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青蛙和蜥蜴的結構和功能掌握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舉例說出兩棲動物、爬行動物與人的關系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注意力以及分析等綜合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形成動物體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及生活習性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基本生物學觀點。了解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樹立學生保護野 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學情分析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這兩種生物是農村學生比較熟悉的兩種生物,這兩種生物在他們的心里都有比較好的感性認識,也比較熟悉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等,但對于他們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不太了解,學生們對這兩種動物都比較感興趣,心理上樂意去學習和了解他們,基于以上情況,只要通過多媒體圖片質料和視頻加以引導,是比較容易接受的。重點難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為什么說爬行動物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第五節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教學設計新課導入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魚類,魚類有哪些特征?魚類的特征與它生活環境密切相關,最主要的特征圍繞著在水中的生活:可以在水中呼吸和游泳??梢妱游锏奶卣髋c它們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復習,回答:生活在水中,體表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擺動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溫故知新,引導對動物的特征與其生活環境的關系的思考。那么,青蛙和龜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屬于兩棲動物,龜卻屬于爬行動物,這是為什么呢?可引導進一步討論,或進行追問鱷屬于什么類群?講解:所謂特征,意思就是區別于其他類型的特點,我們來具體研究一下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征,并看看它們與人類有什么關系。思考問題,進行回答:通常,會有一部分學生對此表示迷惑,并認為鱷也是兩棲動物。也會有一部分學生已經具備區分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基本知識。引出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引導對“特征”的關注,引出新課,明確學習目標。新課教學(一)兩棲動物1.蝌蚪和青蛙的區別(1)自主學習模式A 閱讀教材、觀察圖片;模式B 閱讀教材結合觀察牛蛙、觸摸牛蛙;模式C 利用iPad的APP (frog dissection)中的frog lifecycle部分。(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表達:①蝌蚪和青蛙的區別。(提示:外部形態、呼吸器官、運動方式)②青蛙身體的顏色,這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么關系?③觸摸蛙有什么感覺。(如果有牛蛙作為觀察材料)④除蛙外,還有哪些兩棲動物,能簡單介紹嗎?(1)自主學習,嘗試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2)小組討論交流:①蝌蚪:外形、游泳姿態、呼吸方式都與魚類相似。青蛙:外形與蝌蚪區別很大,在陸地上善于跳躍,也可在水中劃水,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②青蛙皮膚裸露,體色與環境相近。③蛙的皮膚濕潤、黏滑。④其他的兩棲動物:蟾蜍、蠑螈、大鯢。此部分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知識進行簡要介紹,也可以布置網絡查詢檢索任務,進行交流。在觀察中嘗試解決問題,通過分次出示的資料不斷糾正學生對青蛙和蝌蚪的結構特征的認識,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利用資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達交流的能力。2.兩棲動物的特征(1)在學生表述時追問:關于蝌蚪從何處來、關于成體皮膚輔助呼吸。(2)引導得出結論:兩棲動物幼體的發育無法脫離水環境,成體肺不發達,需皮膚輔助呼吸,是由水中向陸地過渡的動物類型的特點。通過以上的問題嘗試歸納出兩棲動物的特征。兩棲動物的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利用觀察、對比,歸納出兩棲動物的特征,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3.與人類的關系出示圖片及視頻,請學生談感受,鼓勵學生提出視頻或圖片中未呈現的兩棲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兩棲動物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1)兩棲類是食物鏈中的組成部分,對人類的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2)獵食野生動物存在危險,也破壞環境。(3)保護兩棲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認識兩棲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形成環保的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二)爬行動物提問:我們了解以青蛙為代表的兩棲動物,那么龜、鱷這些也能在水中游動的動物為什么屬于爬行動物呢?演示:海龜、鱷產卵和孵化的照片。對比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環境。提問:更多的爬行動物在陸地環境中生存,有的甚至在干旱的環境下生存,我們來具體研究一下蜥蜴的特征。1.蜥蜴的特征(1)自主學習(2)小組討論①蜥蜴與青蛙的區別。(提示:外部形態,呼吸方式、生殖發育方式、生活環境)②爬行類的常見動物有哪些?為什么它們屬于爬行動物?海龜和鱷都把卵產在陸地上,并且在陸地上孵化。剛孵化出來的幼體很小但與成體很相似。(1)自主學習,嘗試自己找出蜥蜴與青蛙的差異。(2)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①青蛙: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卵無卵殼,蝌蚪游泳,用鰓呼吸;成體皮膚裸露,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幼體和成體差異大。蜥蜴:在陸地上產卵,卵有卵殼,生殖和發育不依賴水環境,用肺呼吸,幼體和成體差異不大,體表有鱗片或甲。②試著用蜥蜴的某些特點衡量鱷、龜、蛇的分類。在觀察中嘗試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利用資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達交流的能力。2.爬行動物的特征由蜥蜴、龜、鱷、蛇的共同特點總結出爬行動物的特征。通過以上的問題嘗試歸納出爬行動物的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利用觀察、對比,歸納出爬行動物的特征,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3.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學生嘗試說出:以蛇為例,毒蛇咬傷、捕食蟲鼠、蛇毒入藥……保護野生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br/>認識爬行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形成環保的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我們會發現動物的特征與它們功能緊密相關,與它們所處的環境緊密相關,同時它們都與人類有密切的關系。為了生態環境的健康以及我們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我們要關注它們的生存現狀并加以保護。布置兩個思考題:1.樹蛙可以遠離池塘這樣的水環境,它們如何繁殖后代呢?2.某些蛇直接產下小蛇,它們是胎生的嗎?進行“問卷星”在線問卷反饋。總結歸納,回扣目標。思維不封頂,生物中往往有例外。六、隨堂檢測一)選擇題 1、下列動物中是兩棲動物的是( A、蟾蜍 B、海龜 ) C、鱷魚 ) D、企鵝2、青蛙的幼體和成體的呼吸器官分別是( A、鰓;肺和皮膚 C、鰓;皮膚B、肺;皮膚和肺 D、鰓;氣管 ) D、肺 ) B、前肢游泳,后肢跳躍 D、前肢支撐身體,后肢跳躍 )3、與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結構是( A、鰓 B、后肢 C、尾巴4、青蛙前肢和后肢的主要作用分別是( A、前肢游泳,后肢支撐身體 C、前肢支撐身體,后肢跳躍、游泳5、蜥蜴的皮膚干燥又粗糙,表面覆蓋著角質鱗片,這樣的皮膚有利于( A、爬行 二)判斷題 1、有的兩棲動物終生生活在水中。 ( ) B、吸收營養 C、輔助呼吸D、減少體內水分蒸發2、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離不開水,爬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 ( 3、蛇沒有四肢,所以它不屬于爬行動物。 ( ) ))4、兩棲動物是指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的一類動物。 (七、課后拓展:請搜集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