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教學設計課題 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單元 地球的運動 學科 科學 年級 五下學習目標 1、知道動物和人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目標解讀:動物生物鐘又稱動物生理鐘。它是動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動物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由動物體內的時間結構所決定。2、通過調查身邊動物與晝夜的關系,知道晝夜對動物會產生影響。目標解讀:各種動物的活動行為都與一定強度的光照有關。有的動物適應弱光的生活方式,稱為夜行性動物。有的動物適應較強的光照條件,稱為晝行性動物。3、能夠觀察并記錄夜間小動物的活動。4、體會生物與生存環境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重點 1、知道動物和人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2、通過調查身邊動物與晝夜的關系,知道晝夜對動物會產生影響。難點 通過調查身邊動物與晝夜的關系,知道晝夜對動物會產生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把下列植物和其開花時間用線連起來。板書課題 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 激趣導入講授新課 活動一:晝夜對動物的影響1.一些動物的作息習慣 有些動物白天活動,夜晚休息;有些動物白天休息,夜晚活動。你知道下面這些動物的“作息時間”嗎?分析:(1)公雞、蜜蜂、蝴蝶、狗的活動具有周期性。在白天進行所有的生理活動,夜晚進行休息的這一類動物就是晝行性動物,晝行性動物還包括:大象、牛、羊、鴨、豬等。(2)刺猬、蛾子、貓頭鷹、蝙蝠是夜行性動物,這類動物每天的活動具有周期性,即白天休息,夜晚進行攝食、生殖等活動。選擇夜行,是緣于生存環境的恐懼,是一種避敵行為。結論:白天活動的動物:公雞、蝴蝶、蜜蜂、狗等;夜間活動的動物:刺猬、蛾子、貓頭鷹、蝙蝠等。2.蜜蜂和蝙蝠會相遇嗎?為什么? 蜜蜂白天活動晚上休息。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一般在睡覺,養足精神,夜晚捕食。所以,一般情況下,蜜蜂和蝙蝠是不會相遇的?;顒佣赫{查夜晚活動的小動物的行為 調查在我們周圍生活的夜行性小動物。 觀察目的:了解夜行性小動物的行為。 觀察方法:(1)在獲得家長的支持和幫助的條件下,調查家養的小動物。(2)調查老鼠是否在夜晚出來活動,可以先在地上鋪一層石灰,再放上食物,這樣可以將老鼠引出來,并在石灰上留下足跡。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足跡來推測老鼠在夜晚干了什么。(痕跡推測法)(3)可以通過查資料來了解小動物在夜晚活動的情況?;顒尤褐谱饕剐行詣游锏奶厥獗绢I卡 例: 貓頭鷹 它的視覺敏銳,能夠察覺極微弱的光亮;它的聽覺靈敏,能夠準確分辨聲源的方位;它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不容易被發覺?;顒铀模荷镧姷膴W秘 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一種叫“生物鐘”的生理機制,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比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于生物鐘作用。 1.晝夜對人的影響。2.改變光照對動植物的影響。 (1)延長光照時間可以增加雞的產蛋量。人們為了提高雞的產蛋量,通常會采取用穩定的燈泡來延長光照時間的方法。這是因為延長光照時間的刺激會被雞的眼睛感知,并將此信息傳遞給大腦,然后大腦將此信息再傳遞給下丘腦,促使下丘腦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促進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與生殖細胞的形成,所以雞的產蛋量就會增加。(2)減少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 菊花是短日照花卉,要想讓它提前開放,就要縮短它的光照時間。相反,要想讓它延遲開放,就要增加它的光照時間。 提前開放:一般菊花的日照時間每日不超過10小時才能開放。要使菊花提前開放,就必須控制日照時間。