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初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終極考點解讀】專題06 遺傳和變異(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初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終極考點解讀】專題06 遺傳和變異(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初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終極考點解讀
專題06 遺傳和變異
1.對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的理解認識,需重點掌握知識,常結合遺傳圖出題。基因的顯隱性是這部分內容的難點,在考試中常以簡答題形式結合事例出現。以填空、簡答題形式考查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示意圖。
2.常以選擇題、材料分析題、表格題的形式考查人的染色體組成和傳遞規律、人類性別決定的原理及遺傳圖解的寫法。人類遺傳病的成因、近親結婚的危害以及人類基因組計劃。
3.以選擇題、綜合題形式考查生物的變異、變異的類型以及變異的生物學意義和實踐意義;遺傳現象和變異現象的區分是重要考點,往往以選擇題形式出現。
1、性狀:指生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叫做性狀。如:人的眼皮、耳垂、膚色或血型等(有看的到的,也有看不到的)。
2、相對性狀:指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________。如:人的單眼皮與雙眼皮、狗的卷毛與直毛,花的白色與紅色等。
3、遺傳的概念: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________。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
4、概述染色體、DNA、基因的概念,存在部位和功能:
(1)染色體:
①概念:在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染色體在人的體細胞中是________存在,而在生殖細胞中則是________存在。如:正常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23對,而在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則變為23條(減半)。
②組成: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其中,DNA是染色體主要的組成成分。
(2)DNA:位于染色體上,________染色體通常含有________DNA分子,________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基因:基因通過________傳給后代的。
①概念:基因是________上具有________的片段。一個DNA分子中含有許許多多的基因。
②存在部位:位于DNA分子上,基因在體細胞中是________,
而在生殖細胞中,則是________(減半)。
③功能:決定________________
(4)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它們之間的關系:
5、用基因傳遞的原理解釋生物性狀(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6、用遺傳圖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7、禁止近親結婚的遺傳學原理:
親緣關系________,致病隱性基因相同的________,結婚后,所生子女得隱性遺傳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國婚煙法明確規定“________________”。
8、變異的概念:指生物親代與子代、子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________現象,叫做變異。如:“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9、變異的類型:
(1)________的變異:由________改變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后代。如:色盲、多指癥、色弱等。
(2)________的變異:由________改變引起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如:經常曬太陽的人皮膚較黑、手上的傷疤、同品種的南瓜種子,種在肥沃土壤的結出的南瓜較大,種在貧瘠土壤的結出的南瓜較小等。
1.易錯點①: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
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生物體基因組中,由于________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________,這一技術稱為轉基因技術。
克隆技術只需從生物體上提取________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________,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這種用單個細胞培養出來的克隆動物,具有與________細胞________完全相同的特征。
2.易錯點②:不能正確區分染色體、DNA和基因
3.易錯點③: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判斷
(1)比較親代和子代的性狀:在子代中“________”的性狀和“________”的性狀都是隱性性狀。
(2)利用比例法判斷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若子代性狀之比為________,則占3的為________性狀,占1的為________性狀。
(3)利用逆推法判斷親子代的基因組成: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必為兩個隱性基因,并且這對基因一個來自________,一個來自________,由此可推知其雙親各有一個隱性基因,再根據親代的形狀,判斷親代的基因組成。
4.易錯點④: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女性產生性染色體為X的卵細胞,男性產生性染色體為X或Y的精子。一般情況下,當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即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時,此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男孩;當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X染色體結合,即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時,此受精卵將來發育成女孩。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哪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是隨機的,因此自然狀態下,生男生女的機會各占________,即男女比例為________。
5.易錯點⑤: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變異類型 引起變異的原因 結果
可遺傳的變異 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等 能遺傳給后代
不遺傳的變異 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引起的變異,并沒有發生遺傳物質的改變 不能遺傳給后代
1.對生物性狀的正確判斷
下列關于生物性狀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每個生物體都會有許多不同的性狀
B. 性狀都是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特征
C. 羊的卷毛和狗的直毛是一對相對性狀
D. 性狀表現只受遺傳物質的控制,不受環境影響
2.識圖分析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
下圖表示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的關系,圖中1、2、3、4依次表示( )
A.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 B.DNA、基因、細胞核、染色體
C.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D.染色體、細胞核、基因、DNA
3.對基因遺傳規律的判斷
人的膚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A,a表示),如圖表示一個家族膚色的遺傳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個體1的基因組成是Aa
B.個體7的基因組成是Aa的概率為50%
C.個體1和個體3的基因組成相同
D.如果個體5和個體6再生一個孩子膚色可能為白化
4.聯系相關信息,辨析人類不同性別的染色體
下列細胞中的染色體不成對的是
A.成熟的卵細胞 B.神經細胞   C.受精卵   D.口腔上皮細胞
通過實驗探究一種變異現象
下列有關探究花生果實大小變異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實長度不同,是由于品種不同
B.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果實長度也受環境影響
