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6講 鹽和化肥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 1. 概述一些常見的鹽(如食鹽、純堿、碳酸鈣等)的主要性質及用途(理解) 選擇、填空 2~4分2.列舉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知識點1 重要的鹽1. 定義:________(或NH)和________組成的化合物。2. 常見的鹽鹽 氯化鈉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化學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俗稱 ________、蘇打 ________物理性質 有咸味的白色晶體,易溶于水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白色固體,______溶于水特殊化學性質 水溶液呈中性,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__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水溶液呈堿性,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高溫條件下能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工業制CO2)用途 做調味料,腌制食品;配制生理鹽水;作融雪劑 制造玻璃、造紙、紡織品、洗滌劑等的工業原料 可作發酵粉;制汽水;治療胃酸過多 生產石灰和水泥,作建筑材料;作補鈣劑;制取二氧化碳知識補充:①如果人體由于腹瀉、嘔吐或大量出汗而失鹽過多,就要注射生理鹽水或服用鹽開水;②氯化鈉的化學性質和食鹽不同,因為食鹽為混合物,還含有其他物質;③碳酸鈉的工業制取: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制堿過程:向飽和食鹽水中先后通入足量的NH3和CO2,生成小蘇打(在該溶液中難溶)和NH4Cl,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過濾出碳酸氫鈉晶體,再受熱分解得到產品:2NaHCO3Na2CO3+H2O+CO2↑。3. 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 舉例(1)溶液酸堿性 大部分鹽溶液呈中性;少數鹽溶液為堿性,如碳酸鈉;少數鹽溶液為酸性,如氯化銨(2)與某些金屬反應 鹽+金屬―→新鹽+新金屬(參加反應的金屬比鹽中金屬的活動性強,K、Ca、Na除外) Fe+CuSO4===______________(濕法煉銅)(3)與酸反應 鹽+酸―→新鹽+新酸(碳酸鹽或碳酸氫鹽+酸―→新鹽+水+二氧化碳)Na2CO3+H2SO4===____________(有氣泡生成)(4)與某些堿反應 鹽+堿―→新鹽+新堿2NaOH+CuSO4===___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_(5)與某些鹽反應 鹽+鹽―→新鹽+新鹽Na2SO4+BaCl2===____________:現象____________ 4. 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的檢驗方法(1)取樣 有氣泡產生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有碳酸鹽存在(此方法也可用于檢驗碳酸氫鹽)(2)取樣 有白色沉淀產生―→ 有碳酸鹽存在知識點2 化肥1. 常見的化肥種類 常見化肥 主要作用 缺乏時的癥狀氮肥 含氮化合物:硫酸銨[(NH4)2SO4]、碳酸氫銨(NH4HCO3)、硝酸鈉(NaNO3)、氯化銨(NH4Cl)、硝酸銨(NH4NO3)、尿素[CO(NH2)2]等 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 植株矮小,葉色發黃磷肥 磷酸鹽:磷礦粉[主要成分為Ca3(PO4)2]、磷酸二氫鈣[Ca(H2PO4)2]等 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增強吸收養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穗數增多、籽粒飽滿 生長緩慢,植株暗綠帶紅,花、果實、種子減少鉀肥 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 促使農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促進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株矮小,莖稈細弱易倒伏,葉片上帶有許多褐斑復合肥 含有N、P、K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養元素,如硝酸鉀(KNO3)、磷酸鉀(K3PO4)、磷酸銨[(NH4)3PO4] 同時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2. 銨態氮肥的檢驗取少量樣品,加入熟石灰研磨,若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則該樣品為銨態氮肥。【特別提醒】銨態氮肥不宜和熟石灰、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合施用,因為銨態氮肥中的NH遇到OH-會釋放出氨氣,降低肥效。重難點突破一、物質的檢驗1. 檢驗原理(1)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進行檢驗。如物質的顏色、氣味、溶解性等。(2)依據物質間反應時所產生的特征反應現象。即所選的試劑和被檢驗的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必須能夠產生下列現象中的一種:①變色;②放出氣體(通常指產生有氣味的氣體或在溶液中反應時產生氣泡);③生成沉淀等。2. 常見物質的檢驗(1)常見氣體的檢驗物質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O2 __________________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H2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冷燒杯 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珠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____CO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產生______色火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H2O 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 無水硫酸銅粉末由白色變為______色(2)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H+(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變________用pH試紙測pH pH________7加入少量活潑金屬 有氣泡產生加入Na2CO3等碳酸鹽或碳酸氫鹽 有________產生Ag+ 加入稀鹽酸或含有________的鹽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Ba2+ 取少量試劑滴加適量硝酸酸化的Na2SO4或稀H2SO4 有______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OH-(堿)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________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________用pH試紙測pH pH________7滴入可溶性銅鹽,如CuSO4溶液 生成____色絮狀沉淀滴入可溶性鐵鹽,如FeCl3溶液 生成________色沉淀CO 滴加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________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 產生________Cl- 先滴入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產生______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SO 滴入稀鹽酸,再滴入BaCl2溶液 開始無現象,滴入BaCl2溶液后產生____滴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________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特別提醒】含Cu2+的溶液顯________色,含Fe2+的溶液顯________色,含Fe3+的溶液顯________色。【知識拓展】①常見有特殊顏色的物質:a.固體物質:黑色——Fe粉、C粉、CuO、Fe3O4;紅棕色——Fe2O3;紫紅色——Cu;藍色——CuSO4·5H2O。b.沉淀:藍色——Cu(OH)2;紅褐色——Fe(OH)3。②常見有特殊氣味的物質:有刺激性氣味——氨氣(NH3)。二、物質的鑒別1. 鑒別原則(1)操作簡便:首選物理方法,鑒別試劑種類適宜。(2)現象明顯:檢測現象對比度大。(3)防止干擾:鑒別Cl-和SO時,只能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2. 鑒別方法(1)物理方法:依據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磁性等,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判斷,得出結論。(2)化學方法:依據化學性質,反應時產生的特征現象,如產生氣泡、產生氣體的氣味、生成沉淀及其顏色等現象,觀察、分析、得出結論。3. 鑒別思路:(1)氣體的檢驗、鑒別:一看顏色,二聞氣味,三用試紙,四用火點,五加試劑。(2)固體、液體的檢驗、鑒別:一看顏色,二看氣體,三辨沉淀。三、物質的除雜1. 基本原則2. 常見的物質除雜歸納物質狀態 被提純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及方法固體 Fe Fe2O3 在CO氣流中加熱混合物CaO CaCO3 高溫煅燒混合物氣體 CO CO2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N2 CO2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H2 HCl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液體 NaOH Ca(OH)2 滴入適量的Na2CO3溶液,過濾CuSO4 H2SO4 加入足量________,過濾NaNO3 Na2CO3 滴入稀硝酸至不再產生氣泡KCl K2SO4 滴入適量________溶液,過濾知識點1 常見鹽的性質及其用途例1:“勝哥”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有關該反應過程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B. c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C. d點,溶液中的溶質為Fe(NO3)2和Cu(NO3)2D. e點,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2種物質◆變式訓練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離子間的反應。其中對某無色溶液所含溶質的記錄,合理的是---( )A. HCl、NaOH、Na2SO4 B. KNO3、ZnCl2、FeCl2C. AgNO3、H2SO4、NaCl D. NaOH、Na2CO3、NaCl2.以下四個化學反應都有有氣體產生,其反應類型和產生的氣體性質均正確的是---( )選項 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氣體性質A Fe+H2SO4=FeSO4+H2↑ 置換反應 還原性B 2H2O2 MnO2 2H2O+O2↑ 分解反應 可燃性C 2KClO3 MnO2△ 2KCl+3O2↑ 化合反應 氧化性D CaCO3+2HCl=C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 酸性A. A B. B C. C D. D知識點2鹽的綜合題與計算題例2: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你認為合理的是---( )A. 氯化鈉、碳酸鈣等鹽中都含金屬元素,所以鹽中一定都含金屬元素 B.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 C. 