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1白白的大米哪里來一、填空題1.《朱子家訓》有言:“一粥一飯,當思( );半絲半縷,恒念( )。”2.每粒米都來之不易,我們既要感謝( )對莊稼的養育,也要感謝( )付出的辛勤勞動!3.種田人在田間勞作很辛苦,我們要( )和( )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要浪費糧食。二、單選題(在下列各題選項中,請選擇一項你認為的最佳答案)1.下面哪種植物是大米的前身?( )A.小麥 B.水稻C.高粱 D.谷子2.你知道一粒大米誕生的過程嗎?請你給下面的步驟排排序吧。( )①育秧 ②收割 ③插秧 ④碾米 ⑤田間管理A.①③⑤②④ B.⑤③②④①C.①②③④⑤ D.⑤④③②①3.當農作物被播種在田野里,為了讓它們茁壯成長,種田人要( )A.耐心在家等待,不能著急。B.盼著多下雨,給農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其快快成熟。C.施肥、灌溉、噴藥、排水······精心地照料農作物,做好田間管理工作。D.好好歇息,等待收獲。三、多選題(在下列各題選項中,請選擇你認為合適的答案)1.一碗米飯小明只吃了半碗就不吃了,你該怎樣勸說小明不能浪費呢?( )A.多吃半碗是不會長很多肉的。B.每一粒米都經歷了很多道工序,凝聚了很多人的辛勤勞動,不該浪費掉。C.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填不飽肚子,我們這樣浪費糧食,是可恥的。D.吃不了這么多飯,下次你可以少盛些,但這樣浪費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2.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 )。A.自然界的陽光雨露B.農民的辛勤勞作C.土地的滋養D.機械化設備四、實踐題請從下列農作物中選擇一種,通過查找資料、詢問父母等方式調查一下這種作物的種植過程,把你的調查結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和同學分享一下吧。我選擇的農作物它的種植過程五、水稻簡介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要食物來源。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據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考證,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這里就已種植水稻。進入21世紀以來,最新的一系列考古發現鞏固了這一結論。7.1白白的大米哪里來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題1.來處不易 物力維艱 2.大地 種田人 3.尊重 珍惜二、單選題1. B 解析:此題通過仔細閱讀教材內容便可得知答案。2. A 3. C 解析:為了水稻茁壯成長,種田人要進行施肥、灌溉等各種田間管理,以此類推,其他農作物也一樣需要種田人付出辛勤勞作,才能生長。三、多選題1.BCD 2.ABC解析:機械化設備可以幫助種田人更好地完成種植工作,節省人力,但并不是農作物生長離不開的。四、實踐題示例:我選擇的農作物 小麥它的種植過程 1.整地 2.施肥 3.播種 4.田間管理 5.收割 6.脫粒 7.麥粒經過一系列處理成為可食用面粉 8.面粉被制作成各種美味面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5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1白白的大米哪里來 教學設計課題 白白的大米哪里來 單元 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 學科 道德與法律 年級 四下學習目標 1.初步了解農作物的種植和生產過程。2.休會農業勞動者的辛苦。3.尊重農業勞動者,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重點 尊重和珍惜種田人的勞動成果,不要浪費糧食。難點 尊重和珍惜種田人的勞動成果,不要浪費糧食。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源”,來源。“衣食之源”,泛指穿衣吃飯的來源。《前漢食貨志》中記載:“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意思是說,農業、漁業、商業等是穿衣吃飯的基本來源。那么,你對“衣食之源”了解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我們的衣食之源,感受它們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板書課題 板書課題 激趣導入講授新課 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課件出示相關資料活動準備: 了解一種糧食作物或蔬菜的種植過程。活動過程: 1.課文內容讀一讀:觀察插圖,讀讀文字,結合生活經驗,梳理水稻的種過過程。活動過程: 2.農作物名稱說一說: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糧食作物或蔬菜,合作完成下表。 3.種植過程講一講:與同學分享你了解到的農作物的種植過程。例:我了解的是玉米的種植過程:先施底肥,再播種;等小苗長出后要除草,除草可以用人工除草,也可以用藥物除草;玉米成熟后進行收割,收割可人工作業,也可機器作業;玉米收回后還要進行脫粒,最后顆粒歸倉。 4.相關知識大家談:跟你的小伙伴們一起交流一下與農作物種植有關的諺語吧!例:“清明前后,種反點豆。”“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秋分種,立冬蓋,來年清明吃菠菜。”“頭伏蘿卜二伏菜,末伏種的好油菜。”這些諺語都寫出了作物種植與節氣的關系。你知道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閱讀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活動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探究分析 課件出示 討論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體討論達共識。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新知導入“源”,來源。“衣食之源”,泛指穿衣吃飯的來源。《前漢食貨志》中記載:“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意思是說,農業、漁業、商業等是穿衣吃飯的基本來源。