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病毒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舉例說出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理解病毒是生物。能力目標 1.通過對實際生活經驗的總結來認識病毒的種類,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2.通過對多種病毒的了解來認識病毒結構和生活,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目標 1、通過病毒發現史的學習,認同技術進步對科學研究及社會的促進作用。2、通過對病毒與人類關系的了解激發學生關注病毒、關注社會、獻身科學以及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的情感。教學重點 1、病毒的主要特征。2、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 1、病毒的主要特征。2、理解病毒是生物。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病毒結構模型學生準備:搜集一些有關病毒與人類生活的資料。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好!今天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學習,相信大家是最棒的!【想一想,說一說】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病毒嗎?你們熟知哪些病毒?誰能說一說。3、病毒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用談話引入課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新生物 【提問】科學家是怎樣發現病毒的呢?指導學生一起探究:1、伊萬洛夫斯基研究煙草花葉病因比較正常煙草葉子和煙草花葉病的病葉在形態上的區別。在研究煙草花葉病病因時,推想這種病是由細菌引起的?!咎釂枴? 如果這種病是由細菌引起的,那么這片正常的煙葉會不會患病。科學家萊夫勒和弗羅施在研究動物口蹄疫時,也發現了“濾過性病毒”。20世紀初,科學家首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煙草花葉病毒是一種桿狀顆粒。 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病毒的發現”這一部分內容。觀看動畫:將患花葉病的煙草榨出汁液,將汁液通過一種過濾器,這種過濾器能將細菌濾去,也就是說細菌不能透過這種過濾器。然后將過濾器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煙葉。學生思考回答 通過科學史教育,使學生初步了解病毒的發現過程,并認同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進步的觀念。認識新生物 1、展示:電子顯微鏡下病毒幾種基本形態,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總結病毒的形態特征,加強對病毒的感性認識。2、指導學生:用計算的方法比較洋蔥表皮細胞與病毒的大小。3、指導學生組裝病毒的結構模型,總結病毒的結構。 觀察圖片,識別病毒形態:桿狀、球狀、蝌蚪狀。 計算并匯報結果動手活動:合作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自主選擇組裝病毒結構,展示小組的成果,并派代表總結病毒的結構。 培養學生分析圖片、動手構建模型、總結歸納的能力。為什么是生物 【提問】病毒結構如此簡單,它能否獨立生活?病毒是怎樣維持自己的生命的?引導學生猜想:病毒的生活方式?!疽曨l動畫演示】病毒的繁殖過程指導學生總結:病毒的生活及繁殖特點?!菊故尽繋追N電子顯微鏡下的病毒照片,引導學生對病毒進行分類(分類方法和分類的依據)【提問】病毒是不是生物?說出判斷的依據。 展開聯想,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細胞內。觀看動畫,描述病毒繁殖過程。小組討論如何分類回顧生物的基本特征,展開聯想進行推測。 指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和邏輯推理。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1、展示病毒的危害性和人類對病毒的利用。2、指導學生歸納總結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閱讀教材,分析自己搜集的有關資料,對病毒有一定認識。學生展開小組交流,表達見解。 指導學生辯證思考問題。歸納整理 教師完善板書 學生完成概念圖 梳理歸納板書設計 第五章 病毒一、發現新生物二、認識新生物1、病毒的形態:桿狀、球狀、蝌蚪狀2、病毒的大?。悍浅N⑿?、病毒的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三、為什么是生物1、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細胞中。2、根據寄生的細胞分為: 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四、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危害與利用。1第 1 頁 共 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