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 D. 合金是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變式訓練1.“勝哥”為了研究暴露在空氣中的純凈生石灰(CaO)變質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稱取生石灰25克,將其露置于空氣中。②一段時間后,稱量發現質量增加了4克。③將變質的“生石灰”溶于足量的稀鹽酸,產生的氣體全部通過足量的濃硫酸后,再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反應后稱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增加2.2克。回答下列問題。(1)變質的“生石灰”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克。(2)組成變質的“生石灰”各成分質量為多少?(3)生石灰露置于空氣中質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實驗室中的生石灰應________保存。知識點3 混合物成分的判斷例3: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確定其成分,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判斷:(1)取試樣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 (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 部分消失并產生氣泡,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有 。(3)取(2)中實驗后的上層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由此該同學得出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認為此結論是否正確 (填“是”或“否”)。◆變式訓練1.“勝哥”在科學課堂上向同學們預言:“隨著人類活動區域的快速發展,全球耕地在急劇減小,無土栽培必將成為一種未來農業的模式。”所以希望同學們努力學好科學,在未來的科技社會中作出一定的貢獻。無土栽培是利用營養液栽培作物的一種方法。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含有硝酸鈣、碳酸鉀、氯化鉀、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某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營養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鈣B.營養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鉀C.營養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鉀D.營養液可能由硝酸鈣、氯化鉀、硝酸鉀組成2.看到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完了酸、堿、鹽的綜合課程后得意洋洋,“勝哥”馬上進行了考察。“勝哥”取出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讓小科探究其成分。愛動腦的小科做了以下實驗:Ⅰ.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AB段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知識點4 鹽溶液中離子的檢驗例4:上完酸、堿、鹽的課程后,為了放學在家的學生能及時鞏固相關知識,“勝哥”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向班里的學習布置了一道題目:常溫下,下列離子能在pH=4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Ba2+ B. Ca2+、OH-、K+C. Ag+、Cu2+、 D. Na+、Cl-、◆變式訓練1.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液體中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A. 在稀鹽酸中: Ca2+、CO32-、K+ B.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K+、Ba2+、Cl-C. 在氯化鈉溶液中:H+、Ag+、NO3- D. 在硫酸銅溶液中:Ba2+、Na+、OH-2.“勝哥”的家鄉——“金華”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還社會一個青山綠水,為百姓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2)某化工廠流程會產生澄清廢水,其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Ag+、Cu2+、Cl-、NO3-。已知:白色的沉淀Fe(OH)2在空氣中會迅速轉化為紅褐色的Fe(OH)3。①取少量廢水,加入過量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該廢水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是____________。②“勝哥”設計了一個除去該廢水中原有金屬離子的實驗方案,部分流程如圖所示。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____,單質A是________。知識點5 化學肥料例5:“勝哥”不僅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還傳授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操。近代中國受到世界列強多年的侵略剝削。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多年的戰爭終于趕跑了侵略者,取消了清政府簽定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不僅培育了“雜交水稻”,修筑了幾萬座水庫及配套灌溉設施,還建成了有完整體系的化肥廠… …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屬于氮肥的是---( )A. K2SO4 B. Ca3(PO4)2 C. CO(NH2)2 D. KNO3◆變式訓練1.“勝哥”測定了校園菜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測定結果及土壤肥量標準如表,請你判斷此塊耕地應施用的化肥是---( )含氮 含磷 含鉀土壤肥量標準(g/kg) 0.62 0.34 17.8測定結果(g/kg) 0.4 0.38 13.6A. Ca3(PO4)2 B. (NH4)2SO4 C. K2CO3 D. KNO31.反應MnO2+4HCl △ MnCl2+2H2O+Cl2↑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氯氣.在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質種類是---( )A. 酸 B. 堿 C. 鹽 D. 氧化物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掌握了離子反應的相關知識。下列各組離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H+ NO3- SO42- B. Ca2+ K+ CO32- SO42-C. NH4+ Ag+ Cl- OH- D. Fe3+ Ba2+ NO3- SO42-3.物質X與Ca(OH)2水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Ca(OH)2=Y+Cu(O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可能是酸 B. X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化合物C. X和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24 D. Y一定是CaCl24.小科聽到老師說純堿不是堿,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看了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的科普文章后終于明白了。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酸鈉在水中會電離出OH-B.往碳酸鈉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C.碳酸鈉溶液中存在OH-D.往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顯藍色5.“勝哥”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直至過量。如圖橫坐標表示加入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根據圖像判斷,縱坐標可能表示---( )A.生成沉淀的質量B.溶液中溶劑的質量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D.溶液的pH6.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下列有關酸、堿、鹽的生產或應用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 汽車或電動車的蓄電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濃硫酸稀釋而成B. 純堿既可從內陸鹽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聯合制堿法”生產C. 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爾多液D. 將草木灰(含K2CO3)與氯化銨混合施用7.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的學習后,制作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簡易酸堿滅火器,并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滅火操作,結束后對瓶中殘留液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②另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則殘留液中有大量的---( )A.硫酸鈉 B.碳酸鈉 C.鹽酸 D.氯化鈉8. 浙江各地的科學教師向“勝哥”反饋,自從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的學習后,科學素養有了大幅提高。那么下列敘述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 將Na2CO3溶液滴入Ca(OH)2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B. 把CO2氣體通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C. 氯化銨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產生的氣體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顯紅色D. 久置于空氣中的熟石灰,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9. 無土栽培是利用營養液栽培作物的一種方法。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含有硝酸鈣、碳酸鉀、氯化鉀、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某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營養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鈣B.營養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鉀C.營養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鉀D.營養液可能由硝酸鈣、氯化鉀、硝酸鉀組成10.