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新課導入4.2 依法履行義務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和義務第四課 公民義務010203學習目標:正確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明白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難點)懂得必須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和要求。(重點)知道哪些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及應當承擔的責任。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P53---59。思考并解決下列問題: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2、如何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3、如何切實履行法定義務4、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及后果自主學習運用你的經驗 實驗中學和紅星家具廠簽訂了課桌椅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實驗中學向紅星家具廠購買100套課桌椅。實驗中學享有收貨的權利,紅星家具廠負有交貨的義務。相應地,紅星家具廠享有收款的權利,實驗中學負有付款的義務。 我享有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同是,我不能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說一說(1)列舉一項你所享有的權利,說說這一權利的實現需要他人付出怎樣的努力。【提示】受教育權的實現需要國家、社會給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需要老師辛苦地備課上課,組織教學活動,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的照料和學業上的鼓勵。【提示】父母不僅從生活上無微不至的撫養、照顧我們,教給我們基本的生活技能,還從思想品德上關懷、教育我們,引導我們確立人生的目標,教我們如何做人。被撫養權受教育權權利義務相統一>>>11.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思考二:列出一項你所承擔的義務,說說履行這一義務對自己和他人具有什么意義。勞動義務鍛煉自己美化校園我們履行勞動義務,既鍛煉了自身能力,又有利于學校、社會。義務的履行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權利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由此,權利和義務之間是什么關系呢?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探究一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第四十三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第四十四條 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勞動權和受教育權)同學們從義務教育法的規定中你得出什么信息?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補充: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促進需要激發主人翁意識,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責任。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權利的取得,必然有義務的付出;義務的付出,也對應著權利的取得。二者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發展,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意義? 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 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2.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意義?在學校輪流打掃室內外衛生是每個學生的義務。我們打掃時為其他同學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其他同學打掃衛生也是在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每個學生都積極履行勞動的義務就意味著享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權。勞動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要通過勞動增強勞動意識,提升勞動能力,同時積極主動履行勞動的義務。案例剖析權利義務同等對待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要增強權利意識和義務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態度:重權輕責“如何挑擔子”,談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憲法》第三十三條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義務相統一3、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筆記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法定義務須履行>>>2小穎和媽媽到一家百貨商店購物,在試背一款書包時,不小心將車鑰匙落在包里。她們返回商店尋找,撿到鑰匙的店員要求買一杯飲料“請客”。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請從道德和法律角度,談談的你的看法,與大家分享。第三百一十六條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失主是法定義務,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履行。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二百七十條: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1、以上哪些是法定義務? 2、什么是法定義務?服兵役、依法納稅1.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以上哪些是法定義務?什么是法定義務?問題一問題二公交車上讓座有秩序排隊服兵役禁止大聲喧嘩依法納稅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小穎和媽媽將鑰匙落在商店的書包里,撿到鑰匙的店員卻要求買一杯飲料作為“報酬”。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①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失主是法定義務,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履行。①(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重要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2.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守法光榮在不同領域中,有哪些事情是法律要求做的,哪些是法律禁止做的?我們來PK依法納稅接受義務教育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保護野生動物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民族團結和進步否則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3.怎樣履行法定義務?(1)依照法律規定,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 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作出的行為還有:☆愛護公共財產;☆被確診患有惡性傳染病的,應接受隔離、及時就醫;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勞動的義務;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夫妻雙方有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有義務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扶助父母等。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做的行為有: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的姓名。禁止故意傷害他人;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禁止酒后駕車;禁止偷竊等等;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義務須擔責>>>3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思考:生活中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有哪些,有什么共同點?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1.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王某拒絕贍養父母,父母將王某告上法庭,經人民法院審理后,判處王某每月支付贍養費1200元,并保證拿出一定時間照顧父母思考:1、王某沒有履行什么義務?2、王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課堂探究違法法定義務須擔責《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民事責任課堂探究違法法定義務須擔責陳某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罰款。思考:1、陳某沒有履行什么義務?2、陳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行政責任課堂探究違法法定義務須擔責黃某為牟取私利,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1類瀕危野生動物),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思考:1、黃某沒有履行什么義務?2、黃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處罰。刑事責任2.違反法律應承擔怎樣的責任?①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公民違反法律,應當承擔的具體法律責任。違反民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承擔刑事責任不贍養老人闖紅燈販毒《民法總則》第二十六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贍養費的權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揮通過,駕駛機動車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的,一次記6分。《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規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小成的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罰款。小成的爸爸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金某應依法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小成的爸爸違反了道路交通法,應承擔行政責任,受到了行政處罰。鏡頭一金某是壽山石商人,其朋友丁某將自己的一塊價值50余萬元的壽山石交給他代為保管。一天,金某與丁某發生糾紛,金某賭氣帶走了保險柜內代丁某保管的壽山石。丁某在多次向金某索要未果的情況下,以侵占罪為由到法院對金某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金某的行為構成侵占罪,依照刑法規定,判處其三年有期徒刑。鏡頭二金某違反了刑法,構成了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受到刑罰處罰。探究與分享權利義務相統一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依法履行義務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責任課堂總結1. “有錢不可任性”、“有權不可任性”成了兩句輕松幽默的網絡流行語。錢即使是個人財產,任性也要合法;可權屬于公共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可有絲毫的任性。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也是義務的承擔者B、盡量不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公民的權利C、法律要求和鼓勵做的,一般應該積極去做D、某些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結合的A2.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某故意隱瞞從疫情地回家的事實,到處赴宴,后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導致400多人因此被醫學觀察。張某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警方立案偵查。張某的行為( )①缺乏社會責任感,是漠視生命的行為②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③違反社會規則,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④說明他的自由和權利受到了侵害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3.《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公民在行使集會、游行、示威的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說明( )①法治和自由存在對立的現象②法治為權利的行使標定了界限③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④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4.下列選項與如圖所示道理,不符合的是( )DA.楊某參加區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投票B.飯店店主王某主動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C.適齡青年李某服兵役期間,因表現優異受到嘉獎D.張某因未戴頭盔駕駛摩托車,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受到處罰5、公民法定權利與法定義務相統一。下列直接體現這一關系的是( )① 小田參加母親河環保公益活動受到同學點贊② 小陳在部隊服役時被授予“戍邊英雄”稱號③ 小華在公共交通價格調整聽證會上提出建議④小張因欠債不還失信被限制乘坐高鐵和飛機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5.以下是曉娟同學家最近發生的幾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A.曉娟哥哥應征報名參軍B.曉娟媽媽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C.曉娟爸爸找商家調換有質量問題的電視機D.曉娟爺爺去公園學打太極拳A6.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熱愛祖國,造福人類。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研究、應用和推廣,先后獲得“未來科學家大獎”“共和國勛章”等榮譽稱號。袁隆平的事跡充分體現了公民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主要體現在( )①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②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③違反法定義務,必受到刑罰處罰 ④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又是義務的承擔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B7. “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壞我的美夢。”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 履行義務有利他人但不利自己B. 公民承擔的義務是相同的C. 權利和義務都是不可放棄的D. 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依法履行義務課件.pptx 素材.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