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題每題1分,11--21題每題2分,共32題。)
1.(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正式施行。(  )
A.未成年人保護法 B.民法典
C.外商投資法 D.個人信息保護法
【答案】B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為時事題,平時要注意關心時政知識的積累,做到天下事,事事關心。
2.(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各國企業爭相把進博會作為首展平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A.表明對外開放已成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B.進博會搭建了平臺,能消除各國差異
C.說明中國已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位置
D.彰顯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答案】D
【知識點】2020年時事
【解析】【分析】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彰顯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和中國的大國風范。D符合題意,正確。
A觀點錯誤,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經濟建設。
B中消除各國差異的觀點不符合實際,應排除。
C錯誤,我國沒有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位置。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對外開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從而選出正解的答案。
3.(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的比例達99%,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99%。這體現的發展理念主要是(  )
A.創新發展 B.綠色發展 C.共享發展 D.開放發展
【答案】C
【知識點】2020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 到2020年年底前,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的比例達99%,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99%。這有利于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體現了共享發展的理念,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從而選出正解的答案。
4.(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一位老人戴著“無須讓座”的胸牌乘坐地鐵,被網友稱為“硬核大爺”。他說,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容易,自己站著沒問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看,這位“硬核大爺”的行為體現了(  )
A.愛國 B.友善 C.誠信 D.敬業
【答案】B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一位老人戴著“無須讓座”的胸牌乘坐地鐵,這體現了老人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所以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友善的價值準則,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5.(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1915年,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在發刊詞中指出:“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文中“求變”主要針對(  )
A.思想觀念 B.軍事技術 C.經濟組織 D.教育制度
【答案】A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新文化運動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可見求變主要針對思想觀念。
A項思想觀念是文中“求變”主要針對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軍事技術主要是在洋務運動時期學習,不符合題意;
C項經濟組織是迷惑項,無實際意義,不符合題意;
D項教育制度主要是在制度領域里的學習,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并分析問題的能力。
6.(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小明同學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了“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次大捷”三個關鍵詞,你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歷史事件是(  )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答案】A
【知識點】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成功,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A項平型關大捷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次大捷”三個關鍵詞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平型關大捷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7.(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重要原因在于(  )
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B.中國第一次武裝反抗帝國主義
C.提出要徹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D.使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開始傳播
【答案】A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因此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項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是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重要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8.(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資料卡片,請為這張卡片選擇合適的題目(  )
題目:____
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串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地區突破黃河天險,邁開大步南下,開始了……的壯舉。此舉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
A.孟良崮上火如潮 B.千里躍進大別山
C.大軍合力戰淮海 D.百萬雄師過大江
【答案】B
【知識點】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ACD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千里躍進大別山是這張卡片最合適的題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9.(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圖片是歷史的痕跡,下面三幅圖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名稱,它反映了不同時期特定的時代特征,具有不同的歷史內涵。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D
【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中共組織的第一支正式的軍隊即為工農紅軍,處于國共內戰期間;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合作,中共軍隊進行改編,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解放戰爭期間,我們的軍隊名稱為解放軍,這一稱號一直沿用到現在。
D項②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黨軍隊名稱的變化。靈活掌握中國人民軍隊名稱變遷的相關知識。
10.(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年代尺是記錄歷史的工具。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簡單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②處可以填寫的內容分別是(  )
A.星火燎原;1931年 B.停止內戰;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停止內戰;1937年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據題干內容可知,1927年中共在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井岡山然后建立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逐漸呈星火燎原之勢。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是“十四年抗戰”的起點事件。
