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備課單年級: 八年級 學科: 生物主備人 課題名稱 §5.1.4魚課標要求 通過觀察、分析、思考、探究等學習活動能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教材解析 教學目標(學習目標) 教學重難點《魚》一節屬于“生物的多樣性”這一核心主題。教材主要關注魚的形態、運動、呼吸等方面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側重于指導學生完成“觀察與思考”活動,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腦、動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就是了解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通過“觀察與思考”,讓學生認識魚在水中是如何運動和呼吸的,進一步總結出魚適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1、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特點。2、認識常見的海洋魚類和淡水魚類。 重點:常見淡水魚和海洋魚類。難點:闡明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類群。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堂隨機導入:復習舊知: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各是什么?設疑:這些動物有脊柱嗎?舉例說明有脊柱的動物。Ppt出示圖片。 認真傾聽,引發思考。出示學習目標:1、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的特點。2、認識常見的海洋魚類和淡水魚類。 明確學習目標出示自學任務1: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閱讀教材第19頁內容,完成以下任務什么是脊椎動物,什么是無脊椎動物? 2、哪些類群的生物有脊椎,哪些沒有?抽生展示互動。教師點撥、釋疑。 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先獨立思考,對于疑難進行分組交流討論。組間交流。建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出示自學任務2:閱讀教材第19---21頁內容,思考:1、四大家魚分別生活在什么水層中?它們的食性有什么特點?2、鰱魚的鰭包括哪幾種?魚鰭的作用是什么?3、常見的海洋魚類的特點是什么?抽生展示互動。與學生共同歸納小結本節課內容。當堂訓練:導學案:基礎反思 小結展示軟體動物部分。 學生閱讀課本并分小組交流學生發表意見板書設計:§5.1.4魚(一) 一、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 二、多種多樣的魚作業設計:記憶今天所學重點內容,教后反思:(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反思)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多設計一些觀察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可以增加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