尿素[CO(NH2)2]在工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業廢氣Cl2,化學方程式為:CO(NH2)2+H2O+3Cl2=== N2+CO2+6X,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較大的一種________(選填“氮”、“磷”或“鉀”)肥,適用于各種植物。(3)氮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11. 現有下列四組溶液:①KNO3、NaCl、NaOH、H2SO4;②Na2CO3、HCl、石蕊試液、KOH;③NaOH、H2SO4、NaCl、酚酞試液;④K2CO3、H2SO4、Cu(NO3)2、BaCl2。(1)上述四組溶液中都含有Cl-,實驗室鑒定Cl-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用其他試劑就可以把組內四種溶液區分開來的是哪幾組?________(用序號表示)。1.(2021·嘉興)現有鋅、氧化銅、硫酸鋇和石灰石四種固體,為了區分它們,小嘉參照二歧分類檢索表制作了一個物質檢索表,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 乙表示的是鋅C. 表中“ “應該表示為“黑色固體” D. 也可根據是否含有氧元素對丙、丁分類2. (2021·寧波)在5.6g鐵粉中,先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應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體質量與所加溶液總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所加溶液質量為M1g時,生成Cu的質量為m1g B. bc段發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應C. m3的值為21.6 D. e點溶液中不含Cu(NO3)23.(2021·紹興)向一定質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不飽和的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再稱量,得到的固體質量仍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濾渣中可能有銅 ②向濾渣中加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③濾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過濾操作中溶液損失,濾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質的質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4.(2021·湖州)某考古團隊在發掘被火山灰覆蓋的繪畫時,用激光設備打碎其表面附著的極小的石灰巖,這個過程會釋放出鈣離子,鈣離子與火山灰周圍的氟離子結合形成氟化鈣(CaF2) 。氟化鈣在物質分類上屬于---( )A. 酸 B. 堿 C. 鹽 D. 氧化物5.(2021·嘉興)如圖所示為小嘉構建的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物質的關系圖,“---”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若甲為鐵, 乙、丙、丁分別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種, 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 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 丙一定是NaOH溶液C. 丁一定是稀H2SO4 D. 丙不可能是稀H2SO46.(2021·湖州)某科學興趣小組在課余時間做了“開門大吉”的游戲,其規則是:每把鑰匙代表一種試劑,每扇門代表需要鑒別的兩種溶液,見下圖。如果鑰匙代表的試劑能夠鑒別出門上代表的兩種溶液,鑰匙就能把門打開(每把鑰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夠依次將四扇門打開的鑰匙順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①③②④7. (2021·寧波)含硫元素的同類物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可能不同,不同類物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類別物質化合價 單質 氧化物 酸 X0 a - - -+4 - b d Na2SO3等+6 - c e fA. X表示堿 B. 物質a在空氣中燃燒會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C. 物質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D. 物質d和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Na2SO4和H2O8.(2021·嘉興)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鋼的方法,其主要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 ①通過蒸發溶劑可獲得晶體 B. ②是通過復分解反應獲得銅C. ③所得硫酸鋼溶液一定是飽和的 D. ④說明鐵元素變成了銅元素9.“價類圖”是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繪制的圖像,它能將散亂的科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對科學問題的理解和整體認知。如圖是含氯元素的物質的價類圖,其中“一”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1)A和氫氧化鉀反應得到D和水,則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化合價________;(2)物質C的化學式為________;(3)E在一定條件下得到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10.(2021·杭州)某種粗鹽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雜質,小金用這種粗鹽水經過下列實驗流程制取純凈氯化鈉晶體。(1)固體A是________。(填化學式)(2)加碳酸鈉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3)若將溶液C蒸發至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溶液蒸干得到晶體,所得體仍不是純凈的氯化鈉,理由是________。11. (2021·臺州)鈣是生物體骨骼的重要組成元素。魚骨中含有碳酸鈣、現設計圖甲實驗測定魚骨中的碳酸鈣含量,并將測得的數據繪制成圖乙。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Ac=CaAc2+H2O+CO2②魚骨中其它成分與食醋反應生成的氣體可忽略不計(1)該實驗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2)由圖乙中的AB曲線,可知錐形瓶中反應速率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根據圖中的數據計算魚骨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魚刺,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請你結合實驗結果加以說明。12. (2021·寧波)小寧用稀鹽酸和石灰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為了探究反應后溶液的成分,他又進行如下實驗:取反應后的溶液50g于燒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發現先有氣泡產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為產生的氣體總質量、沉淀總質量與滴入碳酸鈉溶液總質量的關系。碳酸鈉溶液總質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氣體總質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沉淀總質量/g 0 0 2.5 5.0 m n 9.0 9.0(1)表中n=________。(2)所取的反應后50g溶液中溶質是________ 。(3)所用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13. (2021·麗水)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是一種常見的肥料。燒制草木灰是我國傳統農耕方式,但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為護衛藍天白云,我市發布通告,禁止露天燒制草木灰。(1)從化學肥料分類角度分析,碳酸鉀屬于________ (填“氮肥”、“磷肥"或“鉀肥");(2)要確認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 ,需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3)為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小科進行以下實驗:①取50克樣品加入足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后,將浸出液全部轉移到燒杯中;②在燒杯中加人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③將沉淀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5克固體。求該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雜質不發生化學反應,K2CO3+CaCl2=2KCl+CaCO3↓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36講 鹽和化肥考點 常見題型 考點分值1. 1. 概述一些常見的鹽(如食鹽、純堿、碳酸鈣等)的主要性質及用途(理解) 選擇、填空 2~4分2.列舉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了解) 選擇(綜合型)、填空 2~4分知識點1 重要的鹽1. 定義:__金屬離子__(或NH)和__氫氧根離子__組成的化合物。2. 常見的鹽鹽 氯化鈉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化學式 __NaCl__ ___Na2CO3_____ ____NaHCO3____ ___CaCO3_____俗稱 ___純堿__、蘇打 _小蘇打__物理性質 有咸味的白色晶體,易溶于水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白色固體,___難__溶于水特殊化學性質 水溶液呈中性,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_白_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NaCl+AgNO3===AgCl↓+NaNO3__ 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水溶液呈堿性,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2NaHCO3 Na2CO3+H2O+CO2↑__ 高溫條件下能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CaCO3 CaO+CO2↑__(工業制CO2)用途 做調味料,腌制食品;配制生理鹽水;作融雪劑 制造玻璃、造紙、紡織品、洗滌劑等的工業原料 可作發酵粉;制汽水;治療胃酸過多 生產石灰和水泥,作建筑材料;作補鈣劑;制取二氧化碳知識補充:①如果人體由于腹瀉、嘔吐或大量出汗而失鹽過多,就要注射生理鹽水或服用鹽開水;②氯化鈉的化學性質和食鹽不同,因為食鹽為混合物,還含有其他物質;③碳酸鈉的工業制取: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制堿過程:向飽和食鹽水中先后通入足量的NH3和CO2,生成小蘇打(在該溶液中難溶)和NH4Cl,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過濾出碳酸氫鈉晶體,再受熱分解得到產品:2NaHCO3Na2CO3+H2O+CO2↑。3. 