A項星火燎原;1931年分別是年代尺上①②處可以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年代尺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和九一八事變,要求具備解讀圖片和知識運用的能力。
11.(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列是一些國際記者、作家對中國近代某一歷史事件的評價。據此判斷,該歷史事件(  )
埃德加·斯諾 “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是歷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傳”
史沫特萊 “事實、數字和一路上千山萬水的名稱,都不足以說明其歷史意義"
安東尼 “是現代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鍛煉以后中國領導人的熔爐”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紅軍長征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從材料中,“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是歷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傳”“事實、數字和一路上千山萬水的名稱,都不足以說明其歷史意義”明顯可以看出是長征的表現。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紅軍長征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要求學生結合紅軍長征的過程和特征來分析。
12.(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中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符合20世紀初中國覺醒的條件是(  )
A.《馬關條約》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
C.《辛丑條約》和義和團運動 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
【答案】D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民族危機甚為嚴重,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而辛亥革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抗爭與探索,符合題干兩個條件的要求。
ABC三項時間不符,題意要求的是20世紀的史實,不符合題意;
D項《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符合20世紀初中國覺醒的條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中國面臨的形勢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和識記能力。
13.(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④說法錯誤,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14.(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歷史老師制作了一張學習卡片,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該學習卡片的主題應該是(  )
主題:____
內容:杜魯門主義 馬歇爾計劃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美蘇合作 B.冷戰政策 C.蘇聯解體 D.綏靖政策
【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冷戰”政策,冷戰政策表現在三個方面,政治上推行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冷戰開始的標志,經濟上實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冷戰政策應該是該學習卡片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冷戰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冷戰的史實。
15.(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交警攔下不戴頭盔騎行的吳先生,對其進行教育,要求取得頭盔進行佩戴后才能駕駛車輛。這說明交警(  )
①缺乏友好待人的傳統美德 ②具有嚴格執法的工作態度
③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 ④根除吳某的交通違規行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用法律捍衛生命健康權
【解析】【分析】 交警攔下不戴頭盔騎行的吳先生, 要求取得頭盔進行佩戴后才能駕駛車輛。 這說明交警做到嚴格執法。同時交警對其進行教育,這說明交警在執法過程中還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所以 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交警做到文明執法值得稱道。
④錯誤,選項觀點太絕對化,夸大了交警這一做法的作用。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德治與法治的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6.(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9月25日,以中國女排為原型創作,體現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首映。有觀眾說:“這不僅僅是一部體育片,更是一部講述中國人故事的電影!因為女排精神 (  )
A.是當代中國精神的核心內容
B.為國家富強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C.體現了愛好和平的時代精神
D.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具體體現
【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 其具體表現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 這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具體體現,所以有觀念說“這不僅僅是一部體育片,更是一部講述中國人故事的電影!,D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B錯誤, 女排精神提供的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基礎。
C錯誤,女排精神體現的是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發展。
17.(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7月22日,人民日報新媒體開啟公益扶貧助農直播,精選貧困縣特色農產品,邀請廣大網友為決戰脫貧攻堅助力下……這一做法(  )
①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可以徹底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③說明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④表明我國堅持開放的發展理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 人民日報新媒體開啟公益扶貧助農直播,邀請廣大網友為決戰脫貧攻堅助力,促進貧困縣的農產品的銷售,這體現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彰顯黨和政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①③符合題意,正確。
②觀點太絕對,是錯誤的。
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開放的發展理念,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的利和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解的答案。
18.(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側漫畫,教育扶貧全覆蓋,“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是因為(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③教育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④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國家重視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未來就要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19.(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近年來,故宮通過推進文物建筑修繕、對外交流、創新傳統文化產品開發等措施,讓“古老的故宮變年輕”,也讓民眾更好地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古老的故宮變年輕”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故宮文化是世界宮殿文化中最優秀的文化
②故宮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③傳承故宮文化要推陳出新,實現創新發展
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就能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而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故宮通過推進文物建筑修繕、對外交流、創新傳統文化產品開發等措施,讓“古老的故宮變年輕”,這說明故宮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啟示我們要傳承故宮文化要推陳出新,實現創新發展,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各有所長,故宮文化最優秀的觀點太絕對化,是錯誤的。
