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3.2 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有界限維護權利守程序1、知道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知道行使權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權利;2、了解維護公民權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確維護權利。3、明白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是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增進熱愛憲法的情感,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尊嚴。教學目標自學導航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43-46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公民如何行使權利 2、公民為什么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利益 3、公民應怎樣維護自身權益?4、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 5、什么是協商?有什么特點?6、什么是調解?它的方式和依據是什么?7、什么是仲裁?它有什么特點?適用范圍是什么 8、什么是訴訟?有哪些種類?曉明的媽媽參加某公司網上促銷活動,購買了一套座椅按摩墊,卻一直沒有收到貨。曉明建議媽媽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協調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虛假宣傳及欺詐等行為。經調解,該公司向曉明的媽媽返還了貨款,并給予賠償。運用你的經驗在消費過程中你是如何維護自己權益的?在消費過程中,要明白自己的權利、不忘索要發票、牢記維權時限等。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應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來維權: 可以與經營者和解,雙方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 和解無效時,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向有關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01行使權利有界限嚴厲打擊疫情期間的網絡謠言公民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但是我們要依法行使權利。公民擁有的權利超越權利范圍的違法行為權利界限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超越權利范圍的違法行為…… ……言論自由散播謠言、肆意詆毀辱罵他人等出版自由出版盜版刊物、淫穢色情讀物等集會自由聚眾賭博、非法集會等①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噪聲污染防治法》將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重新界定噪聲污染內涵,對惱人的夜間施工噪聲、機動車轟鳴疾駛噪聲、娛樂健身音響音量大、鄰居寵物噪聲擾民等問題都作出了相應規定,還靜于民,守護和諧安寧的生活環境。思考:如何看待廣場舞擾民事件?“廣場舞擾民”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生活在線請你評價以下行為,再舉出幾例類似行為。遛狗不牽繩公共場所不戴口罩高空拋物廣場舞擾民網絡謠言在國旗上打廣告查閱憲法,了解我國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不得用言論進行誣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動;不得用言論侮辱、誹謗、詆毀其他公民的人格尊嚴;行使申訴、控告和檢舉權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任何人不得利用結社自由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健康、妨礙國家安全的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探究與分享:2月24日,在俄烏局勢焦灼之際,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北約至今還欠中國一筆血債”。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北約轟炸。下午4點30分,北方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首都11所重點高等院校的數千名學生,經北京公安機關批準,舉著“北約霸權主義行徑必將失敗”、“強烈抗議北約慘無人道的殘暴行為”等大型橫幅,來到美國駐華大使館門前,強烈抗議北約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并造成使館人員和新聞記者嚴重傷亡的罪行。思考:這一事例啟示我們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要點歸納1(1)行使權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公民行使權利應該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一、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02維護權利守程序維護權利守程序揚州市民周某在某健身房辦了張健身卡,后來他不想在此健身,便找到工作人員退卡。遭到拒絕后,他便用白色塑料桶裝了兩升左右的汽油上門威脅,以達到退卡目的。結果錢沒有要到,卻把自己送上了被告席,獲刑一年半。生活中,我的權利受到侵害,應該怎么辦呢?思考:為什么周某這種維權方式反而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呢?周某沒有用正確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利。他的行為已經危及了他人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2.為什么維護權利要守程序?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 。P44新聞鏈接網購冰墩墩被“家貓換熊貓”#男子花萬元網購冰墩墩結果收到HelloKitty# 2022年2月21日,江蘇揚州,張先生在官網沒搶到冰墩墩,便通過微信群找到網絡賣家竇某,花了1萬多元訂購35只冰墩墩。在多次催促后,對方終于發貨,但張先生收到的竟是一包裹HelloKitty玩偶。觀看材料并思考:1.張先生受騙的經歷,帶給我們哪些警醒?2.你認為張先生如何維權?維權時應當遵循哪些程序步驟?①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②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③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3.公民應怎樣維護自身權益?筆記區3.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1)適用: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可以通過協商解決。(2)優勢:協商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3)協商的程序: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含義:是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小刮擦”交通事故,協商解決消費者享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和解含義: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1)依據: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2)調解過程: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進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3)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調解A(當事人)—B(中間調解人)—A(當事人)第三方介入人民調解:主要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消除紛爭的活動。