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科學就是力量華師大版 九年級下新知導入聽說過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嗎?如今已實現人類第一次登月科學技術科學對社會文明的發展有哪些作用呢?新知講解科學給我們洞察自然界以精確的工具,使我們對自然界產生具有可知性的信念科學,是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的探究活動你能說說什么是科學?通過三年來的學習,我們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了解了不少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實例。現在大家可以小結一下:科學對社會文明的發展有哪些作用呢?科學探究活動的發展歷程最早 公元前6世紀之后的古希臘19世紀之后 得到全面發展17世紀 歐洲初步形成今天 已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新知講解新知講解一、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1.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人類為了求生存、求發展,首先必須對各種自然現象加以說明自從有了人以后,各種文化形態如神話、宗教、藝術、歷史、哲學和科學就相繼應運而生新知講解2.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科學,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出現較晚的一類文化現象,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今天人類文化最高層次和最為獨特的成就新知講解3.科學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只有科學才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64排ct新知講解人類對自然界物質組成認識的進化(教材174頁)“神創造萬物”“土”、 “水”、 “氣”、 “火”這四種元素作為地球上萬物的本原科學的元素理論波義耳拉瓦錫亞里士多德二、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1.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提倡和踐行的科學探究過程(1)通過實驗、觀察獲得大量有關自然現象的經驗事實、數據。(2)對這些經驗事實、數據進行歸納推理,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科學假設。(3)再用類似的實驗去檢驗所得假設的正確性,使其成為定律。(4)人們根據這些科學定律去說明自然現象,解決當初要解決的問題,這一步可以用演繹的方法去完成。觀察、實驗歸納演繹一般原理實驗檢驗伽利略牛頓新知講解2.愛因斯坦的科學探究過程(1)科學研究活動起源于科學問題,科學家是為了解決科學問題才去進行科學探究。(2)為了解決問題,科學家需要構建一個新的理論。依托已有的知識背景,通過自己創造性思維如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活動大膽猜想,提出假設或公理,然后再通過演繹方法展開,推出許多定理。公理和定理的集合就是理論體系。(3)通過觀察實驗所取得的經驗事實來檢驗這個理論AS1 S2 S3 S4導出命題E 直接經驗思想的自由創造演繹公理新知講解上述兩種科學探究方法論路徑雖然不同,但是它們都保證了人們對自然現象探究的客觀性、嚴格性和有效性,從而開啟破解大自然奧秘之門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科學探究中雖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方法論路徑,但是應該遵循某一種合理的方法論路徑,這樣才能事半功倍。科學家歷來都是很重視科學探究過程、局部要素和具體方法能力的培養3.現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1)發現和提出問題;(2)建立猜測和假設;(3)制定探究計劃;(4)收集事實與證據;(5)檢驗與評價;(6)交流和討論。法國科學家貝爾納新知講解三、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1.科學探究活動是一項艱巨的認知活動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自然現象背后的規律。這種規律并不是表象的,而是隱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質。科學理論并不是信手拈來,唾手可得的。新知講解徐霞客的探究精神(教材177頁)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記》“不避風雨,不憚虎狼,不計程期,不求伴侶”,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地貌考察事業“旅泊巖棲,忍饑耐寒”新知講解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1960年 糧食饑荒決心努力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饑餓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袁隆平的探究精神雜交水稻成功新知講解2.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3.弘揚科學精神的意義科學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為一般人類文化精神,是每一個社會公民應具備的一種重要的科學文化素質。弘揚科學精神,對人們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新知講解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應弘揚哪些科學精神(教材178頁)一是具有熱愛自然的情感二是具有求實求真的精神新知講解三是具有科學辦事的態度四是具有進取負責的品格新知講解課堂練習1.科學探究的起點是( )A.建立猜測和假設 B.獲取事實和證據C.提出問題 D.檢驗與評價2.科學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錯誤的是( )A.科學探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B.科學探究中要善于與人合作交流C.在科學探究的結果與原有知識發生矛盾時,要修改實驗數據D.科學探究的基礎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CC課堂練習3.在眾多的文化中,認識自然的精確而有效的工具是( )A.哲學 B.科學 C.神話 D.宗教4.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設計對照實驗組時可以有多個變量B.根據實驗需要設計對照實驗C.假設與實驗結論必須一致D.驗證假設正確與否的基本途徑是分析思考和想象BB課堂總結我們學了什么?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010203板書設計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科學就是力量作業布置1.