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資源簡介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選錯、多選均不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D
A
C
A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B
B
A
A
B
A
二、非選擇題:(6大題,共60分)
21.(13分)(1)“文革”時期,民主法制建設遭到嚴重破壞,對國家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失。(2分)
(2)反面史實: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正面史實: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綜合國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我國總體已達到小康水平。(4分)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分)(4)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或我們選擇改革開放,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2分,言之成理即可);第2問考生能從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等任意一個角度描述即可。也可引用十七大報告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闡述。例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改革開放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道路。(2分)
22.(1)和平、發展
(2)恐怖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3)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不斷推動南南合作、南北對話,維護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保持國內社會穩定。
23.(1)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兩彈一星精神
(2)科教興國戰略;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3)青少年應該勇擔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社會責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4.(1)國家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我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經濟發展為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辦大事的優越性。
(2)①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人才,人才培養需要教育,所以,教育對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具有基礎性作用。②科技的發展及成果的運用需要在國民中普及知識,而科普知識的普及離不開教育。發展教育才能提高國民的科學素養和運用科技的能力等。
25. (9分)
(1) 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區面積廣大;山區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總體優良等。(2分)
(2) 科技知識和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等(4分,2點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問題: 生產力水平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開發;人才短缺;宣傳力度不夠(任意兩點即可,2分)
建議:引進資金、技術,提高農產品深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建議應與材料所提問題有關,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1分)
26.(1)環境問題(環保意識薄弱,大氣污染)(1分)
浪費了資源,污染了大氣,不利于可持續發展(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廢棄物資源化產業,大力發展科技(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3)
(3分)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答題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選錯、多選均不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選擇題:(6大題,共60分)
21.回顧歷史(13分)
(1)(2分)
(2)(4分)
(3)(3分)
(4)(4分)
22.放眼世界(14分)
(1)(2分)
(2)(6分)
(3)(6分)
23.關心時政(8分)
(1)(4分)
(2)(2分)
(3)(2分)
24.參與社會 (6分)
(1)(3分)
(2)(3分)
25.關注周邊 (9分)
(1)(2分)
(2)(4分)
(3)(3分)
26.關注家鄉(10分)
(1)(3分)
(2)(4分)
(3)(3分)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要樹立平等、開放的全球觀,我們應
①尊重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
②通過各種途徑積極了解世界的發展變化
③為解決生態惡化、資源短缺等世界性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④用我們的標準判斷其他國家、民族文化的優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時事》雜志中《話說“made in china”》一文指出,在國外市場上,面對物美價廉的中國鞋、筆、打火機、衣服、玩具等,老外們驚呼:“made in china,便宜,棒!”。商務部長薄熙來說,我們要生產12億件襯衣才能換回1架客機。中國只有提高技術水平,創造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才能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再次騰飛。這表明
①中國實行開放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
②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③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能力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④我國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已經接近發達國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是   
A.大力發展軍事力量????????????? ? B.大力提高我國公民的素質  
C.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 ?? D.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4.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仍然任重道遠,這是因為我國的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
①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還比較低 ②人口素質偏高
③高素質人才相對不足 ④接受高等教育的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遠遠不如發達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偉大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指出,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這告訴我們