當菊花植株生長到一定階段后,氣溫在25~30℃時,每日日照時間控制在8~10小時,菊花植株可在2個月至2個半月孕蕾開花。每天給菊花的遮光時間以早晚為宜。 延遲開放:可以給菊花植物增加光照時間來達到一目的。從9月初開始,每天午夜前后給菊花植株增加3小時的燈光照明,一直到10月下旬為止,這樣菊花可在元旦前后開放。如還想延遲更長時間開放,可每日繼續在夜晚給菊花植株照明,這樣甚至可使菊花按人們的意愿到春節時開放。但要注意,臨近寒冷冬季時,菊花植株必須移植到溫室內養護,防止凍傷植株。 對教師所提問題展開回答。分組實驗并記錄 溫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點解新疑??茖W探索求真知,名師點撥解疑難。課堂練習 幻燈呈現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4張PPT)新知導入把下列植物和其開花時間用線連起來。凌晨上午下午晚上萬壽菊曇花牽?;?br/>睡蓮晝夜對動物的影響蘇教版 五年級下新知講解一活動晝夜對動物的影響1.一些動物的作息習慣有些動物白天活動,夜晚休息;有些動物白天休息,夜晚活動。你知道下面這些動物的“作息時間”嗎?動物名稱 作息習慣 動物名稱 作息習慣刺猬 刺猬在夜晚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對農業有益。 貓頭鷹 晝伏夜出,白天隱匿于樹叢、巖穴或屋檐中,不易見到。蛾子 常在夜晚活動,因為它們有良好的嗅覺和聽覺,所以能適應夜晚生活,有趨光性。 公雞 白天活動,以谷物、蟲子為食。新知講解一活動晝夜對動物的影響動物名稱 作息習慣 動物名稱 作息習慣狗 白天和夜晚雖然都會出來活動,但它以晝行為,主要在夜晚休息。 蜜蜂 白天活動,采集花蜜,夜晚休息。蝴蝶 蝴蝶白天活動,飛舞于花叢中,夜晚休息。 蝙蝠 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一般在睡覺,養足精神,夜晚捕食。新知講解一活動晝夜對動物的影響分析:(1)公雞、蜜蜂、蝴蝶、狗的活動具有周期性。在白天進行所有的生理活動,夜晚進行休息的這一類動物就是晝行性動物,晝行性動物還包括:大象、牛、羊、鴨、豬等。(2)刺猬、蛾子、貓頭鷹、蝙蝠是夜行性動物,這類動物每天的活動具有周期性,即白天休息,夜晚進行攝食、生殖等活動。選擇夜行,是緣于生存環境的恐懼,是一種避敵行為。結論:白天活動的動物:公雞、蝴蝶、蜜蜂、狗等;夜間活動的動物:刺猬、蛾子、貓頭鷹、蝙蝠等。事物檔案館貓的眼睛貓眼的視網膜上具有圓錐細胞和圓柱細胞,圓錐細胞能感受白晝普通光的強光和顏色,圓柱細胞能感受夜間的微弱光線。貓眼還有一個特點,在它感受弱光時,瞳孔能夠隨著光的不同強度而自動調整。所以在中午陽光很強時,你會看到貓瞇著它的雙眼,瞳孔已經縮小成直線般的細縫,保證只讓少量的光線進入瞳孔內,而在光線弱的晚上,瞳孔又能放大呈圓形,以保證在夜間能看清楚各種物體。新知講解一活動晝夜對動物的影響2.蜜蜂和蝙蝠會相遇嗎?為什么?蜜蜂白天活動晚上休息。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一般在睡覺,養足精神,夜晚捕食。所以,一般情況下,蜜蜂和蝙蝠是不會相遇的。新知講解二活動調查夜晚活動的小動物的行為調查在我們周圍生活的夜行性小動物。觀察目的:了解夜行性小動物的行為。觀察方法:(1)在獲得家長的支持和幫助的條件下,調查家養的小動物。(2)調查老鼠是否在夜晚出來活動,可以先在地上鋪一層石灰,再放上食物,這樣可以將老鼠引出來,并在石灰上留下足跡。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足跡來推測老鼠在夜晚干了什么。(痕跡推測法)(3)可以通過查資料來了解小動物在夜晚活動的情況。新知講解二活動調查夜晚活動的小動物的行為溫馨提示:(1)不要傷害小動物。(2)不要隨意驚動小動物。(3)想辦法留下小動物活動后的痕跡。(4)注意收集小動物留下的東西。(5)調查結束后,恢復小動物原來的生活環境。新知講解二活動調查夜晚活動的小動物的行為觀察記錄:調查的小動物 調查方法 夜間活動狗 在父母的幫助下調查 夜晚,聽見風吹草動立即起來“站崗”。貓 在父母的幫助下調查 夜晚玩耍、嬉鬧。老鼠 利用痕跡推測法 夜晚聽見老鼠的叫聲,之前撒好的白灰上留下了老鼠的爪印,預留的食物被老鼠吃掉了。從雪地上也可以看出老鼠行走的路線。小動物夜晚活動情況調查表新知講解三活動制作夜行性動物的特殊本領卡貓頭鷹它的視覺敏銳,能夠察覺極微弱的光亮;它的聽覺靈敏,能夠準確分辨聲源的方位;它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不容易被發覺。蝙蝠蝙蝠利用“超聲波”在夜間導航,善于在空中飛行,能做圓形轉彎、急剎車和快速變換飛行速度等多種“特技飛行”。蚊子蚊子家族中只有雌蚊會吸血。夜晚,它通過眼睛的“熱感應”,或通過人與動物產生的二氧化碳、體液、以及皮膚上的氣味找到“目標”。