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重難點 題型 分值重點 免疫系統的組成 選擇題、非選擇題 2-3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免疫器官的功能難點 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系統的功能核心知識點一: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安全保衛部,它擁有一支強大的部隊,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一、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組織構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相互聯系。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結和扁桃體等。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細胞產生并發育成熟的地方,就像部隊的大本營和訓練基地;脾、淋巴結和扁桃體是免疫細胞集中分布的場所,是他們作戰的戰場。1. 扁桃體通常指咽腭部的扁桃體,左右各一,形狀像扁桃,其內部有很多免疫細胞,具有防弊功能。2. 淋巴結呈圓形或豆狀,是淋巴細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頸部、腋窩部和腹股溝部等處,能阻止和消滅侵入體內的微生物。3. 胸腺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橢圓形,分左、右兩葉。胸腺隨年齡而增長,在青春期時達到高峰,以后逐漸退化。胸腺是T細胞分化、發育、成熟的場所。4. 脾呈橢圓形,在胃的左側,內含大量的淋巴細胞,參與制造新的血細胞與清除衰老的血細胞。5. 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質內,是各種免疫細胞發生、分化、發育的場所,是機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二、免疫細胞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功能的細胞,它們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包括各種類型的白細胞,如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核巨噬細胞等。(一)免疫細胞的種類1. 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細胞(簡稱B細胞)和T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等。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遷移到胸腺在其中發育成熟的為T淋巴細胞,在骨髓中發育成熟的為B淋巴細胞。T細胞又可分為輔助性T細胞核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2. 樹突狀細胞樹突狀細胞分布于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組織及淋巴器官內,成熟時具有分支;具有強大的吞噬、呈遞抗原功能。3. 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幾乎分布于機體的各種組織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處理和呈遞功能。(二)免疫細胞的功能1. 抗原病原體進入機體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質等物質,能夠與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引起免疫反應。這些引起免疫反應的物質稱為抗原。大多數抗原是蛋白質,它既可以游離,也可以存在于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細胞上,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2. 抗原呈遞細胞B細胞、樹突狀細胞核巨噬細胞都能攝取和加工處理抗原,并且可以將抗原信息暴露在細胞表面,以便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這些細胞統稱為抗原呈遞細胞。三、免疫活性物質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并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1. 抗體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稱為抗體。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2. 溶菌酶3. 細胞因子淋巴細胞分泌的,主要有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等。免疫器官、免疫細胞以及體液中的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免疫系統是免疫調節的結構和物質基礎。問題探究:當我們體內有炎癥時,扁桃體會腫大,有時還會出現淋巴結腫大,根據學過的免疫系統的組成以及相關的功能進行解釋?提示:當我們呢有炎癥時,需要大量的免疫細胞去與病原體斗爭,而扁桃體、淋巴結是免疫細胞產生、成熟和集中的地方。傷口感染后會化膿,膿液的成分是什么?提示:傷口感染后會有細菌、壞死的組織脆片,因白細胞能夠吞噬侵入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以及一些壞死的組織碎片,死亡的白細胞和細菌分解產物構成膿液。例題1 下列有關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免疫系統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B. 免疫細胞只包括T細胞和B細胞,分別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C. 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D. 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免疫系統的組成,難度中等。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A錯誤;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和吞噬細胞,其中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B錯誤;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C正確;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分泌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D錯誤。例題2 下列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C. 免疫細胞都可以作為抗原呈遞細胞而完成抗原呈遞D. 同一個體各種免疫細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細胞內所含基因不同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淋巴細胞種類以及特點,難度中等。淋巴細胞指B細胞和T細胞,A錯誤;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B正確;B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具有抗原呈遞的作用,不是所有的額免疫細胞均可呈遞抗原,C錯誤;同一個體各種免疫細胞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而不是基因不同,D錯誤。核心知識點二:免疫系統的功能一、人體的三道防線1.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的阻擋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外分泌腺分泌物的殺菌作用,淚腺中的乳酸、皮脂腺中的脂肪酸、胃腺中的胃酸等。2.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中的溶菌酶,能破壞許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器官(如脾臟、淋巴等)中含有的吞噬細胞,可將侵入人體的病原體吞噬、消滅。這兩道防線人人生來就有,是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遺傳下來的,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異性免疫。多數情況下,這兩道防線可以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盡管我們身處病原體的包圍之中,但是病原體不會輕易進入體內導致我們感覺不適。3. 第三道防線第三道防線是機體在個體發育發育過程中與病原體接觸后獲得的,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異性,叫做特異性免疫。