④觀點片面,應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文化自信,既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又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20.(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變成視頻連線的“云問答"形式,讓每一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鏡頭前暢談履職故事,講述百姓心聲。這一形式(  )
①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
②有利于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③有利于公民行使參與權、表達權
④能保證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變成視頻連線的“云問答"形式,讓每一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鏡頭前暢談履職故事,這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有利于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觀點錯誤,我國公民不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明確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21.(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湖州市以多種形式推進光盤行動”,市民積極踐行“今日不剩飯,吃光盤中餐”,“不倒不棄,粒粒不易”,“剩菜打包,人走桌凈"等理念。此次行動給我們的啟示(  )
①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②有錢可以任性,無錢恪守勤儉節約
③當前中國糧食充足,不需要節約
④傳遞舌尖上的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推進光盤行動有利于節約資源,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傳遞舌尖上的文明, ①④理解正確。
②觀點錯誤,有錢不可以任性,勤儉的傳統美德必須繼承和弘揚。
③錯誤,我國糧食并不充足,倡導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有利維護我國糧食安全。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道德文化的遺傳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大題,共48分。其中第22題8分,第23題8分,第24題10分,第25題10分,第26題12分)
22.(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記(1912年部分)
時間 主要內容
1月1日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月18日 南方代表與袁世凱代表開始進行南北和談
2月12日 清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帝制終結
2月13日 袁世凱致電南京臨時政府,宣言贊成共和
3月11日 頒布《 ▲ 》, 其中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4月1日 孫中山正式宣告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
材料二:有人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從君主到民主”社會轉型的成功開始,也有人認為“辛亥革命只趕走了一個皇帝,剪了一條辮子,革命失敗了”。
材料三:偉大的人物是這樣一種人,他能用言辭把時代的意志表達出來,并能用他的行動把時代的意志建構起來。[注]時代的意志:此處指歷史發展的潮流或方向。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1)在表中 ▲ 處填上合適的內容,其規定體現了三民主義思想的哪一內容。
(2)根據材料二,請結合史實說明你的觀點。
(3)綜合三則材料及所學知識,論述孫中山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人物。
【答案】(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權。
(2)同意成功。理由: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說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同意失敗。理由:如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陷入北洋軍閥混戰局面說明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順應民主共和的歷史潮流,建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提出的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組國民黨,推進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推動國民革命運動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1912年3月,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體現了人民主權,即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
(2)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同意成功的觀點;理由:辛亥革命取得了偉大的歷史功績,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同意失敗的觀點;理由: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3)孫中山先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他創立興中會、組織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創建中華民國。1894年,孫中山和黃興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12年3月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他在國民黨一大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使民主革命走向成熟。同時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增加了對外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推動了舊民主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等。
故答案為:(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權。
(2)同意成功。理由: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說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同意失敗。理由:如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陷入北洋軍閥混戰局面說明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順應民主共和的歷史潮流,建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提出的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組國民黨,推進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推動國民革命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23.(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各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有學者認為,西方近代的變革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變革,而中國在近代的變革順序卻是正好相反的。
材料二:中國近代化片段:
運用材料二中相關史實論證材料一的觀點。
【答案】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開啟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步伐; 1898年戊成變法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1911年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開啟和走.上中國政治領域的近代化步伐; 1915年新文化運動發生,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思想,開啟中國思想領域近代化步伐。所以,中國的近代化依次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走了一條與西方相反的道路。
【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朝的統治,是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開端;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維新派主張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中,進步的知識分子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的思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是中國思想近代化的開端。所以,中國的近代化依次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走了一條與西方相反的道路。
