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太陽和月球知識歸納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自己能發光和發熱的氣體星球,為地球表層和人類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與太陽息息相關。www-2-1-cnjy-com2.太陽的大氣結構:由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3.常見的太陽活動有太陽黑子、耀斑等。太陽黑子的實質是太陽表面溫度較低而顯得較暗的氣體斑塊;其活動位置位于光球層,周期約為11年。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4.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②對電離層的影響:耀斑增強時地球上的無線短波信號受到干擾甚至中斷。③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5.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約為11年。太陽黑子數最多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太陽黑子數極少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本身不發光,因為月球能反射太陽光,所以我們能看到月球。月球在日光照射下,較亮的部分是山脈、高原。較暗的部分是平原、盆地。7.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環形山,它的成因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體頻繁撞擊月球,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發形成的。8.月球上與地球上有許多不同的現象,如在月球表面,物體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達300 ℃、在月球上聽不到聲音等。21·cn·jy·com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1】下列關于太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黑子數目最多的地方和時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陽活動就很少出現B.太陽黑子數目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高峰年C.太陽黑子多少的周期變化大約為10年,耀斑多少的變化周期大約為若干分鐘D.太陽大氣層從里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黑子和耀斑就出現在光球層【答案】B【解答】解:A、耀斑往往與太陽黑子同時出現,并且具有同樣的變化周期,故不符合題意。B、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黑子活動增強的年份是耀斑頻繁爆發的年份,黑子所在區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現頻率最多的區域,太陽黑子數目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高峰年,故正確。C、太陽黑子和耀斑多少變化周期都大約是11年,故不符合題意。D、太陽大氣層從里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黑子出現在光球層,耀斑出現在色球層,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1】據研究,太陽在今明兩年進入活躍期,有利于人們觀察太陽黑子等太陽活動.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較 的氣體斑塊.今年12月7日,金星將達到全年最亮,如圖中表示金星的是 (選填字母).【解答】解:太陽黑子是在太陽的光球層上發生的一種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中最基本、最明顯的.一般認為,太陽黑子實際上是太陽表面一種熾熱氣體的巨大漩渦,溫度大約為3000-4500℃.因為其溫度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要低1000到2000攝氏度(光球層表面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點.依照至太陽的距離,太陽系內的行星依序是水星、B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答案為:低;B.核心考點二:地球的自轉知識歸納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1)方向:自西向東。①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②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2)地球自轉的周期:約24小時。2.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日月星辰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晝夜現象: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晝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轉。3.晨昏線(圈):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它由晨線和昏線構成。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2】讀圖,A、B兩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箭頭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對圖中A、B兩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A.A圖表示北半球B.B圖表示南半球C.④點的經度是90°ED.圖中最大圓圈的緯度是0度【答案】C【解答】解: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并且是北逆南順,可判斷,A為北半球,B為南半球。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也是0°緯線,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故A、B、D正確。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可知④點的經度是90°W.故C錯誤。故選:C。【變式2】(2021秋 大埔縣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有關地球自轉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的自轉方向呈逆時針B.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太陽東升西落C.同緯度地區,位置偏西的地點比偏東的地點日出早D.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自轉一周約24小時【答案】C【解答】解: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的自轉方向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俯視,地球的自轉方向呈順時針,A敘述正確;地球是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而且總是自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落日的黃昏,B和D敘述正確;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點比偏西的地點日出早,C敘述錯誤。故選:C。核心考點三: 地球的繞日運動知識歸納1.地球公轉(1)方向: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逆時針繞日公轉,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成66.5°夾角。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公轉方向和地軸傾斜角度不變。(2)周期:約一年。(3)地球公轉引起的自然現象,如太陽高度角變化、四季更替、晝夜長短變化等。2.太陽高度(角):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太陽高度的時刻變化(地球自轉):一天的正午,當太陽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陽高度最大,此時,桿影朝正北或正南方向,桿影最短。3.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此時的節氣是夏至日,對應的時間是6月22日前后;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此時的節氣是冬至日,對應的時間是12月22日前后;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時的節氣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對應的時間分別是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4.