包括我們下一節要講述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易錯點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判斷方法(1)根據結構基礎: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基礎是第一、二道防線,特異性免疫的結構基礎是第三道防線。其中溶菌酶存在于人體的多種組織中,如淚液、唾液等,動物受傷后直接舔舐傷口,就是溶菌酶的滅菌作用,這屬于第一道防線,體液中的溶菌酶屬于第二道防線。(2)根據形成的時間: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則為非特異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則為特異性免疫。(3)根據免疫對象:如果對各種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則為非特異性免疫;如果只針對某種抗原發揮作用,則為特異性免疫。二、免疫系統的功能1. 免疫預防免疫防御是機體排出外來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免疫防護作用。這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該功能正常,機體能抵抗病原體的入侵,該功能異常,免疫功能過強、過弱或缺失,可能會導致組織損傷或易被病原體感染等問題。2. 免疫自穩免疫自穩是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我調節,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功能。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對自身的抗原物質不產生免疫反應,若該功能異常,容易發生自身免疫病。3. 免疫監視免疫監視是指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的功能。機體內的細胞因物理、化學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癌變,就會出現癌細胞,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可識別這些突變的腫瘤細胞,然后調動一切免疫因素將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調,機體會有腫瘤發生或持續的病毒感染。由此看出,免疫系統的三個功能中,免疫預防是對外的預防,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是對內的監控和清除,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例題1 下列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的是( )①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膚的阻擋作用 ⑥體液中抗體將病原體消滅A. ②⑤ B. 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一道防線的特點,難度中等。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皮膚 黏膜組成的,因此胃液中的胃酸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與皮膚的阻擋作用,均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①②④⑤均正確;吞噬細胞的胞吞作用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③錯誤;體液中的抗體將病原體消滅的過程,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三道防線,⑥錯誤,C正確。例題2 下列有關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起作用的免疫B. 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人與人存在差異C. 溶菌酶既可以在非特異性中起作用還可以在特異性性免疫過程中起作用D. 兩種類型的免疫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包括免疫預防、免疫自穩、免疫監視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差異,難度較大。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的,對多種病原體都起作用,A正確;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專一性,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B正確;溶酶體只能在非特異性免疫中起作用,可以是第一道防線,也可以是第二道防線,C錯誤;兩種類型的免疫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包括免疫預防、免疫自穩、免疫監視,D正確(答題時間:10分鐘)1. 下列有關免疫系統的組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B. 淋巴細胞包括巨噬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C. T細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D. 溶菌酶、細胞因子和抗體都是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屬于免疫活性物質2. 下列關于淋巴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淋巴細胞核均具有細胞全能性B. 淋巴細胞均參與人體的三道防線C. 淋巴液是淋巴細胞生活的唯一液體環境D. 免疫活性物質均由淋巴細胞產生3. 下列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的是 ( )①皮膚的阻擋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④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細胞內溶酶體的分解作用 ⑥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⑦體液中溶菌酶的分解作用A. ①②⑤ B. ①②④⑥ C. ①④⑤⑦ D. ②③⑤⑦4.下列可能屬于免疫系統第二道防線的是( )A. 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B. 呼吸道黏膜對病菌的清除作用C. 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 D. 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5.下列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細菌和接種牛痘預防天花B. 胃液呈強酸性,能抑制、殺死細菌和服用小兒麻痹糖丸C. 白細胞的吞噬作用、皮膚的屏障作用均對多種病原體具有預防作用D. 吞噬細胞攝取并處理抗原,然后呈遞給其他的免疫細胞6. 關于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發生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主要是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B. 發生特異性免疫的結構是機體的免疫系統C. 特異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作用范圍小,針對性強D. 非特異性免疫是在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7.下列關于人體三道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吞噬細胞在第二、三道防線中均起作用B. 第一、二道防線先天就有,作用范圍廣,針對性強C. 溶菌酶、抗體等免疫活性物質僅在第三道防線中起作用D. 第三道防線的結構最復雜,功能最強大,人與人之間無差異8. 下列關于免疫系統的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B. 免疫自穩是清除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細胞,維持內環境的穩定C. 免疫監控是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D. 免疫系統通過三道防線、三重功能可抵御一切外來病原體的侵染9. 免疫系統能清除異物,維持內環境穩態。下圖表示人體免疫系統清除SARS病毒(一種RNA病毒)的部分過程,其中的抗原為SARS病毒。請回答下列問題:(1)免疫系統的組成有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____________。免疫系統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 、 。(2)圖中細胞甲為__________,該類細胞包括 ,這種細胞的功能是 (答出2點)。(3)抗原-抗體復合物在細胞甲內的消化分解與 (細胞器)直接相關,消化分解后物質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在該過程中還有淋巴細胞的參與,淋巴細胞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其發生、成熟、集中的部位分別是 、 、 。10. 