表格實際數據,認同近親結婚會使后代患隱性遺傳病的概率更高。【講解】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強化認知,認同優生優育。【提出問題】什么是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呢? 直系血親——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血親,即生育自己與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親。 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直系血親以外的血親,即非直系血親而在血緣上與自己同出一源的親屬。 閱讀教材回答問題。【展示圖譜】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圖譜。 觀察圖譜,找到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 通過圖譜,厘清血緣關系。環節三 拓展延伸 【血友病】 整個歐洲王室的詛咒——血友病。 介紹血友病的常見病因。 閱讀相關資料。 知識拓展。環節四 總結 【概念圖】請同學們以概念圖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總結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 總結主要內容梳理知識框架。 培養學生繪制概念圖以及思維導圖的能力。環節五 隨堂練習 【例題講解】講解三道課堂練習。 完成隨堂練習。 對主要內容進行考查,及時掌握學生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