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機械運動知識歸納1.機械運動及分類: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_______的變化。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_______運動。直線運動又可分為______________運動和______________運動。2.參照物:研究某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_______的物體。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同。3.速度和平均速度(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速度是指物體在______________內通過的路程,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體運動的_______。(3)速度的計算公式:_______。注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時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認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4)平均速度:當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時,由公式v=算出來的速度稱為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的比值。21*cnjy*com(5)速度的單位換算:1 m/s=_______km/h。(6)一般人的步行速度約是6 km/h,其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1】(2022春 秦都區月考)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出發,圖甲是a車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b車運動的v﹣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4s內,a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第2s末,a、b兩小車相遇C.第5s末,a、b兩車相距15mD.若兩車一起向南運動,在第5s時a車司機看到b車在向南運動【變式1】(2021秋 福州期末)唐朝詩人孟郊在《登科后》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圖所示,是詩人騎馬賞花的情景,若說詩人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路面 B.路邊的百花 C.身后的房屋 D.詩人的馬核心考點二:力的存在知識歸納1.力的定義:力是物體對_______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改變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也同樣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4.彈力:物體受力時發生彈性形變,不受力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種性質叫彈性。_____________________,彈力也越大。5.力的單位是_______,單位符號是_______。6.測量力大小的工具是_______,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______________;為了不使其受損,被測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的末端畫一個_______表示力的_______,在_______邊上標上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_______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2】(2021秋 遵義期末)下列幾個事例中,主要能體現力改變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A. 運動員拉開弓 B. 熊貓拉彎竹子C. 用力拉長拉力器 D. 運動員把球踢出【變式2】.(2021秋 和平區期末)構建思維導圖是整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某同學復習力學知識時構建的思維導圖,圖中Ⅱ處可補充的例子是(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飛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C.用力捏氣球,氣球被捏扁D.用力將餃子捏成不同的造型核心考點三: 重力知識歸納1.重力:物體由于__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1)方向:______________;作用點:______________,施力物體是_______。(2)重力與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比值為 g。(3)g的物理意義:質量為1 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 N。2.重力的大小還跟物體所處的_______和_______有關。物體在極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略_______,在山腳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頂要略_______些。3.應用重垂線:測量墻體等是否_______。水平儀:測量桌面等是否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3】(2021秋 豐澤區期末)如圖所示,這是我國“神舟十三號”乘組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的情景,若航天員在“失重”狀態的空間站進行體能鍛煉,下列活動中可采用的是( )A.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B.做俯臥撐C.用單杠做引體向上 D.舉啞鈴【變式3】.(2021秋 嶗山區期末)如圖所示,一輛車沿斜面向下行駛,能正確表示出該過程小車所受重力的示意圖是( )A.B.C.D.核心考點四:牛頓第一定律知識歸納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牛頓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通過_______概括出來的。2.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_______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_______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3.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慣性是物體固有的一種_______,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4】(2021春 淮安期末)小明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玩滑板,當他滑行到一橫桿前時(如圖所示)相對滑板豎直向上起跳,人與滑板分離后分別從桿的上、下方通過,然后人又落回到滑板上。忽略空氣阻力,P、Q是滑板的兩個端點,則小明落回滑板時的落點與原起跳點位置比較( )A.向Q端靠近 B.向P端靠近C.正好落在原起跳點位 D.無法確定【變式4】(2021春 徐聞縣期中)霧霾天氣里,快速行駛的B車司機看到不遠處的A車后立即剎車,由于 仍撞到A車,造成追尾事故。事故中,A車司機依靠 保護了自身安全,B車司機依靠 (后兩空均選填“安全帶”或“汽車頭枕”)保護了自身安全。21·cn·jy·com核心考點五:二力平衡的條件知識歸納1.二力平衡: 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狀態或_____________________狀態,則這兩個力是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兩個力,_______相等,_______相反,并且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取決于物體的初始狀態,若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2)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即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一定受到平衡力(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反之,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則一定處于平衡狀態。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異同比較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不同點 兩個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 兩個力分別作用在______________兩個力_______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兩個力_______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兩個力的性質_______相同 兩個力的性質_______相同兩個力作用的效果使物體運動狀態不變 兩個力分別產生各自的效果共同點 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5】吊車以2m/s的速度將1×104N的重物豎直向上勻速提起,這時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 1×104N,若吊車改為2m/s的速度使重物勻速下降,則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 1×104N。(均填“>”、“<”或“=”)【變式5】.(2021 鐵嶺三模)如圖所示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電動平衡車。人站在平衡車上且車處于水平地面靜止時,車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平衡車靠人身體前俯后仰改變重心來控制車速,是利用了重力方向 的原理;平衡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急剎車,人會被甩出去,這是因為人具有 的原因。