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究螞蟻的通訊>實驗教學設計1、教材與學生分析1、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1 學會探究螞蟻的通訊。1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 培養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觀察法、實驗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激發學生探究動物行為的興趣。1 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內容分析本實驗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第三節《社會行為》中的探究實驗:螞蟻的通訊。螞蟻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同學們比較熟悉,但了解不多,取材容易,觀察方便。做好這個實驗,便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思維。教學重點與難點(1)、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設計與實施,實驗結果的歸納、總結。(2)、教師在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3)、教師對學生活動過程、方法、態度等內容的恰當評價。3、學生分析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時期,對實驗課興趣高漲,但同時在實驗課上也有很多突出的問題,首先是平時實驗課少,學生動手機會少,操作不夠規范。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對文化課的學習上,對成績的追求上,或者是手機與電腦上,卻很少去關注大自然,關注身邊的生物。所以,在實驗中,需要老師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耐心地引導,啟發學生,從而保證實驗的成功。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活動1、教學方法課前讓學生自主去觀察螞蟻的行為,思考實驗方案。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螞蟻的通訊行為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研究動物的行為和交流實驗結果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觀察、探究一種小動物的行為。體會科學研究的過程,體驗感受科學的研究氛圍,并將這些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同時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到小組協作的樂趣。2、教學流程與教學活動我對這節課的設計理念是以學生為探究的主體,教師為引導,將探究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我將全班同學分為十個小組,要求小組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完成實驗,在最后的交流環節評比出表現優秀的小組。教學流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1)、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2)、提出問題,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6)、表達與交流3、學生活動和問題預設(1)學生活動:學生在上課之前預先找到花壇邊上蟻窩,如果不容易找,就放置去皮的紅棗,以誘惑螞蟻出洞,預備好觀察螞蟻的地方。上課后盡快進入實驗狀態。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協作,有負責放置實驗用品的,有負責觀察的,有負責記錄的。(2)問題預設:螞蟻可能不會馬上出洞,要想辦法讓偵查蟻出來;打亂螞蟻留下的標記后,螞蟻會亂成一團,要耐心等待,認真觀察;實驗要多做幾次,反復觀察記錄。三、教學過程1、 開門見山,引入新課上課后教師提問,螞蟻大家都經常看到,那么螞蟻是怎樣與其他個體交流的呢?由此問題直接導入本次實驗。2、提出問題,作出假設仔細觀察過螞蟻的同學都知道,一只螞蟻發現食物后, 會迅速返回巢穴。不一會兒, 一大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奔向食物所在地點。螞蟻不會發聲, 它們是靠什么傳遞信息的呢?偵察蟻在食物和巢穴之間是否留下了什么標記呢?然后讓學生自己作出假設,用課本的問題順其自然引入探究問題。2、制定計劃教材中的實驗材料是石頭、小木橋、盛有清水的容器、螞蟻愛吃的食物,石頭搭成小島,讓螞蟻通過小木橋到達食物地點,實驗很難操作,也很難成功,所以我改變了實驗計劃,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實驗材料:去皮的熟紅棗、紙片、雙面膠、放大鏡、鑷子。(1)紅棗放在地面上,仔細觀察,看看是否有一兩只螞蟻接近來偵察食物,要記住偵察蟻來的時候的必經之路。(2)等偵察蟻偵察完畢后,用多張小紙片事先鋪滿偵察蟻的必經之路,然后跟著螞蟻返回蟻穴。(3)等到看見大批螞蟻工蟻出動要去搬食物的時候,返回放紅棗的地方,將小紙片重新排列,排列成以紅棗為圓心的圓形。 如圖:(4)螞蟻在紙片圍成的圓形上或者到處亂走,或者沿著紙片不停地轉圈,只有少數螞蟻發現了食物。說明偵察蟻剛才在小紙片上留下了痕跡,現在這些痕跡的順序改變后,螞蟻就找不到食物了,而這些痕跡就是螞蟻的氣味。3、實施計劃,做好記錄在實驗過程中強調:(1)、實驗過程中要細心操作(2)、全體同學都要仔細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3)、小組內討論,根據現象得出什么結論。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有的組成功了,有的組失敗了。分析原因可能是操作問題,也可能是其它原因。不管怎樣,只要好好總結經驗和不足,就是成功的。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通過分析實驗記錄,得出螞蟻是通過氣味交流信息的結論。6、表達與交流各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來表達一下實驗的收獲,互相交流一下體會。4、板書設計與作業布置(一)板書設計1、提出問題,作出假設(1)螞蟻是怎樣交流信息的?(2)本小組的假設是:螞蟻是通過氣味傳遞信息的2、制定計劃3、實施計劃,做好記錄4、分析結果,得出結論5、表達與交流(二)、作業布置除了本課探究的螞蟻的通訊外,同學們還能不能探究一下有關螞蟻的其它方面呢?比如螞蟻的取食,螞蟻更喜歡哪些食物?要求同學們在課下自己制定實驗計劃,并進行實際觀察記錄,下節課在課上交流一下實驗結論。五、教學反思1、實驗計劃的制定: 教材建議飼養一窩螞蟻 ,但現實是螞蟻不好飼養,并且善于爬行,很容易從器皿中爬出來,而校園里的樹下、花壇中有很多的螞蟻窩,所以我選擇在室外來做這次實驗,取材容易,觀察方便,容易操作。2、實驗的實施:室外空間大,而學生們又愛動,所以沒有在教室授課安靜,同學們熱情高漲,有些同學不夠耐心,實驗操作過于急切,影響了實驗的進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