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2 免疫和計劃免疫一.【學習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4.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學習重點和難點:免疫的概念及類型,以及免疫對人體的主要作用二.【學習過程】(一)預習檢測閱讀課本完成下列預習檢測1. 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它們能阻擋大部分病原體進入人體,并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 作用。2.體液中的 和 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人體的前兩道防線都是針對多種病原體起防御作用,因此稱為 。3.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由 和 組成,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刺激 使它產生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即 ,這種病原體叫 。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只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此這種免疫稱為 。4.免疫是人體的一種 ,人們利用這一功能識別 和 ,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 物質,以及人體自身產生的 和 等,以維持人體健康。5.艾滋病又稱 ,其病原體是 ,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 和 。(二)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一】人體的三道防線(1)閱讀書P79頁資料分析,完成教材上的討論題。(2)小組討論總結完成下表: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范圍形成作用特性【學習任務二】免疫的功能看書P82頁圖8-10免疫的功能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以總結為哪三項?2.免疫的功能是否總是對人體有益?【學習任務三】計劃免疫1.閱讀P83頁回答:什么是計劃免疫?并完成下列表格接種月齡 制品名稱 預防疾病出生2月3月8月2. 引起艾滋病的原因有哪些?你應該如何對待患有艾滋病的病人?(三)交流展示學生展示本組學習成果,教師點評并利用都媒體課件糾錯、強調和補充。三【抽測達標】1.下列皮膚的作用中,屬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細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發C.感受外界刺激 D.調節體溫2.人體內可以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的是 (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細胞C.抗體和抗原 D.吞噬細胞3.下列現象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唾液的殺菌作用 B.接種百白破疫苗C.白細胞吞噬病菌 D.皮膚的屏障作用4.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作用是 ( )A.殺菌作用 B.清掃異物C.吞噬病菌 D.保護作用5.溶菌酶有殺菌的作用,是因為它能夠 ( )A.阻止多種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種病菌的消化C.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 D.吞噬多種病菌6.下列為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A.接種卡介苗和牛痘 B.半歲內嬰兒不易患天花C.淚液、唾液的殺菌作用 D.患過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7.免疫細胞主要是 ( )A.淋巴細胞 B.吞噬細胞 C.紅細胞 D.腺細胞8.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 ( )A.淋巴結對病原菌的過濾B.皮膚對痢疾病原菌的屏障作用C.患過天花的人對天花病毒具不感染性D.人體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腸桿菌死亡9.天花病毒對人體來說是 ( )①抗原;②抗體;③傳染源;④病原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 )A.病菌 B.病毒 C.寄生蟲 D.腫瘤細胞11.為了防止艾滋病傳入我國,我國政府決定停止進口國外一切血制品,這是采取______________的預防措施。12. 下面四幅漫畫寓意的是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請分析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將下列一組圖示說明的序號填寫在圖下相應的橫線上: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膚的保護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細胞的作用(下列兩小題的答案用圖中相應字母表示)(2)圖中屬于第一道防線的是 ;圖中屬于第二道防線的是 ;圖中屬于第三道防線的是 。(3)圖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有 ;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有 。四.拓展延伸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 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6.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五.反思提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參考答案】(一)預習檢測1.皮膚和黏膜 殺菌 2.殺菌物質 吞噬細胞 非特異性免疫 3.免疫器官 免疫細胞 淋巴細胞 抗體 抗原 特異性免疫 4.生理功能 自己 非己成分 抗原 損傷細胞 腫瘤細胞 5.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靜脈注射毒品 不安全性行為三.抽標檢測1.A 2.D 3.B 4.B 5.C 6.C 7.A 8.C 9.D 10.B 11.切斷傳播途徑 12.(1)② ③ ① ④ (2)AB D C (3)ABD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