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3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第二課時:節肢動物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出節肢動物的典型代表;(2)知道節肢動物的代表特征;(3)說出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學習,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觀察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意識;(2)初步樹立生物功能與結構相適應的觀點,增強我們適應大自然的意識。二、教學重點: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三、教學難點:節肢動物的結構特點四、學情分析:節肢動物是動物界的第一大類群,我們生活的地方,節肢動物隨處可見,但是多數學生對節肢動物的名稱和分類卻很模糊,這節課重點要從這些方面讓學生更清楚了解節肢動物。五、教學準備:課件、蝗蟲模型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利用多媒體出示幾幅圖片)問:大家認識這些動物嗎?知道它們屬于哪一類動物嗎?這些屬于節肢動物,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自然界中最大的動物類群,了解它們的外部形態及生活習性。已知種類有120萬種,占已知種類的80﹪以上。(二)講授新課節肢動物師:讓學生閱讀14頁,觀察圖片,討論比較觀察到的動物形態結構特征,完成P15表格生:完成表格填寫。師生總結:引下:上表中,蝗蟲、七星瓢蟲等動物的結構相似,它們都屬于昆蟲,是節肢動物種類最多的一個類型。師:出示蝗蟲的課件及蝗蟲的模型。1、代表動物———蝗蟲。(1)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2)頭部:感覺和攝食中心,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和一對復眼,一個口器用于攝食;6 胸部:運動中心,有三對足跳躍,兩對翅飛行,觸角和足等;7 腹部:有氣門(從中胸到腹部第8節,共10對)與之相連的氣管可用于呼吸。8 體表有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但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故要定期蛻皮,昆蟲一生蛻皮的次數一般是固定的,通常發育為成蟲就不再蛻皮。2、昆蟲的基本特征: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隊翅,身體分為頭、胸、腹;或:頭上有兩根感覺須,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分為頭胸腹,里頭是肉外是骨。3、節肢動物的主要類型:(1)昆蟲綱:蝗蟲、蟋蟀、蜻蜓、瓢蟲等;(2)甲克綱:蝦、蟹和水蚤;(3)蛛形綱:蜘蛛;(4)多足綱:蜈蚣、馬陸。4、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2)身體和附肢都分節。5、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1)食用:蝦、蟹提供了動物蛋白;(2)為植物傳粉:蜜蜂等昆蟲為地球上幾十萬種開花植物傳播花粉;(3)藥用:蝎、蜈蚣、蟬蛻等可以入藥,治療疾??;(4)科研:果蠅是非常經典的遺傳學實驗材料;(5)危害:蚊、蜱、螨叮咬人,并傳播疾病。三、鞏固新知做練習四、知識小結節肢動物分為四個綱,其中昆蟲類因數量最多,是最大的一個類群,代表動物蝗蟲,這與它們出現身體分節,有外骨骼,有兩對翅,三對足進一步擴大分布范圍,有密切的關系。五、布置作業預習節肢動物,17頁練習2、3、5板書設計:軟體動物1、代表動物--------蝗蟲(1)身體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2)頭部:感覺和攝食中心,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和一對復眼,一個口器用于攝食;(3) 胸部:運動中心,有三對足跳躍,兩對翅飛行,觸角和足等;(4) 腹部:有氣門(從中胸到腹部第8節,共10對)與之相連的氣管可用于呼吸。(5) 體表有外骨骼---蛻皮2、昆蟲的基本特征: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隊翅,身體分為頭、胸、腹;3、節肢動物的主要類型:(1)昆蟲綱(2)甲克綱(3)蛛形綱(4)多足綱4、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2)身體和附肢都分節。5、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1)食用(2)為植物傳粉(3)藥用(4)科研(5)危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