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地球公轉):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冬至日北極圈及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夏至日南極圈及以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3】(2021秋 梁河縣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如圖所示,甲、乙、丙分別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太陽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春分日晝夜等長B.夏至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C.冬至日北極圈范圍內出現極夜現象D.赤道一年中有一次陽光直射現象【答案】D【解答】解:春分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晝夜等長,故A正確;夏至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故B正確;冬至日北極圈范圍內出現極夜現象,故C正確;赤道一年中有兩次陽光直射現象,故D錯誤。故選:D。【變式3】(2021秋 宣化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2022年2月1日是春節,春節期間,我國河北省( )A.晝夜等長 B.晝短夜長 C.夜逐漸變長 D.晝長夜短【答案】B【解答】解:2月1日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動,此時北半球的我國河北省晝短夜長,該地無極晝極夜現象。故選:B。【出處:21教育名師】核心考點四:月相知識歸納1.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稱為月相。它的一個變化周期稱為朔望月,平均為29.53天。2.月相變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發亮;(2)月球繞地球運動,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3.月相變化的規律(1)上弦月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且月亮的西側(即右半邊)明亮。(2)下弦月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的天空,且月亮的東側(即左半邊)明亮。可以簡記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月相名稱 新月(朔) 上弦月 滿月(望) 下弦月出現的時間(農歷)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月出 清晨 正午 黃昏(傍晚) 半夜月落 黃昏(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同太陽升落比較 同升同落 遲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夜晚見月情況 徹夜不見 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邊(右邊)亮 一輪明月,通宵可見 半月,下半夜東天,東半邊(左邊)亮日、地、月三者位置 日、地、月三者大致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日、地、月三者大致處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4、月球始終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轉周期(或速度)與繞地球公轉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4】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這是因為( )A.月球比地球離太陽遠B.月球上的環形山擋住了太陽光C.月球上總有一半地方照不到太陽D.月球上沒有大氣層【答案】D【解答】地球上,天空的背景是藍色的,這是因為太陽光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大氣層能通過光,但是也能反射光。月球周圍沒大氣層,自然就天空都是黑色的了。故選:D。【變式4】如圖所示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箭頭為地球公轉方向。從該日起大約經過4天,在上海能夠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滿月 D.下弦月【答案】B【解答】解:月球繞地球公轉周期約為28天,公轉方向與地球繞日公轉方向相同,為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俯視即為圖中逆時針方向。從該日起4天后,月地連線和日地連線大體垂直,此時月相應為上弦月。故選:B。核心考點五:日食和月食知識歸納1.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現象稱為日食。當月球擋住全部太陽光稱作日全食;月球擋住部分太陽光稱作日偏食;月球擋住太陽光的中間部分稱作日環食。月球由西向東繞地球公轉,所以太陽被月球遮掩是從日輪西緣開始,東緣結束。【版權所有:21教育】2.日食發生時,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日食發生的時間是農歷初一,但不是(填“是”或“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因為月球的公轉軌道面和地球的公轉軌道面大約成5°角。3.月食是指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變暗的現象。月食形成的原因:一是月球本身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發亮;二是因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光照到地球,在地球后面會留下一個陰影,又因為此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接近一條直線,且地球在太陽和月球的中間。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漸遮掩時,就形成了月食現象。4.月食發生的時間是農歷十五、十六。月食形成的過程是月面先虧損于東緣,復圓于西緣。月食的類型:月全食、月偏食。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形成月偏食;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形成 月全食。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5】如圖是從月球上拍攝的“日食”照片。下列對發生此現象的判斷正確的是( )A.此時月球正處在太陽和地球之間B.這張照片可能是在農歷2008年正月初一拍攝的C.同時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區可能出現“日食”現象D.同時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區可能出現“月食”現象【答案】D【解答】解: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地球擋住了射到月球上去的太陽光,地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月球上,在月球上就看不到太陽,這就是月球的“日食”;同時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球,發生的是“月食”。根據題意。故選:D。【變式5】當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時候,站在月球上就(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許能看到地食 D.也許能看到日食【答案】B【解答】解: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時候,地球在月亮太陽之間,月球的一部分被地球擋住了。在朝地球一面的月球上的人會看不見太陽,而且,月食時整個月球被遮住,就是說在月球是沒有太陽的光,也就是說看不見太陽,那就是日全食了。故選:B。核心考點六:太陽系知識歸納1.太陽系是由八大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等天體互相吸引,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太陽系中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是恒星。2.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廣闊的太陽系小天體的帶區,這些小天體包括成千上萬顆的小行星和它們的衛星以及億萬顆彗星、流星體。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兩顆行星是木星 土星。水星上沒有空氣,布滿環形山。金星和火星最像地球,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木星最顯著的特征是大紅斑,土星也和木星一樣有光環。天王星和海王星表面都籠罩著氫和甲烷氣體。3.彗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彗核、彗發、彗;彗星的軌道是不對稱的橢圓形,主要組成物質是冰和巖石碎片;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76年。流星現象是流星體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劃亮夜空的現象。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6】如果把太陽系當作一個“大家庭”,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員。