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七 認識“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理解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結合課本內容,并查閱資料了解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因素;自主思考提出解決威脅中國和平與發展問題策略的建議。【過程與方法】通過讀不同類型的圖培養從圖、表信息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增強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堅信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重點難點【重點】知道當今時代的主題。【難點】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教學過程【合作探究】“和平與發展”為何成為時代的主題閱讀教材P85、86,簡要歸納“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原因。世界人民反對戰爭的呼聲空前高漲;世界各地期盼發展的要求空前強烈。2.閱讀P86資料,回答資料問題。美國大學生從世界和平的角度對美國入侵越南進行了批評;而對于美國政府來說,則是用戰爭來確保“正義”與和平。閱讀P86掠影二,回答問題。發展中國家渴望經濟全球化能夠帶來發展的機遇;發達國家則是通過附加某些政治條件,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3.你是如何理解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各國的共同發展則是維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發展中國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加快自己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必須團結一致,促使發達國家本著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則,切實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文化。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和平,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條件。“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到底是些什么原因威脅了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呢?閱讀P87-88歸納。影響和平的因素主要分為傳統安全問題和非傳統安全問題。教師指導完成P87、88的問題。三、怎樣才能走向“和諧世界”3. 影響各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和平與發展的因素可能各不相同,說明我們中國面臨的問題有哪些?示例:在我國東海一帶,日本對我國釣魚島的主權提出非法要求;在南海一帶,菲律賓在我國黃巖島的主權上也進行公然挑釁;還有去年發生在云南昆明火車站的恐怖組織無差別砍人事件。另外在國家發展方面,“中國制造”力量巨大,但什么時候“中國創造”才能讓世界驚艷呢?4.所以,在時代的主題面前,中國政府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和平與發展的挑戰?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又可以怎么做?自由討論。【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第二課 經濟全球化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掌握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具體表現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通過分析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培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正確地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研讀材料和辯論,認識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影響,培養論從史出和用辯證的眼光觀察、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是當代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使學生增強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重點難點【重點】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和作用;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難點】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虛擬場景:《大山的一天》。人物介紹:大山,畢業于美國哈佛商學院,就職于英國匯豐銀行駐上海辦事處。早晨:鬧鐘(中國臺灣產)想起,大山打開音響(日本制造)收聽美國新聞。早餐:橙汁(巴西產)、麥片(澳大利亞產)、奶酪(法國產)、咖啡(非洲產)、面包(沃爾瑪超市)。上班:開一輛中國產的“福特”轎車。工作:目前,正在與世界知名的跨國集團德國西門子公司商談在山東濟南設立中德合資企業的銀行投資事宜。提出問題:大山一天的生活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體現著世界各國之間生產、貿易、服務的互相依存與合作。【合作探究】一、經濟全球化的加速1.仔細觀察課本P72圖7-12“棒球手套生產的流程”圖,說一說美國、日本、巴西三者之間是如何建立起聯系的,這種聯系在當今世界是否普遍。讓學生知道經濟全球化無處不在。舉例并感受無處不在的經濟全球化。從吃、穿、用、行等方面舉例。3.簡述經濟全球化加速的背景。① 新航路開辟,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② 20世紀90年代以后,經濟領域的全球化大大加快(資本、原材料和勞動力等方面的國際流動日益頻繁)。為什么經濟全球化在90年代后加速呢?① 科技的日新月異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斷出現縮短了往來的時空距離;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緊密。② 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進程消除了障礙。③ 各國的經濟往來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市場經濟體制;④ 跨國公司的推動。4.什么叫跨國公司?指的是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中,一張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的“網”,它將世界經濟編織成一個整體,有力地促進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全球化。你知道當今世界有哪些著名的跨國公司嗎?如麥當勞、肯德基、耐克等。看書P74圖7-15以“汽車的生產”為例,了解這家汽車公司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情況。思考:有哪些國家參與了汽車的生產經營活動?為什么這家汽車公司的產品要由多個國家共同完成?各國在不同行業的比較優勢不同——如勞動力、技術等。生產全球化有利于各國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6.經濟全球化有何作用?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國際投資不斷擴大。為什么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① 各國經濟既相互依存,又互相競爭。② 發達國家為主導,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③ 南北差距繼續擴大。二、世界貿易組織1. 簡述世界貿易組織的情況。成立:1995年,英文簡稱WTO,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160個成員國。 性質: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宗旨: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經濟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有何作用 制定并監督所有成員實施全球市場經濟運行規則,是各國談判的場所,也是解決3.中國是何時加入世貿組織的?有何意義?時間:2001年。世貿組織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途徑,表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其它地區的經貿往來。