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五課 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③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④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相關知識。里用排除法。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中共二大;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的標志性事件是五四愛國運動,所以①②的搭配是錯誤的,故選B。【點評】知道遵義會議和西安事變的意義。2.下圖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合影(部分),請判斷所在地方( ) A.甘肅會寧 B.貴州遵義 C.陜西延安 D.陜西吳起鎮【答案】A【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抓住關鍵詞“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即可判斷是甘肅會寧,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知道長征的過程。3.1960年5月27日,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來華訪問時對毛澤東說:“您指揮的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戰役沒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發生在( ) A.北伐戰爭時期 B.紅軍長征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四渡赤水發生在紅軍長征過程中,它反映了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后指揮紅軍作戰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故答案選B。【點評】知道長征過程中的重大事件。4.某旅游社準備在“紀念新中國誕生65周年”之際推出“紅色旅游·重走長征路”旅游線路,他們的線路不可能經過( ) A.瀘定橋 B.北京 C.遵義 D.會寧【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很容易判斷北京不是長征途經過的地方。故答案選B。【點評】知道長征的經過。5.“會議室的房頂中央吊有一盞舊式煤油燈,房屋中間有一長條桌子,當時開會時代表們就是圍坐在這張桌子前。會場十分狹小,卻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命運。”這次“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知識。抓住關鍵詞“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命運”即可判斷是遵義會議。【點評】知道遵義會議的影響。6.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下列長征途中發生的歷史事件排列正確的是( )①遵義會議②巧渡金沙江③吳起鎮會師④飛奪瀘定橋⑤會寧會師⑥爬雪山,過草地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題目要求排列長征途中重大事件的時間順序,根據所學,可排除正確順序是①⑦②④⑥,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紅軍長征的經過。7.“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的戰斗。”這里的“行軍”指的是( )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C.秋收起義 D.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避開蔣介石的魔爪”“生死攸關、征途漫漫”“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等就可判斷出該時間是紅軍長征,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長征的原因和影響。8.中國革命的歷程證明: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采取先攻打大城市,后解放農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下列哪些革命斗爭為此結論提供了佐證( )①黃花崗起義 ②武昌起義 ③南昌起義 ④秋收起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黃花崗起義拉開辛亥革命序幕,武昌起義是在辛亥革命中,都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③④符合題意。利用排除法,得出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形成的過程。9.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政策有( )①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②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③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原則 ④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在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有所不同。一方面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另一方面盡量爭取更多的支持力量,中共實行土地改革,分析選項故選A項。④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是土地革命的影響。【點評】知道土地改革的內容。10.關于“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不正確的是( ) A.體現了毛澤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創新思路B.是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提出的C.前提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D.中國革命要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內容。中國革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而不是“城市包圍農村”,故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內容。11.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實現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 B.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D.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這一時期國共合作已經破裂,北伐戰爭已接近完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1935年10月瓦窯堡會議才提出,而材料中強調“毛澤東無視第三國際制定出的新的革命策略”應該是D。【點評】知道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背景。12.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支堅強隊伍是( ) A.葉挺獨立團 B.國民革命軍第四軍C.工農革命軍 D.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根據課本所學,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支堅強隊伍是井岡山會師后合編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故答案選D。A是北伐過程中的重要軍隊;B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是中華民國在軍政時期新建立國民革命軍中的一支軍隊,課本沒涉及;C工農革命軍是土地革命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人民軍隊。【點評】知道工農武裝割據時期的軍隊名稱。13.工農革命軍選擇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的有利條件是( )①四周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勢險要②群眾基礎好③遠離中心城市,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④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供部隊籌措給養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四個選項都是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原因,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井岡山成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的多種因素。14.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以后,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到達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會師,這個革命根據地是( ) 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閩浙贛革命根據地C.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D.中央革命根據地【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抓住題中的關鍵詞“1927年”、“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就可以知道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評】知道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時間。15.“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悉。霹靂一聲暴動。”毛澤東寫這首詞不會早于( )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由“軍叫工農革命”、“秋收時節”等提示可知該詞寫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義,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秋收起義的時間。16.關于八七會議表述正確的是( )①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③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④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南昌起義創建軍隊,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故排除①④。故答案選B。【點評】制動八七會議的內容和意義。17.“這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這里是人民軍隊的搖籃”。請你判斷,句中的“這里”是指( ) A.井岡山 B.南昌 C.瑞金 D.武昌【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工農武裝割據相關史實。