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的性別遺傳》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7.2.4.人的性別遺傳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解釋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說明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通過模擬實驗,理解生男生女是隨時的,且機會均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用科學的態度看待生男生女的問題教 學 分 析 重點 說明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難點 通過精子與卵細胞隨機結合的模擬實驗,說明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教 學 過 程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引入新課 圖片引入,結合社會上對于二胎性別的關注,引起學生思考,同時明確本節的學習目標:生男生女由什么決定的?男女染色體的差別?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推進新課 1.像科學家一樣觀察 引導學生觀察整理好的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完成任務一找一找哪對染色體在形態和大小上有明顯差別?反饋學生觀察結果,發現男性染色體的最大差異,明確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概念,以及男性性染色體用XY表示,女性性性染色體用XX表示。如此將染色體排序圖轉化為22對常染色體+XY或22對常染色體+XX,學生較易理解。 2.像科學家一樣建框架 結合前面所學知識,將體細胞、生殖細胞、受精卵的染色體數據以染色體排序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學生根據實際圖像,分析生男生女均等的本質。再及時鞏固完成任務二填寫圖解,評價填寫。并通過一段小視頻整理總結這部分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3.像科學家一樣實驗 精子中的X染色體或Y染色體與卵細胞的X染色體結合機會均等 是不是生男生女的機會也均等呢? 明確本實驗的目的:解決問題:生男生女機會是否均等呢?解決問題的方法滲透如查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增加模擬實驗的實驗形式。轉換問題,結合課本思考問題: (1)黑白棋子代表什么? (2)為什么要把棋子放到黑色袋子中?可不可以挑選棋子顏色? (3)兩個袋子中分別拿一顆棋子,組合在一起,模擬什么過程? (4)為什么要模擬10次? 反饋評價以上問題。播放視頻,展示這組學生的數據并分析,過渡到全班數據,體現大數據的意義,使結論更加準確。 4.像科學家一樣分析 模擬的生男生女比例數據,樣本量越大越是接近理論上的男女比例1:1,但實際數據并非如此,展示深圳市、廣東省、全國的男女比例,說明重男輕女等社會問題引起了男女比例的不均衡。但數據顯示男女比例有所下降,說明新時代人們的觀念一直在改變中,也呼吁廣大學生做正能量,科學的傳播者,科普性別遺傳的知識,推動形成男女平等、機會均等、消除歧視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為實現黨和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需要“他”也需要“她”! 學以致用 1.用知識來判斷:既然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母親一胎生了個男孩,二胎生女孩的概率就應該是100%,這種說法對嗎? 2.用知識來推理:為什么這對雙胞胎性別不同呢? 分析問題,理解問題。 呼應開篇 資料分析——人的性別與基因有關嗎?體現基因控制生物性狀。 自評總結 自我評價—— 我能回答開篇幾個問題。 鏈接社會熱點問題,共鳴自身經歷,引起學生思考板 書 設 計 7.2.4人的性別遺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