下列不屬于這個家庭成員的是( )A.火星 B.土星 C.北極星 D.海王星【答案】C【解答】解: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以及多顆衛星和小天體組成。北極星是恒星,屬于銀河系,不屬于太陽系,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來源:21cnj*y.co*m】【變式6】讀表中的相關數據,地球與火星都是太陽系中的行星,下列有關太陽系行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行星 質量(地球為1) 體積(地球為1)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赤道面與軌道面之間的交角地球 1.00 1.00 1年 23時56分 23°26′火星 0.11 0.15 1.9年 24時37分 23°59′A.火星、地球的自轉周期比較接近B.火星是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C.在地球兩側,分別是金星軌道和火星軌道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發出可見光,這幾顆行星在夜空顯得很明亮【答案】D【解答】解:火星、地球自轉周期都是接近24小時,比較適中;火星是太陽系內地球外側的一顆行星;八大行星按距日遠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地球軌道兩側,分別是金星和火星軌道;金星、火星等行星本身不發光,故ABC說法正確;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1·c·n·j·y核心考點七:探索宇宙知識歸納1.國際上把天空劃分為88個區域,命名為88個星座。星空圖的方向:上北 下南,左東右西。2.北極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間,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標志,全年可見。尋找北極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連線,向斗口方向延伸約5倍距離即是。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對應東南西北。3.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看到的星空不同;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看到的星空不同。4.銀河系是由眾多恒星及星際物質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幾千億顆。5.宇宙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依次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7】繼“神九”升空后,“神十”將于今年6月至8月發射,再次實現與天宮一號進行載人交會對接,我國探索宇宙又向前邁進一大步.下列對宇宙的有關認識正確的是(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氣,但沒有水B.宇宙的大小結構層次為:宇宙→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C.現在有很多證據證明宇宙是有邊的、膨脹的D.太陽是一顆能自行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答案】D【解答】解:太陽是熾熱巨大的氣體星球,正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失去重量。太陽的直徑約為140萬千米,而地球的半徑約為6378千米。根據題意。故選:D。【變式7】下列有關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銀河系是以太陽系為中心的B.星系是指類似于太陽系的天體系統C.宇宙中有2000多億顆像太陽那樣的星系D.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過的路程【答案】D【解答】解:銀河系是一個數千億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所有恒星都在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銀河系的中心(銀核)是一個強射電源,A錯誤;星系是由大量恒星構成的引力系統,而太陽系在定義上面說只是一個“行星系”,B錯誤;僅在銀河系中,就有不少于2000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恒星,而在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就有幾千億個,C錯誤;科學家用光年表示星球之間的距離,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內所“走”的距離,大約10萬億千米,D正確。故選:D。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冬至時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B.由于月球的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相同,因此月球總以一面對著地球C.六一兒童節是根據農歷來制定的D.寧波一年內有兩次被太陽直射【答案】AB【解析】冬至時,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A錯誤;由于月球的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相同,因此月球總以一面對著地球,B正確;六一兒童節是陽歷6月1日,是根據陽歷來制定的,C錯誤;寧波位于北回歸線以北,一年內沒有太陽直射現象,D錯誤。故選B。【來源:21·世紀·教育·網】【題2】.下列現象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象 B.地球最內層是地核C.板塊張裂形成高山 D.太陽最外層是光球層【答案】B【解析】A、晝夜現象是因為地球是一個既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故A錯誤。B、地球從內向外分別為地核、地幔和地殼,故B正確。C、板塊張裂形成海洋和裂谷,故C錯誤。D、太陽大氣層從外向內分為日冕層、色球層和光球層,所以色球層是最里面一層,故D錯誤。故選B。【題3】.被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截至2018年9月12日,已探測到4顆脈沖星,結合以上內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光年是一個時間單位B.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對宇宙的深入探測,有助于人類對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了解D.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探測到的44顆脈沖星之間的距離在不停增大【答案】A【解析】A.光年是一個長度單位,故A錯誤,符合題意;B.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用射電望遠鏡對宇宙的深入探測,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經過不斷的膨脹與繁衍到達今天,探測到的44顆脈沖星之間的距離在不停增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題4】.如圖所示,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___________上,這樣操作的依據是___________。操作過程中他還在B紙片上看到了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___________的(選填“正立”或“倒立”)。【答案】 同一直線上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倒立【解析】[1][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同一直線上。[3]蠟燭發出的光線通過A紙片上的小孔在B紙片上形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倒立的實像。【題5】.2020 年 7 月 23 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標是實現著陸火星。(1)火星屬于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在如圖的太陽系示意圖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 。 (2)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方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CO2為主的大氣十分薄弱,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 1%。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選項)。A.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 D.火星表面晝夜溫差比地球上大【答案】 B ACD【解析】(1)太陽系八大行星自內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表示火星的是B。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A、地球上的四季變化是由于地球自轉和公轉造成的,火星的自轉軸傾角與地球相近,也繞太陽公轉,推測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故A正確。