①善于觀察是創新者應有的品質 ②學會觀察,就能創新
③良好的觀察能力有助于一個人的創新 ④善于觀察是產生創新思維的前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需要我們
①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②改進國際人才 ③推進人才強國戰略? ?④堅持教育創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對中國來說加入WTO最大的好處是
A.參與世界新一輪國際分工 B.更新了觀念
C.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和改革速度 D.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就業崗位
8.總體和平,局部戰亂,是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而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
 ①恐怖主義  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③南北貧富差距有所擴大 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在2004年上海舉辦的全球首屆扶貧大會上,溫家寶總理指出:“減少以至消滅貧困,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不僅是各國自己的緊迫任務,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貧困問題不僅僅是發展問題,也是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②貧困問題產生因素之一是歷史問題,因此西方大國要承擔扶貧責任
③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是解決貧困問題的主要途徑,因此需借助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④中國作為發達國家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流行語。下列流行語,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②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④包干到戶,聯產承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1.金華在建設金甬高速公路、保集半島的房地產開發等工程時成功摸索了一條“工程未動,環保先行”的新路子,打破了“先破壞,后恢復”的管理模式,這表明
A.我國一切工作都要以環保為中心 B.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C.環境保護堅持預防為主 D.重大工程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
12.巨化合成氨廠通過技術改造,對高溫氣化爐碳黑水進行熱能回收利用。據初步測算,一年就可以從廢水中“撈”出百萬。這說明
①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②節能減排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③環境問題與資源問題密切相關 ④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目前我國在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中,引入一個“綠色GDP”概念。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人們不再關心經濟發展的速度 B.提醒人們保護環境比經濟建設更重要
C.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 D.全面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
14.下列短語是按一定的聯系組合在一起的。請選擇組合完全正確的一組
①退耕還林——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②各種票證——計劃經濟時代
③南水北調工程——解決資源人均占有量少
④一國兩制——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這表明
??①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②我國各項科技成就遙遙領先世界
??③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④發展空間科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16.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用“看不見的手”隱喻一種資源配置手段,下列現象中能體現“這只手”發揮作用的是
A.政府規定電價 B.農民按買賣行情確定西瓜價格
C.企業按國家計劃確定生產規模 D.商販按工商管理部門要求明碼標價
17.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對東部和西部地區共同具有的影響是
A.促進經濟發展 B.解決能源短缺問題 C.充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D.減少環境污染
18.“最近二十年是中國歷史上人權狀況最好的時期”,這因為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
①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都得到了維護
②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到小康的兩大跨越
③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④社會保障機制已十分健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我們應該形成正確的人權觀,它包括
①對于發展中國家,生存權、發展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
②在任何國家、生存權、發展權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
③只有在發展中國家,主權和人權是一致的
④人權要主權來保護,沒有主權就沒有人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下列事件推動了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是
①《人權宣言》的頒布 ②憲章運動的開展
③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本題有6小題,共60分)
21.回顧歷史(13分)
60年的崢嶸歲月,60年的光輝歷程,新中國承載著歷史的滄桑,沉積著不同時期中國人民的深刻記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發人深省的往事】??A同學收集到一段史料: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煽動“踢開黨委鬧革命”、“砸爛公、檢、法”全國陷于大動亂之中。十年內亂中我國的國民經濟損失了5000億元,幾乎到了崩潰邊緣。
(1)你能從這些史料中得出什么結論?(2分)
(2)B同學對比新中國60年史料分析得出結論:只有尊重國情和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反之則會造成重大損失。請你列舉正反兩方面史實說明上述結論。(4分)
【回味無窮的話語】?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明權屬于農民。”“在你們廣東劃出一塊地方來,也搞一個特區……過去陜甘寧邊區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 ——《鄧小平文選》
(3)改革開放偉大決策是在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請說說我國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3分)
【鼓舞人心的數據】
?時間?
?國內生產總值
工業增加值?
糧食產量?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億元
?1607億元
30477萬噸?
343元?
?2007年
246619億元?
?107367億元
50150萬噸?
13786元?
