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 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知識歸納壓力是_______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與重力的區別:重力 壓力產生原因 地球的吸引 接觸且有擠壓方向 豎直向下 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體大 小 G = mg 由施力物體決定作 用 點 重心 受力物體表面當受力面積相同時,______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www.21-cn-jy.com壓力的作用效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的。4.壓強:物體單位______受到的______。定義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壓強公式可寫為______。www-2-1-cnjy-com5.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為______,簡稱______,符號為______,1帕=______牛/米2。1.公式p=中,F與S對應于同一個研究對象,這個公式適用于固體、液體、氣體的壓強計算。2.壓力F和受力面積S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但壓強p和F、S之間卻有密切關系。3.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積,不是物體的表面積。4.利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時,務必注意單位統一。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1】1.(2021秋 平潭縣期末)如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A.可以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B.其施力物體是地球C.大小一定等于運動員的重力D.可以使跳板發生形變【變式1】(2021秋 黃浦區月考)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在相同的海綿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較深。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對海綿的凹陷程度如圖所示,則( )A.甲切去的質量一定比乙大B.它們切去的質量可能相同C.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小D.它們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核心考點二: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知識歸納1.增大壓強的方法:(1)受力面積一定時,______壓力。(2)______一定時,______受力面積。(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______壓力和______受力面積。21*cnjy*com2.減小壓強的方法:(1) 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2)壓力一定時,增大______。(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______壓力和增大______。【合作探究】除教材上的例子,請同學們再各舉兩個生活中減小和增大壓強的例子。答:減小壓強:書包背帶做得較寬;滑雪板的面積較大。增大壓強:盲道上突起的圓點;冰鞋上裝有冰刀。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2】(2022 吉安縣模擬)圖中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產技術中的四種情景,其中達到了增大壓強目的的是( )A.鐵軌鋪在枕木上 B.圖釘的釘尖做得很尖C.螺母下墊墊圈 D.滑雪用滑雪板【變式2】.(2022 海南模擬)小明用約100顆釘子做成了釘床甲,6顆釘子做成釘床乙,如圖所示(釘子規格相同)。將一個塑料袋裝滿水封好,先后放到兩個釘床上,發現它放到釘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釘床乙上卻被扎破了,這是因為裝滿水的塑料袋( )A.在甲上受到的壓力小 B.在甲上沒有受到壓力C.在乙上受到的壓強大 D.在乙上的受力面積大核心考點三:液體的壓強知識歸納液體不但對容器的______和______會產生壓強,液體的______也存在壓強。液體的深度越大,壓強越______。21教育網2.壓強計是比較液體內部 壓強大小 的儀器。當壓強計金屬盒上蒙的______受到壓強時,U形玻璃管左右兩管內的液面就會出現______,壓強越大,液面的______越大。3.液體壓強的特點:(1)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______。(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____________的壓強相等。(3)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______有關,在深度相同時,______越大,壓強越大。4、壓強計:當壓強計一端金屬盒上橡皮膜受到液體擠壓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兩邊高度差也越大。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液體內部壓強與密度的關系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質量的關系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受重力作用且液體具有流動性。2.在比較固體對固體產生的壓力和壓強的大小時,先比較壓力F的大小,再根據公式p=比較壓強;在比較液體對固體產生的壓力和壓強的大小時,通常先根據公式p=ρgh比較壓強,再根據F=pS比較壓力。3.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某點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重量、體積及容器的大小、形狀無關。4.深度是液面到液體內部某處的垂直距離;高度是液體底部到液體內部某處的垂直距離。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3】(2021秋 徐匯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豎直薄隔板將其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側部分底面積是左側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左、右兩側分別注入兩種不同液體,液面在圖中位置時,橡皮膜恰好不發生形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中左、右兩側液體的質量相等B.左側液體的質量大于右側液體的質量C.容器中左、右兩側液體的密度相同D.左側液體的密度小于右側液體的密度【變式3】.(2021秋 閔行區期末)小晨對同種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提出兩種猜想:①同種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高度有關;②同種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深度有關。于是他對同種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進行研究,在橫截面積相同的柱形容器側壁開口處包有相同的橡皮膜,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容器側壁開口處與水面的距離從左往右分別為h1、h2、h3、h4、h5且h1<h2<h3=h4=h5,橡皮膜的鼓起情況及相關現象如圖所示(圖c、d、e橡皮膜鼓起程度相同)。