C.大花生的果實一定大,小花生的果實一定小
D.在探究過程中,應隨機各選取30枚大小花生
一.選擇題
1.(2021·青海)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小明發現自己拔出的一個蘿卜長在地下部分表皮顏色為白色,長在地上部分表皮顏色為淺綠色。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蘿卜的性狀只與環境有關
B. 蘿卜的性狀只與基因有關
C. 這個蘿卜一定發生了變異
D. 蘿卜的性狀由基因控制,還受環境的影響
2.(2021·鄂州)下列有關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B.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 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
D. 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3.(2021·通遼)如圖一為人的性別決定圖解,圖二為染色體與DNA的關系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一中所有乙精子的染色體類型都為22條+Y
B.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③的變化最為明顯
C. 正常人的所有細胞中,③的數量均為46條
D. 兒子體細胞中的X染色體只能來自于母親
4.(2021·邵陽)性狀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生物體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B. 人的A型血與B型血是一對相對性狀
C. 性別也屬于人體的性狀
D. 在生物傳宗接代的過程中,傳下去的是性狀
5.(2021·黃石)水稻、玉米和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分別是24、20和46條,三者產生的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
A. 24條,20條,46條
B. 12條,10條,23條
C. 24條,20條,23條
D. 12條,10條,46條
6.(2021·江津)下列各組疾病全部屬于遺傳病的是( )
A. 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
B. 佝僂病、夜盲癥、壞血病
C. 侏儒癥、乙肝、唐氏綜合征
D. 色盲、甲肝、乙肝、佝僂病
7.(2021·雞西)一對基因A對a為顯性,如果A與a結合形成Aa,則表現的性狀是(  )
A. 隱性性狀 B. 顯性性狀 C. 都有可能 D. 都沒有可能
8.(2021·長沙)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這對相對性狀由基因控制。一個長食指的父親和一個短食指的母親,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 長食指一定由顯性基因控制
B. 母親一定含控制長食指的基因
C. 孩子一定含控制長食指的基因
D. 父親一定不含控制短食指的基因
9.(2021·濰坊)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用S、s表示。讓一只雌鼠(M)與一只雄鼠(N)交配,得到一窩共4個子代。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子代全為灰毛,則灰毛為顯性性狀
B. 若子代全為黑毛,則M、N的基因組成中一定有一個是ss
C. 若子代中灰毛:黑毛=3:1,則M、N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Ss
D. 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則M、N的基因組成中一定有一個是Ss
10.(2021·眉山)下列關于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出現頻率高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B. 出現頻率低的性狀是隱性性狀
C. 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D. 隱性性狀可在子一代中表現出來
11.(2021·江津)下列對人體細胞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
B. 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
C. 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
D. 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
12.(2021·黃石)下列關于人的性別遺傳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B. 男女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Y、XX
C. 含X或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機會均等
D. 一個國家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
13.(2021·河南)截至2021年6月,一群亞洲象從西雙版納“離家出走”已經一年多,該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亞洲象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雌性亞洲象正常卵細胞中含有的性染色體是( )
A. XX B. XY C. X D. Y
14.(2021·湘潭)牛的體細胞中有30對染色體,其性別決定與人類相同。其卵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是(  )
A. 29條+X B. 29條+Y C. 29對+XX D. 29對+XY
15.(2021·廣東)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大舉措。某夫婦第一、二胎均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 12.5% B. 25% C. 50% D. 100%
16.(2021·赤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說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變異現象。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有的變異都能遺傳給后代
B. 沒有變異,生物就不可能不斷進化
C. 自然選擇保留的變異永遠都是有利于該生物生存的
D. 大花生的種子種在貧痛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種子,這是可遺傳變異
17.(2021·咸寧)普通甜椒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產量高、果形大,營養豐富的太空椒,這種育種方法能夠改變性狀的根本原因是( )
A. 種子的大小發生了改變
B. 種子的內部結構發生了改變
C. 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D. 種子的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
18.(2021·齊齊哈爾)下列現象屬于可遺傳的變異是(  )
A. 野外工作者膚色較黑
B. 無光條件下長出的蒜苗是黃白色
C. 近親結婚導致的白化病
D. 愛美人士美容手術后變成高鼻梁
19.(2021·青島)下圖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一是轉基因技術的實驗研究,①應將受精卵注入丙鼠的子宮中
B. 圖一實驗研究的生物性狀是鼠的個體大小,②應使用顯微注射器
C. 圖二中大花生果實長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是環境不同引起的
D. 圖二實驗應挑選大小花生各5枚,分別測定花生果實長軸的長度
20.(2021·賀州)下列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
A. 經人工選擇繁育的高產奶牛
B. 同種玉米因土壤肥沃程度不同,長勢有所不同
C. 某人的膚色夏天較黑,冬天較白
D. 由于晝夜溫差,新疆的哈密瓜特別甜
二、實驗探究題
21.(2021·湘西)某地的蘿卜葉片有全緣和羽狀兩種,科研人員研究了該地蘿卜葉形的遺傳現象,雜交實驗及結果如下表:
親代 子代
實驗一 全緣葉×羽狀葉 全緣葉,羽狀葉
實驗二 全緣葉×全緣葉 全緣葉,羽狀葉
(1)蘿卜的全緣葉和羽狀葉是一對________。
(2)根據上表中的實驗結果可以判斷________是顯性性狀。
(3)若葉形受一對基因控制(分別用B和b表示顯性和隱性基因),則“實驗一”中全緣葉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從理論上分析,“實驗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狀葉個體的數量所占比例為________。
(5)科研人員將本地蘿卜的種子搭載“神舟一號”飛船漫游太空后播種,經過選擇培育成太空一號蘿卜。與原本地品種相比,太空蘿卜的成熟期提前了30天,且產量高、抗病能力強,這些差異屬于生物的________現象。
三.綜合題
22.(2021·赤峰)實驗材料的選取往往是研究工作成功的關鍵。美國生物學與遺傳學家摩爾根畢生都在對果蠅進行細心的觀察,發現了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了染色體遺傳理論,成為遺傳學奠基人之一。下圖是利用果蠅進行的遺傳學實驗,請根據圖回答:
(1)圖一所示,果蠅體細胞內有4對染色體,由3對常染色體和1對________組成(與性別有關)。其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因此,圖一中表示雄性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的是________(用圖中①或②表示)
(2)果蠅的長翅和殘翅是一對相對性狀,圖二是長翅果蠅雜交過程示意圖,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隱性性狀是________。
(3)若用H表示顯性基因,h表示隱性基因,則子代長翅果蠅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在有性生殖過程中,________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23.(2021·本溪)在下圖的遺傳圖解中,“A”表示控制雙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單眼皮的基因。如果一對夫婦,父親的基因組成是“aa”其性狀為單眼皮,母親的基因組成是“Aa”其性狀為雙眼皮,請據圖回答:
(1)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這一對性狀,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
(2)圖中精子②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③的性狀為________(填“單眼皮”或“雙眼皮”)。
(3)如果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雙眼皮的可能性是________。
24.(2021·四川)涼山州“寧南縣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是四川省第一個也是唯一個蠶桑產業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科研人員發現該農業園區中的家蠶體色有黑色與淡赤色,且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更強,為了給養殖場提供產絲能力強的黑色家蠶,進行了下列三組雜交實驗。
實驗一:淡赤色與淡赤色雜交,子代全為淡赤色
實驗二:黑色與淡赤色雜交,子代中黑色與淡赤色的比例為1:1
實驗三:黑色與黑色雜交,子代中黑色與淡赤色的比例為3: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雄蠶的體色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________片段,該基因通過________(選填“精子”、“卵細胞”)傳遞給后代。
(2)根據雜交實驗________(選填“一”、“二”、“三”),可以判斷出黑色是顯性性狀。
(3)若用字母A表示這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雜交實驗二中,親代黑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子代淡赤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雜交實驗三產生的子代性狀比例約為3:1,其原因是:
①親代產生的精子(或卵細胞)基因組成及比例為A:a=________;
②受精時,攜帶不同基因的精子、卵細胞隨機結合,且機會是________的。
(5)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強,但也有差別。為了培育出產絲能力最強的黑色家蠶,實驗思路是:利用黑色家蠶繁育,不斷________,數代后就能選育出所需家蠶。
25.(2021·吉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據日前報道,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兩年后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決定立刻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質疑。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質,如被人類或其他生物體吸入,將長期殘存體內。在海洋環境中,放射性物質通過食物鏈可能被富集人類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魚類,放射性物質就會進入人體,可能對DNA產生影響,并造成基因損害。
如果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十年后將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將會有風險。
(1)海洋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屬于影響海洋生物的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質可能影響人類的DNA,造成基因損害。由此導致遺傳物質的變化所引起的變異屬于________。(填“可遺傳的變異”或“不遺傳的變異”)
(4)上述材料體現了________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5)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作為地球上的一員,你以哪些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考點·大綱分析
考點·突破解讀
(親代基因型)
(生殖細胞基因)
(受精卵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現型)
(比 值)
父親(雙眼皮)
母親(雙眼皮)
考點·易錯解讀
考點·熱點解讀
考點·真題訓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2初中生物學業水平測試終極考點解讀
專題06 遺傳和變異
1.對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的理解認識,需重點掌握知識,常結合遺傳圖出題。基因的顯隱性是這部分內容的難點,在考試中常以簡答題形式結合事例出現。以填空、簡答題形式考查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示意圖。
2.常以選擇題、材料分析題、表格題的形式考查人的染色體組成和傳遞規律、人類性別決定的原理及遺傳圖解的寫法。人類遺傳病的成因、近親結婚的危害以及人類基因組計劃。
3.以選擇題、綜合題形式考查生物的變異、變異的類型以及變異的生物學意義和實踐意義;遺傳現象和變異現象的區分是重要考點,往往以選擇題形式出現。
1、性狀:指生物體的形態特征、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叫做性狀。如:人的眼皮、耳垂、膚色或血型等(有看的到的,也有看不到的)。
2、相對性狀: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如:人的單眼皮與雙眼皮、狗的卷毛與直毛,花的白色與紅色等。
3、遺傳的概念:指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相似性。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
4、概述染色體、DNA、基因的概念,存在部位和功能:
(1)染色體:
①概念:在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染色體在人的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而在生殖細胞中則是成單存在。如:正常人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23對,而在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中,染色體則變為23條(減半)。
②組成: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其中,DNA是染色體主要的組成成分。
(2)DNA:位于染色體上,一條染色體通常含有一個DNA分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基因:基因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的。
①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一個DNA分子中含有許許多多的基因。
②存在部位:位于DNA分子上,基因在體細胞中是成對存在,
而在生殖細胞中,則是成單存在(減半)。
③功能:決定生物的性狀
(4)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它們之間的關系:
5、用基因傳遞的原理解釋生物性狀(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6、用遺傳圖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7、禁止近親結婚的遺傳學原理:
親緣關系越近,致病隱性基因相同的越多,結婚后,所生子女得隱性遺傳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國婚煙法明確規定“禁止近親結婚”。
8、變異的概念:指生物親代與子代、子代與子代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現象,叫做變異。如:“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9、變異的類型:
(1)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后代。如:色盲、多指癥、色弱等。