故答案為: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開啟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步伐; 1898年戊成變法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1911年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開啟和走上中國政治領域的近代化步伐;1915年新文化運動發生,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思想,開啟中國思想領域近代化步伐。所以,中國的近代化依次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走了一條與西方相反的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西方近代化的歷程和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有關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力。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4.(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面是一節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專題復習課,請你幫忙完成相關內容。
(1)[巧用圖表]將知識點列表歸納是復習課中常用的方法。請你將下表中①②③畫
線處填寫完整。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會議
名稱 時間! 地點 歷史意義
中共一大 ①    上海 標志著②   
③    1935年 遵義 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結構化思考的高效工具。下面是一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兩黨關系演變思維導圖,請你將缺失的部分填寫完整。并說明從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3)[探究史料]老照片是我們探究歷史中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請結合下面兩張老照片反映的史實,簡述中國共產黨為“光明前途"所作出的努力。
“中國面臨光明還是黑暗的兩個命運和重大轉折關頭,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竭盡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反對黑暗的前途。”——中共七大《兩個中國之命運》
【答案】(1)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遵義會議
(2)①: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啟示: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3)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簽訂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擴大會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國共兩黨合作后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37年,在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共兩黨站在全民族的立場上,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由國共兩黨合作進行北伐及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勝利說明:國共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實行民族團結才能維護民族利益,任何黨派、團體和個人都應以民族利益為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夠打敗外來侵略者。
(3)圖1所反映的是為了爭取和平建國,1945年8月,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或1945年簽訂了《雙十協定》);圖2反映的是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故答案為:(1)①1921年;②中國共產黨誕生;③遵義會議。
(2)①: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啟示: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3)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簽訂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遵義會議、兩次國共合作、重慶談判、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25.(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14年,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公布,從2016年開始,我國貧困縣逐年脫貧,截至2020年11月23日,這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至此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1)分別概括圖1.圖2反映的信息,并指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2)結合材料一、二,從共享發展成果的角度.分析打贏脫貧攻堅目標戰的必要性。
【答案】(1)圖1:2012- 2019年中國貧困人口在不斷減少,圖2:2012- 2019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關系: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了貧困人口的不斷減少
(2)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2012年一2019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與貧困縣的存在,不利于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至2020年全國貧困縣全部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體現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成活需要,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緩解社會矛盾等。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1)圖片1、圖2信息分別體現中國貧困人口在不斷減少和經濟持續增長,據此,可知,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了貧困人口的不斷減少。
(2)根據所學,結合材料, 打贏脫貧攻堅目標戰的必要性,可以從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 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打贏脫貧攻堅戰體現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成活需要,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緩解社會矛盾等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共享發展成果和共同富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6.(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歷程(部分)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等百姓關注的問題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各界人士拍手叫好,一位多年從事司法工作的王法官表示,以后維護頭頂上的安全就有法律依據了。
(1)材料中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做法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哪一重要形式?這一形式在我國政治生活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2)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請結合材料一判斷這部法律是否屬于良法,并說明理由。
(3)有同學認為:有了這部法律,就有了法治,以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頭頂上的安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評析。
【答案】(1)協商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2)是良法。①“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和建議”體現了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對公民‘人格權’的獨立成編”體現了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3)判斷:該同學的觀點片面。理由:有了法律不等于法治,法治還要求善治。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厲行法治的具體做法)。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不僅需要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還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讓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1)材料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民法典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體現協商民主。根據所學,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2)是否良法可以從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等方面回答即可。