行政調解:是指由我國行政機關(政府、公安機關、婚姻登記機關等)解決糾紛的一種調解制度。司法調解:是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人民調解: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常由村委會和居委會負責。調解由“人民調解員”完成。行政調解:由行政機關主持,通過說服教育來調解民事糾紛或輕微刑事案件。司法調解:也稱訴訟調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對民事案件訴訟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的結案方式。調解書具有強制力。優勢:便民性、主動性、親和性、低耗性、和諧性調解方式與區別:和解調解“調解”是指糾紛的當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通過談判達成和解、解決糾紛的過程和結果。注意:區分“和解”與“調解”雙方當事人之間通過信息的交換和溝通,就產生糾紛的事項達成共識和就糾紛的解決做出一致的決定的過程和結果。是自行解決糾紛。經過旅游監察支隊的多次調解,旅行社方面依然不同意退款或改期。維權之路—仲裁小云爸爸和旅行社討論后,找到當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經過審理,對該案下達了裁決書,裁決支持了小云爸爸的仲裁申請。旅行社接到裁決書后,在規定期限內為小云爸爸辦理了解約和退款。解惑調解無效調解無效怎么辦呢?雙方自愿申請仲裁 通過訴訟,向法院起訴②適用: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③依據/程序: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④特點:靈活性、終局性、保密性、國際性。仲裁①含義: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在仲裁中,當事人享有選定中仲裁員、仲裁地、仲裁語言以及適用法律的自由,還可以協議設計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與法院嚴格的訴訟程序和世界表相比,仲裁程序較為靈活。(靈活性)與其他爭議解決方式相比,仲裁具有以下特點:仲裁不同于法院裁決,仲裁裁決不能上訴,一經作出即為終局,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快捷性)仲裁案件不公開審理,從而有效地保護了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商業信譽。(保密性)《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現有締約國家和地區100多個。根據該公約,仲裁裁決可以在這些締約的國家和地區得到承認和執行。(國際性)01020304訴訟含義: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適用: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平對于某些侵犯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民事糾紛刑事自訴:刑事侵權行政訴訟:行政侵權方式 參與人 依 據 適 用和解 當事人調解 當事人和 調解人仲裁 當事人和 仲裁法庭訴訟 當事人、代理人 及人民法院快速便捷便民、和諧程序較為靈活,不公開審理最正規最權威,維權的最后屏障優勢:事實、法律法規事實 法律 道理事實、法律法規政策、公德仲裁協議、法律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廣泛適用合同糾紛財產權益爭議人身、財產爭議、違法行政行為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方式的區別判斷下列維權方式:(協商)(調解)(1)鄰居將張老師家的電動車前車燈撞碎,鄰居主動道歉得到了張老師的原諒。(2)河南公共頻道的百姓調解欄目幫助解決了很多矛盾糾紛。(3)某小區業主將開發商不履行合同造成業主權益受損反映給當地住建局,住建局出面協調,最終達成一致協議。(4)李老太太將不贍養自己的兒女告上法庭,法庭在開庭前進行調解。(5)某包工頭因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調解)(仲裁)(調解)依法行使權利行使權利有界限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理解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小結維護權利守程序維護權利守程序的原因和要求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隨堂檢測1.2021年4月19日,上海年展上一女子因與特斯拉品牌公司有消費糾紛,站上特斯拉展臺的車頂高呼“特斯拉剎車失靈”表達不滿。大聲吵鬧一度引發現場秩序混亂,并造成車輛一定程度受損。對此,你的看法是( )①行使權利應有界限,維護權利需守程序②正常渠道維權難,“以鬧取勝”屬無奈③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需要,無可厚非④遇到消費糾紛需理性,維權方式要正當A.①④ B.②③ C.③① D.①②A2、曉明的媽媽參加某公司網上促銷會活動,購買了一套座椅按摩墊,卻一直沒收到貨。曉明建議媽媽( )①向消費者協會投訴②與公司協商并要求賠償③向人民檢察院申請仲裁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 1.我們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應該是( ) A、越來越分離 B、與任何人都無關 C、越來越緊密 D、彼此不能分開3.小東和彤彤是同班同學,小東討厭彤彤,想整整她。于是,他在網上散布了一些對彤彤不好的言論,并對彤彤進行謾罵和侮辱。當警察到校對小東進行教育時,小東還沒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呢。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①公民行使權利時,不能損害其他人合法的權利和自由②我們應該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辦事③公民不可能有言論自由④公民的自由沒有絕對的,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4. 權利如果不能正確行使,不僅不能成為法治進程的鋪路石,反而可能變成社會動蕩的導火線。下列同學的行為中,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 )A.小明在網絡上發布同學的私人信息B.張某的餐廳為了多賺錢而偷稅漏稅C.小風把故意破壞的球鞋退還給商家D.小花為自己的小發明申請了專利D5.近日,某縣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屈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賠償給原告楊某因交通事故所致的損失,共計13萬元。楊某這種維護權利的方式是( )A.協商 B.調解 C.仲裁 D.訴訟DC6.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保護。下列屬于侵犯他人權利的是( )A.公安機關將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印在通緝令上B.某人在網上發布違法言論,其賬號被網主管部門凍結C.商場因為丟失物品,保安強行將被懷疑的顧客扣押并搜身D.國家安全機關因為國家安全的需要,對某人的通信進行檢查7.畢達哥拉斯說:“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沒有絕對的自由 ②公民要正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他人的利益 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④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8.“我可以揮動拳頭,但是絕不能碰到另一個人的鼻子。”這是因(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不能濫用權利③權利是憲法的核心內容,要尊重他人④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3.15晚會.mp4 3.2 依法行使權利.pptx 拒絕出示健康碼還辱罵、踢踹工作人員?一醉酒男子被行拘20日.wmv 退休教授維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