由“軍旗升起的地方、人民軍隊的搖籃”可知相關事件為南昌起義,人民軍隊由此誕生,故正確答案為B。【點評】了解工農武裝割據相關史實。18.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國共合作( ) A.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B.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國共合作相關知識。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井岡山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故正確答案應該選B。【點評】掌握國共合作的相關史實。19.小明在一次做《歷史與社會》練習時把下列選項連在一起,請幫他指出錯誤的一項( ) A.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B.黃埔軍校──周恩來C.南京國民政府──孫中山D.東北易幟──張學良【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相關知識。南京國民政府是蔣介石建立的,孫中山在南京建立的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故正確答案是C。【點評】掌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相關史實。20.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 ) A.武昌起義的戰斗情景 B.黃花崗起義的戰斗情景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 D.抗日戰爭的戰斗情景【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北伐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是北伐的先頭部隊,攻克武昌城,戰績顯赫,贏得了“鐵軍”的稱號,故選C。【點評】知道北伐戰爭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二、問答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中外反動勢力過于強大,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共合作遭到破壞,共產黨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結果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材料二:在歡慶勝利的時候,周恩來莊嚴宣告:“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現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材 料三: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領部隊攻打長沙失敗使他認識到中國的國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中國的反動勢力大多集中在城市,力 量強大,而農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軍閥之間存在矛盾有利于革命發展。毛澤東率部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建立起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豎起了紅 旗,最終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1)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起止時間是?開始的標志和結束的標志是什么?為什么會失敗?共產黨人從中得到什么經驗教訓?(2)材料二中“我們起義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義?起義“什么時候爆發?這次起義有何重大歷史意義?(3)材料三中的毛澤東為什么要上井岡山?他找到了一條怎樣的新民主革命的道路。【答案】(1)1924年到1927年,開始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召開,破裂的標志是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經驗教訓是認識到掌握革命和武裝領導權的重要性。(2)指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3)城市敵人力量強大,而農村敵人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事實,理解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原因和社會基礎。第一小題是基礎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起止時間是1924年到1927年,開始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召開,破裂的標志是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經驗教訓是認識到掌握革命和武裝領導權的重要性。第二小題是基礎題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第三小題要能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社會背景。因為在城市敵人力量強大,而農村敵人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點評】掌握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事實,理解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原因和社會基礎。22.毛澤東曾幽默風趣地講道:“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像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許多智者也沒有想到,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1)“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像雞蛋一樣摔在地上”指的是什么事情?(2)對“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你是怎么理解的?【答案】(1)指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受到打擊。(2)中共創建人民軍隊,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開辟。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受到打擊。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失敗后,黨開始率領隊伍轉入農村,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點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開辟的原因及相關史實23.比較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的異同。【答案】相同點:都是由中共獨立領導、以攻打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最終都失敗了。不同點:南昌起義沒有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仍然繼續使用國民黨的旗幟和國民革命軍的番號;秋收起義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而且秋收起義后毛澤東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農村進軍,開辟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史實,并要求學生能比較分析兩者異同點。兩者的相同點是都是由中共獨立領導、以攻打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最終都失敗了。不同點有南昌起義沒有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仍然繼續使用國民黨的旗幟和國民革命軍的番號;秋收起義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而且秋收起義后毛澤東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農村進軍,開辟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點評】掌握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史實,并能比較分析兩者異同點。24.2014年5月30日下午,為慶祝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90周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廣州市委員會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共同舉辦《握手──紀念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圖片展》。展覽由4個部分組成,用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文獻照片再現那波瀾壯闊的時代。請回答:(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什么?(2)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什么?(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就?【答案】(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2)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敵人,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語言。(3)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史實及原因、影響。本題是基礎題。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敵人,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語言。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取得了的成就是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點評】掌握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史實及原因、影響。1 / 1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五課 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③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④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下圖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合影(部分),請判斷所在地方( ) A.甘肅會寧 B.貴州遵義 C.陜西延安 D.陜西吳起鎮3.1960年5月27日,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來華訪問時對毛澤東說:“您指揮的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戰役沒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發生在( ) A.北伐戰爭時期 B.