(3)題干中的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可以從有了法律不等于法治,法治還要求善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不僅需要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還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實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法治的要求,厲行法治,法治與德治的關系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返校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1小題,其中1-10題每題1分,11--21題每題2分,共32題。)
1.(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正式施行。(  )
A.未成年人保護法 B.民法典
C.外商投資法 D.個人信息保護法
2.(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各國企業爭相把進博會作為首展平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A.表明對外開放已成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B.進博會搭建了平臺,能消除各國差異
C.說明中國已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位置
D.彰顯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3.(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的比例達99%,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99%。這體現的發展理念主要是(  )
A.創新發展 B.綠色發展 C.共享發展 D.開放發展
4.(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一位老人戴著“無須讓座”的胸牌乘坐地鐵,被網友稱為“硬核大爺”。他說,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容易,自己站著沒問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看,這位“硬核大爺”的行為體現了(  )
A.愛國 B.友善 C.誠信 D.敬業
5.(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1915年,陳獨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為對象的刊物,在發刊詞中指出:“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族,方興未已。”文中“求變”主要針對(  )
A.思想觀念 B.軍事技術 C.經濟組織 D.教育制度
6.(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小明同學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了“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次大捷”三個關鍵詞,你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歷史事件是(  )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百團大戰
7.(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重要原因在于(  )
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B.中國第一次武裝反抗帝國主義
C.提出要徹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D.使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開始傳播
8.(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資料卡片,請為這張卡片選擇合適的題目(  )
題目:____
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串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西南地區突破黃河天險,邁開大步南下,開始了……的壯舉。此舉揭開了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
A.孟良崮上火如潮 B.千里躍進大別山
C.大軍合力戰淮海 D.百萬雄師過大江
9.(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圖片是歷史的痕跡,下面三幅圖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名稱,它反映了不同時期特定的時代特征,具有不同的歷史內涵。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10.(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年代尺是記錄歷史的工具。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簡單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②處可以填寫的內容分別是(  )
A.星火燎原;1931年 B.停止內戰;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停止內戰;1937年
11.(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列是一些國際記者、作家對中國近代某一歷史事件的評價。據此判斷,該歷史事件(  )
埃德加·斯諾 “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是歷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傳”
史沫特萊 “事實、數字和一路上千山萬水的名稱,都不足以說明其歷史意義"
安東尼 “是現代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鍛煉以后中國領導人的熔爐”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紅軍長征
12.(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中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第二,還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下列符合20世紀初中國覺醒的條件是(  )
A.《馬關條約》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
C.《辛丑條約》和義和團運動 D.《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
13.(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
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歷史老師制作了一張學習卡片,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該學習卡片的主題應該是(  )
主題:____
內容:杜魯門主義 馬歇爾計劃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美蘇合作 B.冷戰政策 C.蘇聯解體 D.綏靖政策
15.(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交警攔下不戴頭盔騎行的吳先生,對其進行教育,要求取得頭盔進行佩戴后才能駕駛車輛。這說明交警(  )
①缺乏友好待人的傳統美德 ②具有嚴格執法的工作態度
③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 ④根除吳某的交通違規行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6.(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9月25日,以中國女排為原型創作,體現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首映。有觀眾說:“這不僅僅是一部體育片,更是一部講述中國人故事的電影!因為女排精神 (  )
A.是當代中國精神的核心內容
B.為國家富強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
C.體現了愛好和平的時代精神
D.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具體體現
17.(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7月22日,人民日報新媒體開啟公益扶貧助農直播,精選貧困縣特色農產品,邀請廣大網友為決戰脫貧攻堅助力下……這一做法(  )
①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可以徹底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③說明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④表明我國堅持開放的發展理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側漫畫,教育扶貧全覆蓋,“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是因為(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③教育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④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故宮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近年來,故宮通過推進文物建筑修繕、對外交流、創新傳統文化產品開發等措施,讓“古老的故宮變年輕”,也讓民眾更好地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古老的故宮變年輕”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故宮文化是世界宮殿文化中最優秀的文化
