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發酵技術【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2.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收集資料。2.培養學生的觀察、記錄、合作、表達交流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實事求是科學態度,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教學重點】1.嘗試利用發酵技術制作食品。2.嘗試說出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1.認識發酵現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說出發酵技術應用。2.發酵過程的控制(環境因素對產品的影響)【教學方法】實驗法,探究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引入新課: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酸奶已經成為一種深受歡迎的飲料,酸奶不僅酸甜可口,而且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利用什么原理制作酸奶,是我們本節課研究的內容。講授新課:(一)發酵與食品生產實驗:釀制酒釀目的:嘗試應用發酵技術釀制酒釀。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廣口瓶、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碘液等。步驟:1.學生6人一組,討論有關實驗的各種問題。2.用冷開水沖洗蒸熟的糯米。將酒曲碾碎,均勻的攪拌在糯米中,裝入廣口瓶。3.釀制酒釀的適宜溫度為25~30℃ ,應采用各種方法保持適宜的溫度。4.兩天后,取出釀制好的酒釀液體少許,制作臨時玻片標本,使用顯微鏡觀察在釀制酒釀中發揮作用的微生物。品嘗自制的酒釀。討論:在釀制酒釀的過程中,為什么要保持相對穩定的溫度(二)發酵技術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閱讀教材明確發酵技術概念。觀察圖,部分發酵產品,并結合實際,舉例說明發酵技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探究:你見過泡菜壇嗎?制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泡菜壇既要加蓋,還要用一圈水封口,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嗎?課外探究:制作酸奶1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