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面具我做主!教學設計一、 設計思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充分發揮主 動性、積極性;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體驗與創新,推進學生對自 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實踐體驗,謀求自我、社 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發展綜合實踐能力。二、 本活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分組定計劃,集資料做準備(一課時)第二階段:觀制作步驟,嘗試制作面具(一課時)第三階段:分組配面具,班級展示作品(一課時)第四階段:總結此活動,撰反思促成長(一課時)三、 活動過程:第一階段:分組定計劃,集資料做準備(一課時)活動目標:申報喜歡的面具種類,明確學習任務——學習制作平面面具 并劃分面具小組;初步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案,列出需要的制作材料;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思路,全新的想法;活動重難點:通過討論明確分組,初步制定詳細可行的活動方 案。內容及方法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劃分好小組,準備好制作材料,査找自己 喜歡的面具圖案。并且搜集關于面具的知識,談談面具的起源,實際 生活中自己都見過些什么樣的面具作品,這些作品都有什么用途。面 具的種類有幾種,哪些是平面面具,哪些是立體面具。活動過程:1 .教師要明確提出學習任務是學習制作平面面具。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提出自己要制作的面具種類,根據這一 原則,按學生的喜好劃分了四個小組:動物面具制作小組,植物面具 制作小組,卡通面具制作小組,臉譜面具制作小組。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討論交流,列出了需要準備的制作 材料:彩筆或油畫棒、尺子、鉛筆、勾線筆、橡皮筋、剪刀、透明的寬膠 帶、打孔器等。各小組詳細布置組員的任務,搜集關于面具的知識,準備材 料。第二階段:觀制作步驟,嘗試制作面具(一課時)活動目標:1 .根據教師的微課,學習面具的制作。2.能夠獨立制作出自己喜歡的面具。活動重難點:能夠獨立制作出自己喜歡的面具。內容及方法指導:(1 )課前教師制作了微課,詳細講解了如何制作平面面具。 在課中出示微課,學生仔細看視頻。然后在課堂交流,學生總結制作面具的詳細步驟。教師 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初步的實踐練習,并提出在制作過程中新生 成的問題,集體討論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從接下來制作這一環節 尋找答案。教師介紹材料性質,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討論怎樣配色, 其他同學指出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指導。學生制作作品,教師巡回指導。活動過程:激情導入,引入課題,“我的面具我做主! ”提出學習任務,學 會制作平面面具。教師補充面具的作用。面具又稱假面;在民間則稱臉殼、臉子或鬼臉。面具是一種古老 的藝術品。早在幾千年前,一些原始部落就頭戴面具,揮動兵器,趕 走魔鬼,他們相信這些面具會賦予他們一種奇特的力量。3 .教師補充面具的種類:立體面具和平面面具。為了讓學生感受 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多元的文化,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立體面具, 現代立體面具,其他國家的立體面具。接下來引入平面面具的制作。教師出示課前制作的微課。目的是節省時間,讓學生更清晰地 看到詳細的面具制作步驟。⑴師生一起總結制做面具需要的步驟。教師板書“繪畫一涂色一剪圖一加固一打孔一穿繩一展示”⑵接下來分組進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指導學生注意繪圖線條 要流暢,涂色要均勻,剪圖的時候不要剪到自己的手,打孔的位置 要選在眼睛的兩側,橡皮筋要注意不要太短,要試試自己頭的大小, 展示的時候要注意輕輕地戴上。第三階段:分組配面具,班級展示作品(一課時)活動目標:各小組能夠發揮集體合作的作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小組討論評比出面具制作優勝小組,并且課后填寫評價表, 做好對自己的評價,放在綜合實踐檔案袋里。活動重難點:各小組能夠發揮集體合作的作用,不同的方式展 不O內容及方法指導: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說出作品的寓意。展示完作品后學生互相 評價,說出自己心中最喜歡的作品。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對個人在 此次活動的表現,也配發了活動評價表,讓學生對自己有清楚的認 識---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給了學生一個明確的方向,揚長避短。教師 等級評價也在表中呈現。活動過程:小組長帶領組員,討論各自小組該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各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作品:⑴動物面具展示;⑵植物面具展示;⑶卡通面具展示;⑷臉譜 面具展示小組討論評選出面具制作優勝小組。填寫各自的評價表。第四階段:總結此活動,說反思促成長(一課時)活動目標:總結活動的收獲,說出自己本次活動的收獲、體會。說說自己的不足之處,今后避免出現的問題。活動重難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內容及方法指導:寫出自己本次活動的收獲與不足之處,今后的活動應該注意的問題,避免再次出現的錯誤等等。活動過程:分小組進行交流,說說各自的收獲。說自己的不足。全班交流,找同學說說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與不足之處。填寫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表。填寫自我反思問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