(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 現象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2)小晨觀察圖(a)、(b)、(c)的實驗現象認為:同種液體,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隨著液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請你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小晨的結論正確與否,并闡述理由。小晨的結論是 ,理由1: ;理由2: 。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2021 杭州)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用到數學方法,如公式、圖像、比例等。下列科學概念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的是( )①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②壓強: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③種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④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題2】.(2021 廣元)如圖所示,人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木凳上感覺要舒服,是因為( )A.彈簧的彈力與人體受到的重力平衡B.減小了人體受到的壓力C.減小了人體受到的壓強D.減小了人體受到的壓力和壓強【題3】.如圖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積為S,在容器中裝入某種液體,液體的重力為G,密度為ρ,深度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 )A.和G B.ρgh和G C.和ρghS D.ρgh和ρghS【題4】.(2021 遵義)如圖所示,是質量為20kg的超市購物車。某同學在超市選購商品的過程中,發現用力推一下購物車,車就會自己向前運動一段距離,購物車“自己向前運動”是由于購物車具有 ;若他在購物車內放入質量為15kg的貨物后,購物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10cm2,此時購物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Pa。(g取10N/kg)【來源:21cnj*y.co*m】【題5】.(2021 遼陽)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先進的常規動力破冰船﹣﹣﹣﹣﹣“雪龍2號”,排水量為14000t,其滿載時排開海水的體積為 m3,所受浮力為 N。其海面下5m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Pa。(ρ海水=1.0×103kg/m3,g=10N/kg)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2021 衡陽縣自主招生)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A、B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A的底面積大于B的底面積,甲的總高度大于乙的總高度,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現分別從兩容器中抽出高度相同的液體,則甲、乙液體的密度ρ以及各自剩余質量m的關系是(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題2】.(2021 青島自主招生)一水箱由圓筒與圓錐面無縫連接,形狀和尺寸如右圖所示,箱內底部p處有一壓強傳感器,開始水箱是空的,現在以每秒1kg的速度平緩地向箱內注水。下列哪個圖能夠表示注水過程中,水在p處產生的壓強隨時間變化情況( )21·cn·jy·comA.B. C.D.【題3】.(2020 市南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之比為3:1:1,現將9個這樣的長方體在水平面上疊放成一個正方體,在結構穩定的情況下,抽走其中的一塊后,其對地面的最大壓強和最小壓強之比為( )21*cnjy*comA.3:2 B.9:8 C.1:1 D.8:6【題4】(多選).(2021 衡陽縣自主招生)如圖所示,材料相同、半徑相同、質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A和半圓柱體B靠在一起,A、B之間光滑,地面粗糙,A的重力為G,開始A靜止在地面上,現過A的軸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緩慢的將A拉離平面一直滑到B的頂端,整個過程中,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對該過程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開始時拉力F最大為3G,以后逐漸減小為0B.A、B間的壓力開始最大為2G,而后逐漸減小到GC.地面受到B的壓力大小一直不變D.地面對B的摩擦力逐漸增大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1 廣州模擬)把重為6N的鐵塊放在重為20N的木塊上方,接著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如圖所示,則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 )A.6N B.20N C.26N D.14N【題2】.(2021 倉山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是多功能削皮器。當用它削瓜皮時,以下實例中使用原理和它相同的是( )A.載重汽車安裝了很多車輪B.鐵軌鋪在枕木上C.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D.圖釘帽的面積做得較大【題3】.(2021 清江浦區一模)如圖所示,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圓孔,用薄橡皮膜將小圓孔封閉不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問題是( )A.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生壓強B.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C.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D.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題4】.(2022 雨花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別用沿豎直方向的力壓住一銅圓柱體兩端,圓柱體對食指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圓柱體對大拇指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F1=F2,p1=p2 B.F1<F2,p1<p2C.F1=F2,p1<p2 D.F1>F2,p1>p2【題5】.(2021 蕪湖二模)裝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置于水平面上,兩種液體沒有混合。上層液體的密度為0.8g/cm3,下層液體是水,水的密度為1.0g/cm3,高度h2=10cm。已知燒杯的底面積為100cm2,燒杯中的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力為14N,g取10N/kg,則上層液體的高度h1為 cm。