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扎風箏教學目標:1、 技能目標:通過學生制作風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統籌安排能力。2、 認知目標:通過制作過程,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及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3、 徳育目標:通過風箏的歷史介紹、制作過程,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制作風箏教學難點:風箏骨架的制作教具:風箏樣品、風箏面、竹蔑、、風箏尾巴、雙面膠、紙膠帶、顏料、刷子若干教學過程:課前循環播放介紹風箏的歷史與文化PPT ,背景音樂:《村居》_、導入師:同學們,春天到了,想不想去放風箏?關于風箏你都知道些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說說?學生發言。(微視頻)展示風箏的發明人魯班,古代人放風箏的習俗,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國際風箏節, 濰坊風箏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低年級的小朋友自己畫風箏,高年級的同學自己動手制 作風箏的圖片。師:風箏是勞動人民智意的結晶,作為中國人我感到特別的欽佩和自豪。師:你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風箏?(導出課題:扎風箏)二、明確風箏的構造師:今天咱們來制作比較簡單的菱形風箏。小組同學觀察每組的風箏樣品,風箏由幾部分構成? 小組匯報:風箏包括骨架、風箏面、尾巴三、 探究制作風箏的一般步驟小組同學研究制作風箏的一般步驟。小組匯報:一般步驟是扎骨架——粘風箏面——粘尾巴——涂顏色師:骨架應該怎么扎?找兩個同學上臺演示,教師適當指導。師:扎骨架是最難的一步,我們這種扎法叫十字捆扎法。粘風箏面的時候怎樣粘?注意些什么?學生回答。四、 制作風箏制作前PPT岀示制作要求。學生動手制作。播放音樂:民歌《扎風箏》教師巡視指導。五、 評價展示將學生制作完成的作品,放到黑板前面展示,請同學們說一說第一次制作風箏有哪些收獲和 體會或者不足。六、 兌結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只是就制作工藝和美觀程度進行評選,風箏好不好,還要看飛的高不 高遠不遠。在你的手工袋里有一張放飛情況調查表,請把你們制作的風箏每次試飛遇到的問題 及解決辦法記錄下來,等有風的日子我們一起把咱們親手制作的風箏放飛藍天。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