舉一例說明科學在認識自然界運動變化原因上較其他文化更精確。2.舉一個科學發現的案例,指出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步驟。3.舉一例說明科學精神對維系科學探究的作用。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華師大科學九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科學就是力量 章 七 學科 科學 年級 九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2.知道科學探究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有效方法。 3.知道科學精神是維系科學探究的情感、態度與價值取向。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材料分析和體會科學家科學探究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每個人要具有和弘揚科學精神重點 1.能舉例說明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2.能舉例說明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3.能舉例說明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難點 1.能舉例說明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2.能舉例說明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3.能舉例說明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聽說過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嗎? 如今已經實現 科學對社會文明的發展有哪些作用呢? 引入新課講授新課 科學給我們洞察自然界以精確的工具,使我們對自然界產生具有可知性的信念。 科學,是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的探究活動。科學探究活動,在西方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之后的古希臘時代。到了17世紀,科學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在歐洲初步形成;19世紀之后得到全面發展。社會上出現了職業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成為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國家科學院、大學和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成為科學探究活動的基地。科學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近現代科學理論的迅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就,理論革命層出不窮。在今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已與科學息息相關,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發展也需要科學的支撐,科學已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 通過三年來的學習,我們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了解了不少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實例。現在大家可以小結一下:科學對社會文明的發展有哪些作用呢? (教材173頁) 一、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1.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里,對自己觀察到的各種自然現象充滿著好奇心。人類為了求生存、求發展,首先必須對各種自然現象加以說明。 說明:自從有了人以后,各種文化形態如神話、宗教、藝術、歷史、哲學和科學就相繼應運而生。這些文化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刻意描述和說明自然現象,試圖認識自然界。 2.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科學,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出現較晚的一類文化現象,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今天人類文化最高層次和最為獨特的成就。它是一種只有在特殊條件下才可能得到發展的甚為精致的成果。 3.科學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 歷史表明,在眾多的文化形態中,作為知識系統,只有科學才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自從科學產生以來,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就愈來愈正確,愈來愈深入。 人類對自然界物質組成認識的進化 (教材174頁) 在神話和宗教中,自然界的萬物都被歸結為“神的創造”。如在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神話《神譜》中,整個自然界是神創造的,神(地母)創造了廣袤的大地和大地上的萬物,神(烏蘭諾斯)創造了天空和天空中的星星。后來宗教將神話的神創論精致化,基督教在《創世紀》中,描繪出一幅上帝在7日之內分門別類地創造萬物和人的圖景,其中萬物之間在組成上并無什么統一性、規則性。 到了公元前6世紀之后,古希臘哲學家主張對自然界作本原性的探索。所謂本原即是指,存在著這樣一種東西,自然界中的萬物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而生成,毀滅后又復歸于它。萬物雖然性質多變,但實體卻始終如一,這種東西就是萬物的元素和本原。公元前3世紀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把“土”、“水”、“氣”、“火”這四種元素作為地球上萬物的本原,試圖說明自然界物質組成的統一性、規則性。雖然今天人們并不認同這種結論,但是他用自然界的物質說明自然界萬物的組成和起源,這對“神創造萬物”的說法起到一種釜底抽薪、從而架空了神的作用。這種跨越是人類認識自然上的一種進步。 近代之后,科學得到迅速的發展。17世紀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科學地定義了“元素”的概念,認為土、水、氣、火并不是化學元素。到18世紀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科學探究,確證了所謂的“氣”不是一種元素,而是氧氣、二氧化碳等具有不同化學性質氣體的混合物;“火”則是物質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氧化反應產生的光和熱;“水”也不是一種元素,而是氫和氧的化合物。今天科學已告訴人們,地球上的萬物是由100余種化學元素組成的;科學家還通過對恒星演化的研究,揭示了這100余種元素的起源和演化的規律。