核心考點六:摩擦力知識歸納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______________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_______。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兩物體必須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接觸面_______;③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21教育網3.根據不同的運動狀態,摩擦力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類。4.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6】如圖所示,放置在傳送帶上的物塊A隨傳送帶一起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A的機械能保持不變B.物塊A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著傳送帶向上的摩擦力C.物塊A只受到重力與支持力作用D.物塊A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著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變式6】(2021秋 濟寧期末)如圖所示,浴室防滑墊正面有防滑氣泡,反面有防滑吸盤。正面是通過增大 ,反面是利用大氣壓增大對地面的壓力,這兩種方法都能增大 力,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滑效果。核心考點七:壓強知識歸納1.壓力(1)定義:_______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壓力不是由重力產生的;壓力的方向不一定總是向下的;當物體自由靜止在水平臺面上時,它對臺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這是求固體壓力常用的方法。(3)壓力的方向:與受壓物體表面_______并指向受壓物體(4)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_大小和_______大小有關,受力面積_______,壓力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壓強(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2)公式:______________。(3)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符號為Pa。注意:壓強大小是由壓力和受力面積共同決定的,不僅僅取決于壓力大小。當S一定時,p與F成正比;當F一定時,p與S成反比。3.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_______不變時,減小受力面積;②______________不變時,增大壓力。(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壓力不變時,增大______________;②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小_______。4.液體的壓強(1)液體對容器的_______和側壁都會產生壓強,液體的內部也存在壓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用壓強計測量。(2)壓強計原理:橡皮膜受到的_______越大,兩管內液面的_______越大。(3)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一切液體內部都存在著壓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_。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_______,壓強越大。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7】一個均勻的長方體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若沿虛線切開,分成相等的兩塊。并把上面的一塊拿開,與沒分開前相比,每塊的密度及其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和壓強變化是( )A.密度、壓力、壓強、都減小一半B.密度減小一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不變C.密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不變D.密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減小一半【變式7】用銅、鐵制成的兩個圓柱體,它們底面積不相等,但高度相同,把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則( )A.銅柱對地面的壓強大B.鐵柱對地面的壓強大C.銅、鐵兩個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一樣大D.無法判斷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2022 廣東模擬)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車一定向右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C.甲車一定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題2】.(2021 錦江區模擬)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10N,實驗得到如表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A.實驗中只能用質量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B.實驗中當鉤碼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鉤碼所受的重力C.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kg時,它受到的重力為6.86ND.分析表中數據可得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98N/kg,表示1kg=98N【題3】.(2021 揚州模擬)如圖所示,用細線提著物體在空中保持靜止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細線對物體的拉力大于物體受到的重力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對細線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對細線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題4】.(2021 普蘭店區一模)在日常生活中,小剛發現:行駛在水平公路上的同一輛小汽車,小汽車的速度越大,剎死車時,車輪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距離就越遠,所以小剛認為: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速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小,滑行的距離就越遠。為了探究“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是否有關?”,小剛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電動機的轉速穩定且速度可調。(1)該實驗用電動機的好處是:容易使木塊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做 運動。(2)小剛在實驗的過程中,使木塊在長木板上分別以v1、v2、v3(v1<v2<v3)的速度運動,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所F1、F2、F3,且F1=F2=F3,則可得出的探究結論是: 。(3)小剛身邊有兩個體積相等的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如圖乙所示。學了摩擦力的知識后,小剛想知道:“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哪一個更粗糙?”。他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長木板上,分別水平拉動木塊和鐵塊運動,觀察相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①小剛的實驗方案不合理之處是: 。②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基礎上,寫出改正不合理之處的具體做法: 。【題5】.(2021 沈陽模擬)如圖所示是高壓鍋的示意圖,鍋蓋上有一個豎直空心柱為排氣孔,空心柱上配有一個限壓閥,當高壓鍋內的氣體壓強超過安全值時,鍋內氣體就會沖開限壓閥,放出一部分水蒸氣,使鍋內氣體壓強減小。現有一個直徑為22cm,空心柱小孔的橫截面積為10mm2,限壓閥的質量為100g的高壓鍋,用它來煮飯,若當時的大氣壓為1.0×105Pa。問:(1)此高壓鍋內氣體的最大壓強是多少?(2)經商品質量檢測部門檢測,此高壓鍋氣體的最大壓強不能超過1.8×105Pa,要使此高壓鍋能繼續安全使用,原來的限壓閥還能使用嗎?若不能,應再配一個質量為多大的限壓閥。(3)試說明為什么高壓鍋能將食物加熱到100攝氏度以上。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2021 青島自主招生)某同學騎共享單車,從學校門口出發并開始計時,他沿平直的公路騎行,其位置x﹣時間t圖象如圖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學校門口是位置坐標的原點B.在BC段,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C.DE段的速度大小為2m/sD.AB段與CD段騎行方向相反【題2】(多選).(2020 市北區校級自主招生)圓柱形實心均勻物體A、B高度相同,質量分別為mA、mB。密度分別為ρA、ρB,兩物體重疊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和乙所示。圖甲中,設A對B的壓強為p1,B對桌面的壓強為p2;圖乙中,設B對A的壓強為p3,A對桌面的壓強為p4,則下列比例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題3】.(2021 黃州區校級自主招生)小明家的高壓鍋鍋體直徑為24cm,排氣孔內徑(孔內直徑)為4mm。小明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當他到商店購買時售貨員告訴他,生產這個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量分別為100g和60g。