②故宮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③傳承故宮文化要推陳出新,實現創新發展
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就能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變成視頻連線的“云問答"形式,讓每一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鏡頭前暢談履職故事,講述百姓心聲。這一形式(  )
①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
②有利于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③有利于公民行使參與權、表達權
④能保證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2020年湖州市以多種形式推進光盤行動”,市民積極踐行“今日不剩飯,吃光盤中餐”,“不倒不棄,粒粒不易”,“剩菜打包,人走桌凈"等理念。此次行動給我們的啟示(  )
①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②有錢可以任性,無錢恪守勤儉節約
③當前中國糧食充足,不需要節約
④傳遞舌尖上的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大題,共48分。其中第22題8分,第23題8分,第24題10分,第25題10分,第26題12分)
22.(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記(1912年部分)
時間 主要內容
1月1日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月18日 南方代表與袁世凱代表開始進行南北和談
2月12日 清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帝制終結
2月13日 袁世凱致電南京臨時政府,宣言贊成共和
3月11日 頒布《 ▲ 》, 其中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4月1日 孫中山正式宣告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
材料二:有人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從君主到民主”社會轉型的成功開始,也有人認為“辛亥革命只趕走了一個皇帝,剪了一條辮子,革命失敗了”。
材料三:偉大的人物是這樣一種人,他能用言辭把時代的意志表達出來,并能用他的行動把時代的意志建構起來。[注]時代的意志:此處指歷史發展的潮流或方向。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1)在表中 ▲ 處填上合適的內容,其規定體現了三民主義思想的哪一內容。
(2)根據材料二,請結合史實說明你的觀點。
(3)綜合三則材料及所學知識,論述孫中山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人物。
23.(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各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有學者認為,西方近代的變革首先是精神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變革,而中國在近代的變革順序卻是正好相反的。
材料二:中國近代化片段:
運用材料二中相關史實論證材料一的觀點。
24.(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下面是一節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專題復習課,請你幫忙完成相關內容。
(1)[巧用圖表]將知識點列表歸納是復習課中常用的方法。請你將下表中①②③畫
線處填寫完整。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要會議
名稱 時間! 地點 歷史意義
中共一大 ①    上海 標志著②   
③    1935年 遵義 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結構化思考的高效工具。下面是一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兩黨關系演變思維導圖,請你將缺失的部分填寫完整。并說明從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3)[探究史料]老照片是我們探究歷史中不可或缺的珍貴史料。請結合下面兩張老照片反映的史實,簡述中國共產黨為“光明前途"所作出的努力。
“中國面臨光明還是黑暗的兩個命運和重大轉折關頭,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竭盡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反對黑暗的前途。”——中共七大《兩個中國之命運》
25.(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14年,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公布,從2016年開始,我國貧困縣逐年脫貧,截至2020年11月23日,這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至此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1)分別概括圖1.圖2反映的信息,并指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2)結合材料一、二,從共享發展成果的角度.分析打贏脫貧攻堅目標戰的必要性。
26.(2021九下·長興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歷程(部分)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等百姓關注的問題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各界人士拍手叫好,一位多年從事司法工作的王法官表示,以后維護頭頂上的安全就有法律依據了。
(1)材料中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做法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哪一重要形式?這一形式在我國政治生活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2)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請結合材料一判斷這部法律是否屬于良法,并說明理由。
(3)有同學認為:有了這部法律,就有了法治,以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頭頂上的安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評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2021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為時事題,平時要注意關心時政知識的積累,做到天下事,事事關心。
2.【答案】D
【知識點】2020年時事
【解析】【分析】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彰顯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和中國的大國風范。D符合題意,正確。
A觀點錯誤,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經濟建設。
B中消除各國差異的觀點不符合實際,應排除。
C錯誤,我國沒有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位置。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對外開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從而選出正解的答案。
3.【答案】C
【知識點】2020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 到2020年年底前,全國行政村通光纖、通4G的比例達99%,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99%。這有利于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體現了共享發展的理念,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項,從而選出正解的答案。
4.【答案】B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一位老人戴著“無須讓座”的胸牌乘坐地鐵,這體現了老人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所以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友善的價值準則,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5.【答案】A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新文化運動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可見求變主要針對思想觀念。
A項思想觀念是文中“求變”主要針對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軍事技術主要是在洋務運動時期學習,不符合題意;
C項經濟組織是迷惑項,無實際意義,不符合題意;
D項教育制度主要是在制度領域里的學習,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張學習西方的制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并分析問題的能力。
6.【答案】A
【知識點】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成功,史稱“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捷。
