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的運動》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動物的運動》是人教版八年級生物課第五單元第2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的第一節。學生通過學習運動系統組成的知識,揭示動物運動的本質,鞏固和理解動物適應生存環境的重要意義。同時本節內容也 是后面學習動物行為的基礎 。因此,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可以達到進一步培養學生關愛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的目的。二、學情分析學生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學習生物知識,大部分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巧。學生也從開學初的狀態進入了學習中段的狀態。八年級學生對動物生理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對動物的運動方式有許多感性認識,對肌肉、骨骼和關節等結構也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對動物完成運動的各結構的協調配合及完成運動過程中各系統的協調配合認識不深。但是,這個時期的學生正是身體發育的旺盛階段,也是思維較活躍的時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很高,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欲望也很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生理特點,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從而形成正確的生物科學素養。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了解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骨、關節和肌肉協調配合)。②概述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③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2、能力目標①學會分析利用媒體資料的方法。②通過觀察動物的不同運動方式,提高學生觀察生物運動現象的能力。③培養學生探究實驗、合作學習和表達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①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養成細致觀察和科學推理的科學素養。②認識到動物世界的勃勃生機。樹立愛護動物的意識。③認識到生命在于運動,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①動物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骨、關節和肌肉協調配合)。②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2、難點: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六、教學課時:1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1.奧運會運動員圖片;2.動物運動的圖片學生觀察、思考。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 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二)動物運動的結構1、設疑:奧運會上的運動員要完成各項運動主要是靠身體的哪個系統來完成的呢?學生討論思考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請同學們做屈肘和伸直的運動。它是由哪些器官來完成的?學生體驗屈肘和伸肘過程加深理解設計意圖:實踐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三)骨1、設疑:骨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認真積極思考、得出下確結論。設計意圖:擴展學生的知識面2、設疑:為什么兒童青少年的骨容易變形呢?老人的骨容易骨折呢?學生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及觀愛老人。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良好美德。(四)觀察關節的結構1、設疑:如果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如 果不活動,運動情況會怎樣?學生 觀察關節模型。設計意圖: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關節的結構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適于運動的特點呢?學生討論并總結關節的結構具有既牢固又靈活的特點。設計意圖: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了由“重結果”向“重過程”的轉變。(五)人體關節設疑:人體有哪些關節?我們在運動中應注意哪些?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討論、總結在運動過程中自我保護的知識。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并突出STS的教育。(六)骨骼肌的結構1.設疑:運動中牽拉骨完成運動的結構是什么?2.展示骨骼肌結構的動畫。學生觀察、思考、討論。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的優勢,激發興趣,揭示內 部的結構。(七)探究骨骼肌的著生情況和骨骼肌在運動中的關系。1.設疑:有了靈活的關節,骨骼肌牽動著骨可以繞著關節活動,然而運動的具體過程又是怎樣完成的呢?學生制作肘關節模型,探究骨骼肌的著生情況和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作關系。設計意圖:通過模擬實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2.制作肘關節的模型,探究骨骼肌的著生情況和骨骼肌在運動中的關系。播放屈肘和伸肘的動畫。學生體驗屈肘和伸肘過程中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加深理解骨骼肌的協作關系。設計意圖: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適時發現制作不同關節模型的典型學生,請他們為大家做示范和說明。(八)動物各器官系統協調配合完成運動設疑:動物只靠運動系統就能完成運動嗎?如果不是,還有哪些方面的參與呢?學生討論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九)動物運動的意義設疑:動物的運動對動物有哪些意義?學生討論、總結:動物通過各種運動能夠有效地獲取食物和逃避敵害。設計意圖:培養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和 整理信息的能力。(十)小結運動系統由骨和骨骼肌組成;關節具有牢固靈活的特點適于運動;骨骼肌在運動中是動力器官。學生討論總結:動物通過各種方式的運動能夠充分適應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設計意圖:加強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十一)教學反饋學生討論、回答文題。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 九、板書設計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骨骼一、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 肌腹:具有收縮作用 肌肉 肌腱:具有連接作用 關節頭 關節面二、關節結構及各個作用 關節窩 關節囊 關節腔 運動的過程:神經→肌肉收縮→骨骼運動三、骨、關節、肌肉的協調配合 屈肘運動: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伸肘運動: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十、教學反思該教學案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教改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從知識、 能力、情感等多方面都達到了應有的教學目標。倡導探究性學習,分析資料,并結合圖片資料展示,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層層深入,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