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B、火星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與地球上一天相近,故B錯誤。C、火星自西向東自轉,太陽東升西落,故C正確。D、火星以CO2為主的大氣十分薄弱,所以會導致晝夜溫差比地球大,故D正確。故選ACD。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2021 寧波模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脹,并認為( )21*cnjy*comA.目前宇宙仍在不斷地膨脹B.目前宇宙膨脹已結束且開始收縮C.目前宇宙已處于既不膨脹也不收縮的穩定狀態D.宇宙膨脹早已結束,目前處于靜態【答案】A【解答】解: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脹,并認為目前宇宙仍在不斷地膨脹。故選:A。21·世紀*教育網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2九下·義烏開學考)2019年1月3日(農歷十一月二十八),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下列關于“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前后的分析,符合實際的是( ) 2-1-c-n-j-yA.著陸時,探測器和月球位于右圖中的c點附近B.探測器要有防水設計,因為環形山上有水C.探測器著陸前要減速,因為與大氣摩擦會生熱D.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點能拍到地球的照片【答案】A【解析】A.當探測器和月球位于C點時,根據月球的旋轉方向可知,這時正處于陽光照射的白天,肯定比黑夜著陸難度要小的多,A符合題意。B.月球上根本沒有水,因此探測器沒必要作防水設計,B不符合題意。C.月球上沒有空氣,因此不會摩擦生熱,C不符合題意。D.當探測器在月球的背面時,地球被月球擋住,因此無法拍到地球的照片,D不符合題意。故選A。【題2】.(2021七上·鎮海期末)2021年7月21日,我國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湯洪波拍下了一張地球的照片,如圖1所示。此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所處的位置為圖2所示的( )A.AB 之間 B.BC 之間 C.CD 之間 D.DA 之間【答案】B【解析】從圖中看出,地球公轉至A處時,太陽光線直射了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時間為3月21日前后;當地球公轉至B處時,太陽光線直射了北回歸線,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轉至C處時,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秋分日,時間為9月22日前后。2021年7月21日,位于6月22日和9月22日之間,也就是在BC之間。故選B。【題3】.(2021九上·西湖月考)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農歷四月初四),攜帶“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巡視器在火星著陸,我國成為首個在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項目標的國家。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 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滿月C.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晝長夜短【答案】B【解析】A、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A不符合題意;B、2021年5月15日是農歷初四,因此當天月相并不是滿月,B符合題意;C、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C不符合題意;D、自春分日(3月22日左右)后,白天變得越來越長,而2021年5月15日是在春分日之后,因此北半球晝長夜短,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www.21-cn-jy.com【題4】.(2021七下·柯橋期末)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環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日環食很好看,直接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效果更佳B.太陽是一顆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恒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C.日環食發生時,可能看到滿天的星空下一輪淡淡的圓月D.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答案】D【解析】A、不能通過望遠鏡直接對太陽進行觀測,A不符合題意;B、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月球,B不符合題意;C、發生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仍然明亮,形成光環。這是因為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但是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由于月亮本身本身不會發光,是通過太陽光的反射形成的月相,因此不能看到圓月,C不符合題意;D、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題5】.(2021七上·鎮海期末)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200 多個火星日。火星是人類走出地月系開展太空探測的 首選目標,因為火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一半, 自轉軸傾角、 自轉方 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D.“祝融號”登陸火星后質量減小【答案】A【解析】A.火星存在著繞太陽的公轉,所以存在四季變化,故A正確。B.火星的自轉周期與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與地球的一天相近,故B錯誤。C.火星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因此可以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故C錯誤。D. 祝融號”登陸火星后質量不變,重力減小 ,故D錯誤。故選A。【題6】.(2021七下·柯橋期末)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如圖所示的關系的是( ) 甲 乙 丙A 果實 種子 胚B 反射 鏡面反射 漫反射C 力 彈力 壓力D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果實包括種子和果皮,種子包括種皮、胚、胚乳,A正確,不符合題意;B、反射包括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屬于包含關系,B錯誤,符合題意;C、力可以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彈力包含壓力 ,C正確,不符合題意;D、銀河系包括太陽系,太陽系包括地月系,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1教育網【題7】.(2021·臺州)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究器登陸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究器登陸火星。(1)圖1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2)“天問一號“探究器登陸的“烏托邦平原”面積巨大、是一望無際的亂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樣,本質上都是隕石坑。(3)“天問一號探測器登陸前,科學家需要結合火星對探測器的引力大小,確定探測器進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答案】(1)乙(2)環形山(3)小【解析】(1)火星的軌道在太陽系行星中的第四位;(2)隕石坑在月球地貌中被稱為環形山;(3)由圖2中的重力與質量圖像可知,等質量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火星上小于地球上;故答案為:(1)乙;(2)環形山;(3)小。【題8】.(2021九上·溫州開學考)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1)右圖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標識“攬星九天”。圖中圓球表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它們依次排開,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填序號)。(2)火星自轉一周的時間與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 (選填“一天”或“一年”)的時間與地球相近。