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課標要求】1.認識人類社會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理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2.牢固樹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的和平與發展。【素養目標】1.認識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時代主題,分析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2.了解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背景下,人類所面臨的諸多共同問題。3.知道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的意義,了解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重點難點】1.重點:理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2.難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時空坐標】【知識梳理】一、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1.原因(1)二戰結束后,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一些局部沖突也得到政治解決;(2)聯合國維和行動行動發揮了有效作用;(3)由于長期和平,世界各方面都獲得了驚人的發展;(4)發展中國家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5)進入21世紀,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2.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和平與發展的概念①和平:指世界范圍內的總體和平,特別是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關系人類的命運走向。②發展:指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與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關系人類的生存品質。(2)聯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重點強調】冷戰后國際關系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原因(1)和平原因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這是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趨勢,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②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多方政治經濟力量的崛起,必然對美國的霸權主義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約,使各國在處理國際關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貿然發動戰爭。(2)動蕩原因①冷戰結束后,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長期壓抑的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相繼爆發,如恐怖主義、民族分裂活動;②在兩極格局瓦解后,美國力圖構筑以其為首的單極世界,不斷推行其霸權政策,插手別國內政與外交,甚至不惜訴諸武力;③東西方力量對比出現失衡,導致國際上出現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沖突。[圖示解史]矗立在聯合國總部的雕塑——“鑄劍為犁”雕塑中的“劍”是戰爭的象征,“犁”是農業(發展)的象征。“鑄劍為犁”意味著拋棄戰爭而追求和平發展,反映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也符合聯合國的宗旨。二、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1)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2)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2.和平安全方面:①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②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安全威脅持續蔓延;③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日趨激烈;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圖示解史] 和平與發展的相互關系三、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全球治理背景 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表現 原有國際組織 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新的國際治理組織及機制 全球層面 二十國集團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地區層面 上海合作組織正在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和新開發銀行的成立,是金磚國家爭取合作共贏、維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平臺2.中國方案(1)主要內容①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推動建設互相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②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如“一帶一路”建設和亞投行的成立。(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緣由①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②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③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④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3)具體措施①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秉持開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共同繁榮提供新的平臺和新的動力。②2015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到2019年7月,已有100個成員。[圖示解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漫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深化拓展】1、和平與發展的辯證關系(1)和平是發展的前提。①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和順利實現本國的發展計劃。②戰亂和沖突則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甚至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③歷史上,兩次工業革命都是在和平時期完成的,而兩次世界大戰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從正反兩方面證明了和平是發展的前提。(2)發展是和平的保障。①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加強了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利益共享,為彼此和平共處提供了物質保障,抑制了世界戰爭的爆發。②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消除世界不穩定的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③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2、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時代價值(1)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全球生態和諧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2)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國際和平事業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3)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變革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4)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問題探究】材料 2015年9月28日上午,習近平登上聯合國講臺,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這是習近平首次在聯合國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他強調: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他還呼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摘編自人民網問題:習近平主席為什么要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上取得了哪些成績?提示:(1)原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是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2)成績:中國政府率先身體力行,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該倡議秉持開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共同繁榮提供新的平臺與新的動力。2014年11月,中國設立絲路基金對“一帶一路”建設給以資金支持。2015年12月,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簡稱“亞投行”。到2019年7月,亞投行已有100個成員。這些具體措施,表明了中國正在以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本課小結】【本課小練】1.鄧小平說:“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發展起來,第三世界國家發展起來,可以避免世界大戰。”這句話最能說明( )A.和平是發展的前提 B.發展是和平的保障C.世界大戰不會爆發 D.第三世界威脅和平2.下列關于和平與發展說法正確的是( )A.和平是一國的和平B.發展是本國的經濟發展問題C.和平是世界范圍內的總體和平,發展是世界范圍內的繁榮和發展D.和平與發展已經實現3.“一帶一路”已發展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并充分借助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與有意向的國家和地區一起規劃,共同協商,6年時間先后推動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參與簽署170多份合作協議。據此可知,“一帶一路”( )A.體現中國繼續維持與鄰國結盟的外交政策 B.體現了國與國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C.開拓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外交新篇章 D.經濟援助成為中國外交主要手段4.截至2017年底,“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有沿線6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入,覆蓋人口44億,約占世界人口的63%,經濟規模約21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的21%。可見,“一帶一路”倡議( )A.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外交孤立 B.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C.得到了發達國家的積極響應 D.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