(2)不可遺傳的變異:由外界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如:經常曬太陽的人皮膚較黑、手上的傷疤、同品種的南瓜種子,種在肥沃土壤的結出的南瓜較大,種在貧瘠土壤的結出的南瓜較小等。
1.易錯點①: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
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生物體基因組中,由于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改變,這一技術稱為轉基因技術。
克隆技術只需從生物體上提取單個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這種用單個細胞培養出來的克隆動物,具有與單細胞供體完全相同的特征。
2.易錯點②:不能正確區分染色體、DNA和基因
3.易錯點③: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判斷
(1)比較親代和子代的性狀:在子代中“憑空消失”的性狀和“無中生有”的性狀都是隱性性狀。
(2)利用比例法判斷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若子代性狀之比為3:1,則占3的為顯性性狀,占1的為隱性性狀。
(3)利用逆推法判斷親子代的基因組成: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必為兩個隱性基因,并且這對基因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由此可推知其雙親各有一個隱性基因,再根據親代的形狀,判斷親代的基因組成。
4.易錯點④: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女性產生性染色體為X的卵細胞,男性產生性染色體為X或Y的精子。一般情況下,當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即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時,此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男孩;當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X染色體結合,即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時,此受精卵將來發育成女孩。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哪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是隨機的,因此自然狀態下,生男生女的機會各占50%,即男女比例為1:1。
5.易錯點⑤: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
變異類型 引起變異的原因 結果
可遺傳的變異 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等 能遺傳給后代
不遺傳的變異 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引起的變異,并沒有發生遺傳物質的改變 不能遺傳給后代
1.對生物性狀的正確判斷
下列關于生物性狀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每個生物體都會有許多不同的性狀
B. 性狀都是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特征
C. 羊的卷毛和狗的直毛是一對相對性狀
D. 性狀表現只受遺傳物質的控制,不受環境影響
【答案】 A
【解析】A.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性狀。有的是形態結構特征,如豌豆種子的顏色、形狀;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為方式,如狗的攻擊性、服從性等等,A正確。
B.生物的性狀有的肉眼可以觀察到的特征,如形態結構、行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錯誤。
C.羊和狗是兩種生物,因此羊的卷毛和狗的直毛,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
D.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D錯誤。
2.識圖分析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
下圖表示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的關系,圖中1、2、3、4依次表示( )
A.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 B.DNA、基因、細胞核、染色體
C.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D.染色體、細胞核、基因、DNA
【答案】A
【解析】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體上,染色體在細胞核內,染色體是細胞核內具有遺傳作用的物體,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體,每條染色體含有一個DNA分子,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基因是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片段,因此染色體存在于細胞的細胞核中。
3.對基因遺傳規律的判斷
人的膚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A,a表示),如圖表示一個家族膚色的遺傳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個體1的基因組成是Aa
B.個體7的基因組成是Aa的概率為50%
C.個體1和個體3的基因組成相同
D.如果個體5和個體6再生一個孩子膚色可能為白化
【答案】B。
【解析】A、個體5是白化病其基因組成是aa,其中一個a一定來自父親1,而父親1正常,故父親1的基因組成一定是Aa,A正確;
B、個體3和4均正常,而生出白化病的8女兒,可以推斷個體3和4的基因組成均為雜合體Aa,其遺傳圖解如下圖:
由遺傳圖解可知,個體7膚色正常,因此個體7基因組成是Aa的概率是。B錯誤;
C、由AB解析可知,個體1和個體3的基因組成相同,都是Aa,C正確;
D、個體5的基因組成是aa,個體6基因組成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如果是Aa的話,遺傳圖解如圖:
后代就有可能患白化病,D正確。
4.聯系相關信息,辨析人類不同性別的染色體
下列細胞中的染色體不成對的是
A.成熟的卵細胞 B.神經細胞   C.受精卵   D.口腔上皮細胞
【答案】A
【解析】每種生物的體細胞內都含有一定數量的結構不同的染色體,這些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細胞的過程中,成對的染色體分開,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通過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細胞的染色體,又含有精子的染色體,因此受精卵內的染色體數目和體細胞一樣,因此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不成對,卵細胞是生殖細胞。
通過實驗探究一種變異現象
下列有關探究花生果實大小變異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實長度不同,是由于品種不同
B.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果實長度也受環境影響
C.大花生的果實一定大,小花生的果實一定小
D.在探究過程中,應隨機各選取30枚大小花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花生果實大小變異的實驗。花生的果實大小不同,主要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同時也受環境條件的影響;為減少偶然性因素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可靠,可隨機取樣,樣品數量不宜太少,應各選取30枚;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果實長度也受環境影響,在貧瘠土壤中的大花生會變小,在肥沃土壤中的小花生會變大,比較大小花生要根據它們果實長度的平均值。
一.選擇題
1.(2021·青海)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小明發現自己拔出的一個蘿卜長在地下部分表皮顏色為白色,長在地上部分表皮顏色為淺綠色。對此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蘿卜的性狀只與環境有關
B. 蘿卜的性狀只與基因有關
C. 這個蘿卜一定發生了變異
D. 蘿卜的性狀由基因控制,還受環境的影響
【答案】 D
【解析】葉綠素只有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形成。蘿卜的根長在地上的部分能接受光的照射,能夠形成葉綠素,故顏色是綠色的;而埋在土里的地下部分不能夠接收到陽光的照射,不能形成葉綠素,因而是白色的。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蘿卜的遺傳物質相同,而表達的性狀不同,是由于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2021·鄂州)下列有關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B.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 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