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 舉例(1)溶液酸堿性 大部分鹽溶液呈中性;少數鹽溶液為堿性,如碳酸鈉;少數鹽溶液為酸性,如氯化銨(2)與某些金屬反應 鹽+金屬―→新鹽+新金屬(參加反應的金屬比鹽中金屬的活動性強,K、Ca、Na除外) Fe+CuSO4===__FeSO4+Cu__(濕法煉銅)(3)與酸反應 鹽+酸―→新鹽+新酸(碳酸鹽或碳酸氫鹽+酸―→新鹽+水+二氧化碳)Na2CO3+H2SO4===__Na2SO4+H2O+CO2↑__(有氣泡生成)(4)與某些堿反應 鹽+堿―→新鹽+新堿2NaOH+CuSO4===__Cu(OH)2↓+Na2SO4__現象___有藍色沉淀生成___(5)與某些鹽反應 鹽+鹽―→新鹽+新鹽Na2SO4+BaCl2===__BaSO4↓+2NaCl___現象__有白色沉淀生成___ 4. 碳酸鹽或碳酸氫鹽的檢驗方法(1)取樣 有氣泡產生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有碳酸鹽存在(此方法也可用于檢驗碳酸氫鹽)(2)取樣 有白色沉淀產生―→ 有碳酸鹽存在知識點2 化肥1. 常見的化肥種類 常見化肥 主要作用 缺乏時的癥狀氮肥 含氮化合物:硫酸銨[(NH4)2SO4]、碳酸氫銨(NH4HCO3)、硝酸鈉(NaNO3)、氯化銨(NH4Cl)、硝酸銨(NH4NO3)、尿素[CO(NH2)2]等 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 植株矮小,葉色發黃磷肥 磷酸鹽:磷礦粉[主要成分為Ca3(PO4)2]、磷酸二氫鈣[Ca(H2PO4)2]等 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增強吸收養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穗數增多、籽粒飽滿 生長緩慢,植株暗綠帶紅,花、果實、種子減少鉀肥 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 促使農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促進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株矮小,莖稈細弱易倒伏,葉片上帶有許多褐斑復合肥 含有N、P、K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養元素,如硝酸鉀(KNO3)、磷酸鉀(K3PO4)、磷酸銨[(NH4)3PO4] 同時提供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2. 銨態氮肥的檢驗取少量樣品,加入熟石灰研磨,若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則該樣品為銨態氮肥。【特別提醒】銨態氮肥不宜和熟石灰、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合施用,因為銨態氮肥中的NH遇到OH-會釋放出氨氣,降低肥效。重難點突破一、物質的檢驗1. 檢驗原理(1)依據物質的特殊性質進行檢驗。如物質的顏色、氣味、溶解性等。(2)依據物質間反應時所產生的特征反應現象。即所選的試劑和被檢驗的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必須能夠產生下列現象中的一種:①變色;②放出氣體(通常指產生有氣味的氣體或在溶液中反應時產生氣泡);③生成沉淀等。2. 常見物質的檢驗(1)常見氣體的檢驗物質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O2 __伸入帶火星的木條___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H2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冷燒杯 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珠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澄清石灰水變渾濁_CO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產生__藍_色火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H2O 通過無水硫酸銅粉末 無水硫酸銅粉末由白色變為__藍__色(2)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 檢驗方法 實驗現象H+(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變___紅_用pH試紙測pH pH____<_____7加入少量活潑金屬 有氣泡產生加入Na2CO3等碳酸鹽或碳酸氫鹽 有__氣泡__產生Ag+ 加入稀鹽酸或含有__Cl-__的鹽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Ba2+ 取少量試劑滴加適量硝酸酸化的Na2SO4或稀H2SO4 有__白__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OH-(堿)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__藍__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變___紅__用pH試紙測pH pH_____>___7滴入可溶性銅鹽,如CuSO4溶液 生成__藍__色絮狀沉淀滴入可溶性鐵鹽,如FeCl3溶液 生成__紅褐____色沉淀CO 滴加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__變渾濁___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 產生_白色沉淀___Cl- 先滴入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產生__白__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SO 滴入稀鹽酸,再滴入BaCl2溶液 開始無現象,滴入BaCl2溶液后產生__白色沉淀__滴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____白__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特別提醒】含Cu2+的溶液顯__黃___色,含Fe2+的溶液顯__淺綠____色,含Fe3+的溶液顯___黃___色。【知識拓展】①常見有特殊顏色的物質:a.固體物質:黑色——Fe粉、C粉、CuO、Fe3O4;紅棕色——Fe2O3;紫紅色——Cu;藍色——CuSO4·5H2O。b.沉淀:藍色——Cu(OH)2;紅褐色——Fe(OH)3。②常見有特殊氣味的物質:有刺激性氣味——氨氣(NH3)。二、物質的鑒別1. 鑒別原則(1)操作簡便:首選物理方法,鑒別試劑種類適宜。(2)現象明顯:檢測現象對比度大。(3)防止干擾:鑒別Cl-和SO時,只能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2. 鑒別方法(1)物理方法:依據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磁性等,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判斷,得出結論。(2)化學方法:依據化學性質,反應時產生的特征現象,如產生氣泡、產生氣體的氣味、生成沉淀及其顏色等現象,觀察、分析、得出結論。3. 鑒別思路:(1)氣體的檢驗、鑒別:一看顏色,二聞氣味,三用試紙,四用火點,五加試劑。(2)固體、液體的檢驗、鑒別:一看顏色,二看氣體,三辨沉淀。三、物質的除雜1. 基本原則2. 常見的物質除雜歸納物質狀態 被提純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及方法固體 Fe Fe2O3 在CO氣流中加熱混合物CaO CaCO3 高溫煅燒混合物氣體 CO CO2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N2 CO2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H2 HCl 先通過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液體 NaOH Ca(OH)2 滴入適量的Na2CO3溶液,過濾CuSO4 H2SO4 加入足量________,過濾NaNO3 Na2CO3 滴入稀硝酸至不再產生氣泡KCl K2SO4 滴入適量________溶液,過濾知識點1 常見鹽的性質及其用途例1:“勝哥”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有關該反應過程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點,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B. c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C. d點,溶液中的溶質為Fe(NO3)2和Cu(NO3)2D. e點,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2種物質解析:鐵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時,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據此分析判斷。A.a點時,鐵粉正在和硝酸銀反應,此時溶液中含有硝酸銀,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銀,故A錯誤;B.c點時,鐵粉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銀和銅,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時,稀鹽酸不能和銀、銅反應,因此無氣泡產生,故B正確;C.d點時,鐵和硝酸銀、硝酸銅恰好完全反應,因此溶液中的溶質為硝酸亞鐵,故C錯誤;D.e點,加入的鐵粉過濾,則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銀、銅和鐵3種物質,故D錯誤。答案:B◆變式訓練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離子間的反應。其中對某無色溶液所含溶質的記錄,合理的是---( )A. HCl、NaOH、Na2SO4 B. KNO3、ZnCl2、FeCl2C. AgNO3、H2SO4、NaCl D. NaOH、Na2CO3、NaCl解析:根據鹽的性質、是否可溶等知識分析判斷。A.HCl和NaOH會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因此二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故A錯誤;B.氯化亞鐵溶液呈淺綠色,故B錯誤;C.硝酸銀不溶于水,故C錯誤;D.三中物質都能溶于水,且沒有顏色,不相互反應,故D正確。答案:D2.以下四個化學反應都有有氣體產生,其反應類型和產生的氣體性質均正確的是---( )選項 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氣體性質A Fe+H2SO4=FeSO4+H2↑ 置換反應 還原性B 2H2O2 MnO2 2H2O+O2↑ 分解反應 可燃性C 2KClO3 MnO2△ 2KCl+3O2↑ 化合反應 氧化性D CaCO3+2HCl=CaCl2+H2O+CO2↑ 復分解反應 酸性A. A B. B C. C D. D解析: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類型,并根據氣體的性質分析判斷。解析:A.反應物和生成物都由單質和化合物組成,為置換反應,氫氣具有還原性,故A正確;B.反應物只有一種,生成物有兩種,為分解反應,氧氣不具有可燃性,故B錯誤;C.應物只有一種,生成物有兩種,為分解反應而不是化合反應,故C錯誤;D.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且相互交換成分,為復分解反應,但二氧化碳氣體不具有酸性,故D錯誤。答案: A知識點2鹽的綜合題與計算題例2: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你認為合理的是---( )A. 氯化鈉、碳酸鈣等鹽中都含金屬元素,所以鹽中一定都含金屬元素 B.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 C. 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化合物 D. 合金是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解析:(1)根據銨鹽進行判斷; (2)根據金屬氧化物和酸的反應判斷;(3)根據有機物的定義判斷;(4)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A.鹽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或者由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例如硫酸銨就是鹽,但是沒有金屬元素,故A錯誤;B.