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學目標】1.能夠描述“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2.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以及新的研究進展;3.解釋米勒實驗的設計原理及結果,鍛煉運用證據和邏輯進行分析和推測的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描述“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關注生命起源的各種觀點。2.難點:描述“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教學過程】一、 導入首先聯想生物的進化過程和不同時期地球上的生物,再提出問題:最早的生物從哪兒來呢?即原始生命是哪里來的?生命又是怎樣發展的呢?再引入新課——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二、新課講解(一)介紹關于生命起源的幾種假說1、神創論2、自然發生論3、宇生說4、化學起源說(二)分析資料第一組資料: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圖1描述原始地球的特征2.原始大氣的成分有哪些?與現在地球上的大氣相比,原始大氣的成分有什么特點?3.原始地球上具有什么能量條件?4原始海洋是怎樣形成的?5、地球上原始大氣的成分與現在大氣成分有什么明顯不同,現在的地球會不會再形成原始生命?第二組資料:米勒設計的實驗裝置①米勒實驗證明的什么?②憑此結果,可以對生命的起源做出怎樣的推測?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第三組資料:小行星撞擊地球①什么是隕石?它來自何處?②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了什么?③由此可以做出什么推測?(三)小結原始生命出現的過程三、課堂小結四、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