D. 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答案】 D
【解析】A.一般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A不符合題意。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B不符合題意。
C.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兩種物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C不符合題意。
D.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母親的卵細胞(含X染色體)與父親的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親的卵細胞與父親的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D符合題意。
3.(2021·通遼)如圖一為人的性別決定圖解,圖二為染色體與DNA的關系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一中所有乙精子的染色體類型都為22條+Y
B.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③的變化最為明顯
C. 正常人的所有細胞中,③的數量均為46條
D. 兒子體細胞中的X染色體只能來自于母親
【答案】 C
【解析】A.由圖一可知乙與卵細胞結合的性染色體組合為XY,所以乙精子的染色體類型都為22條+Y,A不符合題意。
B.在細胞分裂過程中,③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在細胞分裂時,首先染色體會進行復制加倍,隨著分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形態和數目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因此,在細胞分裂過程中,變化最為明顯的是染色體,B不符合題意。
C.每種生物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對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所以正常人的體細胞中,③染色體的數量為46條,生殖細胞中為23條染色體,C符合題意。
D.兒子的性染色體為XY,其中一條X染色體來自于母親,一條Y染色體來自于父親,D不符合題意。
4.(2021·邵陽)性狀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稱。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生物體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B. 人的A型血與B型血是一對相對性狀
C. 性別也屬于人體的性狀
D. 在生物傳宗接代的過程中,傳下去的是性狀
【答案】 D
【解析】A.生物表現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狀又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故生物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符合題意。
B.人的A型血與B型血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是相對性狀,不符合題意。
C.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性狀。有的是形態結構特征,如豌豆種子的顏色、形狀;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為方式,如狗的攻擊性、服從性等等,性狀就是生物體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等特征的統稱,所以性別也屬于人體的性狀,不符合題意。
D.生物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符合題意。
5.(2021·黃石)水稻、玉米和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分別是24、20和46條,三者產生的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
A. 24條,20條,46條
B. 12條,10條,23條
C. 24條,20條,23條
D. 12條,10條,46條
【答案】 B
【解析】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和卵細胞。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成單存在。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如水稻、玉米和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分別是24、20和46條,它們產生的精子或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分別是12條、10條、23條,B符合題意。
6.(2021·江津)下列各組疾病全部屬于遺傳病的是( )
A. 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
B. 佝僂病、夜盲癥、壞血病
C. 侏儒癥、乙肝、唐氏綜合征
D. 色盲、甲肝、乙肝、佝僂病
【答案】 A
【解析】A.結合分析可知: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都屬于遺傳病,A符合題意。
B.佝僂病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造成的,夜盲癥是由于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壞血病是缺維生素C,B不符合題意。
C.侏儒癥是嬰幼兒階段缺少生長激素造成的,乙肝屬于傳染病,唐氏綜合征屬于遺傳病,C不符合題意。
D.色盲屬于遺傳病,甲肝、乙肝屬于傳染病,佝僂病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造成的,D不符合題意。
7.(2021·雞西)一對基因A對a為顯性,如果A與a結合形成Aa,則表現的性狀是(  )
A. 隱性性狀 B. 顯性性狀 C. 都有可能 D. 都沒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控制生物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時,顯示顯性性狀;當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顯示顯性基因控制的顯性性狀;當控制生物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顯示隱性性狀。一對基因A對a為顯性,如果A與a結合形成Aa,則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8.(2021·長沙)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這對相對性狀由基因控制。一個長食指的父親和一個短食指的母親,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 長食指一定由顯性基因控制
B. 母親一定含控制長食指的基因
C. 孩子一定含控制長食指的基因
D. 父親一定不含控制短食指的基因
【答案】 C
【解析】A.假如父親的長食指為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基因為組成為Aa,則母親為短食指雜合體基因組成為Aa,與A結論不符合,A不符合題意。
B.假如父親的長食指為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或Aa,母親為短食指為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則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基因組成為Aa,與B結論不相符,B不符合題意。
C.一個長食指的父親和一個短食指的母親,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孩子表現出來了長食指的性狀,則孩子一定有長食指的基因,C符合題意。
D.由B可知,當父親的長食指為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含有50%短食指的基因,D不符合題意。
9.(2021·濰坊)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用S、s表示。讓一只雌鼠(M)與一只雄鼠(N)交配,得到一窩共4個子代。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子代全為灰毛,則灰毛為顯性性狀
B. 若子代全為黑毛,則M、N的基因組成中一定有一個是ss
C. 若子代中灰毛:黑毛=3:1,則M、N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Ss
D. 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則M、N的基因組成中一定有一個是Ss
【答案】 D
【解析】A、若灰毛為隱性性狀,讓一只灰毛雌鼠(M)與一只灰毛雄鼠(N)交配,子代也會全為灰毛,A不符合題意;
B、若黑毛為顯性性狀,讓一只黑毛雌鼠(M)與一只黑毛雄鼠(N)交配,子代也會全為黑毛,B不符合題意;
C、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一相對性狀的基因用S、s表示。若子代中灰毛:黑毛=3:1,則M、N的基因組成可以都是Ss,但是后代數量太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不能確定M、N的基因型都是Ss,C不符合題意;
