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1.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概述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2.舉例說明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二)能力目標嘗試觀察水螅和渦蟲的身體結構特點。(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交流人類生活對動物和生態環境的影響,認同愛護動物和環境的重要性。2.認同動物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2.重難點1.學生能夠概述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能夠判斷某種動物是否屬于腔腸動物或扁形動物類群。2.能夠舉例說出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辯證地看待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溫故而知新 展示圖片,提問:你們都看到了哪些我們在七年級生物學中還沒有系統學習的生物?引出“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我們將要了解的生物,首先是動物的主要類群。 提問:動物和植物有什么本質的區別。結合已有知識,分析得出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運動和營養方式不同。本節課,我們先來結識兩類結構比較簡單的動物“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為認識學習動物學的知識作一個引領和鋪墊。活動2【活動】觀察水螅一.先展示PPT問題再播放視頻:1.水螅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2.水螅的身體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側和右側嗎?這樣的體形與捕食有什么關系?3.水螅怎樣捕食水蚤?推測它是如何將水蚤消化的?4.腔腸動物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二.播放視頻:水螅捕食水蚤。學生帶著問題觀察視頻。小組討論學習,完成問題。三.引導學生說出水螅的主要特征。明確水螅是一種腔腸動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得出水螅是較低等的多細胞動物的概念。活動3【活動】總結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 出示其他幾種腔腸動物的圖片并加以介紹,引導學生歸納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思考、交流。總結歸納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1.身體呈輻射對稱。2.體表有刺細胞。3.有口無肛門。從具體對一種腔腸動物――水螅特征的分析,到感性地認識腔腸動物特征,再到抽象生成腔腸動物的共同特征這一重要概念。活動4【活動】關注腔腸動物與人類關系 提問:你認為腔腸動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嗎?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嗎?(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新聞資料等)學生舉例說出腔腸動物對于人類有利的用途,呼吁保護動物,熱愛自然。引導:但我們看問題,要注意它的雙面性。腔腸動物對于人類就只有利沒有弊嗎?(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說出自己的體會。聯系生活實際、與已有的知識,加深理解,在情感教育中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活動5【活動】觀察渦蟲 扁形動物的代表——渦蟲1.展示:渦蟲結構示意圖;結合視頻和模型,觀察渦蟲。2.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總結說出渦蟲的主要特征。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能夠獲知渦蟲的生活環境以及習性,對渦蟲建立感性的認識。活動6【講授】關注扁形動物與人類關系 1.扁形動物大多寄生于動物和人體內,比如:華枝睪吸蟲、血吸蟲、豬肉絳蟲等。2.提問:它們的結構有哪些特別之處?與它的生活習性有什么關系?學生思考、交流,說出寄生生活的動物共同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更廣泛地了解:不同的動物都有其特殊的適應環境的本領,是符合“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規律的。3.展示:血吸蟲的生活史。進一步理解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哪些行為可能會感染寄生蟲病?(米豬肉、未煮熟的魚蝦、有釘螺的水域等)要注意預防寄生蟲病。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 出示其他幾種扁形動物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生成扁形動物的共同特征這一重要概念。再以表格的形式對本節知識進行梳理。活動8【練習】1.水螅常常可以捕到與自己身體差不多大小的獵物,這主要依靠( )A.刺細胞 B.觸手的纏結 C.發達的肌肉 D.口的吞噬2.水螅排出食物殘渣的方式是( )A.由肛門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細胞膜排出3.下列不屬于扁形動物的是( ) A.渦蟲 B.血吸蟲 C.珊瑚蟲 D.豬肉絳蟲4.有些人喜歡吃生魚片等食物,你認為不將魚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為什么?5.請你設計三個方案,防止血吸蟲的傳播。活動9【作業】課后思考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試著談談渦蟲與水螅哪一個結構更為復雜嗎?說得具體一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梳理所學內容,構建知識框架。4.板書設計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腔腸動物主要特征:1.身體呈輻射對稱。2.體表有刺細胞。3.有口無肛門。扁形動物主要特征:1. 身體呈兩側對稱。2.背腹扁平。3.有口無肛門。5.教學反思本節課展示的圖片視頻較多,大大吸引了學生,課堂效果較好。不足之處是時間安排前松后緊,學生聯系記憶時間不充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