(1)請你根據說明書給出的數據,通過計算說明,小明應該買哪一種限壓閥。(說明書標有:當大氣壓為105Pa時,該鍋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20℃,已知:水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取g=10N/kg,π≈3.14)(2)請你說明如果買另一種限壓閥,使用時會出現什么問題。【題4】.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側壁上有一開口彎管,彎管內的液面高度h1=0.8m;容器頂部和底部的面積均為0.1m2,頂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為1.2×103kg/m3,則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力為 N.(g取10N/kg)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1 柳州)中國設計制造的高鐵列車,其平穩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列車運行過程中,有外國記者將硬幣豎立在車廂的窗臺上(如圖所示),發現硬幣能長時間保持靜止,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站臺 B.鐵軌 C.車廂的窗臺 D.路邊的樹木【題2】.(2021 長沙)懷舊的竹蜻蜓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下列靜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A.B.C.D.【題3】.一塊質地均勻的磚,以圖所示a、b、c三種方式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重心位置( )A.a最高 B.b最高 C.c最高 D.一樣高【題4】.(2021 涼山州)“五一”期間,小華同父母從成都乘坐動車去古城西安。動車在某平直路段勻速行駛,小華將一蘋果豎直向上拋到一定高度(未到達車廂天花板,且拋出前后手的位置相對座椅不變),則蘋果落下的位置應是( )A.手中 B.手的后方C.手的前方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題5】.(2021 大慶)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三幅圖中均是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木板,圖甲、圖乙中木板靜止,木塊、鐵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圖丙中電動裝置D帶動木板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水平拴在豎直墻上,木塊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圖丙中木板做加速運動,則彈簧測力計讀數一定不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B.利用甲、乙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C.圖甲與圖丙相比,甲中彈簧測力計指針位置更穩定,讀數更準確D.利用甲、乙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是否有關【題6】.(2021 赤峰)某科技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支持力跟拉力的關系”。他們將調好的電子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一個邊長為10cm、質量為1.6kg的正方體合金塊放置在電子秤托盤中央,合金塊系有細線,用數字測力計沿豎直方向向上拉合金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取10N/kg)( )A.合金塊對電子秤的壓力和電子秤對合金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4N時,合金塊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平衡C.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4N時,合金塊受到電子秤的支持力為20ND.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14.5N時,合金塊對電子秤產生的壓強為1.5×102Pa【題7】.(2021 天門)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進行了如下猜想:A.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B.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C.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長方體木塊每個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如圖甲,小芳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上拉動長方體木塊,使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認為她的操作有誤,此時的拉力與滑動摩擦力 (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因為這兩個力不在 上。(2)小芳糾正錯誤后,重新實驗,記錄如下表實驗次數1~3:實驗次數 木塊放置方法 接觸面 壓力情況 彈簧測力計示數F/N1 平放 木塊與木板 木塊 2.02 平放 木塊與毛巾 木塊+1個鉤碼 2.83 平放 木塊與木板 木塊+1個鉤碼4 側放 ① ② 2.0①為了探究猜想A,應選擇實驗次數 (填序號);②表格中第3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如圖乙);③由2與3兩次實驗可知: 。(3)小明探究猜想C,設計并完成了第4次實驗,分析表中的記錄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表中第4次實驗①②兩處的信息忘記填寫,請你幫他完成 、 。【題8】.(2021 攀枝花)某物理小組在“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時,想知道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液及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量△p容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選取了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徑,且水不溢出),如圖所示,測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液及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量△p容,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中實驗序號1﹣5所示。液體分類 水(ρ水=1.0×103kg/m3) 未知液體(ρ液)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ρ球(×103kg/m3) 0.6 0.8 1.0 1.2 1.4 0.6 0.8 1.0 1.2 1.4△p液(帕) 294 392 490 490 490 294 392 490 539 539△p容(帕) 294 392 490 588 686 294 392 490 588 686(1)本實驗設計所用到的實驗方法是下列中的 。A.控制變量法 B.轉換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模型法(2)分析比較表中實驗序號1﹣5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當ρ球 ρ水(選填“>”、“<”、“=”、“≥”、“≤”)時,△p液=△p容。21cnjy.com(3)分析比較表中實驗序號1﹣5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p液與ρ球 (選填“成正比”、“成反比”或“無關”)。【來源:21·世紀·教育·網】(4)他們僅改變液體種類,利用上述實驗器材重復了實驗,得到數據如表中實驗序號6﹣10所示。據此可知該液體的密度ρ液= kg/m3。【出處:21教育名師】【題9】.(2021 青島)水平餐桌上有一瓶未開啟的礦泉水,瓶身上標有“凈含量330ml”的字樣,小明拿起瓶子時發現方格桌布上留有環形印跡,他想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估算一下壓強值。桌布上每個正方形小格的邊長為1cm。他先利用方格桌布一角測出了水深,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又數出了印跡占有多少個小格(不滿一格時,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印跡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瓶子的質量忽略不計。求:(1)瓶底受到的水的壓強;(2)這瓶水對方格桌布的壓強。【題10】.(2021 天門)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火星的質量約為6.4×1023kg,體積約為1.6×1020m3,火星離地球的距離大約為6×107km。假如在火星與地球間架設一條光速“高鐵”,我們就能夠乘坐光速列車去火星旅游。若光速列車的速度是3.0×108m/s,求:(1)火星的密度;(2)乘坐光速列車從地球到火星大約需要多長時間。運動和力3章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機械運動的概念,學會如何選擇參照物并且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理解靜止和運動的相對性。2. 知道速度的概念,并學會利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3.知道力的三要素,并學會用力的示意圖來表示力的三要素。4.知道重力的概念,并學會運用重力公式解決實際問題。5.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理解慣性的概念。能用慣性解釋生活中產生的有關現象。6.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及二力平衡的條件。7.知道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及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過程與方法】1.通過動畫演示加深對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的理解。