【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第四課 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認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內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帶給人類生活的影響。【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材料、圖片,提高整合材料的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體會科技發展與人類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重點難點【重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難點】理解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同學們一定都在淘寶上購過物吧,你知道淘寶的興起得益于什么科技的發展嗎 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會得到答案。【合作探究】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1.自學書本P82的內容,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現的時間、條件、標志。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條件:①二戰期間軍事科技發展,戰后軍事科技迅速轉化為民用科技。②相對論等科學理論迅速發展和重大突破。③科學技術社會化。標志: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樣的地位?有何影響?地位: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聯網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人類由此進入信息社會。影響:①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新興的信息產業,使其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生長點。②越來越多的國家把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提升國際科技競爭力的重要目標。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空間技術的發展情況如何?20世紀50年代以來,空間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實現了飛向太空的夢想。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航天飛機等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術。你認為對于克隆技術是否應該有所限制?自由討論,教師總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了怎樣的正面影響?舉例說明新科技對自己學習、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變。科技給我們創造幸福生活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有人認為早知如此,當初不如不發明。你是怎樣認為的?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即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科技發明也是如此。面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正面影響和負面效應,我們應該更新觀念,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例如,在科技發展中,要特別注意環境質量的提高,提倡低碳生活,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關于原子能技術的合理利用,各國要盡量控制核武器的制造,努力維護當今世界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3.從第三次科技革命你得出了一個什么規律?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課堂小結】鄧小平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國家角度來說:在當今國家間的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有一項就是科技競爭力,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要大力提高我們的科技競爭力;從我們個人來說:科學技術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科學技術,最后引用一句廣告詞:科技改變生活。【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第一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描述改革開放在新階段的重大表現,知道南方談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等階段性事件或目標;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農業、教育、交通、體育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過程與方法】以時間為序,以發展為線,引導學生認識現象、理解問題并逐步建構邏輯體系的思維習慣,同時注重培養分析材料、汲取信息的能力。以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等方式探索問題,自主梳理歷史主線并聯系實踐材料提煉觀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學習中對改革開放的重要性產生認同,認同鄧小平南方談話是促進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的重要歷史事件。重點難點【重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現的歷史性跨越;我國在農業、教育、交通、體育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難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影響;科學發展觀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作用;中國發展出現歷史性跨越的原因。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出示深圳特區30周年宣傳標語。提問:深圳從“小漁村”到“大都市”的傳奇得益于什么政策?追問: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否一帆風順?【合作探究】一、改革開放的新階段1.教師出示材料:聲音──1991年4月,有一家刊物發表文章質問 “改革開放可以不問姓‘社’姓‘資’嗎?”當時有人認為,改革開放必然會導致中國社會滑向資本主義,甚至認為和平演變的主要危險來自經濟領域,改革開放就是引進和發展資本主義。提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聲音?受國際環境變化(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社會主義事業處于低潮)和國內思想(階級斗爭為綱)影響。2.再次出示材料:資料1:面對東歐劇變的復雜國際形勢,鄧小平冷靜地指出:“別人的事情我們管不了,……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資料2:20世紀50年代的《人民日報》曾刊發一幅漫畫:一家企業為了買打字機,坐火車到北京來請示,相關部門領導辦公桌上的文件堆起厚厚一摞。(1)“我們自己的事”指什么事情?資料2反映了怎樣的情況? “自己的事”指把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扎實推向前進。資料2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挫傷企業生產積極性,影響效率。鄧小平當時提出了什么觀點?①能不能搞市場經濟,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展示1978年至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圖,提問:通過觀察圖表,我們感悟到什么?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了經濟發展,有利于解放生產力。4.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實現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實現了總體小康,但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面對上述問題的呢?