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病毒教學目標:1、通過視頻和閱讀課本89-91頁,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通過視頻和閱讀課本91-92頁,討論歸納出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通過導學案的練習,進一步分析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重點難點: 重點:病毒的主要特征,與人類的關系 難點:病毒的結構。課前準備 學生:有關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資料。 教師:課件。教學設計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新課 創設課堂氣氛:播放 “埃博拉疫情”視頻。 觀看后,了解了病毒的嚴重危害,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有目的的學習。讓同學們對病毒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病毒的發現過程 引導提問:病毒的發現過程說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給予評價 有疑問,認真聽,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病毒比細菌小。 對病毒有更深一步的認識病毒種類: 1、出示圖片:籃球、高樓、電子顯微鏡。2、圖片和視頻展示,引導:科學工作者將引起肝炎、流感、口蹄疫這類病的病毒歸為一類,將引起煙草花葉“病”、蘿卜花葉“病”的病毒歸為一類,你知道它們的分類依據嗎?給予評價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給予評價并解答:很好,善于動腦,細菌病毒也稱噬菌體。調動課堂氣氛,聯系學生親身體驗舉例。 1、觀看圖片,直觀的感受到病毒的大小。2、通過觀看視頻和閱讀課本,得出結論: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寄生在動物細胞內,稱動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細胞內,稱植物病毒。寄生在細菌細胞內,稱細菌病毒。1、通過圖片的對比讓學生認識到病毒的微小2、讓學生了解病毒的分類依據和病毒的種類病毒結構和繁殖大屏幕出示圖片:電子顯微鏡下病毒幾種基本形態。大屏幕展示:病毒結構;2播放有關病毒繁殖的視頻,讓學生認真閱讀90-91頁的有關內容。3、引導: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信息還知道哪些病與病毒有關?大屏幕展示各種疾病圖片。 1、觀察,認識并能說出病毒結構。通過教師引導,分析得出結論: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又符合生物特征,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2、觀察,了解病毒的生活,強化記憶病毒結構。3、通過收集的資料或其他途徑獲得的信息列舉病毒引起的疾病。關注病毒帶來的危害。觀察圖片。 1、讓學生知道病毒的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2、病毒一定要生活在活細胞內。3、引出病毒與人類的關系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閱讀課本91-92頁的內容。 讓學生探討下面兩個問題:1.病毒對人類有哪些危害?2.病毒對人類的益處有哪些?創設課堂氣氛:小時候吃過“糖丸”的請舉手。提出疑問,了解學生認知:吃“糖丸”有什么用?設疑:為什么“糖丸”能預防“小兒麻痹”?解說:肝炎疫苗中也有病毒。鼓勵學生提問(解說肝炎疫苗的防病原理)。引導提示:“糖丸”是一種口服疫苗,想一想它怎樣預防小兒麻痹?解說:病毒不但在疾病預防上有作用,轉基因技術也與病毒有關,還有基因治療,這些常常是通過病毒作為載體達到轉基因或基因治療的目的。通過人類可以利用病毒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觀看視頻和閱讀課本,探討前面的兩個問題。小組內展開激烈的討論。舉手,產生好奇心,集中精神思考,通過自己的體驗自由發表看法。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吃“糖丸”可預防“小兒麻痹”病。疑問,關注本課內容,進入學習主題分組資料分析,討論驚訝,提問:肝炎疫苗是用來防治病的,怎么會是病毒?恍然大悟,對病毒有新的認識。用所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在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嘗試說明“糖丸”的作用。認同病毒可以給人類帶來益處。認同知識的作用,用自己課堂獲得的相關知識、信息解答自己提出的疑問并強化學習內容。 更直觀的讓學生感受病毒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引導學生明確:吃“糖丸”為預防疾病,為下面學習“疫苗”作鋪墊。為學生指出:我們研究病毒的目的是為人類服務,使人健康的生活。展示提升 列出6道非常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選擇題。 學生獨立完成1-4題,合作完成5-6題。 以檢測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我的收獲 回憶知識,加深理解,靈活運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