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故B錯誤;C.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它們都是無機物,故C錯誤;D.合金是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故D正確。答案:D◆變式訓練1.“勝哥”為了研究暴露在空氣中的純凈生石灰(CaO)變質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稱取生石灰25克,將其露置于空氣中。②一段時間后,稱量發現質量增加了4克。③將變質的“生石灰”溶于足量的稀鹽酸,產生的氣體全部通過足量的濃硫酸后,再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反應后稱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增加2.2克。回答下列問題。(1)變質的“生石灰”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克。(2)組成變質的“生石灰”各成分質量為多少?(3)生石灰露置于空氣中質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實驗室中的生石灰應________保存。解析:(1)2.2(2)解:設含有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 CaCl2+H2O+CO2↑100 44x 2.2克=(1分) x=5克CaO生成Ca(OH)2吸收H2O的質量=生石灰增加的質量-吸收的CO2的質量=4克-2.2克=1.8克。設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的質量為yCaO+H2O=== Ca(OH)2 18 741.8克 y= y=7.4克沒有參加反應的CaO質量=25克+4克-5克-7.4克=16.6克答:檢測物的組成成分分別為CaCO3 5克,Ca(OH)27.4克,CaO 16.6克。答案:(1)2.2 (2) 16.6克 (3) CaO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生成Ca(OH)2,部分Ca(OH)2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CaCO3和H2O 密封知識點3 混合物成分的判斷例3: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CaCO3、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確定其成分,取適量試樣進行下列實驗。請根據實驗現象判斷:(1)取試樣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 (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 部分消失并產生氣泡,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有 。(3)取(2)中實驗后的上層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由此該同學得出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你認為此結論是否正確 (填“是”或“否”)。解析:(1)碳酸鈣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硫酸銅溶液呈藍色;(2)硫酸鋇和碳酸鋇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前者不溶于酸,而后者能夠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3)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銀,說明溶液中存在氯離子。這些氯離子可能來自于氯化鈉,也可能來自于(2)中加入的氯化鋇,據此分析解答。(1)取試樣溶于水,得到無色澄清溶液,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CaCO3、CuSO4;(2)取上述溶液適量,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產生氣泡,說明沉淀為硫酸鋇和碳酸鋇,則此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2CO3、Na2SO4。(3)取(2)中實驗后的上層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由此該同學得出此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Cl,我認為此結論不正確。答案:(1)CaCO3、CuSO4 (2)Na2CO3、Na2SO4 (3)否◆變式訓練1.“勝哥”在科學課堂上向同學們預言:“隨著人類活動區域的快速發展,全球耕地在急劇減小,無土栽培必將成為一種未來農業的模式。”所以希望同學們努力學好科學,在未來的科技社會中作出一定的貢獻。無土栽培是利用營養液栽培作物的一種方法。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含有硝酸鈣、碳酸鉀、氯化鉀、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某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營養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鈣B.營養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鉀C.營養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鉀D.營養液可能由硝酸鈣、氯化鉀、硝酸鉀組成解析:分析題給實驗流程可知,加入碳酸鈉出現白色沉淀a,推知營養液中一定含有Ca(NO3)2,一定沒有K2CO3(碳酸鉀與硝酸鈣不共存),生成白色沉淀a是碳酸鈣,故A、C錯誤;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b,推知營養液中一定含有KCl,通過上述實驗無法確定有無KNO3,則B錯誤,D正確。答案: D2.看到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完了酸、堿、鹽的綜合課程后得意洋洋,“勝哥”馬上進行了考察。“勝哥”取出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讓小科探究其成分。愛動腦的小科做了以下實驗:Ⅰ.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AB段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解析:(1)根據題干中的Ⅰ,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有白色沉淀產生,即原白色樣品中可能有碳酸鈉或者硫酸鈉,或者二者兼有,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Na2SO4=== BaSO4↓+2NaCl,BaCl2+Na2CO3=== BaCO3↓+2NaCl , 根據題干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由圖示可知固體質量減小,即有部分固體與稀鹽酸反應,得出Ⅰ中有碳酸鋇生成,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為BaCO3+2HCl=== BaCl2+H2O+CO2↑,因此觀察到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2)B點表示稀鹽酸與碳酸鋇恰好完全反應,BC段表示稀鹽酸過量,即根據(1)的推理,C點溶液中的溶質一定含有氯化鈉、氯化鋇和稀鹽酸。答案: (1)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2)NaCl、BaCl2、HCl知識點4 鹽溶液中離子的檢驗例4:上完酸、堿、鹽的課程后,為了放學在家的學生能及時鞏固相關知識,“勝哥”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向班里的學習布置了一道題目:常溫下,下列離子能在pH=4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Ba2+ B. Ca2+、OH-、K+C. Ag+、Cu2+、 D. Na+、Cl-、解析:共存問題即為各物質是否能發生反應,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共存,不能發生反應則能共存。解題的關鍵是復分解反應條件的掌握,若各物質或離子交換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則能反應,即不能共存。 pH=4的水溶液中存在氫離子;A、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能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題意;B、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能發生反應,不能共存,不符合題意;C、銀離子、銅離子、硝酸根離子、氫離子相互間不反應,可大量共存,符合題意;D、碳酸根離子與氫離子能反應,不能共存,不符合題意;答案:C◆變式訓練1. 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指定液體中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A. 在稀鹽酸中: Ca2+、CO32-、K+ B.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K+、Ba2+、Cl-C. 在氯化鈉溶液中:H+、Ag+、NO3- D. 在硫酸銅溶液中:Ba2+、Na+、OH-解析:離子之間不能生成水、氣體或沉淀,那么它們就能共存。A.稀鹽酸中的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則不能共存,故A錯誤;B.幾種離子不能結合生成水、氣體或沉淀,因此能夠共存,故B正確;C.氯化鈉溶液中的氯離子和銀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則不能共存,故C錯誤;D.硫酸銅中的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成硫酸鋇沉淀,銅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氫氧化銅沉淀,則不能共存,故D錯誤。答案:B2.“勝哥”的家鄉——“金華”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還社會一個青山綠水,為百姓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2)某化工廠流程會產生澄清廢水,其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Ag+、Cu2+、Cl-、NO3-。已知:白色的沉淀Fe(OH)2在空氣中會迅速轉化為紅褐色的Fe(OH)3。①取少量廢水,加入過量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該廢水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是____________。②“勝哥”設計了一個除去該廢水中原有金屬離子的實驗方案,部分流程如圖所示。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____,單質A是________。解析:(2)①根據題干信息“加入過量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可知該白色沉淀是氯化銀,則廢水中含有銀離子,根據“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產生藍色沉淀”,可知該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則廢水中含有銅離子。②操作Ⅰ可將固體和溶液分離開,則操作Ⅰ是過濾;根據題給信息“白色沉淀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會迅速轉化為紅褐色的氫氧化鐵”,結合圖示信息分析,溶液乙中一定含有亞鐵離子,則廢水中加入的過量A單質為鐵。答案: (2)①Ag+、Cu2+ ②過濾 鐵(或Fe)知識點5 化學肥料例5:“勝哥”不僅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還傳授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的愛國情操。近代中國受到世界列強多年的侵略剝削。