大多數蚊子是黑色的,有利于躲藏和逃生。新知講解三活動制作夜行性動物的特殊本領卡黃鼠狼黃鼠狼是夜行性動物,在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有時也在白天活動。善于奔走,能貼伏地面前進、鉆越縫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樹和墻壁等。嗅覺十分靈敏。能釋放出臭氣來乘機逃脫或進攻。螢火蟲螢火蟲身形扁平細長,頭較小,腹部可見腹板6~7節,末端有發光器,可發出熒光。雄蟲大多有翅;雌蟲無翅,身體比雄蟲大,不能飛翔,但熒光比雄蟲亮。新知講解四活動生物鐘的奧秘晚上10:00睡覺晚上10:00睡覺晚上10:00睡覺晚上10:00睡覺晚上10:00睡覺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一種叫“生物鐘”的生理機制,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比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于生物鐘作用。1.晝夜對人的影響。新知講解四活動生物鐘的奧秘分析:(1)我們每天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生命活動,按時起床、學習、休息……這樣就形成了人體的“生物鐘”,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所決定的。(2)生物鐘的功能很多,比如提示時間作用:你每天早上6點起床,如果有一天沒有鬧鐘叫你,你也會按時醒來。又比如提示事件的作用:有人拜托你將一件東西給甲,當你再遇到甲時,生物鐘這一功能會自動起作用,使你馬上想到這個托付的東西。(3)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節律,這與地球有規律自轉所形成的24小時周期是相適應的??茖W家發現,生物鐘紊亂的時候,人類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鐘幾十年都是相對穩定的,他的健康狀況是良好的。而生物鐘一旦被打破,較長時間處于紊亂狀態,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結論: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就就是人體的“生物鐘”,不要輕易打破“生物鐘”的規律。事物檔案館生物鐘形成的原因位于大腦中的松果是人體“生物鐘”的調控中心。由于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光照和黑暗的調節,因此,晝夜周期中光照與黑暗的周期性交替就會引起褪黑激素的分泌相應地出現晝夜周期性變化。實驗證明:褪黑激素在血漿中的濃度白晝降低,夜晚升高。松果體通過褪黑激素的這種晝夜分泌周期向中樞神經系統發放“時間信號”,轉而引發若干與時間或年齡有關的“生物鐘”現象。人體生物鐘新知講解四活動生物鐘的奧秘2.改變光照對動植物的影響。(1)延長光照時間可以增加雞的產蛋量。人們為了提高雞的產蛋量,通常會采取用穩定的燈泡來延長光照時間的方法。這是因為延長光照時間的刺激會被雞的眼睛感知,并將此信息傳遞給大腦,然后大腦將此信息再傳遞給下丘腦,促使下丘腦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促進雌性生殖器官的發育與生殖細胞的形成,所以雞的產蛋量就會增加。新知講解四活動生物鐘的奧秘(2)減少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菊花是短日照花卉,要想讓它提前開放,就要縮短它的光照時間。相反,要想讓它延遲開放,就要增加它的光照時間。提前開放:一般菊花的日照時間每日不超過10小時才能開放。要使菊花提前開放,就必須控制日照時間。當菊花植株生長到一定階段后,氣溫在25~30℃時,每日日照時間控制在8~10小時,菊花植株可在2個月至2個半月孕蕾開花。每天給菊花的遮光時間以早晚為宜。延遲開放:可以給菊花植物增加光照時間來達到一目的。從9月初開始,每天午夜前后給菊花植株增加3小時的燈光照明,一直到10月下旬為止,這樣菊花可在元旦前后開放。如還想延遲更長時間開放,可每日繼續在夜晚給菊花植株照明,這樣甚至可使菊花按人們的意愿到春節時開放。但要注意,臨近寒冷冬季時,菊花植株必須移植到溫室內養護,防止凍傷植株。課堂練習1、蜜蜂是( )活動( )休息的動物,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填“白天”或“晚上”】一、填空2、減少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 )開放,延長光照時間可以( )雞的產蛋量。