2.通過問題闖關形式提高復習的積極性。3.通過知識結構圖的構建提高復習的效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生活處處有科學。【教學重難點 】【重點】:1.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慣性的應用與防止;2.二力平衡的條件;3.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難點】:1.判別物體受到的平衡力;2.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及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機械運動知識歸納1.機械運動及分類: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化。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_曲線運動。直線運動又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2.參照物:研究某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同。3.速度和平均速度(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和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2)速度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3)速度的計算公式:v= _。注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時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認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4)平均速度:當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時,由公式v=算出來的速度稱為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的比值。21*cnjy*com(5)速度的單位換算:1 m/s=3.6km/h。(6)一般人的步行速度約是6 km/h,其物理意義是一般人步行每小時通過的路程是6 km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1】(2022春 秦都區月考)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出發,圖甲是a車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b車運動的v﹣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4s內,a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第2s末,a、b兩小車相遇C.第5s末,a、b兩車相距15mD.若兩車一起向南運動,在第5s時a車司機看到b車在向南運動【解答】解:A、在s﹣t圖像上,a車在2~4s內的圖像是一條橫線,橫線表示靜止,故A錯誤;B、圖甲可以看出,第2s末a車所處的位置為20米處;b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s=vt=5m/s×2s=10m,又因為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出發,所以第2s末,a、b兩小車沒有相遇,故B錯誤;C、圖甲中4~6s的速度v=,第5s末a車所處的位置s=20m+20m/s×(5s﹣4s)=40米;b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s=vt=5m/s×5s=25m,又因為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沿相同方向出發,所以第5s末,a、b兩小車相距15m;故C正確;D、第5s時a車司機的速度v==m/s=20m/s,b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5m/s,a車速度大于b車速度,若兩車一起向南運動,a車司機看到b車在向北運動,故D錯誤。故選:C。【變式1】(2021秋 福州期末)唐朝詩人孟郊在《登科后》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圖所示,是詩人騎馬賞花的情景,若說詩人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路面 B.路邊的百花 C.身后的房屋 D.詩人的馬【解答】解:ABC、若以路面、路邊的百花、身后的房屋為參照物,詩人的位置發生改變,所以詩人是運動的,故ABC錯誤;D、若以詩人的馬為參照物,詩人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詩人是靜止的,故D錯誤。故選:D。核心考點二:力的存在知識歸納1.力的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改變物體的形狀。(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和物體運動的方向。3.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也同樣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之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彈力:物體受力時發生彈性形變,不受力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種性質叫彈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5.力的單位是牛頓 ,單位符號是N。6.測量力大小的工具是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使用前必須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為了不使其受損,被測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_。8.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在箭頭邊上標上力的大小,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作用點。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2】(2021秋 遵義期末)下列幾個事例中,主要能體現力改變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A. 運動員拉開弓 B. 熊貓拉彎竹子C. 用力拉長拉力器 D. 運動員把球踢出【解答】解:A、運動員拉開弓,弓變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B、熊貓把竹子壓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C、用力拉長拉力器,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錯誤;D、運動員把球踢出,球由靜止變為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故選:D。【變式2】.(2021秋 和平區期末)構建思維導圖是整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某同學復習力學知識時構建的思維導圖,圖中Ⅱ處可補充的例子是( )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飛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C.用力捏氣球,氣球被捏扁D.用力將餃子捏成不同的造型【解答】解:A、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A正確;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手印,橡皮泥的形狀發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C、用力捏氣球,氣球被捏扁,氣球形狀發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錯誤;D、用力將餃子捏成不同的造型,餃子皮的形狀發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D錯誤。故選:A。核心考點三: 重力知識歸納1.重力: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1)方向:豎直向下 ;作用點:物體的重心,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與物體的質量 成正比,比值為 g。(3)g的物理意義:質量為1 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 N。2.重力的大小還跟物體所處的緯度 和高度有關。物體在極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略 大,在山腳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頂要略 大些。3.應用重垂線:測量墻體等是否豎直。水平儀:測量桌面等是否水平。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3】(2021秋 豐澤區期末)如圖所示,這是我國“神舟十三號”乘組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的情景,若航天員在“失重”狀態的空間站進行體能鍛煉,下列活動中可采用的是( )A.用彈簧拉力器健身 B.做俯臥撐C.用單杠做引體向上 D.舉啞鈴【解答】解:A、用彈簧拉力器健身,是利用彈力健身,與重力無關,故A正確;B、做仰臥起坐是通過克服重力鍛煉身體,在失重狀態下,無法實現鍛煉身體的作用,故B錯誤;C、用單杠做引體向上是通過克服重力鍛煉身體,在失重狀態下,無法實現鍛煉身體的作用,故C錯誤;D、舉啞鈴是通過克服重力鍛煉身體,在失重狀態下,無法實現鍛煉身體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變式3】.(2021秋 嶗山區期末)如圖所示,一輛車沿斜面向下行駛,能正確表示出該過程小車所受重力的示意圖是( )A.B.C.D.【解答】解:斜面上的小車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與水平面垂直,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核心考點四:牛頓第一定律知識歸納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_大量實驗事實 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2.力和運動的關系:力不是維持 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3.