面對前進中的新問題,中國共產黨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結合書本P68四個“視點”內容,分析一下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第一要義──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核心立場──以人為本;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關系怎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是什么?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二、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1.結合書本材料,分析改革開放前人民的休閑娛樂方式,并與現在相比較,得出休閑娛樂方式發生變化:從單一到豐富多彩。2.從視頻和書本材料中得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農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對比的方式:與中國歷史上、與日本的情況相比較)。3.用書本材料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交通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具體分析青藏鐵路修建的難度和建成通車后帶來的巨大意義來說明。4.學習了解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眾多領域取得成就后,討論分析中國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原因及啟示。最后指出發展遠未止步,我們期待著在一個和諧穩定的環境中,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科學發展再跨越。【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第三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掌握歐洲一體化進程,理解歐洲的走向聯合是世界多極化趨勢的重要表現;掌握聯合國誕生的基礎知識(時間、《聯合國憲章》、原則、宗旨,發展歷程);正確認識聯合國的作用;認識中國在不同時段與聯合國的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圖表、歷史資料,加強學生對抽象歷史知識的理解;通過小組辯論,引導學生探索歷史的本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中國要想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必須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重點難點【重點】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表現;聯合國在當今社會所起到的作用。【難點】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聯合國目前所面臨的挑戰。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情境式導入)出示歐洲共同體的旗幟師:請同學們看看大屏幕上歐洲共同體的旗幟上共有多少顆星?它們象征著什么?生1:共有12顆星,象征著歐洲共同體的12個成員國。師:12顆星組成了一個什么圖形,它有什么寓意?生1:12顆星圍成一個圓形,它的寓意是歐洲的團結、統一。生2:1986年,歐洲國家制作這面旗幟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共同體和歐洲同一性的印象。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與該旗幟有關。【合作探究】一、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閱讀P76圖7-19,說說當今世界存在哪些力量中心?各個力量中心的突出特點是什么。美國:綜合國力最強大。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實力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綜合國力位居世界前列。俄羅斯:經濟、科技潛力巨大,軍事力量強大。日本:經濟大國,正謀求政治大國地位。這些力量中心的出現對世界格局有什么影響?使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歐洲聯盟的成長閱讀教材P77,回答歐盟的前身是什么?它是什么時候正式成立的?性質及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是什么?歐洲共同體;1993年;區域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歐盟成員國公民享有什么權利及成員國需要履行什么義務?統一的歐洲護照,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的成立,還意味著各成員國實際上向歐盟讓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國家主權。歐盟的發展對世界多極化有何作用 歐盟在多極化世界中,已經成為重要的一支力量中心并推動著多極化趨的加強。三、聯合國與走向世界的中國1.聯合國日是哪一天?今年是聯合國誕辰幾周年?聯合國的誕生與哪場戰爭有關?10月24日, 73周年,二戰。2.閱讀課文,回答聯合國創立的時間、成員國數量、重要文件主要機構。根據教材回答。3.展示鑄劍為犁的照片及聯合國國徽。設問:這些圖片反應了聯合國的宗旨是什么?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促進國際合作。聯合國本身及其會員國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禁止對其它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不干涉他國內政。讀P79圖7-24,結合聯合國成立的背景,想一想,徽記上的世界地圖和橄欖枝分別象征著什么?世界地圖象征著整個世界,說明聯合國是一個世界性的國際組織。 橄欖枝象征著環繞世界的和平,體現聯合國的宗旨。6.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哪些作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你能否客觀的評價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 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促進各國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國際事務中的某些方面有著許多無奈,顯現出軟弱無力,也暴露出許多問題。隨著改革地深入,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會越來越明顯。二、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1.在聯合國的發展歷程中,中國是否作出重要貢獻?聯合國成立時中國是創始國之一;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2、中國為什么要恢復在聯和國的合法席位 如果不是恢復席位、重新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中國在聯合國中發揮的作用將大打折扣,而且對兩岸統一也非常不利。3、中國為什么能在71年10月25日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因為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根據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根本原因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4、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是怎樣的?自1990年以來,中國已先后派出2496人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在百廢待興的吳哥大地,在危機四伏的中東沙漠,在硝煙未散的非洲叢林……都可以看到中國維和軍人的身影。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為聯合國的籌建和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共有2000多人在12個任務區執行任務。截至2011年8月底,中國已向28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軍事人員、警察和民事官員,總共是19000余人次,其中有13名中國維和人員壯烈犧牲。材料二: 在2011年召開德班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承諾到2020年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40%至45%。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為聯合國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ocx 2 經濟全球化.docx 3.世界多極化趨勢.docx 4 當代科技革命與社會生活.docx 綜合探究7 認識“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