(3)“天問一號”采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火箭發射時,高溫高壓的燃氣從尾部噴出,使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推力的施力物體是 。【答案】(1)②(2)一天(3)燃氣【解析】(1)離太陽由近到遠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其中表示火星的是②。(2)火星自轉一周的時間與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一天的時間與地球相近。(3)火箭發射時,高溫高壓燃氣從尾部噴出,同時燃氣給火箭一個反作用力,使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由此可知,該推力的施力物體是燃氣。故答案為:(1)②(2)一天(3)燃氣【題9】.小軍同學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亮,發現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圖甲所示。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到月面,與月面發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這種坑洞叫做月坑。小軍同學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質量、體積及下落的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的細沙的盤子和幾個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擬實驗,如圖乙所示。經過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實驗序號 質量m(g) 體積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1 20 7.5 50 2.62 20 7.5 60 3.53 20 7.5 70 5.04 20 2.5 70 11.35 20 1.8 70 12.46 60 7.5 70 14.67 85 7.5 70 15.9(1)由1、2、3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 有關。(2)由 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3)“月坑”的深度還與流星的體積有關:體積越大,“月坑”的深度越 (選填“深”或“淺”)。(4)請你結合小軍的研究過程就“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問題提出另外一個猜想: 。【答案】(1)下落高度(2)3、6、7(3)淺(4)月坑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材質有關(合理均可)【解析】(1)從前三組數據可得,下落高度越大,坑的深度越大,因此“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下落高度有關。(2)實驗3、6、7中,當物體體積和下落高度不變時,質量越大,坑的深度越大。(3)從實驗3、4、5中可得,當物體質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時,體積越大,坑的深度越淺.(4)由于地球和月球表面的材質不同,所以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可能還和月球表面的材質有關。答案:(1)下落高度(2)3、6、7(3)淺(4)月坑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材質有關(合理均可)【題10】、(2021七下·柯橋期末)天問圓中國航天夢,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1)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與魷魚噴水推進相似,是利用了 力學知識。圖乙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則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選填字母)21cnjy.com(2)2021 年2月5日,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197天,距離地球約1.8億千米,飛行里程約4.65億千米。并在距離火星約220萬千米處,獲取了首幅火星圖像。若探測器將圖像信息以無線電信號形式以光速發送至地球,則需要多少分鐘?21*cnjy*com(3)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著陸,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安全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巡視探測。為適應火星表面可能出現的松軟復雜地貌,“祝融號”采用如圖丙所示 6 輪驅動,其目的是 。若“祝融號”火星車總質量為240千克,長3.3米,寬3.2米,火星質量為地球的1/9,表面重力為地球的2/5,則“祝融號”在行駛時對火星表面的壓力為多少?(4)請分析:“天問一號”從發射到著陸火星,這段時間柯橋的晝夜長短變化狀況。【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0×108m/s,無線電信號從天問一號到地球走的路程:(3)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960N(4)2020.7.23-2020.12.21(22):晝變短,夜變長2020.12.22(23)-2021.5.15:晝變長,夜變短【解析】(1)真正的火箭是利用自身攜帶的燃料(推進劑),在發動機中燃燒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燃氣從火箭中噴出時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使火箭升空,因此火箭升空的原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學知識。(2)按距離太陽遠近的位置,由近及遠的排列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圖乙中表示火星的是C。(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0×108m/s,無線電信號從天問一號到地球走的路程:(4)圖丙中的輪子較大,輪子的受力面積增大了,因此可以減小壓強,,因此“祝融號”在行駛時對火星表面的壓力為960N。(4)2020.7.23已經過了夏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的日期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2020.12.21(22)為冬至日,當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的晝短夜長為:晝長持續縮短,至冬至晝最短夜最長,因此2020.7.23-2020.12.21(22):晝變短,夜變長。 2020.12.22(23)為冬至日,2021.5.15已經過了春分日,當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的晝長夜短變化為:春分晝夜長短相等,晝長持續增加,至夏至晝最長夜最短,因此2020.12.22(23)-2021.5.15:晝變長,夜變短。故答案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2)10min(3)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960N(4) 2020.7.23-2020.12.21(22):晝變短,夜變長;2020.12.22(23)-2021.5.15:晝變長,夜變短地球和宇宙4章章節復習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太陽的大氣結構、太陽活動的標志及對地球的影響;知道月球表面的環境特征;掌握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4、掌握地球的公轉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1、知道月相的成因,會識別各種月相;2、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正確認識和區分日食和月食;3、認識四季星空和常見的星座及恒星。【教學重難點 】:太陽的大氣結構、太陽活動的標志及對地球的影響;月球表面的環境特征;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4、地球的公轉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5、月相的成因,識別各種月相;6、日食、月食的成因,認識和區分日食和月食;7、四季星空和常見的星座及恒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太陽和月球知識歸納1.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_____,自己能發光和發熱的_____星球,為地球表層和人類活動提供了最重要的_____,地球上的生物與太陽息息相關。www-2-1-cnjy-com2.太陽的大氣結構:由里到外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見的太陽活動有__________、耀斑等。太陽黑子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顯得較_____的氣體斑塊;其活動位置位于_____,周期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4.太陽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②對電離層的影響:耀斑增強時地球上的__________信號受到干擾甚至中斷。