D、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則M、N的基因組成中一定有一個是Ss,遺傳圖解如圖:
D符合題意。
10.(2021·眉山)下列關于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出現頻率高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B. 出現頻率低的性狀是隱性性狀
C. 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是顯性性狀 D. 隱性性狀可在子一代中表現出來
【答案】 D
【解析】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判斷生物的相對性狀依靠表現規律判斷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如果在后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新出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說明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為顯性性狀。分析可知,出現頻率高或出現頻率低的性狀不能作為判斷顯隱性性狀的依據,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既可能有顯性性狀,也可能有隱性性狀,說有隱性性狀可在子代一中表現出來。
11.(2021·江津)下列對人體細胞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
B. 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
C. 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
D. 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
【答案】 B
【解析】A.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A不符合題意。
B.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或22條+X,B符合題意。
C.由分析可知: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C不符合題意。
D.由分析可知: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D不符合題意。
12.(2021·黃石)下列關于人的性別遺傳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B. 男女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Y、XX
C. 含X或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機會均等
D. 一個國家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
【答案】 D
【解析】A.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在Y染色體上有一段DNA (即基因)與雄性性別的決定有關,X染色體上也有與女性性別有關的基因。因此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也與基因有關,A不符合題意。
B.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B不符合題意。
C.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女性則只產生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受精時,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因此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C不符合題意。
D.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一個國家中男女比例不一定是1: 1,D符合題意。
13.(2021·河南)截至2021年6月,一群亞洲象從西雙版納“離家出走”已經一年多,該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亞洲象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雌性亞洲象正常卵細胞中含有的性染色體是( )
A. XX B. XY C. X D. Y
【答案】 C
【解析】亞洲象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雌性亞洲象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為XX染色體,正常卵細胞中含有的性染色體是X染色體。
14.(2021·湘潭)牛的體細胞中有30對染色體,其性別決定與人類相同。其卵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是(  )
A. 29條+X B. 29條+Y C. 29對+XX D. 29對+XY
【答案】 A
【解析】“牛的性別決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牛的性染色體是XY,雌性牛的性染色體是XX.牛體細胞中有30對染色體,其中有29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彼此分離,雄性牛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29條+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29條+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牛則只產一種含29條+X染色體的卵細胞。因此,牛的卵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是29條+X。
15.(2021·廣東)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大舉措。某夫婦第一、二胎均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 12.5% B. 25% C. 50% D. 100%
【答案】 C
【解析】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且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個人群中男女性別之比大致1:1,所以,該夫婦第一、二胎均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50%,遺傳圖解如下:
可見C符合題意。
16.(2021·赤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說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變異現象。下列有關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所有的變異都能遺傳給后代
B. 沒有變異,生物就不可能不斷進化
C. 自然選擇保留的變異永遠都是有利于該生物生存的
D. 大花生的種子種在貧痛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種子,這是可遺傳變異
【答案】 B
【解析】A.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故并非所有的變異都能遺傳給后代,A不符合題意。
B.達爾文認為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因此,變異會產生新的生物類型,使生物不斷進化。所以,沒有變異,生物就不可能不斷進化,B符合題意。
C.生物所處的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故自然選擇保留的變異不會永遠都是有利于該生物生存的,C不符合題意。
D.大花生的種子種在貧痛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種子,這是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屬于不可遺傳變異,D不符合題意。
17.(2021·咸寧)普通甜椒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產量高、果形大,營養豐富的太空椒,這種育種方法能夠改變性狀的根本原因是( )
A. 種子的大小發生了改變
B. 種子的內部結構發生了改變
C. 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D. 種子的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
【答案】 C
【解析】普通甜椒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太空椒。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
18.(2021·齊齊哈爾)下列現象屬于可遺傳的變異是(  )
A. 野外工作者膚色較黑
B. 無光條件下長出的蒜苗是黃白色
C. 近親結婚導致的白化病
D. 愛美人士美容手術后變成高鼻梁
【答案】 C
【解析】A.野外工作者膚色較黑,這是野外日曬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遺傳的變異,不符合題意。
B.無光條件下長出的蒜苗是黃白色,這是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遺傳的變異,不符合題意。