【題6】.(2022 南海區校級模擬)小明沒有合適的量筒來測形狀不規則菠蘿的體積,于是他先在底面積為20cm2的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00g;再用細線將菠蘿懸吊在水中,通過加減砝碼和調節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圖所示,此時天平的稱量結果為 g,據此算出該粽子的體積為 cm3;水對燒杯底部增加的壓強為 Pa。(g=10N/kg)【題7】.(2022 碧江區 模擬)我國自主研發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世界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最大深度7062米。在同一深度,液體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下潛到3000m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Pa。(海水密度取1.0×103kg/m3)【題8】.(2021 沈陽二模)小虎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液體壓強特點。(1)小虎向A圖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觀察到橡皮膜向下凸,這說明 。(2)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時,使用B圖的壓強計更適合,它的主要優點是 。小虎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調節的方法是 ,使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相平。2-1-c-n-j-y(3)小虎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處,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如圖2甲、乙、丙所示,可初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4)圖2丙中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h=10c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為 Pa。(U形管內液體的密度ρ液=1.2×103kg/m3,大氣壓強取1.0×105Pa,g取10N/kg)(5)如圖2甲,將壓強計的探頭豎直上提適當距離,并向容器中加水使得橡皮膜距離水面高度不變,則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題9】.(2021 江漢區模擬)如圖所示,用一只礦泉水瓶和一塊海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實驗時,通過觀察 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在圖A、B、C操作中,觀察圖 可知: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若將礦泉水瓶放在石塊上,如圖D所示.圖D與圖A比較,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4)在A圖中畫出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的示意圖。【題10】.(2022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A、B兩物體均為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A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將B物體疊放在A物體上,如圖甲所示。若沿豎直方向將B物體切去一部分,A對地面的壓強與切去部分的寬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A、B物體的邊長分別為20cm、10cm。求:(1)A物體的密度;(2)B物體的重力;(3)現將A、B兩物體分別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圖丙所示。在正方體A、B上沿豎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將截下的部分分別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上,若疊放后A、B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則k的值為多少?3章第七節壓強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壓力、壓強的概念。(2)掌握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并會運用壓強公式。(4)了解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5)知道液體內部存在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6)掌握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7)會運用液體壓強公式。【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2)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探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生活和物理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研究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重點難點】【重點】(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2)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3)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難點】探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 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知識歸納壓力是 垂直 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與重力的區別:重力 壓力產生原因 地球的吸引 接觸且有擠壓方向 豎直向下 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體大 小 G = mg 由施力物體決定作 用 點 重心 受力物體表面當受力面積相同時, 壓力 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顯 ;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 小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顯 。www.21-cn-jy.com壓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決定的。4.壓強:物體單位 面積 受到的 壓力 。定義式: 壓強= 。用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壓強公式可寫為 p= 。www-2-1-cnjy-com5.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為 帕斯卡 ,簡稱 帕 ,符號為 Pa ,1帕= 1 牛/米2。1.公式p=中,F與S對應于同一個研究對象,這個公式適用于固體、液體、氣體的壓強計算。2.壓力F和受力面積S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但壓強p和F、S之間卻有密切關系。3.