③對地球磁場的影響: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使地球磁場受到擾動,產生“_____”,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5.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約為_____年。太陽黑子數最多的那一年,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年;太陽黑子數極少的那一年,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__________,月球本身不發光,因為月球能反射太陽光,所以我們能看到月球。月球在日光照射下,較亮的部分是_____、_____。較暗的部分是_____、_____。7.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隨處可見的_____,它的成因是月球形成早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__________形成的。8.月球上與地球上有許多不同的現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1】下列關于太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黑子數目最多的地方和時期,耀斑等其它形式的太陽活動就很少出現B.太陽黑子數目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高峰年C.太陽黑子多少的周期變化大約為10年,耀斑多少的變化周期大約為若干分鐘D.太陽大氣層從里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黑子和耀斑就出現在光球層【變式1】據研究,太陽在今明兩年進入活躍期,有利于人們觀察太陽黑子等太陽活動.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較 的氣體斑塊.今年12月7日,金星將達到全年最亮,如圖中表示金星的是 (選填字母).核心考點二:地球的自轉知識歸納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運動。(1)方向:自_____向v。①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②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作_____時針方向旋轉。(2)地球自轉的周期:約__________。2.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日月星辰_____升_____落;晝夜交替。晝夜現象:由于地球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體。晝夜交替:地球不停地_____。3.晨昏線(圈):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它由_____線和_____線構成。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2】讀圖,A、B兩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箭頭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對圖中A、B兩圖的描述錯誤的是( )A.A圖表示北半球B.B圖表示南半球C.④點的經度是90°ED.圖中最大圓圈的緯度是0度【變式2】(2021秋 大埔縣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下列有關地球自轉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北極上空俯視,地球的自轉方向呈逆時針B.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太陽東升西落C.同緯度地區,位置偏西的地點比偏東的地點日出早D.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自轉一周約24小時核心考點三: 地球的繞日運動知識歸納1.地球公轉(1)方向: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_____繞日公轉,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成_____夾角。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公轉方向和地軸傾斜角度不變。(2)周期:約_____。(3)地球公轉引起的自然現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太陽高度(角):太陽光與地面的夾角。太陽高度的時刻變化(地球自轉):一天的正午,當太陽位于正_____或正_____方向,太陽高度最大,此時,桿影朝正_____或正_____方向,桿影最短。3.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此時的節氣是_____,對應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此時的節氣是_____,對應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此時的節氣是_____或_____,對應的時間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晝夜長短變化、四季更替(地球公轉):赤道全年晝夜平分;_____日北極圈及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_____日南極圈及以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3】(2021秋 梁河縣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如圖所示,甲、乙、丙分別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太陽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春分日晝夜等長B.夏至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C.冬至日北極圈范圍內出現極夜現象D.赤道一年中有一次陽光直射現象【變式3】(2021秋 宣化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2022年2月1日是春節,春節期間,我國河北省( )A.晝夜等長 B.晝短夜長 C.夜逐漸變長 D.晝長夜短核心考點四:月相知識歸納1.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稱為_____。它的一個變化周期稱為_____,平均為_____天。2.月相變化的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相變化的規律(1)_______出現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現在西邊的天空,且月亮的西側(即右半邊)明亮。(2)_______出現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現在東邊的天空,且月亮的東側(即左半邊)明亮。可以簡記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月相名稱 新月(朔) 上弦月 滿月(望) 下弦月出現的時間(農歷)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月出 清晨 正午 黃昏(傍晚) 半夜月落 黃昏(傍晚) 半夜 清晨 正午同太陽升落比較 同升同落 遲升后落 此升彼落 早升先落夜晚見月情況 徹夜不見 半月,上半夜西天,西半邊(右邊)亮 一輪明月,通宵可見 半月,下半夜東天,東半邊(左邊)亮日、地、月三者位置 日、地、月三者大致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日、地、月三者大致處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居中 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4、月球始終以同一個面對著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轉周期(或速度)與繞地球公轉周期(或速度)是_______的。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4】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這是因為( )A.月球比地球離太陽遠B.月球上的環形山擋住了太陽光C.月球上總有一半地方照不到太陽D.月球上沒有大氣層【變式4】如圖所示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箭頭為地球公轉方向。從該日起大約經過4天,在上海能夠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滿月 D.下弦月核心考點五:日食和月食知識歸納1.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現象稱為日食。當月球擋住全部太陽光稱作_______;月球擋住部分太陽光稱作_______;月球擋住太陽光的中間部分稱作_______。月球由西向東繞地球公轉,所以太陽被月球遮掩是從日輪_______開始,_______結束。【版權所有:21教育】2.日食發生時,_______在_______和地球之間,且三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食發生的時間是_______,但_______(填“是”或“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食是指月球_______或_______月面變暗的現象。