C.近親結婚導致的白化病,這是近親婚配導致基因重組引起,是可遺傳的變異,白化病是一種隱性遺傳病,符合題意。
D.美容手術后變成高鼻梁,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不符合題意。
19.(2021·青島)下圖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一是轉基因技術的實驗研究,①應將受精卵注入丙鼠的子宮中
B. 圖一實驗研究的生物性狀是鼠的個體大小,②應使用顯微注射器
C. 圖二中大花生果實長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是環境不同引起的
D. 圖二實驗應挑選大小花生各5枚,分別測定花生果實長軸的長度
【答案】 B
【解析】A.轉基因技術就是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該研究過程中,將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吸入顯微注射器中,在顯微鏡下將大鼠生長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內的卵細胞核中,①應將已經導入了大鼠生長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雌小鼠的輸卵管中去,該受精卵在小鼠的子宮內發育成新個體,A不符合題意。
B.實驗研究的生物性狀是鼠的個體大小,②應使用顯微注射器,B符合題意。
C.花生果實長度的變異,有的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有的是由環境引起的。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僅由環境引起而遺傳物質未發生改變的變異是不能遺傳的。圖二中大花生果實長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是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C不符合題意。
D.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查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隨機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這樣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法。取樣時,從大花生中隨即選取30枚,從小花生中隨即選取30枚,數量過少會出現實驗偶然性,D不符合題意。
20.(2021·賀州)下列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
A. 經人工選擇繁育的高產奶牛
B. 同種玉米因土壤肥沃程度不同,長勢有所不同
C. 某人的膚色夏天較黑,冬天較白
D. 由于晝夜溫差,新疆的哈密瓜特別甜
【答案】 A
【解析】A、“經人工選擇繁育的高產奶牛”遺傳物質發生改變,這種變異能遺傳給下一代,稱為可遺傳的變異,符合題意;
BCD.同種玉米因土壤肥沃程度不同,長勢有所不同;某人的膚色夏天較黑,冬天較白;由于晝夜溫差,新疆的哈密瓜特別甜都是因為環境條件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都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不符合題意。
二、實驗探究題
21.(2021·湘西)某地的蘿卜葉片有全緣和羽狀兩種,科研人員研究了該地蘿卜葉形的遺傳現象,雜交實驗及結果如下表:
親代 子代
實驗一 全緣葉×羽狀葉 全緣葉,羽狀葉
實驗二 全緣葉×全緣葉 全緣葉,羽狀葉
(1)蘿卜的全緣葉和羽狀葉是一對________。
(2)根據上表中的實驗結果可以判斷________是顯性性狀。
(3)若葉形受一對基因控制(分別用B和b表示顯性和隱性基因),則“實驗一”中全緣葉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從理論上分析,“實驗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狀葉個體的數量所占比例為________。
(5)科研人員將本地蘿卜的種子搭載“神舟一號”飛船漫游太空后播種,經過選擇培育成太空一號蘿卜。與原本地品種相比,太空蘿卜的成熟期提前了30天,且產量高、抗病能力強,這些差異屬于生物的________現象。
【答案】 (1)相對性狀
(2)全緣葉
(3)Bb
(4)25%(1/4)
(5)變異
【解析】(1)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故蘿卜的全緣葉和羽狀葉是一對相對性狀。
(2)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所以,根據實驗二“全緣葉×全緣葉→全緣葉、羽狀葉”可知,全緣葉為顯性性狀,羽狀葉是隱性性狀。
(3)若葉形受一對基因控制(分別用B和b表示顯性和隱性基因),則全緣葉為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BB或Bb),羽狀葉是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bb)。實驗一中子代是羽狀裂葉的基因是bb,分別由親代全緣葉與羽狀裂葉各提供一個基因bb,則親代的基因組成是Bb(全緣葉)和bb(羽狀葉)。親代的bb(羽狀葉)會遺傳給所有的子代一個b基因,所以,子代全緣葉的基因組成是Bb。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一”中所有全緣葉的基因組成都是:Bb。
(4)根據實驗二“全緣葉×全緣葉→全緣葉、羽狀葉”可知,全緣葉為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BB或Bb),羽狀葉是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bb)。羽狀葉子代的基因組成是bb,b基因來自親代,故全緣葉親代的基因組成為Bb、Bb,遺傳圖解如下:

所以,從理論上分析,“實驗二”所得的子代中羽狀葉個體的數量所占比例為25%(1/4)。
(5)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的差異即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的現象。與原本地品種相比,太空蘿卜的成熟期提前了60天,且產量高,抗病抗逆性強,這些差異屬于生物的變異現象。
三.綜合題
22.(2021·赤峰)實驗材料的選取往往是研究工作成功的關鍵。美國生物學與遺傳學家摩爾根畢生都在對果蠅進行細心的觀察,發現了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了染色體遺傳理論,成為遺傳學奠基人之一。下圖是利用果蠅進行的遺傳學實驗,請根據圖回答:
(1)圖一所示,果蠅體細胞內有4對染色體,由3對常染色體和1對________組成(與性別有關)。其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因此,圖一中表示雄性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的是________(用圖中①或②表示)
(2)果蠅的長翅和殘翅是一對相對性狀,圖二是長翅果蠅雜交過程示意圖,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隱性性狀是________。
(3)若用H表示顯性基因,h表示隱性基因,則子代長翅果蠅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在有性生殖過程中,________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答案】 (1)性染色體;①
(2)殘翅
(3)HH或Hh
(4)生殖細胞(精子、卵細胞)
【解析】(1)男、女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有22對染色體的形態、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對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決定有關,稱為性染色體;女性體細胞中的性染色體形態大小基本相同,稱為XX染色體,男性體細胞的性染色體中,較大的一條命名為X染色體,較小一條稱為Y染色體。所以,圖一所示,果蠅體細胞內有4對染色體,由3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組成(與性別有關)。其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因此,圖一中表示雄性果蠅體細胞染色體組成的是①(基因組成是XY)
(2)(3)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則親代個體表現的性狀是顯性性狀,子代新出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從圖甲中看出,一對長翅果蠅交配后產下的子代有殘翅的,表明長翅顯性性狀,殘翅是隱性性狀。若“顯性基因用H表示,隱性基因用h表示”,則殘翅的基因型是hh,因此親代果蠅遺傳給子代殘翅果蠅的基因一定是h,所以親代果蠅的基因組成是Hh,遺傳圖解如下:
由上圖可知:子代長翅果蠅的基因組成是HH或Hh。
(4)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遞給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生殖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
23.(2021·本溪)在下圖的遺傳圖解中,“A”表示控制雙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單眼皮的基因。如果一對夫婦,父親的基因組成是“aa”其性狀為單眼皮,母親的基因組成是“Aa”其性狀為雙眼皮,請據圖回答:
(1)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這一對性狀,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
