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川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川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川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復習提綱
第1課 鴉片戰爭
1、19世紀,英國(日不落帝國)商人為牟取暴利,竟喪心病狂地把毒品鴉片大量偷運到中國。(除英國外,還有美國和俄國商人也向中國偷運鴉片)P1
2、了解鴉片給中國帶來了嚴重危害:(1)白銀外流,造成清財政危機。(2)加得了農民的負擔;(3)清朝政府更加腐敗。(4)毒害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5)嚴重削弱了中國軍隊的戰斗力。P2
3、道光帝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東查禁鴉片。P2(請認真讀計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
4、記住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時間、地點和意義:(1)經過:1839年6月3日,林則徐(第一個開眼看世界的人)開始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收繳的全部鴉片,前后用了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6月25日結束)(國際禁毒日:6月26日)(2)意義:虎門銷煙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振奮了民族精神,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的堅強意志。(林則徐出色地領導了禁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P2-3
5、鴉片戰爭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大門和維護可恥的鴉片貿易,英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開始: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到達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鴉片戰爭開始。1842年8月,英艦開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
結果:中國戰敗,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內容→(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銀元。(3)開放廣州、廈門、寧波、福州、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4)中國征收英商進出口關稅應由兩國協商。
影響:《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嚴重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3)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愛國官員:關天培——中國近代犧牲的第一位清軍將領。見課本第7頁畫像。
★注意;(開放)五個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見課本第5頁《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
中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的根本原因:政治腐敗,另還有經濟和軍事技術落后及道光帝忽戰忽和。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1、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擴大侵略利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借口:“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
2、時間 1956年10月——19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者:英國、法國;罪惡: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幫兇 俄、美;趁火打劫,沙俄強占中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3、列強的罪行: 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4、俄國侵占的領土:1858年《璦琿條約》:60萬多平方千米(割地最多)(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1860年《北京條約》:40萬多平方千米;1864年〈〈戡分西北界約記〉〉:44萬多平方千米;1881年中俄〈〈改訂條約〉〉等:7萬多平方千米P10
5、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1851年,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太平軍占領南京改為天京,作為都城。建立與清對峙的政權。1862年8月太平軍英勇攻擊,在青浦,大敗洋槍隊。1862后9月,在慈溪之戰中,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見課本第11頁華爾的照片。)1864年,戈登率洋槍隊進攻金壇,太平軍再次大敗洋槍隊。(學習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英雄事跡,繼承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敢于斗爭、勇于犧牲的光榮傳統。)
6、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侵略史實的認識:①落后就會挨打;②戰爭破壞了人類文明;③國家: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④個人:勿忘國恥,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強大作出貢獻等。
第3課 左宗棠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1、①1876年,左宗棠率軍進人新疆。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阿古柏兵敗自殺。清軍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廣大地區。②1881年,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懾下,中俄兩國簽訂條約,中國收回伊犁。③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根據左宗棠的建議,清政府于l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意義: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國的陰謀,捍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
2、講述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中鄧世昌的主要事跡,體會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民族氣節和斗爭精神。1894年9月,在黃海海戰中,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率艦激戰中,致遠號多處中彈,艦身嚴重傾斜。鄧世昌毅然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決心與敵人同歸于盡。日艦慌忙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
精神:反抗外敵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利益,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
3、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
1895年4月,李鴻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主要內容;①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
《馬關條約》的危害:《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更多的主權,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
第4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記住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及組成國家:(1)1900年6月,八個國家拼湊了2000多人的隊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義和團和清軍在廊坊、楊村等地阻擊敵人,打死打傷侵略軍多人。侵略軍狼狽退回天津。(2)主要侵略罪行:a攻占天津,北京(1900年8第二次遭受洗劫)b鎮壓義和團運動
(3)結果:清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主要內容;
簡述《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1901年9月,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與美、英,日、法、俄,德、意、奧(奧匈帝國)、比、西、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內容: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7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③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④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4)影響: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義和團的張德成;清軍將領聶士成犧牲。(抗擊八國聯軍)
3庚子賠款:指《辛丑條約》中規定的賠款。P24
★注意:重要問題
1、列舉1840年~1900年外國列強侵略中國的戰爭及簽訂條約的名稱(控究中國怎樣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1、1840年——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等一批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P6; 2、1856年~1860年,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4、1900年-1901年八國聯軍入侵,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列舉列強侵略中國的戰爭:鴉片戰爭(道光帝時),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時),甲午中日戰爭(光緒帝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光緒帝時)
3.歸納中國人民的抗爭。①林則徐虎門銷煙;②太平軍抗擊洋槍隊③;左宗棠收復新疆;④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為國捐軀;⑤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等。
4、《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鎖,請你結合《辛丑條約》主要內容,談一談該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危害。
答:1巨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模的勒索,為支付這筆巨額賠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蕭條;另一方面大量舉借外債,便利列強通過貸款控制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2 清政府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使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3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使清政府完全處于外國軍隊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國主義直接派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4 在北京設“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各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
5、西方某歷史著作認為:林則徐虎門銷煙,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如果沒有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就不會爆發,這一觀點你贊成嗎,請結合史實,寫一篇50—150字的辯論稿。
這一觀點不對,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正義行為,英國殖民者以此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決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歷史的必然性,因為工業革命后,英國工業發展水平很高,資產階級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工業原料,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
6、《辛丑條約》簽訂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為什么?