科學的元素理論被公認為是揭示自然界物質組成的最高知識成就。 同樣,關于自然界的結構、自然界運動變化的原因、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科學知識在人類認識史上都有類似的情況。 二、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科學之所以能成為人們認識自然的最高知識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科學家們在科學探究中提倡和使用科學方法。 1.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提倡和踐行的科學探究過程。 (1)通過實驗、觀察獲得大量有關自然現象的經驗事實、數據。 (2)對這些經驗事實、數據進行歸納推理,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科學假設。 (3)再用類似的實驗去檢驗所得假設的正確性,使其成為定律。 (4)人們根據這些科學定律去說明自然現象,解決當初要解決的問題,這一步可以用演繹的方法去完成。 2.愛因斯坦的科學探究過程 (1)科學研究活動起源于科學問題,科學家是為了解決科學問題才去進行科學探究。 (2)為了解決問題,科學家需要構建一個新的理論。依托已有的知識背景,通過自己創造性思維如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活動大膽猜想,提出假設或公理,然后再通過演繹方法展開,推出許多定理。公理和定理的集合就是理論體系。 (3)通過觀察實驗所取得的經驗事實來檢驗這個理論。 上述兩種科學探究方法論路徑雖然不同,但是它們都保證了人們對自然現象探究的客觀性、嚴格性和有效性,從而開啟破解大自然奧秘之門。科學家普遍認為,在科學探究中雖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方法論路徑,但是應該遵循某一種合理的方法論路徑,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科學家歷來都是很重視科學探究過程、局部要素和具體方法能力的培養。法國科學家貝爾納說: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攔才能的發揮。因此,科學中難能可貴的創造性才華,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殺;而良好的方法則會增長、促進這種才華 在生物學科中,由于現象復雜,謬誤的來源又極多,方法的作用較之其他科學甚至更為重要。”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也為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科學地辦事”,提供參考。 3.現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1)發現和提出問題;(2)建立猜測和假設;(3)制定探究計劃;(4)收集事實與證據;(5)檢驗與評價;(6)交流和討論。 三、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 1.科學探究活動是一項艱巨的認知活動 視頻:珍尼古道爾與黑猩猩交朋友 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自然現象背后的規律。這種規律并不是表象的,而是隱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質。科學理論并不是信手拈來,唾手可得的。它需要科學家付出辛勤的勞動,經歷無數的磨難。科學家在從事這種艱辛的工作時,比從事其他認知活動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撐和維系。 徐霞客的探究精神 (教材177頁) 袁隆平的探究精神 袁隆平 :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饑餓的痛苦。決心努力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饑餓。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最后終于成功。 2.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 正是執著、勤奮和不畏艱苦的科學精神維系科學家們完成了十分艱巨的科學探究活動,科學精神也稱為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 3.弘揚科學精神的意義 弘揚科學精神的積極意義還不限于科學界。科學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為一般人類文化精神,是每一個社會公民應具備的一種重要的科學文化素質。弘揚科學精神,對人們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應弘揚哪些科學精神 (教材178頁) 一是具有熱愛自然的情感,如親近自然、觀賞自然;對自然現象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珍愛生命;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等。 二是具有求實求真的精神,如注重從經驗事實出發,透過現象探究其背后的規律性;踐行收集經驗事實和背景知識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強調經驗事實對假設形成的奠基和檢驗作用;說話要有事實依據,在事實面前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有不符也勇于修正自己的錯誤等。 三是具有科學辦事的態度,如體驗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力求用科學知識解釋身邊的自然現象;嘗試用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消除愚昧、遠離迷信等。 四是具有進取負責的品格,如在學習科學知識上有自信心、進取心;在探究和解決問題上認真、堅持;在與人合作交流上誠信、寬容;在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上有責任感等。 知道什么是科學 了解科學探究活動的發展歷程 知道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知道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知道科學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 了解人類對自然界物質組成認識的進化 了解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提倡和踐行的科學探究過程 了解愛因斯坦的科學探究過程 復習歸納現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知道科學探究活動是一項艱巨的認知活動 知道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 知道弘揚科學精神的意義 了解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應弘揚哪些科學精神 指導閱讀自學 指導閱讀自學 介紹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介紹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介紹科學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 指導閱讀自學 指導閱讀自學 指導閱讀自學 指導歸納 介紹科學探究活動是一項艱巨的認知活動 介紹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 介紹弘揚科學精神的意義 指導閱讀自學課堂練習 1.