紅軍長征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4.某旅游社準備在“紀念新中國誕生65周年”之際推出“紅色旅游·重走長征路”旅游線路,他們的線路不可能經過( ) A.瀘定橋 B.北京 C.遵義 D.會寧5.“會議室的房頂中央吊有一盞舊式煤油燈,房屋中間有一長條桌子,當時開會時代表們就是圍坐在這張桌子前。會場十分狹小,卻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命運。”這次“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6.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豐碑。下列長征途中發生的歷史事件排列正確的是( )①遵義會議②巧渡金沙江③吳起鎮會師④飛奪瀘定橋⑤會寧會師⑥爬雪山,過草地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7.“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的戰斗。”這里的“行軍”指的是( )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C.秋收起義 D.中國工農紅軍長征8.中國革命的歷程證明: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采取先攻打大城市,后解放農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下列哪些革命斗爭為此結論提供了佐證( )①黃花崗起義 ②武昌起義 ③南昌起義 ④秋收起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政策有( )①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②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③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原則 ④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關于“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不正確的是( ) A.體現了毛澤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創新思路B.是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提出的C.前提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D.中國革命要走“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11.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實現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 B.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D.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12.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支堅強隊伍是( ) A.葉挺獨立團 B.國民革命軍第四軍C.工農革命軍 D.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13.工農革命軍選擇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的有利條件是( )①四周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勢險要②群眾基礎好③遠離中心城市,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④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供部隊籌措給養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4.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以后,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到達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會師,這個革命根據地是( ) 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閩浙贛革命根據地C.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D.中央革命根據地15.“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悉。霹靂一聲暴動。”毛澤東寫這首詞不會早于( )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16.關于八七會議表述正確的是( )①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③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④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7.“這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這里是人民軍隊的搖籃”。請你判斷,句中的“這里”是指( ) A.井岡山 B.南昌 C.瑞金 D.武昌18.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國共合作( ) A.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B.掀起了國民革命運動,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19.小明在一次做《歷史與社會》練習時把下列選項連在一起,請幫他指出錯誤的一項( ) A.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B.黃埔軍校──周恩來C.南京國民政府──孫中山D.東北易幟──張學良20.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正在猛攻武昌城,該影片再現的是( ) A.武昌起義的戰斗情景 B.黃花崗起義的戰斗情景C.北伐戰爭的戰斗情景 D.抗日戰爭的戰斗情景二、問答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中外反動勢力過于強大,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國共合作遭到破壞,共產黨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結果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材料二:在歡慶勝利的時候,周恩來莊嚴宣告:“革命靠軍閥的部隊是靠不住的,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武裝來打倒反革命。現在,我們起義成功了。這里的軍隊歸共產黨領導”。材 料三: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領部隊攻打長沙失敗使他認識到中國的國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政治、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中國的反動勢力大多集中在城市,力 量強大,而農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軍閥之間存在矛盾有利于革命發展。毛澤東率部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建立起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豎起了紅 旗,最終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1)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起止時間是?開始的標志和結束的標志是什么?為什么會失敗?共產黨人從中得到什么經驗教訓?(2)材料二中“我們起義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義?起義“什么時候爆發?這次起義有何重大歷史意義?(3)材料三中的毛澤東為什么要上井岡山?他找到了一條怎樣的新民主革命的道路。22.毛澤東曾幽默風趣地講道:“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像雞蛋一樣地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許多智者也沒有想到,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1)“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像雞蛋一樣摔在地上”指的是什么事情?(2)對“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你是怎么理解的?23.比較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的異同。24.2014年5月30日下午,為慶祝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90周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廣州市委員會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共同舉辦《握手──紀念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圖片展》。展覽由4個部分組成,用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文獻照片再現那波瀾壯闊的時代。請回答:(1)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什么?(2)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什么?(3)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成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相關知識。里用排除法。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中共二大;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的標志性事件是五四愛國運動,所以①②的搭配是錯誤的,故選B。【點評】知道遵義會議和西安事變的意義。2.【答案】A【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抓住關鍵詞“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即可判斷是甘肅會寧,故正確答案是A。【點評】知道長征的過程。3.【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四渡赤水發生在紅軍長征過程中,它反映了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后指揮紅軍作戰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故答案選B。【點評】知道長征過程中的重大事件。4.【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很容易判斷北京不是長征途經過的地方。故答案選B。【點評】知道長征的經過。5.【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知識。抓住關鍵詞“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命運”即可判斷是遵義會議。【點評】知道遵義會議的影響。6.【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題目要求排列長征途中重大事件的時間順序,根據所學,可排除正確順序是①⑦②④⑥,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紅軍長征的經過。