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多年的戰爭終于趕跑了侵略者,取消了清政府簽定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不僅培育了“雜交水稻”,修筑了幾萬座水庫及配套灌溉設施,還建成了有完整體系的化肥廠… …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屬于氮肥的是---( )A. K2SO4 B. Ca3(PO4)2 C. CO(NH2)2 D. KNO3解析:含有氮元素的為氮肥,含有鉀元素的為鉀肥,含有磷元素的為磷肥,據此分析判斷。解析:A.K2SO4 中含有鉀元素,為鉀肥,故A不合題意;B.Ca3(PO4)2 含有磷元素,為磷肥,故B不合題意;C.CO(NH2)2 含有氮元素,為氮肥,故C符合題意;D.KNO3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為復合肥,故D不合題意。答案:C◆變式訓練1.“勝哥”測定了校園菜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測定結果及土壤肥量標準如表,請你判斷此塊耕地應施用的化肥是---( )含氮 含磷 含鉀土壤肥量標準(g/kg) 0.62 0.34 17.8測定結果(g/kg) 0.4 0.38 13.6A. Ca3(PO4)2 B. (NH4)2SO4 C. K2CO3 D. KNO3解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這塊土地所缺的營養素,再根據所缺的營養素選擇合適的化肥。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含氮量和含鉀量偏低,因此應該補充氮元素和鉀元素,即使用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的復合肥。A.Ca3(PO4)2 , 只含有磷元素,為磷肥,故A不合題意;B.(NH4)2SO4 , 只含有氮元素,為氮肥,故B不合題意;C.K2CO3 , 只含有鉀元素,為鉀肥,故C不合題意;D.KNO3 , 同時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為復合肥,故D符合題意。答案:D1.反應MnO2+4HCl △ MnCl2+2H2O+Cl2↑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氯氣.在該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質種類是---( )A. 酸 B. 堿 C. 鹽 D. 氧化物解析:酸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堿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鹽由金屬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而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據此分析判斷。在反應 MnO2+4HCl △ MnCl2+2H2O+Cl2↑ 中,HCl 為酸,MnCl2為鹽,MnO2和H2O為氧化物,Cl2為單質,唯獨沒有堿,故B正確,而A、C、D錯誤。答案:B2.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掌握了離子反應的相關知識。下列各組離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H+ NO3- SO42- B. Ca2+ K+ CO32- SO42-C. NH4+ Ag+ Cl- OH- D. Fe3+ Ba2+ NO3- SO42-解析:共存問題即為各物質是否能發生反應,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共存,不能發生反應則能共存。解題的關鍵是復分解反應條件的掌握,若各物質或離子交換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則能反應,即不能共存。A、 Na+ H+ NO3- SO42- 相互間不反應,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符合題意;B、 Ca2+和CO32- 能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不能在水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C、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能反應,銀離子和氯離子能反應,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D、 Ba2+ 和 SO42- 能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答案:A3.物質X與Ca(OH)2水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Ca(OH)2=Y+Cu(O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X可能是酸 B. X可能是單質,也可能是化合物C. X和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24 D. Y一定是CaCl2解析:根據復分解反應原理分析,由反應前后所給元素種類判斷X和Y的類別及所含元素種類,結合質量守恒定律解答。A、酸與氫氧化鈣反應不可能生成氫氧化銅,不符合題意;B、單質與氫氧化鈣不能反應,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銅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氫氧化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4,根據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總和不變可知,X和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24,符合題意;D、由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X為銅鹽,可能是氯化銅或硫酸銅等,則Y可能是氯化鈣或硫酸鈣等,不符合題意;答案:C4.小科聽到老師說純堿不是堿,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看了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的科普文章后終于明白了。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酸鈉在水中會電離出OH-B.往碳酸鈉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C.碳酸鈉溶液中存在OH-D.往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顯藍色解析:碳酸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鹽,溶于水后會電離出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A錯誤;碳酸鈉溶液呈堿性,pH>7,當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時,碳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呈中性),中性溶液的pH=7,待反應完全,繼續加入稀硫酸,此時溶液呈酸性,pH<7,因此向碳酸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的pH會降低,B正確;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堿性溶液中一定含有OH-,所以碳酸鈉溶液中一定含有OH-,故碳酸鈉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C、D正確。答案: A5.“勝哥”向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漸加入碳酸鈉粉末(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直至過量。如圖橫坐標表示加入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根據圖像判斷,縱坐標可能表示---( )A.生成沉淀的質量B.溶液中溶劑的質量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D.溶液的pH解析:由氫氧化鋇溶液和碳酸鈉粉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Na2CO3=== BaCO3↓+2NaOH可知:生成沉淀的質量隨著碳酸鈉粉末的加入逐漸增加,至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后不再增加,A錯誤;反應不消耗水也不生成水,所以溶液中溶劑的質量不發生變化,B錯誤;溶液中溶質原來是氫氧化鋇,隨著碳酸鈉粉末的加入,氫氧化鋇質量減少,根據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鈉的質量比可以看出,減少的氫氧化鋇的質量比生成的氫氧化鈉溶質的質量大,所以溶液中總溶質的質量減少,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的溶質質量最小,此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鈉粉末,碳酸鈉溶于水也變成溶質,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增加,符合題中圖像,C正確;氫氧化鋇溶液顯堿性,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后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也顯堿性,溶液的pH無明顯變化,D錯誤。答案: C6.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下列有關酸、堿、鹽的生產或應用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 汽車或電動車的蓄電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濃硫酸稀釋而成B. 純堿既可從內陸鹽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聯合制堿法”生產C. 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爾多液D. 將草木灰(含K2CO3)與氯化銨混合施用解析:根據自己對常見 酸、堿、鹽的理解和認識分析判斷。A.汽車或電動車的蓄電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濃硫酸稀釋而成 ,故A正確不合題意;B.純堿既可從內陸鹽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聯合制堿法”生產,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混合可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爾多液,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將草木灰(含K2CO3)與氯化銨混合施用,其中的碳酸鉀會和氯化銨反應生成氨氣,從而降低肥效,故D錯誤符合題意。答案:D7.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的學習后,制作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簡易酸堿滅火器,并進行了如圖乙所示的滅火操作,結束后對瓶中殘留液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②另取少量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則殘留液中有大量的---( )A.硫酸鈉 B.碳酸鈉 C.鹽酸 D.氯化鈉解析:根據“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可知該溶液顯酸性,根據“取殘留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可知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綜合以上內容可知:甲圖中所加入的常見的酸是稀硫酸,殘留液中有大量的硫酸鈉,A正確。答案: A8. 浙江各地的科學教師向“勝哥”反饋,自從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的學習后,科學素養有了大幅提高。