(4)以上數據的變化說明了什么?(2分)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國家這輛時代列車之所以跑得快,就是因為我們走對了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請你運用所 學知識,用一句話描述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22.放眼世界(14分)
材料一:安居樂業,是人的基本生活要求。可在伊拉克,自從伊戰爆發以來,伊拉克人民幾乎天天是在恐慌中度過。從城市到農村,戰爭硝煙還未散盡,人體炸彈、汽車炸彈又接踵而來,擾得人心惶惶,無法過正常生活。
比較項目
國家類型
個數
人口數占全球
總人口比重
收入占全球
總收入比重
最不發達國家數
48個
10%
0.1%
最發達國家
7個
12%
73%
材料二: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主題?(2分)
(2)威脅材料一所反映主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造成材料二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談談發展中國家該如何應對材料二反映的問題。(6分)
23.關心時政(8分)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2時50分,從太空傳來了《東方紅》樂曲響徹宇宙。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凌晨,中國自主研制的神州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交會成功對接。這在中國的航天科技史 翻開了新的篇章。
(1)根據材料一,說說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形成了我國特有的精神財富是什么?(4分)
(2)神州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交會成功對接與我國實施哪一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實施這一戰略的關鍵是什么?(2分)
(3)為使我國科技再創輝煌,作為中學生的你準備怎么做?(2分)
24.參與社會 (6分)
某中學九年級(1)班小川同學在校園網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關注。
(1)結合【樓主】發帖內容,請你談談我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據【樓主】和【l樓】帖子的信息,簡要說明教育對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的作用。(3分)
25.關注周邊 (9分)
衢州市抓住浙江省推進山區經濟科學發展的契機,努力打造浙江山區經濟的示范高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試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浙江省發展山區經濟的有利條件。(2分)
提示:從主要地形、生態環境等方面作答。
(2)結合材料分析七里鄉大學生創業園為什么能夠美麗“綻放”?(4分)
(3)《危機“暗伏”》反映出衢州山區經濟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請結合材料,為化解其中 “危機”提一條合理化建議。(3分)
26.關注家鄉(10分)
材料一:在農村的田野里,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農民將秸稈就地焚燒,造成煙霧彌漫,火海一片,甚至毀壞了生態植被,還嗆得行人喘不過氣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來農戶們的主要生活燃料——秸稈,已漸漸被液化氣等所替代,農戶秸稈利用率不足15%,大部分被農民就地燃燒解決。
材料二:
材料三:九年級二班的4位同學針對秸稈的新用途做了一個專題調查,對秸稈的用途又有了新的認識。(右圖為同學繪制的秸稈用途循環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它帶來了那些危害?(3分)
(2) 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請為家鄉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兩條合理化的建議?(4分)
(3) 仿照材料三的圖示變遷,在以下圖示中寫出生態循環經濟的三部曲。 (3分)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選錯、多選均不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D
A
C
A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B
B
A
A
B
A
二、非選擇題:(6大題,共60分)
21.(13分)(1)“文革”時期,民主法制建設遭到嚴重破壞,對國家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失。(2分)
(2)反面史實: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正面史實: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綜合國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我國總體已達到小康水平。(4分)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分)(4)說明改革開放使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或我們選擇改革開放,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2分,言之成理即可);第2問考生能從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等任意一個角度描述即可。也可引用十七大報告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闡述。例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改革開放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道路。(2分)
22.(1)和平、發展
(2)恐怖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3)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不斷推動南南合作、南北對話,維護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保持國內社會穩定。
23.(1)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兩彈一星精神
(2)科教興國戰略;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3)青少年應該勇擔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社會責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4.(1)國家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我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經濟發展為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辦大事的優越性。
(2)①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人才,人才培養需要教育,所以,教育對發展科技、培養人才具有基礎性作用。②科技的發展及成果的運用需要在國民中普及知識,而科普知識的普及離不開教育。發展教育才能提高國民的科學素養和運用科技的能力等。
25. (9分)
(1) 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山區面積廣大;山區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總體優良等。(2分)
(2) 科技知識和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等(4分,2點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問題: 生產力水平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開發;人才短缺;宣傳力度不夠(任意兩點即可,2分)
建議:引進資金、技術,提高農產品深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建議應與材料所提問題有關,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1分)
26.(1)環境問題(環保意識薄弱,大氣污染)(1分)
浪費了資源,污染了大氣,不利于可持續發展(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廢棄物資源化產業,大力發展科技(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3)
(3分)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答題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共40分。各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選錯、多選均不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選擇題:(6大題,共60分)
21.回顧歷史(13分)
(1)(2分)
(2)(4分)
(3)(3分)
(4)(4分)
22.放眼世界(14分)
(1)(2分)
(2)(6分)
(3)(6分)
23.關心時政(8分)
(1)(4分)
(2)(2分)
(3)(2分)
24.參與社會 (6分)
(1)(3分)
(2)(3分)
25.關注周邊 (9分)
(1)(2分)
(2)(4分)
(3)(3分)
26.關注家鄉(10分)
(1)(3分)
(2)(4分)
(3)(3分)
九上社會思品期末模擬試卷(B)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要樹立平等、開放的全球觀,我們應
①尊重每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
②通過各種途徑積極了解世界的發展變化
③為解決生態惡化、資源短缺等世界性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④用我們的標準判斷其他國家、民族文化的優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時事》雜志中《話說“made in china”》一文指出,在國外市場上,面對物美價廉的中國鞋、筆、打火機、衣服、玩具等,老外們驚呼:“made in china,便宜,棒!”。商務部長薄熙來說,我們要生產12億件襯衣才能換回1架客機。中國只有提高技術水平,創造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才能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再次騰飛。這表明
①中國實行開放政策,積極參與國際經濟交流??