答:這種說法有道理。通過《辛丑條約》,列強對中國進行了又一次駭人聽聞的經濟掠奪。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國主義的軍事監督和武力控制之下:按條約要求,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使清政府官員變成了帝國主義的“守土官長”,慈禧更是對洋人言聽計從。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經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忠實走狗。說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毫不為過。
第6課 洋務運動
1.簡述洋務運動時間、代表人物、旗號、目的和措施。
背景: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打擊,清政府的統治是內外交困。
(1)時間:l9世紀60—90年代
(2)口號:前期:“自強”;后期:“求富”
(3)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
(4)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既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統治為目的的自救運動(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的統治)
(5)措施:前期:學習西方技術,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籌建新式陸海軍,采用西方軍隊的訓練方式操練;建立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后期:創辦民用工業。
2.列舉洋務派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前期“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目的:武裝軍隊
a曾國藩的安慶內軍械所,是中近第一個兵工廠,是洋務派仿造西式船炮的開端。b曾國藩,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開辦的最大近代軍事工業(見書第28頁);c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的福州船政局,是中近第一個交通企業,也是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見書第29頁插圖)。
(2)后期“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原因:輔助軍事工業)
a李鴻章在上海創辦輪船招商局,中近第一個輪船公司。b張之洞創辦湖北織布局,漢陽鐵廠(中近第一個鋼鐵廠)見書第29頁。
(3)籌劃海防,籌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4)創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科技人才。→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奕訢創立的,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學校。)見書第29頁插圖。
(5)設立翻譯館,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3、評價: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評價:進步性(積極作用):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創辦了近代企業,培養了一批科技價人才,對中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啟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局限性(消極作用):沒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沒使中國富強起來。)
4、洋務運動的破產:標志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5、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洋務派沒有認識到,不觸動封建制度,單純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國富強起來的,隨著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洋務運動也宣告破產。因此,洋務運動沒能挽救清朝的統治危機,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第6課 戊戌變法
1、維新思想的傳播:主要領導:康有為、梁啟超(維新派代表人物: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
2、公車上書的起因、時間和主要內容:經過: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后,康有為、梁啟超邀請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這次上書沒有達到目的,但康有為、梁啟超等為救亡圖存掀起的維新變法運動就此拉開了序幕。(公車上書是資產階級維新思潮轉變為愛國救亡政治運動的標志。)
3、維新派政治團體:1895年強學會。機關報《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
4、百日維新:
(1)時間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內容:a政治: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官吏,打擊封建官僚,任用維新人士,有利于資產階級參與政權。B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C文化:興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有利于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傳播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傳播
(3)性質: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運動,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和資產階級的愛國政治運動,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3、戊戌政變: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
(2)戊戌六君子:維新派人士譚嗣同(見書P35他說的一段話)楊銳、林旭、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六人遭清政府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和領導的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和資本主義改良運動。它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所宣傳的資產階級思想,卻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極大反映,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更多有識之士開始思索救國救民之路,因此,客觀上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最重要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運動。戊戌變法失敗的血的教訓,促使資產階級的政治斗爭由改良轉身了革命。
第7課 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
(1)背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孫中山創建革民黨
〈1〉興中會:1894年,美國檀香山。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2〉中國同盟會:1905年,日本東京。性質: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機關刊物《民報》。
〈3〉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闡釋為民族)建立民國(建立民主共和國,闡釋為民權),平均地權(改革土地制度,闡釋為民生).“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它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2、武昌起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911年10月l0日晚,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在熊秉坤的領導下打響起義的第一槍。這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又稱辛亥革命。
意義:①辛亥革命是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它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制度深入人心;同時也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②由于資產階級革命的軟弱性,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性質。
3、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1月1日,地點:南京,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
①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②l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并被推舉為“總理”。這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③在同盟會機關刊物上,明確提出了“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革命的旗幟;④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⑤1912年1月l日,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清朝的統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干結束;⑥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從此,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日益深人人心。
(3)評價孫中山:
A近代中國面臨民主危亡,他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做了不懈的努力。
B甲午戰爭后,他上書李鴻章,要求變法自強,遭到拒絕后,認識到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中國的自強之路。
C創辦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領導一系列武裝起義,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中華民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D孫中山為了保衛辛亥革命果實,領導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但是都失敗了。
E當他迷茫之時,五四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孫中山看到了希望,他提出新三民主義,同中共合作,推動中國革命發展的進程,
總之,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為尋求救國救民道路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第8課 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1915年,標志: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2、 簡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陣地、旗號和內容,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蔡元培等
(2)主要陣地:《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
(3)旗號:“民主”“科學”,向封建禮教發動猛烈攻擊,斗爭鋒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4)內容:①提倡民主,反對專制;②提倡科學,反對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5)作用: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批判封建專制思想,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準備。
3、知道魯迅、胡適等人的主要成就。
(1)魯迅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3)李大釗: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等,五四運動后,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試看將來的環球,必將是赤旗的世界。”
4、新文化運動新階段的新特點:十月革命后,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渭源县| 靖远县| 宜川县| 金华市| 府谷县| 手机| 肥乡县| 兴化市| 普兰店市| 甘南县| 察雅县| 兰溪市| 青河县| 兴义市| 伊金霍洛旗| 嘉定区| 聂荣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邯郸市| 荃湾区| 方正县| 襄樊市| 安多县| 天等县| 大悟县| 新蔡县| 如东县| 北票市| 贵南县| 霞浦县| 唐山市| 双流县| 闻喜县| 兴海县| 尤溪县| 贺州市| 安岳县| 石泉县| 吴堡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