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4.1流動的組織—血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過程與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為輸血和義務獻血樹立科學的觀念。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教學難點】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課前準備課件、顯微鏡、人血永久涂片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繁忙的運輸線,穿梭的陸路運輸,航運、航空運輸,保障了人員往來的需求,同時也為不同地區貨物的往來提供了便利。人員、貨物的往來運輸,有賴于運輸線的正常有序的運轉。講授新課 師:現實生活中需要交通運輸,滿足人員及貨物往來的需要。人體作為一個統一的生命體,是否也需要有這樣的運輸線來完成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呢? 生:需要。 師:如何推斷在人體內存在這樣的運輸線呢? 生:人屬于生物,生物在生活過程中需要營養,同時還需要排出廢物。如果沒有正常的運輸,營養物質的進入和廢物的排出就不能完成。 生:前面我們學習了人體的消化和吸收,吸收的營養物質在消化道被吸收后,只有通過運輸系統轉運走,送到身體其他部位。 生:在學習人體結構層次時,知道人體內有八大系統,其中的循環系統就是負責人體內物質運輸的。 師:很好!同學們能夠運用已有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推斷,形成新認識。在人體內確實存在著這樣的運輸線——循環系統,其中的血液循環擔負著人體內主要的物質運輸任務。歷史上,人類對血液循環的認識還是經歷了一定波折的。 生:資料介紹,關于血液循環理論的創始人威廉 哈維及血液循環理論。 生:人類對血液的認識,原始的血液觀:血液即是生命也是死亡。 師:人類歷史上對血液的認識也是經歷了由恐懼、崇拜到現代醫學全面客觀地認識血液的過程。歷史上人們在崇拜蘊藏著生命的血液的同時,更懼怕血液中所包含著的“死”的陰影,是由于對血液缺乏科學全面的認識。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在人體內物質運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血液。 板書:流動的組織——血液。 師:大屏幕展示問題,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問題:1.為什么失血過多會導致死亡? 2.為什么通過化驗血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檢查健康的狀況或診斷疾病? 生:(疑惑)老師,我們想知道鮮紅的血液里面有什么?血液對人有什么作用。 師: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血液的組成。(出示經抗凝處理并出現分層現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數份血液常規化驗單,組織學生分組分析討論。) 生:觀察分層的血樣,結合化驗單的項目,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各組分所處的層次。 師:請各組派代表介紹你們的認識。 生:組成血液的各部分重量(密度)不同,重一些的沉在下面,顏色鮮紅,是紅細胞,上面的為淡黃色的較為透明的液體,是血漿。 生:我們看到化驗單上有WBC、RBC、PLT等它們是血液中的細胞結構,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其中白細胞和血小板在血漿和紅細胞分層的部位,含量較少。 生:化驗單上還有一些項目,如HGB、HCT、MCV等等許多項目,這些不知代表什么意義? 師:其中HGB(課本為Hb)是血紅蛋白的英文縮寫,其它各項分別代表不同的指標,在診斷不同病變時參考。初中階段我們不作進一步研究,如感興趣可以下去查閱相關的醫學書籍了解。 師:血液的組成有了簡單了解,那么,為什么稱血液為流動的組織呢? 生:人體的基本組織有四種,其中結締組織具有營養等作用。血漿中含有血紅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大量的營養物質。在流動過程中,可以起到營養人體的作用,所以血液屬于結締組織。 生:由于血漿里含有大量水分,約90%,就象小河流水一樣,隨著水的流動,使血液中的各種物質和結構都隨水而動,血液成為一種可以流動的組織。 師:那么,在血液的組成成分中血漿起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運載血細胞,運輸里面溶解的各種物質:營養物質和廢物。 師:血液的其他組成部分分別起什么作用?化驗室的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什么?你們想否想看一看? 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 師:給出討論提綱,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和討論。 實驗:學生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生:結合提綱展開討論:如何在鏡下分辨血細胞?各類血細胞的形態、數量有何特點?各種血細胞的作用? 師:將顯微鏡的物象轉換到電視屏幕(或出示血細胞圖片)。學生代表發表各組觀點。 生: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顏色是紅色,形狀像兩面凹的圓餅。 生:還有一些個頭比紅細胞大些,但形狀不是很規則的,數量沒有紅細胞多,這是白細胞。 (學生在介紹的同時,教師分別出示紅細胞、白細胞電鏡下的圖片,幫助學生辨認。) 生:為什么找不到血小板? 師:是呀,為什么沒有看到血小板? 生:(思索)血小板太小了,數量也不多,所以在光學顯微鏡下很難分辨。 師:對。血液中的各中血細胞的形態和數量,都有不同的,依次可以幫助我們在鏡下分辨它們。同時也只有它們的形態、數量保持正常,人體才能保證健康,否則,人就會患病。結合提供的相關資料,分析各組手中的血常規化驗結果,作出簡單診斷,并說明各種組分的作用。 (大屏幕出示有關RBC、WBC、HB和PLT的正常參考值和說明) 生:各組結合提供的參考,分析、充分討論,達成共識。 師:組織各組交流。 生:我們拿到的這份化驗單,送檢人是女性,各項目對應比較,發現紅細胞數量偏低,而且血紅蛋白含量也低于正常值。我們通過討論初步認為此人患有貧血。 生:老師,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特點有些象小說里的俠客,“劫富濟貧”:氧氣多的地方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氧氣少的地方和氧氣分離,隨著血液的流動,把氧氣從多的地方運送到少的地方。 師:這個比喻很恰當,這樣可幫助我們記憶血紅蛋白結合氧的特點。 生:我們是同組的,我補充一點,紅細胞以及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的。我前一段時間,被診斷是輕度缺鐵性貧血,有時偶爾頭暈,醫生當時建議我注意加強營養,同時要適當補鐵。 師: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較為迅速的時期,有時營養供應不足或不均衡,容易出現發育期的營養不良,如缺鐵性貧血。大家正處在青春期,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保證身體健康。 生:我們這份單子,白細胞數量比參考值偏高。白細胞是負責吞噬侵入身體的各種病菌的。我們認為這個人身體有炎癥或者是患有白血病。 生:我不贊同,白血病是造血機能不正常引起的,不能單純從白細胞多就下結論。 師:人體中白細胞的種類是比較多的,相關的檢測項目也很多,對某種病下結論一般需作許多相關檢查,不能單憑一項檢測就下結論。我們只是參照常規,作出簡單常規推斷。 生:血小板數量偏低,容易出現受傷不容易止血的現象。因為血小板可以聚集在傷口處,并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師:同學們通過對血常規化驗結果的簡要分析認識到,血液組成各部分在人體中的作用各不相同。大家不妨將本節課所認識的有關血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以圖表的形式歸納整理出來。 生:歸納圖表。 師: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請同學們談談各自對血液的認識。 生:血液在人體內不僅擔負著體內物質運輸的作用,同時還具有吞噬病菌的防御功能以及止血和凝血作用,所以血液對人體的健康和相關生理功能的發揮起著重要的作用。 生:以前我很害怕血,通過今天學習,感覺血液作為人體內的可以流動的組織,分布范圍較廣,在了解了它的結構組成和功能后,感覺也沒有太多的神秘。 生:各種血細胞都有一定的壽命,壽命長短還不一樣。 師: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血液的認識不斷深入,例如造血干細胞和干細胞的研究等,這方面同學們應當關注。板書設計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一、血液的組成二、血液的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