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積,不是物體的表面積。4.利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時,務必注意單位統一。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1】1.(2021秋 平潭縣期末)如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A.可以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B.其施力物體是地球C.大小一定等于運動員的重力D.可以使跳板發生形變【解答】解:A、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使跳板彎曲,說明壓力可以使跳板發生形變,故A錯誤;B、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人,故B錯誤;C、跳板被壓彎的過程中,跳板不是水平的,所以壓力的大小不等于重力,故C錯誤;D、由圖可知,跳板在壓力的作用下發生了形變,故D正確。故選:D。【變式1】(2021秋 黃浦區月考)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在相同的海綿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較深。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對海綿的凹陷程度如圖所示,則( )A.甲切去的質量一定比乙大B.它們切去的質量可能相同C.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小D.它們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解答】解:(1)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在相同的海綿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較深,所以,p甲>p乙,而F甲=G甲=m甲g,F乙=G乙=m乙g,所以,>,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海綿的凹陷程度相同,則甲乙對海綿壓強相等,即p甲剩=p乙剩,所以,=,所以,>,所以,m甲切>m乙切,故A正確、B錯誤;(2)因為p======ρgL,因為p甲剩=p乙剩,所以,ρ甲gL甲剩=ρ乙gL乙剩,即ρ甲L甲剩=ρ乙L乙剩,由圖可知,L甲剩>L乙剩,所以,ρ甲<ρ乙,又因為,>,ρ=,V=Sh,所以,>,即ρ甲h甲切>ρ乙h乙切,所以,h甲切>h乙切,故C、D錯誤。故選:A。核心考點二: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知識歸納1.增大壓強的方法:(1)受力面積一定時, 增大 壓力。(2) 壓力 一定時, 減小 受力面積。(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 增大 壓力和 減小 受力面積。21*cnjy*com2.減小壓強的方法:(1) 受力面積 一定時,減小壓力。(2)壓力一定時,增大 受力面積 。(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 減小 壓力和增大 受力面積 。【合作探究】除教材上的例子,請同學們再各舉兩個生活中減小和增大壓強的例子。答:減小壓強:書包背帶做得較寬;滑雪板的面積較大。增大壓強:盲道上突起的圓點;冰鞋上裝有冰刀。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2】(2022 吉安縣模擬)圖中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產技術中的四種情景,其中達到了增大壓強目的的是( )A.鐵軌鋪在枕木上 B.圖釘的釘尖做得很尖C.螺母下墊墊圈 D.滑雪用滑雪板【解答】解:A、鐵軌鋪在枕木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不合題意;B、圖釘的釘尖做得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符合題意;C、螺母下墊墊圈,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不合題意;D、滑雪用滑雪板,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D不合題意。故選:B。【變式2】.(2022 海南模擬)小明用約100顆釘子做成了釘床甲,6顆釘子做成釘床乙,如圖所示(釘子規格相同)。將一個塑料袋裝滿水封好,先后放到兩個釘床上,發現它放到釘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釘床乙上卻被扎破了,這是因為裝滿水的塑料袋( )A.在甲上受到的壓力小 B.在甲上沒有受到壓力C.在乙上受到的壓強大 D.在乙上的受力面積大【解答】解:釘床甲100顆釘子做成,6顆釘子做成了釘床乙,由此可知,將一個塑料袋裝滿水封好,先后放到兩個釘床上,在甲、乙上的壓力相同,且甲的受力面積大于乙的受力面積,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所以發現它放到釘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釘床乙上卻被扎破了,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核心考點三:液體的壓強知識歸納液體不但對容器的 底部 和 側壁 會產生壓強,液體的 內部 也存在壓強。液體的深度越大,壓強越 大 。21教育網2.壓強計是比較液體內部 壓強大小 的儀器。當壓強計金屬盒上蒙的 橡皮膜 受到壓強時,U形玻璃管左右兩管內的液面就會出現 高度差 ,壓強越大,液面的 高度差 越大。3.液體壓強的特點:(1)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 各個方向 的壓強相等。(3)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 密度 有關,在深度相同時, 密度 越大,壓強越大。4、壓強計:當壓強計一端金屬盒上橡皮膜受到液體擠壓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高度差,壓強越大,兩邊高度差也越大。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液體內部壓強與密度的關系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質量的關系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受重力作用且液體具有流動性。2.在比較固體對固體產生的壓力和壓強的大小時,先比較壓力F的大小,再根據公式p=比較壓強;在比較液體對固體產生的壓力和壓強的大小時,通常先根據公式p=ρgh比較壓強,再根據F=pS比較壓力。3.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某點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重量、體積及容器的大小、形狀無關。4.深度是液面到液體內部某處的垂直距離;高度是液體底部到液體內部某處的垂直距離。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3】(2021秋 徐匯區校級期中)如圖所示,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豎直薄隔板將其分成左、右兩部分,右側部分底面積是左側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左、右兩側分別注入兩種不同液體,液面在圖中位置時,橡皮膜恰好不發生形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中左、右兩側液體的質量相等B.左側液體的質量大于右側液體的質量C.容器中左、右兩側液體的密度相同D.