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的主要類群》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概述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特征和生活環境。2、舉例說明人類和苔蘚與蕨類植物的關系。(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常見的苔蘚和蕨類植物”圖片,提高觀察能力和比較思考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存狀況,強化熱愛植物、保護植物的情感。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通過七年級對植物相關知識的初步接觸以及生活經驗,了解了種子植物的一些知識,而對于本節課要學習的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卻知之甚少。本節課就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揭開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神秘面紗。同時他們現在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課堂上可以充分展示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三、教學設計思路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認識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特征、生活環境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通過觀察圖片,提高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著重指導學生的觀察活動,通過問題串的方式逐一解答相關問題,并比較學習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在學習中逐步滲透保護植物、熱愛植物的情感。五、重點難點認識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特征、生活環境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六、教學過程活動1 【復習引入】回憶舊知,引入本節課的課題——植物的主要類群。活動2 【授課過程】板塊一:出示教學目標板塊二:自主學習同學們結合導學案自主學習教材的39—41頁,并在教材中勾畫重要知識點。板塊三:苔蘚植物1、請學生嘗試描述苔蘚植物生活的環境特點2、苔蘚植物的形態特點,根、莖、葉有什么特點?3、苔蘚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和生殖方式?4、小反饋 :根、莖、葉有什么特點板塊三:蕨類植物1、蕨類植物的植株形態?2、蕨類植物的根、莖、葉有什么特點?3、蕨類植物的生殖方式?4、蕨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5、小反饋:蕨類植物結構特征活動3 【梳理知識】同學們思考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在生活環境、形態特征、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活動4 【分享】通過本節課學習,談談感受和收獲活動5 【挑戰自我】通過5道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方式是每個小組的代表自行選擇某道題作答,題的難度不同,分值不同。學習積極性很高。活動6 【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采集幾種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制作成標本,并在班級進行展示。七、板書設計第22章第3節 植物的主要類群 ------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植物類型 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生活環境 陰濕的環境 陰濕的環境形態特征 矮小 比苔蘚植物高大結構特征 有假根,起固定作用; 有莖、葉,莖弱小,沒有輸導組織; 葉可進行光合作用和吸收水、無機鹽 有根、莖、葉 并有機械組織和輸導組織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