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1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理解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通過測定其燃燒釋放的能量獲得。2.掌握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過程與方法】1.自己動手操作,學會基本實驗技能。2.通過開放性問題設計,使學生總結反思。【情感態度價值觀】1.培養學生探究意識。2.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營養物質的類別及其對人體的作用2.幾種供能物質3.探究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實驗,對探究數據的處理;以及如何減少探究活動實驗的誤差。【教學難點】探究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實驗,對探究數據的處理;以及如何減少探究活動實驗的誤差。課前準備課件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據調查,我國中學生中有29%的人喜歡吃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食品。但專家指出,洋快餐是導致人們發胖并誘發多種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你知道專家為什么這么說?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請同學們思考:(1)我們常吃的各種食物中含有哪些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這些物質來自哪些生物,都有哪些作用?講授新課任務一: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問題引導,自主探究】⒈各學習小組分別寫出兩種常吃的食物,并通過查閱教科書第38~39頁“常見的食物成分表”,把食物的營養成分填入教材“資料分析”的表格中。2.各學習小組討論(1)你們組所確定的1~2種常吃的食物中,各含有哪些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各有什么作用呢?(2)不同食物所含營養物質的種類是否相同?數量呢?給你的啟示是什么?(3)細胞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與人體細胞所含物質有什么關系?(4)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歸根結底來源于什么?3.交流后梳理出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作用、來源(可圖表梳理):三大有機物 主要功能 主要來源糖類(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供能 糖、土豆、饅頭米飯等脂肪 貯能 大豆、動物脂肪、植物油、花生等蛋白質 構成 魚、肉、蛋、牛奶、大豆等4.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人體細胞所含物質的來源。5.糖類、脂肪、蛋白質都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要明白:糖類是主要的常用的最易分解吸收利用的能量物質;脂肪只是一種儲備的能源物質,只有在糖類供應不足時才分解利用;蛋白質是細胞的重要組成物質,為細胞的繁殖和生長提供營養物質。任務二:各學習小組分組實驗【問題引導,自主探究】⒈食物中含有能量,這一結論是僅僅靠推測得出的嗎?您想想能夠通過實驗來測定嗎?⒉看教材P20頁中的插圖。⑴閱讀插圖在小組內討論,提出本小組想探究的問題:(如:食物中是否確實含有能量?花生種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個能量多?)⑵并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⒊各小組對確定的探究課題,制定探究計劃。⒋用自制的裝置和教師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課前的分工進行操作,對實驗數據進行記錄。⒌15分鐘左右給各小組學生進行實驗和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得出結果。任務三:食物中的其他營養物質【問題引導,自主探究】⒈營養物質中富含能量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食物中還有哪些不含有能量,但對身體也有重要作用的物質呢?⒉為什么水分對我們這么重要呢?⒊要保證健康生活,只是多喝補充水分可不夠。有兩類營養物質,在我們身體內含量雖不多,但如果缺了它們,我們就會患各種各樣奇怪的病,同學們知道它們是什么嗎?⒋如果同學們有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種維生素或某種無機鹽而營養不良或患病。⑴缺少某種維生素或某種無機鹽,會分別患哪些疾病?⑵應該多補充哪些食物可以預防或治好所患疾病?【展示交流,釋疑解惑】交流中,要重點梳理出以下要點:⒈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約占體重的60%-70%,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離開水都無法進行,廢物也只有溶角在水中才能運送出動。不管是從含量還是作用來看,水都是我們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白開水。⒉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⒊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對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作用卻很大。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會引起疾病板書設計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一、營養物質的種類1.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2.營養物質的種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