左側液體的密度小于右側液體的密度【解答】解:AB、液體壓強的大小是通過橡皮膜的凸起體現出來的,左、右兩側分別注入兩種不同液體,液面在圖中位置時,橡皮膜恰好不發生形變,說明左、右兩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相等,而橡皮膜位于隔板底部,所以左、右兩側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右側部分橫截面積是左側的2倍,根據p=可得F=pS,可知,左側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右側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因兩側均為直壁形容器,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故左側液體的重力小于右側液體的重力,又因為G=mg,所以左側液體的質量小于右側液體的質量,故AB錯誤;CD、左、右兩側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相等,而左側液體的深度大于右側液體的深度,根據p=ρgh可知,左側液體的密度小于右側液體密度,故C錯誤、D正確。故選:D。【變式3】.(2021秋 閔行區期末)小晨對同種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提出兩種猜想:①同種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高度有關;②同種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液體深度有關。于是他對同種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進行研究,在橫截面積相同的柱形容器側壁開口處包有相同的橡皮膜,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容器側壁開口處與水面的距離從左往右分別為h1、h2、h3、h4、h5且h1<h2<h3=h4=h5,橡皮膜的鼓起情況及相關現象如圖所示(圖c、d、e橡皮膜鼓起程度相同)。(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 現象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2)小晨觀察圖(a)、(b)、(c)的實驗現象認為:同種液體,液體內部壓強大小隨著液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請你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判斷小晨的結論正確與否,并闡述理由。小晨的結論是 ,理由1: ;理由2: 。【解答】(1)實驗中,橡皮膜受到液體的壓強,會向外凸出,液體壓強越大,凸出程度越大,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橡皮膜凸出程度的大小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2)由圖(a)、(b)和(c)可知,圖中深度、高度都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研究同種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高度關系時,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改變液體的高度;由圖(c)、(d)和(e)可知,液體深度相同,高度不同,但是液體壓強相同,說明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高度無關;故小晨的結論時錯誤的。故答案為:(1)橡皮膜凸出程度的大小;(2)錯誤的;由圖(a)、(b)和(c)可知,圖中深度、高度都不同,而研究同種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高度關系時,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改變液體的高度;由圖(c)、(d)和(e)可知,液體深度相同,高度不同,但是液體壓強相同,說明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高度無關。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2021 杭州)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用到數學方法,如公式、圖像、比例等。下列科學概念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的是( )①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②壓強: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③種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④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可以【解答】解:①速度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為v=,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②壓強是指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公式為p=,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③種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圍內生物個體的數量,例如在10米2的地里種了50棵玉米,則玉米的種群密度為5棵/米2,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④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顯然這是用公式來計算溶質的質量分數,可以使用數學方法表示。故選:D。【題2】.(2021 廣元)如圖所示,人坐在沙發上比坐在木凳上感覺要舒服,是因為( )A.彈簧的彈力與人體受到的重力平衡B.減小了人體受到的壓力C.減小了人體受到的壓強D.減小了人體受到的壓力和壓強【解答】解:人坐在沙發上或木凳上,受到的支持力或彈力與人體受到的重力平衡,即人體受到的支撐面的壓力相等,坐沙發身體被包圍的面積大,即受力面積大,這樣人體受到的壓強就小,從而感覺舒服;故選項A、B、D錯誤,選項C正確。故選:C。【題3】.如圖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積為S,在容器中裝入某種液體,液體的重力為G,密度為ρ,深度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 )A.和G B.ρgh和G C.和ρghS D.ρgh和ρghS【解答】解:某種液體的深度為h,則p=ρgh,由p=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F=pS=ρghS。故選:D。【題4】.(2021 遵義)如圖所示,是質量為20kg的超市購物車。某同學在超市選購商品的過程中,發現用力推一下購物車,車就會自己向前運動一段距離,購物車“自己向前運動”是由于購物車具有 ;若他在購物車內放入質量為15kg的貨物后,購物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10cm2,此時購物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Pa。(g取10N/kg)【來源:21cnj*y.co*m】【解答】解:用力推一下購物車,購物車運動起來,由于購物車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離手后還能向前運動一段距離;質量為20kg的購物車上裝有15kg的貨物,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總=(m1+m2)g=(20kg+15kg)×10N/kg=350N,購物車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S=10cm2=0.001m2,此時購物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3.5×105Pa。故答案為:慣性;3.5×105。【題5】.