(2)圖中精子②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③的性狀為________(填“單眼皮”或“雙眼皮”)。
(3)如果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雙眼皮的可能性是________。
【答案】 (1)相對性狀
(2)a;雙眼皮
(3)50%
【解析】(1)相對性狀是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所以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這一對性狀,在遺傳學上稱為相對性狀。
(2)分析題干可知,遺傳圖解如下所示:
圖中精子②的基因組成為a,③基因組成是Aa,性狀為雙眼皮。
(3)通過(2)分析可知,如果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雙眼皮的可能性是50%。
24.(2021·四川)涼山州“寧南縣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是四川省第一個也是唯一個蠶桑產業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科研人員發現該農業園區中的家蠶體色有黑色與淡赤色,且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更強,為了給養殖場提供產絲能力強的黑色家蠶,進行了下列三組雜交實驗。
實驗一:淡赤色與淡赤色雜交,子代全為淡赤色
實驗二:黑色與淡赤色雜交,子代中黑色與淡赤色的比例為1:1
實驗三:黑色與黑色雜交,子代中黑色與淡赤色的比例為3: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雄蠶的體色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________片段,該基因通過________(選填“精子”、“卵細胞”)傳遞給后代。
(2)根據雜交實驗________(選填“一”、“二”、“三”),可以判斷出黑色是顯性性狀。
(3)若用字母A表示這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雜交實驗二中,親代黑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子代淡赤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雜交實驗三產生的子代性狀比例約為3:1,其原因是:
①親代產生的精子(或卵細胞)基因組成及比例為A:a=________;
②受精時,攜帶不同基因的精子、卵細胞隨機結合,且機會是________的。
(5)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強,但也有差別。為了培育出產絲能力最強的黑色家蠶,實驗思路是:利用黑色家蠶繁育,不斷________,數代后就能選育出所需家蠶。
【答案】 (1)DNA;精子
(2)三
(3)Aa;aa
(4)1:1;相等
(5)選擇、繁育
【解析】(1)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DNA上與遺傳相關的片段。生殖細胞是遺傳的橋梁,基因是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的。因此雄蠶的體色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該基因通過精子傳遞給后代。
(2)由雜交實驗三可知,親代的體色都是黑色,后代個體中卻出現了淡赤色個體,說明黑色是顯性性狀,淡赤色是隱性性狀。
(3)若用字母A表示這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雜交實驗二中,子代中淡赤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aa,分別來自于親代的黑色家蠶和淡赤色家蠶,因此親代黑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Aa。
(4)雜交實驗三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因此黑色是顯性性狀,淡赤色是隱性性狀,親代是雜合體的即基因組成是Aa,遺傳圖解如下圖:
因此,根據遺傳圖解可知,雜交實驗三產生的子代性狀比例約為3:1,其原因是:①親代產生的精子(或卵細胞)基因組成及比例為A:a=1:1;②受精時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機會是均等的。
(5)人工選擇是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原始祖先產生了許多變異,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對不同的變異個體進行選擇。經過若干年的選擇,是所選擇的性狀積累加強,最后選育出不同的品種。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強,但也有差別。為了培育出產絲能力最強的黑色家蠶,可以利用黑色家蠶繁育,不斷選擇、繁育,數代后就能選育出所需家蠶。
25.(2021·吉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據日前報道,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兩年后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此決定立刻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質疑。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質,如被人類或其他生物體吸入,將長期殘存體內。在海洋環境中,放射性物質通過食物鏈可能被富集人類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魚類,放射性物質就會進入人體,可能對DNA產生影響,并造成基因損害。
如果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被排入海洋,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十年后將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將會有風險。
(1)海洋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組成。
(2)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屬于影響海洋生物的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質可能影響人類的DNA,造成基因損害。由此導致遺傳物質的變化所引起的變異屬于________。(填“可遺傳的變異”或“不遺傳的變異”)
(4)上述材料體現了________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5)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作為地球上的一員,你以哪些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 (1)非生物部分
(2)非生物因素
(3)可遺傳的變異
(4)生物圈
(5)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不亂扔垃圾、節約用紙、節約用水、不亂扔廢舊電池,回答1點即可。)
【解析】(1)海洋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因此,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屬于影響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質可能影響人類的DNA,造成基因損害。由此導致遺傳物質的變化所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的,能夠遺傳給后代。
(4)生物圈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環境,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園,我們要好好保護它。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因此,上述材料體現了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5)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作為地球上的一員,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是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不亂扔垃圾、節約用紙、節約用水、不亂扔廢舊電池,回答1點即可)。
考點·大綱分析
考點·突破解讀
(親代基因型)
(生殖細胞基因)
(受精卵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現型)
(比 值)
父親(雙眼皮)
母親(雙眼皮)
考點·易錯解讀
考點·熱點解讀
考點·真題訓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万盛区| 松原市| 桦甸市| 临潭县| 根河市| 茌平县| 东平县| 邹城市| 四会市| 淮阳县| 绥芬河市| 文化| 宜州市| 松江区| 乌恰县| 通河县| 东莞市| 库伦旗| 枣强县| 泊头市| 女性| 静宁县| 中西区| 巴林左旗| 武陟县| 肇州县| 隆德县| 南江县| 双辽市| 共和县| 新邵县| 六安市| 喜德县| 台州市| 郸城县| 西畴县| 台江县| 桑日县| 天全县|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