科學探究的起點是( C ) A.建立猜測和假設 B.獲取事實和證據 C.提出問題 D.檢驗與評價 2.科學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錯誤的是( C ) A.科學探究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 B.科學探究中要善于與人合作交流 C.在科學探究的結果與原有知識發生矛盾時,要修改實驗數據 D.科學探究的基礎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3.在眾多的文化中,認識自然的精確而有效的工具是( B ) A.哲學 B.科學 C.神話 D.宗教 4.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 ) A.設計對照實驗組時可以有多個變量 B.根據實驗需要設計對照實驗 C.假設與實驗結論必須一致 D.驗證假設正確與否的基本途徑是分析思考和想象 習題訓練 知識應用與理解課堂小結 我們學了什么? 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 知識小結 總結概括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科學就是力量 學案學習目標 與 核心素養 1.知道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2.知道科學探究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有效方法。 3.知道科學精神是維系科學探究的情感、態度與價值取向。學習重點 1.能舉例說明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2.能舉例說明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3.能舉例說明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學習難點 1.能舉例說明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 2.能舉例說明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3.能舉例說明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預習案】1.科學,是以________為研究對象的探究活動。科學給我們洞察自然界以________,使我們對自然界產生具有________的信念。2.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________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________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________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3.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現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4.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________是一項艱巨的認知活動,________是維系探究的動力。【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點一: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1.從科學知道的角度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2.如何理解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最高成就?3.如何理解科學為人類提供了認識自然現象精確而有效的工具?4.人類對自然界物質組成認識的進化過程是怎樣的?探究點二: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1.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提倡和踐行的科學探究過程如何?2.愛因斯坦的科學探究過程過程如何?3.現在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什么?探究點三: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1.舉例說明科學探究活動是一項艱巨的認知活動2.如何理解科學精神是維系探究的動力?3.弘揚科學精神的意義是什么?4.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應弘揚哪些科學精神?【訓練案】1.科學探究活動,在西方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之后的古希臘時代( )A.古希臘時代 B.古羅馬時代C.古巴比倫時代 D.古埃及時代2.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 )A.探討科學問題,形成科學理論 B.研究實踐問題,總結實踐經驗C.揭示科學規律,形成科學理論 D.揭示科學規律,指導實踐活動3.關于科學的概念,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A.科學是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的知識體系B.科學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C.科學是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的知識D.科學是一種很快帶來經濟效益的生產力4.是科研人員做科研的基本功,科研人員應在不斷地閱讀和研究中提高自己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利用資料的能力( )A.文獻整理 B.實踐調研 C.研讀方法 D.其他5.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設計對照實驗組時可以有多個變量 B.根據實驗需要設計對照實驗 C.假設與實驗結論必須一致 D.驗證假設正確與否的基本途徑是分析思考和想象6.下列有關科學探究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實驗的結果一定要與提出的假設一致B.實驗結果一定要與原有知識一致C.在一組對照實驗中,應該有多個變量D.探究結果與原有的知識發生沖突時要敢于大膽修正原有的知識7.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同一次的實驗中,為了提高研究效率可以有多個變量B.科學探究一定要遵循其所有的探究秩序C.在科學探究中,提出的假設總是和結果一致D.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得出結論,表達交流8.