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青春有格生活有規則,青春也有格。學習導航:1.什么是“行己有恥”?(含義)2.如何做到“行己有恥”?(要求)3.什么是“止于至善”?(含義)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5.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榜樣的作用)思考:這是我們熟悉的田字格。為什么剛寫字時需要田字格呢?由這個“格”你會聯想到什么?對漢字的書寫起到了規范、引導的作用“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我奉勸朝廷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種規格或方式去選用治國的人才。這里的“格”可以理解為規格或方式。 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約束百姓,百姓就知道什么是恥辱并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格”指規范。導入新課格“青春有格”是說青春也需要規范和引導。青春要張揚,張揚要有度;青春要自由,自由也要引領和約束。規矩、標準規范、引導青春有格在日常生活中,對青少年而言,有沒有發揮著“規范”作用的“格”?一、行己有恥據新聞報道,2月20日,遼寧沈陽,網傳一無人機在沈陽機場上空黑飛,飛行高度840m,疑當事人稱自己將無人機黑飛至機場上空,最后被打下來了。事件發生后,當事人程某某還在某微信群內公然炫耀,并叫囂稱:現在小,未滿16歲,只要不犯重罪,就進不去。情境探究(1)程某某的言行“出格”了嗎?具體出了什么格。(2)你如何看待程某某這種“黑飛”的行為格:法律和道德1.行己有恥的含義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線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反思你有沒有做過什么讓自己感到羞恥的事?恥青春有格—— 行己有恥恥2.為什么要“行己有恥”?(P28)(1)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2)所以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3.怎樣做到“行己有恥”?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1)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朱熹“羞惡之心”引導我們判斷是非善惡,明確行為選擇的理由。②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我們應有羞惡之心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有羞恥心,是施行義的開端。3.我們怎樣做到“行己有恥”?樹立底線意識有人說,只要不被發現,說謊、欺騙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為什么?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僅僅依靠規章制度來規范行為是不夠的,要從他律到自律,對規則有發自內心的理解、認同并自覺遵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內心的“法庭”道德底線——“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這些是什么行為?法律底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今天我們實行無人監考的考試方式考數學,考完后排名。老師發完卷子就走了,大家都在認真做題。一會兒,我遇到一道難題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鄰座的同學已經做了出來,而老師又沒在,我就想抄他的。我心里還是糾結“這是考試,不管老師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試紀律”“這次考試完,老師排名次,如果這道題寫錯了,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媽媽又得嘮叨我。”我該怎么辦?不看,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3、如何做到行己有恥?韓愈:“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3.如何做到行己有恥?④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①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② 我們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③我們要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④我們要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3.如何做到“行己有恥”(要求)?1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例如,不亂發脾氣,不隨便許諾,不說某些口頭禪。增強“我不要”的力量3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錢支出,上網或者看電視所用的時間。加強自我監控2每天堅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學回家先完成作業,出門前和家人打招呼。增強“我想要”的力量。增強自控力需要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二、止于至善《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是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 “至善”追求;4、止于至善的含義1、從視頻中,你看到了哪些“善”?2、為什么要評選感動中國人物?3、如何做到止于至善?2022年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揭曉。極不平凡的2021年,他們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今天,共同見證溫暖,致敬向上的力量!6.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①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②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廣中學子冬奧志愿者辨析觀點觀點一:獨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個人以寬廣的胸襟、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處世,始終對自己擁有信心、自我激勵,無論何種境遇都不棄善從惡,即使他普普通通,我們能說他一事無成嗎?觀點二:僅僅獨善其身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一些社會的完善,都是從個人做起的,但如果只獨善其身而不能“兼濟天下”,那么,獨善其身的結果未必靠得住,獨善其身的價值也未必保得穩。思考:應當如何看待這一觀點?從這一角度看,“止于至善”的人應當具備哪些品質?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來拜訪他,并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羞愧而返。慎 獨慎獨,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道德修養的一種方式、一種境界,是指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能嚴守道德準則。③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不足,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這對我們追求止于至善有何啟示?問題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④青春,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體驗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是對青春最好的證明。①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尋找“賢”,將他們作為榜樣。③要求我們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身行為。④以修身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要求:青春有格做人做事的底線道德境界的追求行己有恥含義:凡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要求:行己有恥含義:凡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要求:①知恥心②底線意識③自控力含義: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①積累②榜樣③自省④慎獨課堂小結當堂演練1.古人云:“言之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啟示我們青少年 ( )①要“行己有恥”“止于至善”②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③檢視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為④要有知恥之心,不能肆意放縱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2 、行己有恥要求我們( )①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②要有底線意識③懂得拒絕不良誘惑,增強自控能力④只要不被發現,偶爾能說一說謊⑤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C3 、每個時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小華特別崇拜周杰倫的才華,欣賞他的孝心和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態度。小華“追星”不僅成績沒有下降,而且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名列前茅。這說明( )①好的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更是一面旗幟,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②“追星”要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追星”就要學習、模仿心目中的榜樣的一切④“追星”不會影響中學生的學習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A4.對以下觀點的認識正確的一組是( )①學習就是接受和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②網絡具有虛擬性特點,因而網絡交友一點都不靠譜③青春有格,我們既要做到“行己有恥”,又要做到“止于至善”④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感動中國.mp4 青春有格.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