那么,你對“衣食之源”了解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我們的衣食之源,感受它們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我們的衣食之源第1課時 白白的大米哪里來第三單元 美好生活哪里來7新知講解生活中,我們要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大米哪里來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米飯時,可知道這小小的一粒粒米是怎樣來的嗎?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農民利用塑料地膜保溫保濕,精心培育和護理秧苗。秧田里長出綠綠的秧苗,種田人忙著把秧苗移栽到寬廣的水田里。為了讓水稻能茁壯成長,種田人頂著太陽,冒著風雨,在田間地頭施肥、灌法、噴藥、排水……育秧田間管理插秧新知講解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這五幅圖分別呈現了“育秧、插秧、田間管理、收割、碾米”的過程,讓我們了解了水稻種植過程的復雜煩瑣,真切地感受了白白的大米來之不易。解讀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彎下了腰。種田人頂著烈日,忙著收割,然后用脫粒機將稻子脫粒后就成了稻谷。農民們把曬干的稻谷送進碾米機,谷殼與米自動分離,出來的是白花花的大米。收割碾米請選擇一種農作物,可以是糧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了解一下它的種植過程。小主持人的話引導我們了解一種農作物的種植過程。選擇的農作物,可以是糧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解讀新知講解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這是兩位學習伙伴的感受。男生表達的是感謝,感謝大地對莊稼的養育,感謝種田人付出的辛勤勞動;女生表達的是尊重和珍惜,尊重和珍惜種田人的勞動成果,不要浪費糧食。解讀每粒米都來之不易,我們既要感謝大地對莊稼的養育,也要感謝種田人付出的辛勤勞動!種田人在田間勞作真辛苦啊,我們要尊重和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要浪費糧食。水稻是如何變成大米的新知講解活動準備:了解一種糧食作物或蔬菜的種植過程。活動過程:1.課文內容讀一讀:觀察插圖,讀讀文字,結合生活經驗,梳理水稻的種過過程。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用碾米機將谷殼與米分離碾米用脫粒機將盤子脫粒收割施肥、灌溉、噴藥、排水……田間管理把秧苗移栽到水田插秧利用塑料地膜精心培育和護理育秧主要工作過程新知講解活動過程:2.農作物名稱說一說: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糧食作物或蔬菜,合作完成下表。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黃瓜、茄子、豆角、辣椒……蔬菜玉米、小麥、高粱……糧食常見的農作物名稱常見農作物種類新知講解3.種植過程講一講:與同學分享你了解到的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播種(施肥 撒種)管理(除草 防蟲)收割脫粒碾米我了解的是高粱的種植過程,與玉米的種植過程大致相同。我為同學們做了一張圖:我了解的是玉米的種植過程:先施底肥,再播種;等小苗長出后要除草,除草可以用人工除草,也可以用藥物除草;玉米成熟后進行收割,收割可人工作業,也可機器作業;玉米收回后還要進行脫粒,最后顆粒歸倉。大豆從生長到收獲新知講解3.種植過程講一講:與同學分享你了解到的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我了解的是黃瓜的種植過程:黃瓜可以用種子育苗移載,也可以直接播種。黃瓜苗長至40厘米左右的時候,開始吐絲爬蔓,這個時候就要進行架條處理。我了解的是小麥的種植過程,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也做了一張圖:播種管理收割脫粒磨粉新知講解4.相關知識大家談:跟你的小伙伴們一起交流一下與農作物種植有關的諺語吧!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春雷響,萬物長。”“春雨貴如油,多下農民愁。”“春雨浸了壟,麥子豌豆丟了種。”“麥怕清明連夜雨。”這些諺語寫出了天氣對農作物種植的影響。“清明前后,種反點豆。”“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秋分種,立冬蓋,來年清明吃菠菜。”“頭伏蘿卜二伏菜,末伏種的好油菜。”這些諺語都寫出了作物種植與節氣的關系。新知講解4.相關知識大家談:跟你的小伙伴們一起交流一下與農作物種植有關的諺語吧!學習活動大米哪里來我知道有關農業種植的諺語:“一分肥,一分糧;十分肥,糧滿倉。”這句諺語表明了施肥對糧食生長的作用。“莊稼要人管,人勤地不懶。”這句諺語既實在又生動,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如果人勤快,土地也會回報你。你知道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新知講解閱讀材料 分析探究提到糧食,你一定會想到香噴噴的米飯,好吃的饅頭吧!糧食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還能為我們的身體帶來最基本的營養和能量,從我懂事時,爸爸媽媽主教導我要勤儉節約,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粒水!然而有的人卻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新知講解閱讀材料 分析探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結合所學,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看法。表面上看,掉幾粒是不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課堂練習判斷題1.從小媽媽就教育我不要挑食,所以每次吃飯我都把蔬菜吃得干干凈凈。( )2.我喜歡吃肉,所以吃飯的時候我總是把菜里的肉挑出來吃掉,把蔬菜扔了。( )3.我的弟弟吃飯很臟,每次吃完飯之后,桌子上都會掉很多飯粒。( )4.農民雖然種地很辛苦,可他們天天和土地打交道,穿的衣服也很臟,我不喜歡他們。( )×√××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體會農業勞動者的辛苦本課思維導圖尊重農業勞動者,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白白的大米哪里來農作物的種植和生產過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白白的大米哪里來 課件.ppt 7.1白白的大米哪里來 教案.doc 7.1白白的大米哪里來 試題(含答案解析).doc 大豆從生長到收獲.mp4 大鵬南瓜的生長過程.mp4 水稻從生長到收獲.mp4 水稻是如何變成大米的.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