以下不屬于科學精神得有( )A.倡導和諧的公德精神 B.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C.勇于質疑的批判精神 D.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9.“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攔才能的發揮。”以下學習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是拙劣的( )A.課外時間沒有一定的計劃,想起什么就做什么B.每科有固定的筆記本.筆記有條理C.學新課前。先初步把新內容看一看D.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參加討論10.下列關于科學探究過程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猜想與假設;②評估;③提出問題;④分析與論證;⑤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⑥進行實驗與收集證.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④⑤⑥②C.③①⑤⑥④② D.③①⑤④⑥②11.科學之所以能成為人們認識自然的最高知識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科學家們在科學探究中提倡和使用___________。12.閱讀有關科學發展的材料,回答相關的問題。【材料一】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伽利略的觀點: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和笛卡爾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材料二】原子結構認識史:科學家對原子內部結構的研究仍在繼續。但也有科學家質疑:原子內部的微粒真的無限可分嗎?【材料三】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細胞。為了更深入觀察微觀世界,人們不斷地發展顯微技術。隨著科技發展,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將人類對生物的認識推進到更微觀的層次……(1)伽利略觀點的研究對象是“運動的物體”,牛頓觀點的研究對象是“一切物體”,比較牛頓和伽利略的觀點,牛頓的研究對象除了關注“運動的物體”外,還包括了________。(2)科學家在探索原子結構內部奧秘時,在不斷的實驗中重建模型,下列有關模型的說法合理的是________。A.模型是在實驗和發現中不斷修正和完善的B.模型一定是研究對象本身的放大或縮小,不可改變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們認識和理解許多自然事物的本質(3)顯微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我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下列屬于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好處________。A.塑料的發明使環境污染加劇B.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便信息處理C.手機的發明,使人們方便交流D.高鐵的應用,縮短了人們時空距離(4)根據以上信息,談談你對科學發展的認識: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13.閱讀有關科學發展的材料,回答相關的問題。【材料一】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伽利略的觀點:如果物體在運動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和笛卡爾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材料二】原子結構認識史:科學家對原子內部結構的研究仍在繼續。但也有科學家質疑:原子內部的微粒真的無限可分嗎?【材料三】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細胞。為了更深入觀察微觀世界,人們不斷地發展顯微技術。隨著科技發展,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將人類對生物的認識推進到更微觀的層次……(1)伽利略觀點的研究對象是“運動的物體”,牛頓觀點的研究對象是“一切物體”,比較牛頓和伽利略的觀點,牛頓的研究對象除了關注“運動的物體”外,還包括了________。(2)科學家在探索原子結構內部奧秘時,在不斷的實驗中重建模型,下列有關模型的說法合理的是________。A.模型是在實驗和發現中不斷修正和完善的B.模型一定是研究對象本身的放大或縮小,不可改變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們認識和理解許多自然事物的本質(3)顯微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我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下列屬于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好處________。A.塑料的發明使環境污染加劇B.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方便信息處理C.手機的發明,使人們方便交流D.高鐵的應用,縮短了人們時空距離(4)根據以上信息,談談你對科學發展的認識: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參考答案【預習案】1.自然界 精確的工具 可知性2.自然界 科學知識 科學3.發現和提出問題 建立猜測和假設 制定探究計劃 收集事實與證據 檢驗與評價 交流和討論4.科學探究活動 科學精神【訓練案】1.A2.D3.D4.A5.D6.D7.D8.A9.A10.C11.科學方法12.(1)靜止的物體(2)C(3)D(4)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科學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科學技術;科學研究需要一定的科學方法;科學發展需要不斷質疑;科學發展離不開實驗等合理即可)13.(1)靜止的物體(2)A,C(3)B,C,D(4)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科學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科學技術;科學研究需要一定的科學方法;科學發展需要不斷質疑;科學發展離不開實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7章第1節科學就是力量 學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7章第1節科學就是力量 教案.doc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7章第1節科學就是力量 課件.pptx 華師大九年級科學下冊第7章第1節科學就是力量(素材:古道爾與黑猩猩交朋友).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