(2021 遼陽)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先進的常規動力破冰船﹣﹣﹣﹣﹣“雪龍2號”,排水量為14000t,其滿載時排開海水的體積為 m3,所受浮力為 N。其海面下5m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Pa。(ρ海水=1.0×103kg/m3,g=10N/kg)【解答】解:(1)“雪龍2號”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14000×103kg×10N/kg=1.4×108N,由F浮=ρ液gV排可得,滿載時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1.4×104m3;(2)“雪龍2號”海面下5m處受到海水的壓強: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5m=5×104Pa。故答案為:1.4×104;1.4×108;5×104。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2021 衡陽縣自主招生)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A、B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A的底面積大于B的底面積,甲的總高度大于乙的總高度,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現分別從兩容器中抽出高度相同的液體,則甲、乙液體的密度ρ以及各自剩余質量m的關系是(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解答】解:根據p=可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ρ液ghS,由于F甲=F乙,即:ρ甲gh甲S甲=ρ乙gh乙S乙,則:ρ甲h甲S甲=ρ乙h乙S乙,由于h甲>h乙,則ρ甲S甲<ρ乙S乙﹣﹣﹣﹣﹣﹣﹣①由圖知S甲>S乙,所以ρ甲<ρ乙;在兩容器中分別抽出相同高度△h的液體,則抽出液體的質量△m甲=ρ甲△hS甲,△m乙=ρ乙△hS乙,因ρ甲S甲<ρ乙S乙,則ρ甲△hS甲<ρ乙△hS乙,由此可知△m甲<△m乙,由圖可知,容器為規則的容器,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即甲液體的質量等于乙液體的質量,則剩余的液體的質量m甲>m乙。21cnjy.com故選:A。【題2】.(2021 青島自主招生)一水箱由圓筒與圓錐面無縫連接,形狀和尺寸如右圖所示,箱內底部p處有一壓強傳感器,開始水箱是空的,現在以每秒1kg的速度平緩地向箱內注水。下列哪個圖能夠表示注水過程中,水在p處產生的壓強隨時間變化情況( )21·cn·jy·comA.B. C.D.【解答】解:據圖可知,容器的形狀是底部是圓錐,上部是圓柱,相同時間倒入相同質量的水,故開始時液面在圓錐中時,高度增加較快,且越來越慢,在圓柱中高度增加最慢,水在容器中的增加的高度先快后慢,根據p=ρgh可知,水在p處產生的壓強隨時間變化是先快后慢,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3】.(2020 市南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之比為3:1:1,現將9個這樣的長方體在水平面上疊放成一個正方體,在結構穩定的情況下,抽走其中的一塊后,其對地面的最大壓強和最小壓強之比為( )21*cnjy*comA.3:2 B.9:8 C.1:1 D.8:6【解答】解:由題意知,不管從哪里任意抽取一塊,剩余長方體的重力之和都相等,因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其自身重力大小,所以對地面的壓力都相等,從最下層抽取一塊,此時壓強最大,從上面兩層任意抽取一塊,此時壓強最小,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之比為3:1:1,故最大受力面積和最小受力面積之比為3:2,由p=可得,最大和最小壓強之比為3:2。故選:A。【題4】(多選).(2021 衡陽縣自主招生)如圖所示,材料相同、半徑相同、質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A和半圓柱體B靠在一起,A、B之間光滑,地面粗糙,A的重力為G,開始A靜止在地面上,現過A的軸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可緩慢的將A拉離平面一直滑到B的頂端,整個過程中,B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對該過程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開始時拉力F最大為3G,以后逐漸減小為0B.A、B間的壓力開始最大為2G,而后逐漸減小到GC.地面受到B的壓力大小一直不變D.地面對B的摩擦力逐漸增大【解答】解:AB、圓柱體A和半圓柱體B的圓心的連線為2R,故其與豎直方向夾角為60°;A球受三個力平衡,如圖所示:三個力構成封閉矢量三角形三個邊,其中重力不變,其它兩個力的夾角變小,開始時拉力F最大為G,以后逐漸減小為0,故A錯誤;A、B間的壓力開始最大為2G,而后逐漸減小到G,故B正確;CD、對圓柱體A和半圓柱體B分析,受重力、水平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支持力:N=G+GB,保持不變,故對地壓力大小不變;摩擦力f=F,逐漸減小到零;故D錯誤;故選:BC。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1 廣州模擬)把重為6N的鐵塊放在重為20N的木塊上方,接著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如圖所示,則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 )A.6N B.20N C.26N D.14N【解答】解:把鐵塊和木塊看做一個整體,該整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整體的重力,故壓力為20N+6N=26N。故選:C。【題2】.(2021 倉山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是多功能削皮器。當用它削瓜皮時,以下實例中使用原理和它相同的是( )A.載重汽車安裝了很多車輪B.鐵軌鋪在枕木上C.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D.圖釘帽的面積做得較大【解答】解:多功能削皮器的刀片比較薄,用削瓜皮時使用原理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A、載重汽車安裝了很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B、鐵軌鋪在枕木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C、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D、圖釘帽的面積做得較大,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所以使用原理和它相同的是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故選:C。【題3】.(2021 清江浦區一模)如圖所示,用隔板將玻璃容器均分為兩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圓孔,用薄橡皮膜將小圓孔封閉不可以用該裝置探究的問題是( )A.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底部產生壓強B.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C.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深度有關D.