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慣性是物體固有的一種屬性 ,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4】(2021春 淮安期末)小明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玩滑板,當他滑行到一橫桿前時(如圖所示)相對滑板豎直向上起跳,人與滑板分離后分別從桿的上、下方通過,然后人又落回到滑板上。忽略空氣阻力,P、Q是滑板的兩個端點,則小明落回滑板時的落點與原起跳點位置比較( )A.向Q端靠近 B.向P端靠近C.正好落在原起跳點位 D.無法確定【解答】解:小明在橫桿前相對滑板豎直向上起跳,人與滑板分離后分別從桿的上、下方通過,忽略空氣阻力,由于慣性人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水平地面是粗糙的,滑板由于受到地面的阻力做減速運動,所以人越過桿后將落在原起跳點的前方,所以小明落回滑板時向Q端靠近,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變式4】(2021春 徐聞縣期中)霧霾天氣里,快速行駛的B車司機看到不遠處的A車后立即剎車,由于 仍撞到A車,造成追尾事故。事故中,A車司機依靠 保護了自身安全,B車司機依靠 (后兩空均選填“安全帶”或“汽車頭枕”)保護了自身安全。21·cn·jy·com【解答】解: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汽車B剎車后由于慣性仍撞到汽車A;在車輛發生追尾時,A車輛上的人身體由于慣性會向后倒,此時A車輛減速的壓力都集中在人體脆弱的頸部和頭部,而頭枕則對此起緩沖作用,保護人體頭部。而B車上的人身體由于慣性會向前傾倒,所以B車上的安全帶將對乘客起保護作用。故答案為:慣性;汽車頭枕;安全帶。核心考點五:二力平衡的條件知識歸納1.二力平衡: 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 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是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3.(1)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取決于物體的初始狀態,若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2)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即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一定受到平衡力(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反之,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則一定處于平衡狀態。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異同比較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不同點 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兩個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兩個力不一定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兩個力一定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兩個力的性質不一定 相同 兩個力的性質一定相同兩個力作用的效果使物體運動狀態不變 兩個力分別產生各自的效果共同點 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5】吊車以2m/s的速度將1×104N的重物豎直向上勻速提起,這時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 1×104N,若吊車改為2m/s的速度使重物勻速下降,則鋼索對重物的拉力大小 1×104N。(均填“>”、“<”或“=”)【解答】解:對重物進行受力分析:被吊車吊著的重物,受豎直向上的拉力F,豎直向下的重力G作用;重物靜止或勻速上升或勻速下降,都處于平衡狀態,所以鋼索對重物的拉力F與重力G是一對平衡力,由平衡條件得:F與G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重物無論勻速上升還是下降,鋼索對重物的拉力都是:F=G=1×104N。故答案為:=;=。【變式5】.(2021 鐵嶺三模)如圖所示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電動平衡車。人站在平衡車上且車處于水平地面靜止時,車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平衡車靠人身體前俯后仰改變重心來控制車速,是利用了重力方向 的原理;平衡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急剎車,人會被甩出去,這是因為人具有 的原因。【解答】解:人站在平衡車上且車處于水平地面靜止時,平衡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自身的重力、地面支持力和人的壓力、故車所受的重力小于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平衡車靠人身體前俯后仰改變重心來控制車速,就是利用了重力方向豎直向下的原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平衡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急剎車,人會被甩出去,這是因為人具有慣性的原因。故答案為:不是;豎直向下;慣性。核心考點六:摩擦力知識歸納1.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 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①兩物體必須相互接觸、擠壓;②接觸面粗糙;③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21教育網3.根據不同的運動狀態,摩擦力可分為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三類。4.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滾動為滑動等。6.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滑動為滾動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6】如圖所示,放置在傳送帶上的物塊A隨傳送帶一起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A的機械能保持不變B.物塊A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著傳送帶向上的摩擦力C.物塊A只受到重力與支持力作用D.物塊A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著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答案】B【解答】解:A、物塊A隨傳送帶一起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動能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故A錯誤;BCD、物塊隨傳送帶一起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但有一個向下的運動趨勢,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所以物塊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接觸面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變式6】(2021秋 濟寧期末)如圖所示,浴室防滑墊正面有防滑氣泡,反面有防滑吸盤。正面是通過增大 ,反面是利用大氣壓增大對地面的壓力,這兩種方法都能增大 力,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滑效果。【答案】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摩擦。【解答】解:浴室防滑墊正面有防滑氣泡,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反面有防滑吸盤,是利用大氣壓增大對地面的壓力,增大摩擦,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滑效果。故答案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核心考點七:壓強知識歸納1.壓力(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2)壓力不是由重力產生的;壓力的方向不一定總是向下的;當物體自由靜止在水平臺面上時,它對臺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這是求固體壓力常用的方法。(3)壓力的方向:與受壓物體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壓物體(4)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和壓力大小有關,受力面積越小,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壓強(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2)公式:p= 。(3)單位:帕斯卡(帕),符號為Pa。注意:壓強大小是由壓力和受力面積共同決定的,不僅僅取決于壓力大小。當S一定時,p與F成正比;當F一定時,p與S成反比。3.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壓力不變時,減小受力面積;②受力面積不變時,增大壓力。(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②受力面積不變時,減小壓力。4.液體的壓強(1)液體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會產生壓強,液體的內部也存在壓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用壓強計測量。(2)壓強計原理:橡皮膜受到的壓強 越大,兩管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3)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一切液體內部都存在著壓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7】一個均勻的長方體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若沿虛線切開,分成相等的兩塊。