月食形成的原因:一是月球本身不_______,靠_______太陽光發亮;二是因為地球是_______的球體,太陽光照到地球,在地球后面會留下一個陰影,又因為此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接近一條直線,且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的中間。月球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漸遮掩時,就形成了月食現象。4.月食發生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月食形成的過程是月面先虧損于_______,復圓于_______。月食的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形成_______;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形成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5】如圖是從月球上拍攝的“日食”照片。下列對發生此現象的判斷正確的是( )A.此時月球正處在太陽和地球之間B.這張照片可能是在農歷2008年正月初一拍攝的C.同時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區可能出現“日食”現象D.同時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區可能出現“月食”現象【變式5】當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時候,站在月球上就(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許能看到地食 D.也許能看到日食核心考點六:太陽系知識歸納1.太陽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星、矮行星、_______等天體互相吸引,按一定的軌道圍繞_______公轉構成。太陽系中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_______,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太陽是_______星。2.______________: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廣闊的太陽系小天體的帶區,這些小天體包括成千上萬顆的小行星和它們的衛星以及億萬顆彗星、流星體。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兩顆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沒有空氣,布滿環形山。_______和_______最像地球,是固體星球,表面有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_______最顯著的特征是大紅斑,_______也和木星一樣有光環。_______和_______表面都籠罩著氫和甲烷氣體。3.彗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發、彗;彗星的軌道是不對稱的橢圓形,主要組成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著名的彗星,繞日公轉的周期是76年。流星現象是_______與大氣摩擦燃燒發光劃亮夜空的現象。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6】如果把太陽系當作一個“大家庭”,人類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員。下列不屬于這個家庭成員的是( )A.火星 B.土星 C.北極星 D.海王星【變式6】讀表中的相關數據,地球與火星都是太陽系中的行星,下列有關太陽系行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行星 質量(地球為1) 體積(地球為1)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赤道面與軌道面之間的交角地球 1.00 1.00 1年 23時56分 23°26′火星 0.11 0.15 1.9年 24時37分 23°59′A.火星、地球的自轉周期比較接近B.火星是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顆行星C.在地球兩側,分別是金星軌道和火星軌道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發出可見光,這幾顆行星在夜空顯得很明亮核心考點七:探索宇宙知識歸納1.國際上把天空劃分為_______個區域,命名為_______個星座。星空圖的方向:上_______下_______,左_______右_______。2._______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間,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標志,全年可見。尋找北極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連線,向斗口方向延伸約5倍距離即是。北斗七星斗柄四季朝向:春夏秋冬對應______________。3.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看到的星空_______;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看到的星空_______。4.銀河系是由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組成的一個龐大的天體系統。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幾千億顆。5.宇宙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例題7】繼“神九”升空后,“神十”將于今年6月至8月發射,再次實現與天宮一號進行載人交會對接,我國探索宇宙又向前邁進一大步.下列對宇宙的有關認識正確的是(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氣,但沒有水B.宇宙的大小結構層次為:宇宙→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C.現在有很多證據證明宇宙是有邊的、膨脹的D.太陽是一顆能自行發光發熱的氣體星球【變式7】下列有關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銀河系是以太陽系為中心的B.星系是指類似于太陽系的天體系統C.宇宙中有2000多億顆像太陽那樣的星系D.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走過的路程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冬至時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B.由于月球的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相同,因此月球總以一面對著地球C.六一兒童節是根據農歷來制定的D.寧波一年內有兩次被太陽直射【題2】.下列現象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象 B.地球最內層是地核C.板塊張裂形成高山 D.太陽最外層是光球層【題3】.被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截至2018年9月12日,已探測到4顆脈沖星,結合以上內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光年是一個時間單位B.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對宇宙的深入探測,有助于人類對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了解D.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探測到的44顆脈沖星之間的距離在不停增大【題4】.如圖所示,小明想通過A、B兩張紙片上的小孔看見燭焰,他應將燭焰、兩個小孔和人眼調到___________上,這樣操作的依據是___________。操作過程中他還在B紙片上看到了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___________的(選填“正立”或“倒立”)。【題5】.2020 年 7 月 23 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標是實現著陸火星。(1)火星屬于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在如圖的太陽系示意圖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___(填標號) 。 (2)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方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CO2為主的大氣十分薄弱,密度僅為地球大氣密度的 1%。根據以上信息,你認為下列推測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選項)。A.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 D.火星表面晝夜溫差比地球上大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2021 寧波模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目前被人們廣為接受的一種宇宙起源學說。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脹,并認為( )21*cnjy*comA.目前宇宙仍在不斷地膨脹B.