②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③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能力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④我國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已經接近發達國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是   
A.大力發展軍事力量????????????? ? B.大力提高我國公民的素質  
C.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 ?? D.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4.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仍然任重道遠,這是因為我國的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
①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還比較低 ②人口素質偏高
③高素質人才相對不足 ④接受高等教育的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遠遠不如發達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偉大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指出,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這告訴我們
①善于觀察是創新者應有的品質 ②學會觀察,就能創新
③良好的觀察能力有助于一個人的創新 ④善于觀察是產生創新思維的前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需要我們
①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②改進國際人才 ③推進人才強國戰略? ?④堅持教育創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對中國來說加入WTO最大的好處是
A.參與世界新一輪國際分工 B.更新了觀念
C.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和改革速度 D.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就業崗位
8.總體和平,局部戰亂,是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而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
 ①恐怖主義  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③南北貧富差距有所擴大 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在2004年上海舉辦的全球首屆扶貧大會上,溫家寶總理指出:“減少以至消滅貧困,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不僅是各國自己的緊迫任務,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貧困問題不僅僅是發展問題,也是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②貧困問題產生因素之一是歷史問題,因此西方大國要承擔扶貧責任
③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是解決貧困問題的主要途徑,因此需借助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
④中國作為發達國家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流行語。下列流行語,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②打倒一切,全面內戰
③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④包干到戶,聯產承包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1.金華在建設金甬高速公路、保集半島的房地產開發等工程時成功摸索了一條“工程未動,環保先行”的新路子,打破了“先破壞,后恢復”的管理模式,這表明
A.我國一切工作都要以環保為中心 B.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C.環境保護堅持預防為主 D.重大工程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
12.巨化合成氨廠通過技術改造,對高溫氣化爐碳黑水進行熱能回收利用。據初步測算,一年就可以從廢水中“撈”出百萬。這說明
①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②節能減排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
③環境問題與資源問題密切相關 ④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目前我國在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中,引入一個“綠色GDP”概念。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人們不再關心經濟發展的速度 B.提醒人們保護環境比經濟建設更重要
C.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 D.全面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
14.下列短語是按一定的聯系組合在一起的。請選擇組合完全正確的一組
①退耕還林——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②各種票證——計劃經濟時代
③南水北調工程——解決資源人均占有量少
④一國兩制——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嫦娥一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這表明
??①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②我國各項科技成就遙遙領先世界
??③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④發展空間科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16.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用“看不見的手”隱喻一種資源配置手段,下列現象中能體現“這只手”發揮作用的是
A.政府規定電價 B.農民按買賣行情確定西瓜價格
C.企業按國家計劃確定生產規模 D.商販按工商管理部門要求明碼標價
17.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對東部和西部地區共同具有的影響是
A.促進經濟發展 B.解決能源短缺問題 C.充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D.減少環境污染
18.“最近二十年是中國歷史上人權狀況最好的時期”,這因為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
①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都得到了維護
②人民生活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到小康的兩大跨越
③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④社會保障機制已十分健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我們應該形成正確的人權觀,它包括
①對于發展中國家,生存權、發展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
②在任何國家、生存權、發展權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
③只有在發展中國家,主權和人權是一致的
④人權要主權來保護,沒有主權就沒有人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下列事件推動了政治民主化進程的是
①《人權宣言》的頒布 ②憲章運動的開展
③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本題有6小題,共60分)
21.回顧歷史(13分)
60年的崢嶸歲月,60年的光輝歷程,新中國承載著歷史的滄桑,沉積著不同時期中國人民的深刻記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發人深省的往事】??A同學收集到一段史料: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煽動“踢開黨委鬧革命”、“砸爛公、檢、法”全國陷于大動亂之中。十年內亂中我國的國民經濟損失了5000億元,幾乎到了崩潰邊緣。
(1)你能從這些史料中得出什么結論?(2分)
(2)B同學對比新中國60年史料分析得出結論:只有尊重國情和順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反之則會造成重大損失。請你列舉正反兩方面史實說明上述結論。(4分)
【回味無窮的話語】?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明權屬于農民。”“在你們廣東劃出一塊地方來,也搞一個特區……過去陜甘寧邊區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 ——《鄧小平文選》
(3)改革開放偉大決策是在黨的哪次會議上作出的?請說說我國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3分)
【鼓舞人心的數據】
?時間?
