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細菌、真菌與食品制作》一、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舉例說出常見的發酵食品;說出發酵食品跟哪些細菌、真菌有關;嘗試制作甜酒、酸奶等。(2)過程和方法:在實驗現象的觀察、思考與討論等過程中,培養觀察和實驗操作能力,及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①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②通過課外實踐,促進學生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難點:酵母菌的發酵原理難點突破:教師通過對課本演示實驗的重新設計,讓學生分組探究實驗,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實驗、觀察、討論等活動理解酵母菌的發酵原理,突破難點。三、教學、教法(1)教法:實驗教學法、小組討論法。(2)學法:以分組實驗為主的合作、觀察、討論。(3)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設備、PPT課件、分組實驗、學生導學案等。四、教學準備1、材料用具:錐形瓶兩個、氣球兩只、兩個小燒杯,一根玻璃棒,藥匙一把,溫開水,橡皮筋兩個和制作多媒體課件。2、生活中常見的發酵食品:調味品、米酒、酸奶等。3、自制一份甜酒并錄制音頻。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新課 播放卡通廣告“灰太狼和喜洋洋之天地壹號”,引用網絡流行語,灰太狼還沒遲到羊?因為它喝“天地壹號”蘋果醋。提問:蘋果醋在制作過程中用到什么微生物?蘋果醋是人類利用細菌制作的食品,今天我們將學習更多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導出今天的課題。 學生:邊看邊笑,議論紛紛。思考后回答,蘋果醋制作要用到醋酸菌。 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廣告導入新課,學生容易產生共鳴,這樣的輕快的廣告容易讓學生放松下來,輕輕松松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活動一:小組合作探究: 發酵的“真相” 出示古勞特產古勞面豉,提問:同學們,制作古勞面豉的原料是什么?提問:面豉和黃豆的味道相不相同?那么面豉在制作過程中利用了什么技術,使它產生獨特的風味?剛才我們已經知道,面豉的制作用到了霉菌,那么黃豆就應該是霉菌生活的營養物質-有機物,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如此看來,微生物將食物中的有機物分解的過程應該是發酵了,是不是這樣?今天同學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一下,根據課本84頁的實驗,利用老師給出的材料用具同學們對實驗重新設計,證明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老師巡視指導,看看學生操作是否規范等。 回答:黃豆,因為很多學生吃過,容易回答得出來。 回答:不同,采用了發酵技術。 學生先討論實驗方案,然后動手做實驗。 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活動二:發酵食品“大搜查” 讓學生說出他們調查到的發酵食品如何區分發酵食品老師總結 學生暢所欲言說出他們知道的發酵食品。例如,。。。學生明確了哪些不是發酵食品。 知識聯系實際,讓他們熱愛知識活動三:比一比,誰更快? 常見發酵食品在制作過程中用到哪些菌類? 由于課前印發了導學案,學生踴躍搶答。 加深對發酵技術在食品中應用的理解教甜酒制作 播放錄制的微課 學生邊看圖邊聽音頻 學以致用的案例課堂小結 從三維目標是否實現來進行小結 學生:通過填空的形式來反饋他們學習的情況。 從終結性評價轉變為過程和方法的評價課堂練習 播放練習題,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做適當的點撥。 學生搶答 反饋學生掌握情況課外實踐 布置學生嘗試制作酸奶 跟爸爸媽媽完成酸奶的制作 促進學生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六、板書設計第五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細菌和真菌與食品制作1.發酵食品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