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目標1.描述基因、DNA和染色體之間的關系。2.簡述有性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數量的變化。3.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簡述有性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數量的變化。2.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教學難點】1.簡述有性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數量的變化。2.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展示圖片】生物體的各種性狀是由什么控制的?父母把自己的性狀直接傳給孩子了嗎?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能夠回答出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不是直接傳給孩子。 復習舊知,引出問題。【提出問題】什么是基因?基因存在于哪里呢? 自主閱讀學習教材P29內容。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環節二 講授新課: 基因、DNA和染色體 【師生總結】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控制性狀)的DNA片段。 【展示圖片】 強調:不同片段含有不同基因。 基因存在于遺傳物質——DNA上。【過渡】對于遺傳物質我們并不陌生,一起來回憶下DNA的相關內容。 回顧遺傳物質相關內容,完成知識遷移。【知識回顧】DNA(脫氧核糖核酸)。 位置:主要存在于細胞核。 功能:主要的遺傳物質,攜帶大量的遺傳信息。 結構特點:雙螺旋結構。 強調:1個DNA分子上含有多個基因。 一一對應回答相關問題。【過渡】細胞核內的DNA和它們所攜帶的基因大多有規律地集中在染色體上。【問題驅動】 1.什么是染色體? 2.染色體由哪些結構組成? 3.染色體在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樣的? 自主閱讀學習P29-P30內容。 通過問題、圖示等,強化對染色體的認知理解。【展示圖片】 展示洋蔥根尖的分裂示意圖,明確染色體的概念——細胞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條狀或棒狀物體。 強調細胞分裂的前提:染色體完成復制。【展示圖片】展示男、女體細胞復制后的染色體圖。 強調:復制后的染色體≠X染色體。 區別生殖細胞和體細胞: 體細胞:除了生殖細胞以外的組成生物體的其他各種細胞。 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展示圖片】展示染色體和DNA關系示意圖,強調染色體的組成。【提出問題】你能準確說出基因、DNA和染色體之間的關系嗎? (由大到小):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思考分析三者之間的關系。 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介紹】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所以在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2n)。 展示人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排序圖。【提出問題】如果同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不一定,會有怎樣的影響? 展示21三體綜合征和特納氏綜合征染色體組成及患者癥狀表現。【問題驅動】 提出問題: 1.正常人體細胞內有多少對、多少條染色體? 23對,46條。 2.染色體在體細胞內是成對存在還是成單存在? 成對存在。 教師強調因為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的,所以DNA也是成對存在,基因也是成對存在。 觀察圖片,回答相關問題。 發現并認同染色體在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環節三 講授新課: 基因經精子和卵細胞的傳遞 【任務驅動】 自主閱讀教材P31-32,思考: 1.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數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在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對生物有什么意義? 自主閱讀教材P31-32內容。 初步了解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的變化。【師生分析】以體細胞中的1對染色體為例,分析在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數量的變化。 完成教材P32圖7-13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填圖。 強調:體細胞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 完成填圖練習。 以體細胞中1對染色體為例,詳細剖析染色體的變化過程。【過渡】這些基因控制著生物體的性狀,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遞給子代。所以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明確基因控制生物體性狀的實質。【提出問題】那控制性狀的基因是怎樣通過“橋梁”傳遞給后代的呢?【總結歸納】以馬蛔蟲(2對染色體)為例,歸納概括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 體細胞染色體2n→生殖細胞染色體n→受精卵染色體2n。 補充介紹科學史中比耐登對馬蛔蟲染色體的研究。 以體細胞中2對染色體為例,詳細剖析染色體的變化過程。引出科學史以及推測規律。【展示動圖】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強調變化規律。【提出問題】在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對生物有什么意義? 親子代間染色體數目的恒定確保了物種的穩定性,其次子代具有雙親的遺傳物質,又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基礎。 嘗試表達交流。環節四 拓展延伸 【提出問題】 生物體所有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嗎? 成對的基因決定同一種性狀。 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狀的表現還受環境的影響。 閱讀相關資料。 知識拓展。環節五 總結 【概念圖】請同學們以概念圖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總結本節課所學主要內容。 總結梳理知識框架。 培養學生繪制概念圖以及思維導圖的能力。環節六 隨堂練習 【例題講解】講解兩道課堂練習。 思考作答。 對主要內容進行考查,及時反饋,掌握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