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教學目標】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義;2.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3.了解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學會主動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教學重難點】 學習重點:嘗試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到心理健康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學習難點:學會調節情緒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有人說“肌肉發達、強健有力就是健康”,也有人說“沒傷沒病就是健康”。你同意這樣說法嗎?請說說自己的理由。要增進健康,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你覺得自己健康嗎?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呢?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一)給你的健康打分1. 強調測試注意事項:單獨、如實評價;總分僅供參考,不絕對,不要有任何思想負擔;分數可保密等。2. 自己仔細閱讀體會P89測試題,嘗試打分。3. 分析測試題類型:測試題中哪些是評價生理的?哪些是評價心理的?哪些是評價社會方面的健康的?4. 分組討論,表達交流。5. 通過討論,有誰能給健康下一個定義?它應包括哪幾個方面?(二)探討如何健康生活當你遇到以下情景時,你是怎么做的呢 1. 這次數學考試沒有考好,原本是想這次考好了可以給父母一個驚喜。唉,又沒有戲了。我感到很沮喪。2. 最近因為一件小事,和我最好的朋友吵了一架,現在我倆誰也不理誰了,見了面也不打招呼,直接走掉。真是讓我心里悶得慌,煩得很吶。3. 我和我的好朋友在小賣鋪前打鬧,一不小心,我雙膝跪倒在地,正待爬起來繼續追打,剛巧一不認識的男生從前面走過,得意地對我說:“平身。” 我當時一下子感到很生氣。4. 周末回到家里,想著總算能放松一下了。我將書包往地上一放,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拿著電視遙控器,開始漫無目的地翻看著電視節目。這時老媽從廚房里走出,看到我在看電視而沒有在看書,很生氣地訓斥我。我感到很郁悶。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注意,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小結: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的情緒將提升學業成績,悅納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快樂成長!過渡:青少年階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為此我們應該學會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怎樣保持愉快的心情?你有什么高見?(三)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學生自由表達后,教師補充:調節不良情緒的其他幾種常用方法:(1)言語暗示法。條件反射理論認為:人的言語暗示作用可以替代現實生活中的任何具體的刺激物,所以積極的言語暗示可以幫助人來控制和調節情緒,(2)行為習慣訓練法。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生活規律精力充沛.益于身心健康,也益于建立健康的情緒反應。所以,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訓練自己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防止生活無規律和娛樂無節制等不良習慣。(3)放松訓練法。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容易使人感到壓力過重情緒緊張焦慮。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應該學會一些簡單的自我放松的科學方法。(4)幽默快樂法。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事,還可以通過幽默的自嘲使自己重新快樂起來。凡事要看到出路和希望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干擾情緒的因素。(5)心理咨詢法。若是陷入消極情緒而難以擺脫、自我調節未能奏效時就應該盡快求助于心理咨詢醫生。通過熱線電話書信門診咨詢等方式得到心理醫生的指導和幫助并學會如何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三、課堂小結四、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