并把上面的一塊拿開,與沒分開前相比,每塊的密度及其對地面產生的壓力和壓強變化是( )A.密度、壓力、壓強、都減小一半B.密度減小一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不變C.密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不變D.密度不變,壓力減小一半,壓強減小一半【答案】D【解答】解:由圖知:按虛線的方向將長方體截去一半,物質種類和狀態沒有變化,所以剩余部分的密度不變;對地面的壓力減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不變,根據公式p=可知:對地面的壓強減小,故D正確。故選:D。【變式7】用銅、鐵制成的兩個圓柱體,它們底面積不相等,但高度相同,把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則( )A.銅柱對地面的壓強大B.鐵柱對地面的壓強大C.銅、鐵兩個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一樣大D.無法判斷【答案】A【解答】解: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重力就等于壓力,所以p=====ρgh,因為高度相同,銅的密度大于鐵的密度,所以銅柱對地面的壓強大。BCD錯誤,A正確。故選:A。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2022 廣東模擬)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車一定向右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C.甲車一定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解答】解: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因為房子的煙向左飄,所以風是向左吹,所以甲車運動狀態有三種可能:1、向右運動 2、靜止 3、向左運動,但運動速度小于風速;因為乙車上的小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大于風的速度。綜上分析可知,ABC錯誤,D正確。故選:D。【題2】.(2021 錦江區模擬)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10N,實驗得到如表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A.實驗中只能用質量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B.實驗中當鉤碼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鉤碼所受的重力C.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kg時,它受到的重力為6.86ND.分析表中數據可得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98N/kg,表示1kg=98N【解答】解:A、為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實驗中并不要求質量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故A錯誤;B、鉤碼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故B錯誤;CD、分析數據可得,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比值是9.8N/kg,表示質量是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是9.8N;當質量是0.7kg時,所受重力的大小應是6.86N,故C正確,故D錯誤;故選:C。【題3】.(2021 揚州模擬)如圖所示,用細線提著物體在空中保持靜止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細線對物體的拉力大于物體受到的重力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對細線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對細線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D.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解答】解:AD、當用細線提著物體在空中保持靜止時,物體受平衡力作用。物體只受到細線對它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所以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二力的大小相等,故A錯誤,D正確;www.21-cn-jy.comB、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對細線的拉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C、細線對物體的拉力與物體對細線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故選:D。【題4】.(2021 普蘭店區一模)在日常生活中,小剛發現:行駛在水平公路上的同一輛小汽車,小汽車的速度越大,剎死車時,車輪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距離就越遠,所以小剛認為: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速度越大,摩擦力就越小,滑行的距離就越遠。為了探究“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是否有關?”,小剛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電動機的轉速穩定且速度可調。(1)該實驗用電動機的好處是:容易使木塊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做 運動。(2)小剛在實驗的過程中,使木塊在長木板上分別以v1、v2、v3(v1<v2<v3)的速度運動,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所F1、F2、F3,且F1=F2=F3,則可得出的探究結論是: 。(3)小剛身邊有兩個體積相等的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如圖乙所示。學了摩擦力的知識后,小剛想知道:“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哪一個更粗糙?”。他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長木板上,分別水平拉動木塊和鐵塊運動,觀察相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①小剛的實驗方案不合理之處是: 。②在不增加實驗器材的基礎上,寫出改正不合理之處的具體做法: 。【解答】解:(1)因為只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摩擦力和拉力才是一對平衡力,它們的大小才會相等,因此,實驗中需要利用電動機使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2)小剛在實驗的過程中,使木塊在長木板上分別以v1、v2、v3(v1<v2<v3)的速度運動,對應的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所F1、F2、F3,且F1=F2=F3,所以三次的滑動摩擦力液相等,則可得出的探究結論是: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無關;(3)①實驗中選用體積相等的長方體木塊和鐵塊,由于鐵塊的密度大于木塊的密度,根據ρ=知鐵塊的質量大于木塊的質量,鐵塊對木板的壓力大于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實驗中小剛分別水平拉動木塊和鐵塊運動,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不能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②為了控制壓力大小相等,實驗中先把鐵塊放在木塊上,用細線拴住,在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為F1;再把木塊放在鐵塊上,重復以上步驟,記錄示數為F2。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2)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無關;(3)①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②先把鐵塊放在木塊上,用細線拴住,在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記下測力計的示數為F1;再把木塊放在鐵塊上,重復以上步驟,記錄示數為F2。【題5】.(2021 沈陽模擬)如圖所示是高壓鍋的示意圖,鍋蓋上有一個豎直空心柱為排氣孔,空心柱上配有一個限壓閥,當高壓鍋內的氣體壓強超過安全值時,鍋內氣體就會沖開限壓閥,放出一部分水蒸氣,使鍋內氣體壓強減小。現有一個直徑為22cm,空心柱小孔的橫截面積為10mm2,限壓閥的質量為100g的高壓鍋,用它來煮飯,若當時的大氣壓為1.0×105Pa。問:(1)此高壓鍋內氣體的最大壓強是多少?(2)經商品質量檢測部門檢測,此高壓鍋氣體的最大壓強不能超過1.8×105Pa,要使此高壓鍋能繼續安全使用,原來的限壓閥還能使用嗎?若不能,應再配一個質量為多大的限壓閥。(3)試說明為什么高壓鍋能將食物加熱到100攝氏度以上。【解答】解:(1)原來的限壓閥對出氣口的壓力:F=G=mg=0.1kg×10N/kg=1N,空心柱小孔的橫截面積S=10mm2=1×10﹣5 m2,當時的大氣壓p0=1×105Pa,原來的限壓閥對出氣口的壓強:p1===1×105Pa。高壓鍋內氣體達到的最大壓強:p內=p0+p1=1×105Pa+1×105Pa=2×105Pa;(2)因為p內=2×105 Pa>1.8×105 Pa,所以不能繼續使用,要使此高壓鍋能繼續安全使用,應減小鍋內氣體達到的最大壓強p最大,此時限壓閥對出氣口的壓強:p限=p最大﹣p0=1.8×105Pa﹣1×105Pa=0.8×105Pa,由p=可得,此時作用在出氣口的壓力:F限=p限S=0.8×105Pa×1×10﹣5 m2=0.8N,此時限壓閥的重力:G′=F限=0.8N,配制的限壓閥的質量:m′===0.08kg=80g。(3)高壓鍋是密封的,鍋內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不能跑出去,使鍋內水面上的氣壓增大(大于1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升高(高于100℃);答:(1)鍋內氣體能達到的最大壓強是2×105Pa;(2)不能,應該再配一個質量為80g的限壓閥。