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備課用紙時 間: 月 日 課時: 第 課時教學內容 第五章 病毒教 學 目 標 1.概述病毒的種類及其結構組成。 2.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3通過對病毒的了解可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增強對病毒預防和治療的意識教學 重點 1.病毒的種類及其構成。 2.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教學 難點 1.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關注病毒的情感。 2.對病毒的預防和治療。教學方法教學用具 學習用具教 學 過 程教 學 內 容 教 學 活 動 設計 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病毒的發現 2、病毒的形態 一、導入新課 復習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看一組圖片(流感、禽流感、口蹄疫、艾滋病、狂犬病等),提出問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病毒的發現 (1)設疑:究竟病毒是一個什么東西呢,它是什么時候被人發現的呢? (2)講解,插入圖片: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當時有一個科學家叫伊萬洛夫斯基,它在研究煙草花葉病病因時,推想這種病是有細菌引起的。 (3)觀看動畫:將患花葉病的煙草榨出汁液,將汁液通過一種過濾器,這種過濾器能將細菌濾去,也就是說細菌不能透過這種過濾器。然后將過濾器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煙葉。 (4)講解:濾過性病毒。引出問題是細菌大還是濾過性病毒大。引出科學家萊夫勒和弗羅施在研究動物口蹄疫時,也發現了濾過性病毒, 2、病毒的形態 (1)講述:人類首次看到病毒的結構師在20世紀初期電子顯微鏡發 觀察圖片 學生思考:要是這種病是由細菌引起的,那么這片正常的煙葉會不會患病。 觀看動畫,進行分析:為什么會患病。 互動:比較三者的異同點。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總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教 學 內 容 教 學 活 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3、病毒的結構 4、病毒很小 5、病毒的種類 6、病毒的生活 7、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現的時候。 (2)展示圖片:19世紀的顯微鏡、20世紀的電子顯微鏡。 (3)展示圖片:煙草花葉病毒結構。引出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形態,展示幾種別的病毒結構圖。 3、病毒的結構 :展示圖片: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病毒結構。 4、病毒很小 1)設疑:病毒到底有多大? (2)類比:如果將細胞比做一座摩天大廈,那么細菌只有籃球那么大小。 3)講解:病毒的單位要以納米來表示,一納米只有百萬分之一毫米。 5、病毒的種類 1)互動:展示幾組病毒或患病生物圖片,讓學生自行分類。最后計較哪種分類方法比較好。 6、病毒的生活 (1)提問: 1、病毒能獨立生活嗎?為什么? 2、病毒只能生活在怎樣的細胞中?這樣的生活方式叫什么? 2)設疑:病毒離開了活細胞,會怎么樣?引導學生答出不表現出生命的特征。 (3)講解:病毒離開了活細胞會變成結晶體。 4)設疑:細胞是怎樣繁殖的?那么病毒是怎樣繁殖的呢? (5)展示動畫:病毒的繁殖過程。 6)提問:生物有哪些特征?那么病毒是生物嗎? 7、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1)請學生自學并根據總結病毒總類的方法總結出病毒與人類關系的兩面性。 (2)互動: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哪些疾病分別是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 組成。 學生拿出尺子觀察一毫米的長度。 總結:依照寄主的不同,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作業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