新型冠狀病毒曾被稱為“類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出現的癥狀類似非典,感染者會出現急性、嚴重呼吸道疾病,伴有發熱、咳嗽、氣短及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和死亡。請回答下列問題:(1)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首先要突破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做_________免疫。 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_______(如溶菌酶)和_________等組成的。(2)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寄生在宿主細胞中,此時就需要人體的第三道防線起作用,該道防線的特點是________ _,稱為 免疫。新冠病毒侵入細胞后主要需要T淋巴細胞起作用,T淋巴細胞分為和 等。(3)人體呼吸中樞位于___________(填“大腦”“小腦”或“腦干”)。從細胞的生命歷程來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的清除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1. B 本題考查免疫系統的組成,難度中等。解析: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A正確;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等,不包括巨噬細胞,B錯誤;T細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成熟,C正確;溶菌酶、細胞因子和抗體都是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屬于免疫活性物質,D正確。2. A 解析:本題考查淋巴細胞的特點,難度中等。淋巴細胞屬于動物細胞,已經分化的動物細胞核均具有細胞全能性,A正確;淋巴細胞僅參與人體的第三道防線,B錯誤;淋巴細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結中,可見淋巴液是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之一,C錯誤;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包括淋巴細胞在內的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D錯誤。3. B 解析:本題考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難度較大。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皮膚 黏膜組成的,皮膚的阻擋作用,胃液中的胃酸對病菌的分解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對病原體的分解作用、呼吸道纖毛對病菌的外排作用與均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①②④⑥正確;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體液中溶菌酶的分解作用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③⑦錯誤;細胞內溶酶體的分解作用,是細胞內的代謝活動,可以分解衰老的細胞器、吞噬的病原體等,不能確定屬于哪一道防線,⑤錯誤,B正確。4. A 解析:本題考查人體的第二道防線,難度中等。 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有可能屬于免疫系統第二道防線,A正確; 呼吸道黏膜對病菌的清除作用屬于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B錯誤; 胃液對病菌的殺滅作用屬于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C錯誤;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屬于免疫系統第三道防線,D錯誤。5. C 解析:本題考查非特異性免疫,難度中等。接種牛痘預防天花屬于特異性免疫,A錯誤;服用小兒麻痹糖丸預防小兒麻痹癥,屬于特異性免疫,B錯誤;白細胞的吞噬作用、皮膚的屏障作用均對多種病原體具有預防作用,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C正確;吞噬細胞攝取并處理抗原,然后呈遞給其他免疫細胞,屬于特異性免疫,D錯誤。6. D 解析:本題考查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難度中等。人體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發生非特性免疫的結構主要是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等,A正確;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是發生特異性免疫的結構,B正確;特異性免疫是出生后形成,是在非特異性免疫基礎上形成的,具有針對性強的特點,C正確;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的基礎上形成的,D錯誤。7. A 解析:本題考查人體第三道防線的特點,難度中等。吞噬細胞在第二道防線中起作用,在第三道防線中同樣起作用,A正確;前兩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作用范圍廣,不具有特異性,針對性不強,B錯誤;溶菌酶等殺菌物質在第二道防線中起作用,抗體在第三道防線中起作用,C錯誤;第三道防線具有人與人之間的差異,D錯誤。8. D 解析:本題考查免疫系統的功能,難度中等。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統最基本的功能,排除外來抗原性異物,A正確;免疫自穩是清除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細胞,維持內環境的穩定,B正確;免疫監控是機體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C正確;如果免疫系統通過三道防線、三重功能可抵御一切外來病原體的侵染,人就不會得因病原體導致的疾病,事實上,人也會因某些病原體的侵染得病,D錯誤。9. (1)免疫活性物質 免疫防御 免疫自穩 免疫監控(2)吞噬細胞 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 吞噬抗原、呈遞和處理抗原(3)溶酶體 對細胞有用的物質細胞可以再利用、廢物排出細胞外(4)造血干細胞 骨髓 骨髓和胸腺 扁桃體、淋巴結等解析:本題考查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難度中等。(1)免疫系統的組成有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免疫系統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穩、免疫監控。(2)圖中細胞甲具有吞噬并消化抗原-抗體復合物的特點,可確定細胞甲為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包括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這類細胞具有吞噬抗原、呈遞和處理抗原等作用。(3)抗原-抗體復合物在細胞甲內的消化分解與溶酶體直接相關,從圖中可以看出,包裹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小泡和由高爾基體上分離出來的小泡融合,而溶酶體就是來源于高爾基體,抗原-抗體復合物就消化分解后產生的物質,如果是對細胞有用的物質,可以被細胞直接利用,如果是廢物,則排出細胞外。(4)淋巴細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淋巴細胞包括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兩者均在骨髓發生,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進一步成熟,T淋巴細胞需遷移到胸腺中才能發育成熟,淋巴細胞集中在淋巴結、扁桃體等位置。10. (1)非特異性 皮膚、黏膜 殺菌物質 吞噬細胞(2)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病原體接觸后獲得,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異性特異性 輔助性T細胞 細胞毒性T細胞(3)腦干 細胞凋亡解析:本題考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組成和特點,難度中等。(1)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皮膚、黏膜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組成。(2)特異性免疫的結構基礎是第三道防線,其特點機體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病原體接觸后獲得,主要針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具有特異性,T淋巴細胞包括輔助性T細胞核細胞毒性T細胞。(3)人體呼吸中樞位于腦干。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從細胞的生命歷程來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的消除過程稱為細胞凋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