白天提前晚上增加課堂練習1、狗是只在夜晚活動的動物。( )二、判斷對錯2、調查夜晚活動的小動物后,要恢復小動物原來的生活環境。( )√×3、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節律。( )√課堂練習三、選擇題1、下列屬于白天活動的動物是( )。A.公雞B.蝙蝠C.貓頭鷹A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晝夜對動物的影響生物鐘改變光照對動植物的影響減少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本課思維導圖晝夜對人的影響夜行性動物增加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延遲開放延長光照時間可以增加雞的產蛋量晝行性動物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節律蝙蝠、貓頭鷹、蛾子、刺猬等公雞、蜜蜂、蝴蝶、狗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一、填空題1、植物開花的時間、動物活動的時間都是由生物體內的( )所控制的。2、蝙蝠能在夜間自如飛行,是因為它們依靠喉嚨發出的( )來探路。3、( )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選填“增加”或“減少”】二、判斷題1、飛蛾和蝴蝶的外形相似,作息習慣也相似。( )2、蝸牛出來活動的時間通常是夜晚。( )3、晝夜變化對人類沒有影響。( )4、蟋蟀、蟑螂喜歡在夜間尋找食物。( )5、所有的動物都在白天出來活動。( )三、選擇題1、下列動物中,( )喜歡在白天活動。2、延長光照時間,( )雞的產蛋量。A.會增加 B. 會減少 C.不影響3、人的一般活動規律是( )。A.白天活動,晚上休息B.晚上活動,白天休息C.下午至上半夜活動,下半夜至上午休息4、蜜蜂與下面的( )相遇的可能性很小。四、連線題把動物的名稱與它們各自的活動時間用線連起來。馬老鼠 主要在白天活動蟋蟀蚊子 主要在夜間活動蜜蜂五、材料分析在許多貓科動物的眼睛的底部有許多特殊的晶狀體,這些晶狀體有很強的聚光能力,可以把周圍微弱分散的光線收攏,聚合成束,具有這種眼睛的動物普遍具有很強的夜間活動能力,它們能夠憑借微小的光亮辨別物體,而從外界看來仿佛是他們的眼睛在發光。具有這種眼睛的多為夜行動物。1、貓在夜間也能自如活動,主要是因為( )。A.它們的眼睛會發光B.它們的晶狀體有特殊結構C.它們的耳朵很靈敏2、貓的眼睛可以通過改變瞳孔的大小來控制眼睛的進光量,仔細觀察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1是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中B.圖2是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中C.圖1和圖2都是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中3、下列動物中,與貓有相似的特殊本領的動物是( )。A.老虎 B.老鷹 C.蝙蝠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題1、生物鐘 2、超聲波 3、減少二、判斷題1、× 解析:雖然它們的外形相似,但是作息習慣卻大不相同。飛蛾常在夜晚活動、白天休息,而蝴蝶卻是白天活動、夜晚休息。2、√ 解析: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一般在晚上11時左右活動。3、× 4、√ 5、×三、選擇題1、A 2、A 3、A 4、B 解析:刺猬白天躲在窩里睡覺,傍晚左右開始活動,然后一整夜都很活躍,到第二天凌晨左右才會回窩休息。所以它與白天活動的蜜蜂相遇的可能性很小。四、連線題把動物的名稱與它們各自的活動時間用線連起來。馬老鼠 主要在白天活動蟋蟀蚊子 主要在夜間活動蜜蜂五、材料分析1、B 2、B 3、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5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教案.doc 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試題(含答案解析).doc 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 課件.ppt 人體生物鐘.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