那么下列敘述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 將Na2CO3溶液滴入Ca(OH)2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B. 把CO2氣體通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C. 氯化銨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產生的氣體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顯紅色D. 久置于空氣中的熟石灰,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解析:A.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加入石蕊試液會變成藍色,故A錯誤;B.二氧化碳和氯化鋇不反應,故B錯誤;C.氯化銨和氫氧化鈉反應會生成氨氣,氨氣溶于水會形成氨水,成堿性,會使石蕊試液變成藍色,故C錯誤;D.熟石灰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故D正確。答案:D9. 無土栽培是利用營養液栽培作物的一種方法。現有一種無色營養液,可能含有硝酸鈣、碳酸鉀、氯化鉀、硝酸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某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營養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鈣B.營養液中一定沒有硝酸鉀C.營養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鉀D.營養液可能由硝酸鈣、氯化鉀、硝酸鉀組成解析:分析題給實驗流程可知,加入碳酸鈉出現白色沉淀a,推知營養液中一定含有Ca(NO3)2,一定沒有K2CO3(碳酸鉀與硝酸鈣不共存),生成白色沉淀a是碳酸鈣,故A、C錯誤;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b,推知營養液中一定含有KCl,通過上述實驗無法確定有無KNO3,則B錯誤,D正確。答案: D10.尿素[CO(NH2)2]在工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業廢氣Cl2,化學方程式為:CO(NH2)2+H2O+3Cl2=== N2+CO2+6X,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較大的一種________(選填“氮”、“磷”或“鉀”)肥,適用于各種植物。(3)氮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解析:(1)HCl (2)氮7.2千克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質量為7.2千克×=7.2千克×(×100%)=7.2千克×(×100%)=3.36千克(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反應前C:1,H:6,O:2,N:2,Cl:6,反應后,C:1,O:2,N:2,即6X=6HCl,即X為HCl。答案:(1) HCl (2)氮 (3) 3.36千克11. 現有下列四組溶液:①KNO3、NaCl、NaOH、H2SO4;②Na2CO3、HCl、石蕊試液、KOH;③NaOH、H2SO4、NaCl、酚酞試液;④K2CO3、H2SO4、Cu(NO3)2、BaCl2。(1)上述四組溶液中都含有Cl-,實驗室鑒定Cl-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用其他試劑就可以把組內四種溶液區分開來的是哪幾組?________(用序號表示)。解析:(1)實驗室對溶液中氯離子的檢驗方法是:加入經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判斷原溶液中存在氯離子。(2)①組內相互反應無明顯現象,故不可區分;②組內,石蕊試液呈紫色,首先被鑒別出來,然后把石蕊試液向其他三種物質中滴加,變藍的是氫氧化鉀溶液和碳酸鈉溶液,變紅的為氯化氫溶液,然后把鑒別出來的氯化氫溶液分別滴加到氫氧化鉀溶液和碳酸鈉溶液中,有氣體生成的為碳酸鈉溶液,無氣體生成的是氫氧化鉀溶液,故不加其他試劑就可被鑒別出來;③四種物質相互滴加,變紅色的為氫氧化鈉溶液和酚酞試液,無色的為硫酸溶液和氯化鈉溶液,再無法鑒別,故不加其他試劑無法區分本組溶液;④首先根據顏色鑒別出硝酸銅溶液,然后將三種溶液分別加入其他兩種,既有氣體生成又有沉淀生成的為硫酸溶液,與硫酸溶液反應生成氣體的為碳酸鉀溶液,生成沉淀的為氯化鋇溶液,故不加其他試劑就可鑒別,故填②④。答案: (1)經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或硝酸銀溶液) (2)②④1.(2021·嘉興)現有鋅、氧化銅、硫酸鋇和石灰石四種固體,為了區分它們,小嘉參照二歧分類檢索表制作了一個物質檢索表,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 乙表示的是鋅C. 表中“ “應該表示為“黑色固體” D. 也可根據是否含有氧元素對丙、丁分類解析:根據物質分類的知識分析判斷。A.甲中含有多種物質,那么它應該是混合物,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同時含有其它雜質,應該是混合物,故A正確不合題意;B.乙中只含有一種元素,那么它應該是單質,而鋅就是單質,故B正確不合題意;C.硫酸鋇為白色固體,故丁是硫酸鋇,而丙為黑色固體氧化銅,故C正確不合題意;D.硫酸鋇和氧化銅中都含有氧元素,無法利用是否含有氧元素對二者分類,故D錯誤符合題意。答案:D2. (2021·寧波)在5.6g鐵粉中,先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 充分反應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體質量與所加溶液總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所加溶液質量為M1g時,生成Cu的質量為m1g B. bc段發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應C. m3的值為21.6 D. e點溶液中不含Cu(NO3)2解析:根據圖像可知,鐵粉先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單質,然后再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單質,接下來銅單質再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單質,據此分析判斷。A.根據圖像可知,ab段為鐵和硝酸銅的反應,所加溶液質量為M1g時,生成Cu的質量和剩余鐵的質量之和為m1g ,故A錯誤;B.bc段發生的是Fe和AgNO3溶液的反應,故B錯誤; C.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鐵置換出銅,銅再置換出銀,其實最終置換出的銀都是鐵置換而出的。設置換出銀的質量m3為x,Fe+2AgNO3=Fe(NO3)2+2Ag;56 2165.6g x;解得:x=21.6g。故C正確;D.cd段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單質,則e點溶液中肯定含Cu(NO3)2 , 故D錯誤。答案:C3.(2021·紹興)向一定質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不飽和的濾液和濾渣,將濾渣洗滌、干燥后再稱量,得到的固體質量仍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濾渣中可能有銅 ②向濾渣中加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③濾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過濾操作中溶液損失,濾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質的質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解析:根據向一定質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鋅和鐵都能與硝酸銅反應,且鋅先反應,然后鐵再反應,鋅與硝酸銅反應固體質量減少,鐵與硝酸銅反應固體質量增加分析。向一定質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鋅和鐵都能與硝酸銅反應,不能與硝酸鎂反應,且鋅與硝酸銅反應固體質量減少,鐵與硝酸銅反應固體質量增加,反應后固體質量不變則說明鋅和鐵都與硝酸銅發生了反應,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鋅要與硝酸銅反應完全后鐵才能與硝酸銅反應,說明反應后鋅一定沒有剩余,濾渣中一定有銅,一定沒有鋅,可能有鐵,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鎂、硝酸鋅、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銅,①濾渣中可能有銅,錯誤;②向濾渣中加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正確;③濾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 正確;④若忽略過濾操作中溶液損失,濾液中溶質的質量等于原混合溶液溶質的質量,錯誤。答案:C4.(2021·湖州)某考古團隊在發掘被火山灰覆蓋的繪畫時,用激光設備打碎其表面附著的極小的石灰巖,這個過程會釋放出鈣離子,鈣離子與火山灰周圍的氟離子結合形成氟化鈣(CaF2) 。氟化鈣在物質分類上屬于---( )A. 酸 B. 堿 C. 鹽 D. 氧化物解析:根據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氟化鈣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在物質分類上屬于鹽。答案:C5.(2021·嘉興)如圖所示為小嘉構建的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物質的關系圖,“---”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若甲為鐵, 乙、丙、丁分別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種, 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 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 丙一定是NaOH溶液C. 丁一定是稀H2SO4 D. 丙不可能是稀H2SO4解析:根據金屬和鹽的性質分析判斷。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單質。如果甲為鐵,那么乙和丁為稀硫酸和氯化銅,但是無法判斷誰是稀硫酸;剩下的丙肯定是氫氧化鈉,故C錯誤符合題意,而A、B、D正確不合題意。、答案:C6.(2021·湖州)某科學興趣小組在課余時間做了“開門大吉”的游戲,其規則是:每把鑰匙代表一種試劑,每扇門代表需要鑒別的兩種溶液,見下圖。如果鑰匙代表的試劑能夠鑒別出門上代表的兩種溶液,鑰匙就能把門打開(每把鑰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夠依次將四扇門打開的鑰匙順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①③②④解析:根據各門中兩種物質的性質分析,由所加物質與各門中兩物質是否反應及反應現象是否不完全相同確定能否鑒別。A、 ④ 無法區別鹽酸和硫酸,第四道門打不開,不符合題意;B、各組物質均可鑒別 ,符合題意;C、 ② 不能鑒別氫氧化鈣和氯化鈣,第三道門打不開,不符合題意;D、② 不能鑒別氫氧化鈣和氯化鈣,第三道門打不開,不符合題意;答案:B7. (2021·寧波)含硫元素的同類物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可能不同,不同類物質中硫元素的化合價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類別物質化合價 單質 氧化物 酸 X0 a - - -+4 - b d Na2SO3等+6 - c e fA. X表示堿 B. 物質a在空氣中燃燒會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C. 物質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D. 