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解答】解:A、此時的橡皮膜沒有處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該現象不能驗證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故A符合題意;【來源:21·世紀·教育·網】B、在容器兩邊分別裝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兩種液體,若橡皮膜凹向左邊,則右邊液體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邊,則左邊液體密度大,因此本實驗裝置能大致比較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系”,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則應在容器兩側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觀察橡皮膜產生的現象;液體壓強是否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在容器兩側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種液體,觀察橡皮膜產生的現象;可以探究“液體壓強跟深度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此裝置可以在一側倒入液體,如果橡皮膜凸出,則表明液體對容器的側壁有壓強,若不凸出,則表明液體對側壁沒有壓強;可以探究液體是否對容器的側壁產生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題4】.(2022 雨花區校級模擬)如圖所示,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別用沿豎直方向的力壓住一銅圓柱體兩端,圓柱體對食指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圓柱體對大拇指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F1=F2,p1=p2 B.F1<F2,p1<p2C.F1=F2,p1<p2 D.F1>F2,p1>p2【解答】解:圓柱體在豎直方向上處于靜止狀態,則食指對圓柱體的壓力加上圓柱體的重力與大拇指對圓柱體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食指對圓柱體的壓力小于大拇指對圓柱體的壓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圓柱體對食指的壓力小于圓柱體對大拇指的壓力,即F1<F2,根據p=知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圓柱體對食指的壓強小于圓柱體對大拇指的壓強,即p1<p2,故B正確。故選:B。【題5】.(2021 蕪湖二模)裝有兩種不同液體的燒杯置于水平面上,兩種液體沒有混合。上層液體的密度為0.8g/cm3,下層液體是水,水的密度為1.0g/cm3,高度h2=10cm。已知燒杯的底面積為100cm2,燒杯中的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力為14N,g取10N/kg,則上層液體的高度h1為 cm。【解答】解:燒杯底面積為:S=100cm2=0.01m2,燒杯中的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力為14N,即F=14N,則燒杯底受到的壓強為:p===1400Pa,水的密度為:ρ2=1.0g/cm3=1000kg/m3,水的深度為h2=10cm=0.1m,則水產生的壓強為:p2=ρ2gh2=1000kg/m3×10N/kg×0.1m=1000Pa;【版權所有:21教育】上層液體產生的壓強為:p1=p﹣p2=1400Pa﹣1000Pa=400Pa,上層液體的密度為;ρ1=0.8g/cm3=800kg/m3,由p=ρgh得,上層液體的高度為:h1===0.05m=5cm。故答案為:5。【題6】.(2022 南海區校級模擬)小明沒有合適的量筒來測形狀不規則菠蘿的體積,于是他先在底面積為20cm2的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00g;再用細線將菠蘿懸吊在水中,通過加減砝碼和調節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圖所示,此時天平的稱量結果為 g,據此算出該粽子的體積為 cm3;水對燒杯底部增加的壓強為 Pa。(g=10N/kg)【解答】解:如圖所示,此時天平的稱量結果為:100g+50g+2.4g=152.4g;由題意得,菠蘿排開水的質量為m排=152.4g﹣100g=52.4g,因菠蘿浸沒在水中,則根據密度公式可得該菠蘿的體積:V菠蘿=V排===52.4cm3,則水面上升的高度為:Δh===2.62cm=0.0262m,則水對燒杯底部增加的壓強為:Δp=ρgΔh=1.0×103kg/m3×10N/kg×0.0262m=262Pa。故答案為:152.4;52.4;262。【題7】.(2022 碧江區 模擬)我國自主研發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世界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最大深度7062米。在同一深度,液體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下潛到3000m時,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Pa。(海水密度取1.0×103kg/m3)【解答】解:(1)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同;(2)潛水器下潛到3000m處受到的壓強為: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3000m=3×107Pa。故答案為:相同;3×107。【題8】.(2021 沈陽二模)小虎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液體壓強特點。(1)小虎向A圖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觀察到橡皮膜向下凸,這說明 。(2)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時,使用B圖的壓強計更適合,它的主要優點是 。小虎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調節的方法是 ,使U形管左右兩側的液面相平。2-1-c-n-j-y(3)小虎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處,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如圖2甲、乙、丙所示,可初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4)圖2丙中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h=10c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為 Pa。(U形管內液體的密度ρ液=1.2×103kg/m3,大氣壓強取1.0×105Pa,g取10N/kg)(5)如圖2甲,將壓強計的探頭豎直上提適當距離,并向容器中加水使得橡皮膜距離水面高度不變,則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解答】解:(1)沒有倒水時,橡皮膜是平的,向裝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具有重力和流動性,則水對橡皮膜有向下的壓力,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這說明液體對橡皮膜有向下的壓強;(2)用A做實驗時,壓強的大小變化是通過橡皮膜的凹陷程度來顯示的,當壓強變化較小時,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變化較小,不易觀察;用B做實驗,壓強的大小變化是通過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來顯示的,當壓強變化較小時,液面的高度差較明顯,易于觀察;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內水面有高度差,說明軟管內封閉的氣體不受力時,壓強與外界氣壓不相等,對實驗結果會造成影響,應拆掉橡膠管重新安裝;(3)由圖2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橡皮膜所處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說明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4)圖2中U形管左右兩側水面的高度差h=10cm=0.1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之差約為:p=ρ液gh=1.2×103kg/m3×10N/kg×0.1m=1200Pa,因此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為:p管=p+p大氣=1.012×105Pa;(5)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將壓強計的探頭豎直上提適當距離,并向容器中加水使得橡皮膜距離水面高度不變,前后兩次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沒有變化,因此壓強沒有變化,壓強計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變。