(3)高壓鍋是密封的,鍋內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不能跑出去,使鍋內水面上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2021 青島自主招生)某同學騎共享單車,從學校門口出發并開始計時,他沿平直的公路騎行,其位置x﹣時間t圖象如圖所示,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學校門口是位置坐標的原點B.在BC段,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C.DE段的速度大小為2m/sD.AB段與CD段騎行方向相反【解答】解:A、由圖知學校門口不是位置坐標的原點,坐標原點在0處,故A錯誤;B、在BC段,隨著時間增加,路程不變,該同學處于靜止狀態,故B錯誤;C、DE段的速度大小為:v===1.5m/s,故C錯誤;D、AB段離坐標的原點越來越遠,CD段離坐標的原點越來越近,所以AB段與CD段騎行方向相反,故D正確。故選:D。【題2】(多選).(2020 市北區校級自主招生)圓柱形實心均勻物體A、B高度相同,質量分別為mA、mB。密度分別為ρA、ρB,兩物體重疊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和乙所示。圖甲中,設A對B的壓強為p1,B對桌面的壓強為p2;圖乙中,設B對A的壓強為p3,A對桌面的壓強為p4,則下列比例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解答】解:由題意可知,圓柱形實心均勻物體A、B高度h相同,由m=ρV=ρSh可得,兩圓柱體的底面積之比:==,因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故A錯誤;=====,故B正確;====,故C錯誤;===×=×=,故D正確。故選:BD。【題3】.(2021 黃州區校級自主招生)小明家的高壓鍋鍋體直徑為24cm,排氣孔內徑(孔內直徑)為4mm。小明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當他到商店購買時售貨員告訴他,生產這個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量分別為100g和60g。(1)請你根據說明書給出的數據,通過計算說明,小明應該買哪一種限壓閥。(說明書標有:當大氣壓為105Pa時,該鍋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20℃,已知:水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取g=10N/kg,π≈3.14)(2)請你說明如果買另一種限壓閥,使用時會出現什么問題。【解答】解:(1)由圖1可知,當鍋內溫度為120℃時,鍋內壓強p=1.8×105Pa。此時限壓閥受力:F0+G=F設安全閥的質量為m,則有:p0S+mg=pS可得:m===0.1kg=100g答:所以,應該買質量為100g的限壓閥。(2)如果買了另一種質量為60g的限壓閥,使用時會出現鍋內的最高氣壓值偏小,鍋內溫度不能達到120℃的后果。答:(1)應該買質量為100g的限壓閥。(2)如果買了另一種質量為60g的限壓閥,使用時會出現鍋內的最高氣壓值偏小,鍋內溫度不能達到120℃的后果。【題4】.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側壁上有一開口彎管,彎管內的液面高度h1=0.8m;容器頂部和底部的面積均為0.1m2,頂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容器中的液體密度為1.2×103kg/m3,則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力為 N.(g取10N/kg)【解答】解:容器頂部到液面的距離:h=h1﹣h2=0.8m﹣0.6m=0.2m,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強:p=ρgh=1.2×103kg/m3×10N/kg×0.2m=2400Pa,∵p=,∴液體對容器頂部的壓力:F=pS=2400Pa×0.1m2=240N。故答案為:240。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1 柳州)中國設計制造的高鐵列車,其平穩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列車運行過程中,有外國記者將硬幣豎立在車廂的窗臺上(如圖所示),發現硬幣能長時間保持靜止,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站臺 B.鐵軌 C.車廂的窗臺 D.路邊的樹木【解答】解:列車上的硬幣相對于站臺、鐵軌、路邊的樹木位置都發生了改變,因此是運動的,而硬幣相對于車廂的窗臺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是靜止的。故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題2】.(2021 長沙)懷舊的竹蜻蜓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下列靜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A.B.C.D.【解答】解:靜止的竹蜻蜓受力平衡,受到豎直向下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2-1-c-n-j-y故選:D。【題3】.一塊質地均勻的磚,以圖所示a、b、c三種方式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重心位置( )A.a最高 B.b最高 C.c最高 D.一樣高【解答】解:質量分布均勻的磚,是形狀規則的長方體,其重心在幾何中心,雖然重心在磚內的位置不變,但b方式放置時,其重心離水平面的高度最高,所以此時重心位置最高,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題4】.(2021 涼山州)“五一”期間,小華同父母從成都乘坐動車去古城西安。動車在某平直路段勻速行駛,小華將一蘋果豎直向上拋到一定高度(未到達車廂天花板,且拋出前后手的位置相對座椅不變),則蘋果落下的位置應是( )A.手中 B.手的后方C.手的前方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解答】解: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動車車廂里,豎直向上拋出的蘋果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因此仍將落回原處,即落在小華手中,故A正確。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故選:A。【題5】.(2021 大慶)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三幅圖中均是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木板,圖甲、圖乙中木板靜止,木塊、鐵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圖丙中電動裝置D帶動木板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水平拴在豎直墻上,木塊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圖丙中木板做加速運動,則彈簧測力計讀數一定不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B.利用甲、乙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是否有關C.圖甲與圖丙相比,甲中彈簧測力計指針位置更穩定,讀數更準確D.利用甲、乙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是否有關【解答】解:A、若圖丙中木板做加速運動,木塊相對于地面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則彈簧測力計讀數一定等于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故A錯誤;【來源:21cnj*y.co*m】BD、利用甲、乙兩圖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的大小不同,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是否有關,故B錯誤,D正確;C、當拉動長木板運動的過程中,無論木板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保持靜止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不動,容易讀數,故C錯誤。故選:D。【題6】.(2021 赤峰)某科技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時支持力跟拉力的關系”。他們將調好的電子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一個邊長為10cm、質量為1.6kg的正方體合金塊放置在電子秤托盤中央,合金塊系有細線,用數字測力計沿豎直方向向上拉合金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取10N/kg)( )A.合金塊對電子秤的壓力和電子秤對合金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4N時,合金塊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平衡C.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4N時,合金塊受到電子秤的支持力為20ND.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14.5N時,合金塊對電子秤產生的壓強為1.5×102Pa【解答】解:A、合金塊對電子秤的壓力和電子秤對合金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B、合金塊受到3個力的作用:重力G、拉力F拉、支持力F支,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4N時,支持力為:F支=G﹣F拉=mg﹣F拉=1.6kg×10N/kg﹣4N=12N,合金塊在三個力的作用下平衡,故B錯誤;C、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4N時,支持力為:F支=G﹣F拉=mg﹣F拉=1.6kg×10N/kg﹣4N=12N,故C錯誤;D、當數字測力計拉力為14.5N時,合金塊對電子秤產生的壓力為:F壓=F支=G﹣F拉=16N=14.5N=1.5N,合金塊的面積為:S=(10cm)2=100cm2=0.01m2,壓強為:p===1.5×102Pa,故D正確。故選:D。【題7】.(2021 天門)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進行了如下猜想:A.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B.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C.可能與接觸面積有關。