7.【答案】D【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長征的相關知識。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避開蔣介石的魔爪”“生死攸關、征途漫漫”“險象叢生、危在旦夕”等就可判斷出該時間是紅軍長征,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長征的原因和影響。8.【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黃花崗起義拉開辛亥革命序幕,武昌起義是在辛亥革命中,都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③④符合題意。利用排除法,得出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形成的過程。9.【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在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有所不同。一方面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另一方面盡量爭取更多的支持力量,中共實行土地改革,分析選項故選A項。④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是土地革命的影響。【點評】知道土地改革的內容。10.【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內容。中國革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而不是“城市包圍農村”,故正確答案是D。【點評】知道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內容。11.【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這一時期國共合作已經破裂,北伐戰爭已接近完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1935年10月瓦窯堡會議才提出,而材料中強調“毛澤東無視第三國際制定出的新的革命策略”應該是D。【點評】知道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背景。12.【答案】D【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根據課本所學,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支堅強隊伍是井岡山會師后合編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故答案選D。A是北伐過程中的重要軍隊;B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是中華民國在軍政時期新建立國民革命軍中的一支軍隊,課本沒涉及;C工農革命軍是土地革命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人民軍隊。【點評】知道工農武裝割據時期的軍隊名稱。13.【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四個選項都是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原因,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井岡山成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的多種因素。14.【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抓住題中的關鍵詞“1927年”、“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就可以知道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評】知道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時間。15.【答案】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由“軍叫工農革命”、“秋收時節”等提示可知該詞寫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義,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秋收起義的時間。16.【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南昌起義創建軍隊,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故排除①④。故答案選B。【點評】制動八七會議的內容和意義。17.【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工農武裝割據相關史實。由“軍旗升起的地方、人民軍隊的搖籃”可知相關事件為南昌起義,人民軍隊由此誕生,故正確答案為B。【點評】了解工農武裝割據相關史實。18.【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國共合作相關知識。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井岡山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取得了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偉大勝利。故正確答案應該選B。【點評】掌握國共合作的相關史實。19.【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相關知識。南京國民政府是蔣介石建立的,孫中山在南京建立的是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故正確答案是C。【點評】掌握國共合作和北伐戰爭相關史實。20.【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北伐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是北伐的先頭部隊,攻克武昌城,戰績顯赫,贏得了“鐵軍”的稱號,故選C。【點評】知道北伐戰爭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1.【答案】(1)1924年到1927年,開始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召開,破裂的標志是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經驗教訓是認識到掌握革命和武裝領導權的重要性。(2)指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3)城市敵人力量強大,而農村敵人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事實,理解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原因和社會基礎。第一小題是基礎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起止時間是1924年到1927年,開始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召開,破裂的標志是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經驗教訓是認識到掌握革命和武裝領導權的重要性。第二小題是基礎題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第三小題要能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社會背景。因為在城市敵人力量強大,而農村敵人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點評】掌握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事實,理解分析工農武裝割據的原因和社會基礎。22.【答案】(1)指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受到打擊。(2)中共創建人民軍隊,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開辟。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受到打擊。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失敗后,黨開始率領隊伍轉入農村,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點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開辟的原因及相關史實23.【答案】相同點:都是由中共獨立領導、以攻打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最終都失敗了。不同點:南昌起義沒有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仍然繼續使用國民黨的旗幟和國民革命軍的番號;秋收起義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而且秋收起義后毛澤東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農村進軍,開辟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史實,并要求學生能比較分析兩者異同點。兩者的相同點是都是由中共獨立領導、以攻打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最終都失敗了。不同點有南昌起義沒有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仍然繼續使用國民黨的旗幟和國民革命軍的番號;秋收起義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而且秋收起義后毛澤東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農村進軍,開辟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道路。【點評】掌握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史實,并能比較分析兩者異同點。24.【答案】(1)國民黨一大的召開。(2)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敵人,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語言。(3)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史實及原因、影響。本題是基礎題。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1924年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的原因是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敵人,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找到了共同語言。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取得了的成就是創辦黃埔軍校,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基本消滅北洋軍閥等。【點評】掌握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史實及原因、影響。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五課 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五課 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艱難歷程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