物質d和NaOH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Na2SO4和H2O解析:(1)堿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構成; (2)根據硫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判斷; (3)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確定氧化物b的化學式,并根據它的性質判斷; (4)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確定氧化物d的化學式,并根據它的性質判斷。A.根據化學式 Na2SO3 可知,亞硫酸鈉由金屬離子和亞硫酸根構成,則x為鹽而不是堿,故A錯誤;B.a為硫單質,它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淡藍色火焰,故B錯誤;C.設氧化物的化學式為SxOy,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那么化學式為SO2 , 它有刺激性氣味,嚴重污染空氣,故C正確;D.物質d為酸,其中S元素化合價為+4價,那么應該為H2SO3 , 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Na2SO3和H2O,故D錯誤。答案:C8.(2021·嘉興)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鋼的方法,其主要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 ①通過蒸發溶劑可獲得晶體 B. ②是通過復分解反應獲得銅C. ③所得硫酸鋼溶液一定是飽和的 D. ④說明鐵元素變成了銅元素解析:(1)結晶的方法:①降溫結晶;②蒸發溶劑結晶;(2)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3)如果有未溶的物質存在,那么溶液是飽和的;否則,溶液就是不飽和的;(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斷。A.苦泉水被加熱后,其中的水被蒸發從而析出晶體,即使用了蒸發溶劑的方法獲得晶體,故A正確;B.②的反應為:C+CuSO4Cu+SO2↑+CO2↑,反應物不是兩種化合物,肯定不是復分解反應,故B錯誤;C.③中沒有未溶的晶體,溶液可能恰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C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D錯誤。答案:A9.“價類圖”是以化合價為縱坐標、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繪制的圖像,它能將散亂的科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對科學問題的理解和整體認知。如圖是含氯元素的物質的價類圖,其中“一”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1)A和氫氧化鉀反應得到D和水,則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化合價________;(2)物質C的化學式為________;(3)E在一定條件下得到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解析:根據所給氯元素化合價及物質類別確定出對應點的物質,再按要求填空分析。(1) A為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得到D和水,D為氯化鉀,則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2)物質C為+4價氯的氧化物,化學式為 ClO2 ;(3) E為+5價氯的鹽,在一定條件下得到D,則E為氯酸鉀,反應方程式為2KClO2 2KCl+3O2↑ ;答案:(1)復分解反應;(2) ClO2 ;(3) 2KClO2 2KCl+3O2↑ 。10.(2021·杭州)某種粗鹽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雜質,小金用這種粗鹽水經過下列實驗流程制取純凈氯化鈉晶體。(1)固體A是________。(填化學式)(2)加碳酸鈉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3)若將溶液C蒸發至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溶液蒸干得到晶體,所得體仍不是純凈的氯化鈉,理由是________。解析:根據流程圖中加氯化鋇可除去硫酸根離子,加碳酸鈉可除去鋇離子分析。(1)固體A是加入過量氯化鋇產生的,為硫酸根與鋇離子生成的硫酸鋇;(2)加碳酸鈉可除去A中過量的氯化鋇,反應方程式為 BaCl2 +Na2CO3=BaCO3↓ +2NaCI ;(3)因整個過程中沒有除去鉀離子,所以所得晶體不是純凈氯化鈉。答案:(1) BaSO4 ; BaCl2 +Na2CO3=BaCO3↓ +2NaCl;(3)鉀離子未除去。11. (2021·臺州)鈣是生物體骨骼的重要組成元素。魚骨中含有碳酸鈣、現設計圖甲實驗測定魚骨中的碳酸鈣含量,并將測得的數據繪制成圖乙。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Ac=CaAc2+H2O+CO2②魚骨中其它成分與食醋反應生成的氣體可忽略不計(1)該實驗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2)由圖乙中的AB曲線,可知錐形瓶中反應速率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根據圖中的數據計算魚骨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魚刺,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請你結合實驗結果加以說明。解析:(1)根據濃硫酸具有的作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其在該實驗中的作用;(2)化學反應的速率受反應物的濃度的影響;(3)由裝置質量的變化得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然后根據方程式計算出碳酸鈣的質量;(4)利用實驗的結論分析問題。(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將二氧化碳帶出的水吸收,減小誤差;(2)圖像中,傾斜角度表示了變化的快慢,此處變緩,故變小;(3)二氧化碳的質量=820-819.89=0.11g,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g.CaCO3+2HAc=CaAc2+H2O+ CO2↑100 44xg 0.11g列比例式解得x=025gCaCO3%= ×100%=1.25%(4)根據計算可知,碳酸鈣只占魚 ( http: / / www.21cnjy.com )骨成分的1.25%,含量極低,因此喝醋后,可以與魚骨中的碳酸鈣反應,但是魚骨絕大部分成分并沒有反應掉,所以無法通過喝醋除去卡在咽上的魚骨;答案:(1) 吸收被二氧化碳帶出的水,防止影響實驗;(2)變小;(3)1.25%;(4) 這個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碳酸鈣的含量本身很少,用醋去反應只能反應其中極少一部分,更多的魚刺還是沒有被反應掉。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2. (2021·寧波)小寧用稀鹽酸和石灰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為了探究反應后溶液的成分,他又進行如下實驗:取反應后的溶液50g于燒杯中,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發現先有氣泡產生,后生成白色沉淀。下表為產生的氣體總質量、沉淀總質量與滴入碳酸鈉溶液總質量的關系。碳酸鈉溶液總質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氣體總質量/g 1.1 2.2 2.2 2.2 2.2 2.2 2.2 2.2沉淀總質量/g 0 0 2.5 5.0 m n 9.0 9.0(1)表中n=________。(2)所取的反應后50g溶液中溶質是________ 。(3)所用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解析:(1)滴入碳酸鈉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有氣泡產生,肯定是碳酸鈉與剩余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根據表格確定與稀鹽酸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并確定生成沉淀與滴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再根據最終沉淀質量計算出與氯化鈣反應的碳酸鈉的溶液質量,然后與150g比較從而確定n的數值。根據表格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與稀鹽酸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50g。比較第3和第4組數據可知,每滴加25g碳酸鈉溶液,生成沉淀碳酸鈣2.5g。實驗最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9g,那么參加反應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 則此時滴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50g+90g=140g。因為150g>140g,所以此時沉淀已經生成完畢,則沉淀總質量n=9g。(2)根據(1)中的分析確定50g溶液中的溶質種類;所取的反應后50g溶液中溶質是氯化鈣和氯化氫(CaCl2和HCl) 。氯化鈣和氯化氫(CaCl2和HCI)(3)寫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碳酸鈉溶液質量,并計算出碳酸鈉溶液的質量分數。解:設所用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Na2CO3+2HCl=2NaCl+ CO2↑+H2O106 4450g×x 2.2gx= 10.6%答:所用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0.6%。答案:(1)9.0 (2)氯化鈣和氯化氫(CaCl2和HCI) (3)10.6%13. (2021·麗水)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是一種常見的肥料。燒制草木灰是我國傳統農耕方式,但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為護衛藍天白云,我市發布通告,禁止露天燒制草木灰。(1)從化學肥料分類角度分析,碳酸鉀屬于________ (填“氮肥”、“磷肥"或“鉀肥");(2)要確認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 ,需用到的試劑是________;(3)為測定草木灰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小科進行以下實驗:①取50克樣品加入足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后,將浸出液全部轉移到燒杯中;②在燒杯中加人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③將沉淀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5克固體。求該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雜質不發生化學反應,K2CO3+CaCl2=2KCl+CaCO3↓ )解析:(1)根據含有鉀元素的化合物可作鉀肥分析;碳酸鉀含有植物所需鉀元素,屬于鉀肥。(2)根據碳酸鹽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分析;要證明碳酸根離子,需用到酸和氫氧化鈣溶液,通過加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來驗證。(3)根據生成碳酸鈣的質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碳酸鉀的質量分析。解:設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為xK2CO3+CaCl2=2KCl+ CaCO3↓138 100x 5克,解得:x=6.9克K2CO3%= ×100%=13.8%答: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13.8%。答案:(1)鉀肥;(2)稀鹽酸和氫氧化鈣溶液 ;(3)13.8%。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6講鹽和化肥 原卷版.doc 第36講鹽和化肥 解析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