?國內生產總值
工業增加值?
糧食產量?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億元
?1607億元
30477萬噸?
343元?
?2007年
246619億元?
?107367億元
50150萬噸?
13786元?
(4)以上數據的變化說明了什么?(2分)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國家這輛時代列車之所以跑得快,就是因為我們走對了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請你運用所 學知識,用一句話描述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
22.放眼世界(14分)
材料一:安居樂業,是人的基本生活要求。可在伊拉克,自從伊戰爆發以來,伊拉克人民幾乎天天是在恐慌中度過。從城市到農村,戰爭硝煙還未散盡,人體炸彈、汽車炸彈又接踵而來,擾得人心惶惶,無法過正常生活。
比較項目
國家類型
個數
人口數占全球
總人口比重
收入占全球
總收入比重
最不發達國家數
48個
10%
0.1%
最發達國家
7個
12%
73%
材料二: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主題?(2分)
(2)威脅材料一所反映主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造成材料二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談談發展中國家該如何應對材料二反映的問題。(6分)
23.關心時政(8分)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2時50分,從太空傳來了《東方紅》樂曲響徹宇宙。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凌晨,中國自主研制的神州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交會成功對接。這在中國的航天科技史 翻開了新的篇章。
(1)根據材料一,說說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形成了我國特有的精神財富是什么?(4分)
(2)神州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交會成功對接與我國實施哪一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實施這一戰略的關鍵是什么?(2分)
(3)為使我國科技再創輝煌,作為中學生的你準備怎么做?(2分)
24.參與社會 (6分)
某中學九年級(1)班小川同學在校園網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引起了廣大師生的關注。
(1)結合【樓主】發帖內容,請你談談我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據【樓主】和【l樓】帖子的信息,簡要說明教育對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的作用。(3分)
25.關注周邊 (9分)
衢州市抓住浙江省推進山區經濟科學發展的契機,努力打造浙江山區經濟的示范高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試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浙江省發展山區經濟的有利條件。(2分)
提示:從主要地形、生態環境等方面作答。
(2)結合材料分析七里鄉大學生創業園為什么能夠美麗“綻放”?(4分)
(3)《危機“暗伏”》反映出衢州山區經濟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請結合材料,為化解其中 “危機”提一條合理化建議。(3分)
26.關注家鄉(10分)
材料一:在農村的田野里,時常可以看到一些農民將秸稈就地焚燒,造成煙霧彌漫,火海一片,甚至毀壞了生態植被,還嗆得行人喘不過氣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來農戶們的主要生活燃料——秸稈,已漸漸被液化氣等所替代,農戶秸稈利用率不足15%,大部分被農民就地燃燒解決。
材料二:
材料三:九年級二班的4位同學針對秸稈的新用途做了一個專題調查,對秸稈的用途又有了新的認識。(右圖為同學繪制的秸稈用途循環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它帶來了那些危害?(3分)
(2) 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請為家鄉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兩條合理化的建議?(4分)
(3) 仿照材料三的圖示變遷,在以下圖示中寫出生態循環經濟的三部曲。 (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池州市| 隆林| 崇文区| 苗栗县| 轮台县| 花莲县| 抚州市| 庆阳市| 政和县| 双柏县| 卓尼县| 桓仁| 留坝县| 福泉市| 阿坝县| 驻马店市| 大同市| 比如县| 通渭县| 平和县| 靖远县| 洛川县| 乐平市| 新龙县| 专栏| 江山市| 临湘市| 台江县| 故城县| 句容市| 佛坪县| 海原县| 康平县| 怀柔区| 永州市| 鹿泉市| 田东县| 博爱县| 大丰市|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