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2022陜西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知識點速記 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2022陜西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知識點速記 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富強與創新
考點1 改革開放
1.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
2.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2020.19(3)③;2019.22(1)]
3. 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1)【易錯點】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2)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關鍵抉擇),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2018.25(1)]
(3)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4.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019.23(1)]
(2)主要原因: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內深化改革、對外擴大開放;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④堅持新發展理念,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⑤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等。[2020.17(1)]
5.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6.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過去4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2018.25(1)]
(2)【易錯點】 我國的基本國情: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017.25(1);2016.22(2)]
(3)【易錯點】 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8.22(2)]
(4)【易錯點】 我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挑戰:①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②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2019.24(1)①]
考點2 共享發展
1.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項重要要求,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2020.17(2)]
3. 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4. 黨和政府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做法。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2020.17(2);2019.11]
(2)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3)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考點3 創新
1. 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創新的地位)[2017.25(3)③]
(1)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為人類帶來巨大財富,推動社會獲得長足進步。(創新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2)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創新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作用)[2019.24(3)]
(3)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4)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考點4 建設創新型國家
1. 【易錯點】 我國科技創新現狀。
(1)成就: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2020.18(2)]
(2)不足: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2019.24(3);2017.24(4)]
2.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做法。
(1)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2017.24(2)]
(3)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4)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5)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
(6)尊重創造、保護創新,保護公民的知識產權,大力弘揚創新精神。
3. 企業是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
4. 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5. 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6. 教育的重要性。
(1)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
(2)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3)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4)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
考點1 追求民主價值
1. 【易錯點】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2.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3. 人民民主的形式:選舉民主、協商民主。
4. 【易錯點】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5. 我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6.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
7. 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2020.11②;2016.16(3)]
考點2 建設法治中國
1.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2. 【易錯點】 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3.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5. 【易錯點】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9.23(2);2016.22(3)④]
6. 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1)政府:①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②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018.5)
(2)公民: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
7. 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
8.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
9. 厲行法治的要求。
(1)國家: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各級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3)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
(4)公民:①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10. 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原因和做法。[2020.17(4)]
(1)原因: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②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2)做法:①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②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考點1 中華文化
1. 【易錯點】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 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 中華文化的重要性。(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因。)
(1)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斗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著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
(2)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3)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4.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2)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內涵)
(3)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5. 怎樣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16.25(1)]
(2)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3)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
考點2 傳統美德
1. 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2.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3. 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
①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②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奮進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為樂的和樂風范;④誠信守法、見利思義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倫理規范;⑥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等。[2020.16(4);2018.23(1)]
考點3 民族精神
1. 【易錯點】 我們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020.16(4);2019.25(3)②]
2. 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3. 【易錯點】 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
4.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5. 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2019.23(4);2018.9;2017.24(6)]
考點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易錯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1)國家層面(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2)社會層面(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公民個人層面(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2020.8②;2018.8D)
考點5 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
1. 我國人口特點。
(1)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
(2)新的特點: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等。
2. 資源現狀: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3. 環境現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4. 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考點6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
1. 【易錯點】 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2. 【易錯點】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3.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做法。
(1)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2)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3)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2018.12③)
(4)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4. 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1)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2)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5. 走綠色發展道路國家應該怎樣做?
(1)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4)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5)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2017.23(3)]
6. 青少年應如何踐行低碳微行動?
(1)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如紙張雙面使用。[2019.6;2018.24(4)②]
(2)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4)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
(5)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2017.10、11)
(6)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
(7)不燃放煙花爆竹,不吃露天燒烤等。[2017.23(4)]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考點1 促進民族團結
1. 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
2. 【易錯點】 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3. 【易錯點】 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4.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5.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6. 青少年應怎樣維護民族團結?
(1)學習相關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積極履行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2)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
(3)熱愛祖國、了解民族文化,積極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
(4)各民族同學之間要平等相待、互幫互助,多說有利于民族團結的話,多做有利于民族團結的事。[2018.23(4)①]
(5)積極傳遞民族團結的正能量,敢于并善于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等。
7.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考點2 維護祖國統一
1.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 公民應怎樣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
(1)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維護國家安全。
3. 【易錯點】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2016.22(3)③]
4. 【易錯點】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5. “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
6.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考點3 中國夢
1.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2. 【易錯點】 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3.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4.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5. 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人民辛勤勞動,不懈奮斗。
考點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1.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
(1)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2020.18(1)]
(1)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18.25(4)]
(2)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018.22(1)]
4. 【易錯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5. 【易錯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6.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2019.23(1)②]
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憲法將社會主義制度確定為我國的根本制度。[2019.23(1)③]
8. 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9. 自信的中國人的表現: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
10. 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
(1)既不妄自尊大,也不故步自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
(2)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
(3)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彰顯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品格,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密云县| 博爱县| 武定县| 贡觉县| 宜宾县| 区。| 同仁县| 华宁县| 资中县| 绿春县| 鄂尔多斯市| 县级市| 基隆市| 桐柏县| 子长县| 桦甸市| 海阳市| 炉霍县| 榆林市| 和硕县| 民丰县| 平原县| 杭锦旗| 东辽县| 英德市| 枝江市| 云阳县| 通城县| 天津市| 保定市| 合山市| 赣州市| 泰州市| 深泽县| 平原县| 东安县| 丹寨县| 汾西县| 望江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