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長方體木塊每個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如圖甲,小芳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上拉動長方體木塊,使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認為她的操作有誤,此時的拉力與滑動摩擦力 (選填“是”或“不是”)一對平衡力,因為這兩個力不在 上。(2)小芳糾正錯誤后,重新實驗,記錄如下表實驗次數1~3:實驗次數 木塊放置方法 接觸面 壓力情況 彈簧測力計示數F/N1 平放 木塊與木板 木塊 2.02 平放 木塊與毛巾 木塊+1個鉤碼 2.83 平放 木塊與木板 木塊+1個鉤碼4 側放 ① ② 2.0①為了探究猜想A,應選擇實驗次數 (填序號);②表格中第3次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如圖乙);③由2與3兩次實驗可知: 。(3)小明探究猜想C,設計并完成了第4次實驗,分析表中的記錄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表中第4次實驗①②兩處的信息忘記填寫,請你幫他完成 、 。【解答】解:(1)當物體在水平面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圖中小芳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上拉動長方體木塊,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線上,不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因此不是一對平衡力;2·1·c·n·j·y(2)①實驗中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應控制其它因素不變,只改變壓力的情況,因此根據表格可知,應選擇實驗次數1、3;www-2-1-cnjy-com②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測力計示數為2.4N;③比較實驗次數2和3的實驗數據可知,壓力相同,改變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因此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可得出結論是: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應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壓力情況相同,接觸面積不同。比較第1、4次實驗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相等,木塊放置方法不同,因此第1次和第4次實驗的接觸面和壓力情況應該一樣,故第4次實驗接觸面應該為木塊與木板,壓力情況應該為木塊。故答案為:(1)不是;同一直線;(2)1、3;2.4;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木塊與木板;木塊。【版權所有:21教育】【題8】.(2021 攀枝花)某物理小組在“研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實驗時,想知道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液及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量△p容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選取了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徑,且水不溢出),如圖所示,測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p液及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增加量△p容,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中實驗序號1﹣5所示。液體分類 水(ρ水=1.0×103kg/m3) 未知液體(ρ液)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ρ球(×103kg/m3) 0.6 0.8 1.0 1.2 1.4 0.6 0.8 1.0 1.2 1.4△p液(帕) 294 392 490 490 490 294 392 490 539 539△p容(帕) 294 392 490 588 686 294 392 490 588 686(1)本實驗設計所用到的實驗方法是下列中的 。A.控制變量法 B.轉換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模型法(2)分析比較表中實驗序號1﹣5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當ρ球 ρ水(選填“>”、“<”、“=”、“≥”、“≤”)時,△p液=△p容。21cnjy.com(3)分析比較表中實驗序號1﹣5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p液與ρ球 (選填“成正比”、“成反比”或“無關”)。【來源:21·世紀·教育·網】(4)他們僅改變液體種類,利用上述實驗器材重復了實驗,得到數據如表中實驗序號6﹣10所示。據此可知該液體的密度ρ液= kg/m3。【出處:21教育名師】【解答】解:(1)實驗中控制小球的體積、液體密度和容器不變,改變小球密度,探究壓強的增加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種探究方法叫做控制變量法;21*cnjy*com(2)由1、2、3次實驗數據可知,當ρ球≤ρ水的密度時,△p液=△p容;(3)由3、4、5次實驗數據可知,選用密度不同的小球實驗時,△p水保持不變;(4)當ρ球>ρ液時,小球在浸沒在液體中沉底,小球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小球的體積,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小球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相同,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可知,液體對規則容器底的壓力增加量ΔF=F浮,由壓強公式可知,在容器底面積一定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量相等。同時由壓強公式可得:F浮=ΔF=△p液S容,在第5和第10次實驗中,△p水=490Pa,△p液=539Pa,則有:F浮水=△p水S容=490Pa×S容,即:ρ水gV球=490Pa×S容……①F浮液=△p液S容=539Pa×S容,即:ρ液gV球=539Pa×S容……②由①②可得:ρ液=1.1×103kg/m3。故答案為:(1)A;(2)≤;(3)無關;(4)1.1×103kg/m3。【題9】.(2021 青島)水平餐桌上有一瓶未開啟的礦泉水,瓶身上標有“凈含量330ml”的字樣,小明拿起瓶子時發現方格桌布上留有環形印跡,他想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估算一下壓強值。桌布上每個正方形小格的邊長為1cm。他先利用方格桌布一角測出了水深,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又數出了印跡占有多少個小格(不滿一格時,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印跡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瓶子的質量忽略不計。求:(1)瓶底受到的水的壓強;(2)這瓶水對方格桌布的壓強。【解答】解:(1)由圖甲可知,瓶中水的深度:h=13×1cm=13cm=0.13m;根據p=ρgh可知,瓶底受到的水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3m=1.3×103Pa;(2)由圖乙可知,方格桌布上的受力面積:S=15×1cm2=15cm2=1.5×10﹣3m2;根據ρ=可知,瓶中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330×10﹣6m3=0.33kg;瓶子對方格桌布的壓力:F=G水=m水g=0.33×10N/kg=3.3N;這瓶水對方格桌布的壓強:p′===2.2×103Pa。答:(1)瓶底受到的水的壓強為1.3×103Pa;(2)這瓶水對方格桌布的壓強為2.2×103Pa。【題10】.(2021 天門)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火星的質量約為6.4×1023kg,體積約為1.6×1020m3,火星離地球的距離大約為6×107km。假如在火星與地球間架設一條光速“高鐵”,我們就能夠乘坐光速列車去火星旅游。若光速列車的速度是3.0×108m/s,求:(1)火星的密度;(2)乘坐光速列車從地球到火星大約需要多長時間。【解答】解:(1)火星的密度:ρ===4×103kg/m3;(2)根據公式v=可知,乘坐光速列車從地球到火星大約需要的時間:t===200s。答:(1)火星的密度為4×103kg/m3;(2)乘坐光速列車從地球到火星大約需要時間為200s。運動和力3章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機械運動的概念,學會如何選擇參照物并且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理解靜止和運動的相對性。2. 知道速度的概念,并學會利用速度公式進行計算。3.知道力的三要素,并學會用力的示意圖來表示力的三要素。4.知道重力的概念,并學會運用重力公式解決實際問題。5.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理解慣性的概念。能用慣性解釋生活中產生的有關現象。6.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及二力平衡的條件。7.知道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及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過程與方法】1.通過動畫演示加深對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的理解。2.通過問題闖關形式提高復習的積極性。3.通過知識結構圖的構建提高復習的效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到生活處處有科學。【教學重難點 】【重點】:1.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慣性的應用與防止;2.二力平衡的條件;3.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難點】:1.判別物體受到的平衡力;2.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及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運動和力 章節復習(原卷版).doc 第三章 運動和力 章節復習(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