故答案為:(1)液體對橡皮膜有向下的壓強;(2)通過觀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更容易反映液體壓強大小,也便于比較不同方向液體壓強的關系;拆掉橡膠管重新安裝;(3)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4)1.012×105;(5)不變。【題9】.(2021 江漢區模擬)如圖所示,用一只礦泉水瓶和一塊海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實驗時,通過觀察 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在圖A、B、C操作中,觀察圖 可知: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若將礦泉水瓶放在石塊上,如圖D所示.圖D與圖A比較,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4)在A圖中畫出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的示意圖。【解答】解:(1)實驗時,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或形變)程度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關系,要控制壓力大小一定,在圖A、B、C操作中,觀察圖A和B可知: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1·c·n·j·y(3)圖D與A比較,因壓力和受力面積都相同,由壓強公式可知,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強相同,故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4)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在海綿上,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向下,如圖所示:故答案為:(1)海綿的凹陷(或形變)程度; (2)A、B;(3)相同;壓力和受力面積都相同;(4)如上圖。21·世紀*教育網【題10】.(2022 沙坪壩區校級模擬)A、B兩物體均為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A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將B物體疊放在A物體上,如圖甲所示。若沿豎直方向將B物體切去一部分,A對地面的壓強與切去部分的寬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A、B物體的邊長分別為20cm、10cm。求:(1)A物體的密度;(2)B物體的重力;(3)現將A、B兩物體分別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圖丙所示。在正方體A、B上沿豎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將截下的部分分別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上,若疊放后A、B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則k的值為多少?【解答】解:(1)A的邊長LA=20cm=0.2m,B的邊長LB=10cm=0.1m,A的底面積SA=LA2=(0.2m)2=0.04m2,B的底面積SB=LB2=(0.1m)2=0.01m2,A對地面的壓強與切去部分的寬度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當切去部分的寬度為10cm時,即B物體全部被切除時,A對地面的壓強為4000Pa,根據壓強公式可知p1==,代入數據得:4000Pa=,故GA=160N;根據G=mg可知A的質量mA===16kg,根據密度公式可知A的密度ρA===2×103kg/m3;(2)當切去部分的寬度為0cm時,即B物體沒有被切除時,A對地面的壓強為4250Pa,根據壓強公式可知:p2==,代入數據得:4250Pa=,據此得出B的重力GB=10N;(3)由于A、B分別沿豎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截下一部分,并將截下的部分分別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上,則截下的部分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FA′=GA﹣kGA+kGB=(1﹣k)GA+kGB;FB′=GB﹣kGB+kGA=(1﹣k)GB+kGA;截下的部分對地面的受力面積分別為:SA′=SA﹣kSA=(1﹣k)SA;SB′=SB﹣kSB=(1﹣k)SB;因為A、B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同,即pA′=pB′,所以,=,即:=,所以,+=+,即:×(﹣)=﹣,則:×(﹣)=﹣,解得:k=。答:(1)A物體的密度為2×103kg/m3;(2)B物體的重力為10N;(3)k的值為。3章第七節壓強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壓力、壓強的概念。(2)掌握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并會運用壓強公式。(4)了解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5)知道液體內部存在壓強,以及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6)掌握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7)會運用液體壓強公式。【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2)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探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生活和物理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研究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重點難點】【重點】(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2)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3)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難點】探究水內部壓強的特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運動和力 第7節 壓強(原卷版).doc 第三章 運動和力 第7節 壓強(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