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林奈和雙名法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說出雙名法的好處,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⑵、了解俗名和學名的差異。⑶、了解了解科學家的偉大一生,他們的成就。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向科學家學習勇于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二: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林奈雙名法的組成。2:教學難點:林奈艱苦的學習生涯三:教學方法直觀教學、討論法四:課時安排:1課時(一)、導入:(1)、舉例:拿出學生熟悉的馬鈴薯,讓學生說出它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名稱:(洋芋、土豆、山藥蛋、地蛋—俗名)俗名:人們對于自己所認識的生物都要給予一定的名稱,這種人們習慣使用的名(2)、思考:這會造成什么麻煩?(回答要點:名稱混亂,不便于研究和交流)(二)新授1、林奈的簡介(由學生利用自己做的課件對林奈的簡介進行解說)2、指導學生圍繞林奈的簡介和課本相關知識進行小組討論,由各組提出有關的問題,并由其他組的學生解答,老師加以指導: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1)雙名法是誰提出的?(2) 林奈為什么會植物感興趣,他一生經歷了哪些挫折?又有哪些成就?(3)林奈取得哪些成就?(4)雙名法如何表示?(5)植物的命名和人的姓名有聯系么?……(教師講授指導:(1)雙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體字或下劃雙線以示區別。第一個是屬名,是主格單數的名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后一個是種名,常為形容詞,須在詞性上與屬名相符。(2)、按照雙名法,每個物種的科學名稱(即學名)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屬名,第二部分是種加詞,種加詞后面還應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時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雙名法的生物學名部分均為拉丁文,并為斜體字;命名者姓名部分為正體。例如,銀杉的學名為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3、教師通過幻燈片舉例,對雙名法的定義加以鞏固。(三)、課堂總結。(四)鞏固練習1. 林奈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亂,創立了雙名法,一種生物的學名應該由哪兩部分組成( )A、科名和屬名B、屬名和種名C、種名和命名人的名字D、種名和科名2.根據林奈的雙名法,梅花的學名為:P runus mume,則梅花的種名為( )A.prunus mume B.prunus C.mume D.prunus或mume3.以下關于林奈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山茶Camellia japonica,Camellia是屬名,japonica是種加詞B根據分類學的規定,被林奈定名的動物或植物的名字永不能變動C林奈將人劃歸為哺乳綱、靈長目中的一種D林奈的二名法至今仍用于植物學中,但不用于動物學板書:林奈的簡介雙名法的定義:屬名+種加詞+命名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