目前宇宙膨脹已結束且開始收縮C.目前宇宙已處于既不膨脹也不收縮的穩定狀態D.宇宙膨脹早已結束,目前處于靜態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2九下·義烏開學考)2019年1月3日(農歷十一月二十八),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下列關于“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前后的分析,符合實際的是( ) 2-1-c-n-j-yA.著陸時,探測器和月球位于右圖中的c點附近B.探測器要有防水設計,因為環形山上有水C.探測器著陸前要減速,因為與大氣摩擦會生熱D.探測器在月球的著陸點能拍到地球的照片【題2】.(2021七上·鎮海期末)2021年7月21日,我國神舟十二號航天員湯洪波拍下了一張地球的照片,如圖1所示。此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所處的位置為圖2所示的( )A.AB 之間 B.BC 之間 C.CD 之間 D.DA 之間【題3】.(2021九上·西湖月考)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農歷四月初四),攜帶“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巡視器在火星著陸,我國成為首個在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項目標的國家。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滿月C.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D.2021年5月15日北半球晝長夜短【題4】.(2021七下·柯橋期末)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環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日環食很好看,直接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效果更佳B.太陽是一顆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恒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C.日環食發生時,可能看到滿天的星空下一輪淡淡的圓月D.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依次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題5】.(2021七上·鎮海期末)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 200 多個火星日。火星是人類走出地月系開展太空探測的 首選目標,因為火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一半, 自轉軸傾角、 自轉方 向、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約長一倍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D.“祝融號”登陸火星后質量減小【題6】.(2021七下·柯橋期末)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如圖所示的關系的是( ) 甲 乙 丙A 果實 種子 胚B 反射 鏡面反射 漫反射C 力 彈力 壓力D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A.A B.B C.C D.D【題7】.(2021·臺州)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究器登陸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究器登陸火星。(1)圖1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 。(2)“天問一號“探究器登陸的“烏托邦平原”面積巨大、是一望無際的亂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 一樣,本質上都是隕石坑。(3)“天問一號探測器登陸前,科學家需要結合火星對探測器的引力大小,確定探測器進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 。【題8】.(2021九上·溫州開學考)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1)右圖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標識“攬星九天”。圖中圓球表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它們依次排開,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填序號)。(2)火星自轉一周的時間與地球相近,因此火星上 (選填“一天”或“一年”)的時間與地球相近。(3)“天問一號”采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火箭發射時,高溫高壓的燃氣從尾部噴出,使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推力的施力物體是 。【題9】.小軍同學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亮,發現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圖甲所示。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到月面,與月面發生碰撞而形成了坑洞,這種坑洞叫做月坑。小軍同學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質量、體積及下落的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的細沙的盤子和幾個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擬實驗,如圖乙所示。經過實驗,數據記錄如表:實驗序號 質量m(g) 體積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mm)1 20 7.5 50 2.62 20 7.5 60 3.53 20 7.5 70 5.04 20 2.5 70 11.35 20 1.8 70 12.46 60 7.5 70 14.67 85 7.5 70 15.9(1)由1、2、3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 有關。(2)由 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3)“月坑”的深度還與流星的體積有關:體積越大,“月坑”的深度越 (選填“深”或“淺”)。(4)請你結合小軍的研究過程就“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問題提出另外一個猜想: 。【題10】、(2021七下·柯橋期末)天問圓中國航天夢,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1)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與魷魚噴水推進相似,是利用了 力學知識。圖乙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則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選填字母)21cnjy.com(2)2021 年2月5日,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197天,距離地球約1.8億千米,飛行里程約4.65億千米。并在距離火星約220萬千米處,獲取了首幅火星圖像。若探測器將圖像信息以無線電信號形式以光速發送至地球,則需要多少分鐘?21*cnjy*com(3)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著陸,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安全駛離著陸平臺,開始巡視探測。為適應火星表面可能出現的松軟復雜地貌,“祝融號”采用如圖丙所示 6 輪驅動,其目的是 。若“祝融號”火星車總質量為240千克,長3.3米,寬3.2米,火星質量為地球的1/9,表面重力為地球的2/5,則“祝融號”在行駛時對火星表面的壓力為多少?(4)請分析:“天問一號”從發射到著陸火星,這段時間柯橋的晝夜長短變化狀況。地球和宇宙4章章節復習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太陽的大氣結構、太陽活動的標志及對地球的影響;知道月球表面的環境特征;掌握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4、掌握地球的公轉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1、知道月相的成因,會識別各種月相;2、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正確認識和區分日食和月食;3、認識四季星空和常見的星座及恒星。【教學重難點 】:太陽的大氣結構、太陽活動的標志及對地球的影響;月球表面的環境特征;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4、地球的公轉方向和周期及其產生的現象。5、月相的成因,識別各種月相;6、日食、月食的成因,認識和區分日食和月食;7、四季星空和常見的星座及恒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章節復習(原卷版).doc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章節復習(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