A項平型關大捷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次大捷”三個關鍵詞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平型關大捷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7.【答案】A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因此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項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是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重要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8.【答案】B
【知識點】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ACD三項與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千里躍進大別山是這張卡片最合適的題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9.【答案】D
【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中共組織的第一支正式的軍隊即為工農紅軍,處于國共內戰期間;在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合作,中共軍隊進行改編,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解放戰爭期間,我們的軍隊名稱為解放軍,這一稱號一直沿用到現在。
D項②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黨軍隊名稱的變化。靈活掌握中國人民軍隊名稱變遷的相關知識。
10.【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據題干內容可知,1927年中共在秋收起義失敗后,轉向井岡山然后建立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逐漸呈星火燎原之勢。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是“十四年抗戰”的起點事件。
A項星火燎原;1931年分別是年代尺上①②處可以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年代尺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和九一八事變,要求具備解讀圖片和知識運用的能力。
11.【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從材料中,“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是歷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傳”“事實、數字和一路上千山萬水的名稱,都不足以說明其歷史意義”明顯可以看出是長征的表現。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紅軍長征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要求學生結合紅軍長征的過程和特征來分析。
12.【答案】D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民族危機甚為嚴重,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而辛亥革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抗爭與探索,符合題干兩個條件的要求。
ABC三項時間不符,題意要求的是20世紀的史實,不符合題意;
D項《辛丑條約》和辛亥革命符合20世紀初中國覺醒的條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中國面臨的形勢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和識記能力。
13.【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④說法錯誤,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14.【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冷戰”政策,冷戰政策表現在三個方面,政治上推行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冷戰開始的標志,經濟上實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冷戰政策應該是該學習卡片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冷戰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冷戰的史實。
15.【答案】A
【知識點】用法律捍衛生命健康權
【解析】【分析】 交警攔下不戴頭盔騎行的吳先生, 要求取得頭盔進行佩戴后才能駕駛車輛。 這說明交警做到嚴格執法。同時交警對其進行教育,這說明交警在執法過程中還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所以 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交警做到文明執法值得稱道。
④錯誤,選項觀點太絕對化,夸大了交警這一做法的作用。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德治與法治的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6.【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 其具體表現為:扎扎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 這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的具體體現,所以有觀念說“這不僅僅是一部體育片,更是一部講述中國人故事的電影!,D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B錯誤, 女排精神提供的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質基礎。
C錯誤,女排精神體現的是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發展。
17.【答案】A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 人民日報新媒體開啟公益扶貧助農直播,邀請廣大網友為決戰脫貧攻堅助力,促進貧困縣的農產品的銷售,這體現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彰顯黨和政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①③符合題意,正確。
②觀點太絕對,是錯誤的。
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開放的發展理念,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網絡的利和共享發展成果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所學,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解的答案。
18.【答案】C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國家重視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未來就要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19.【答案】B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中華文化雖歷經滄桑而能薪火相傳、一脈相承,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故宮通過推進文物建筑修繕、對外交流、創新傳統文化產品開發等措施,讓“古老的故宮變年輕”,這說明故宮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啟示我們要傳承故宮文化要推陳出新,實現創新發展,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各有所長,故宮文化最優秀的觀點太絕對化,是錯誤的。
④觀點片面,應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文化自信,既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又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20.【答案】A
【知識點】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通道采訪活動變成視頻連線的“云問答"形式,讓每一位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在鏡頭前暢談履職故事,這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有利于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①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④觀點錯誤,我國公民不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明確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21.【答案】C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 推進光盤行動有利于節約資源,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傳遞舌尖上的文明, ①④理解正確。
②觀點錯誤,有錢不可以任性,勤儉的傳統美德必須繼承和弘揚。
③錯誤,我國糧食并不充足,倡導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有利維護我國糧食安全。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中華傳統美德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一種道德文化的遺傳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
22.【答案】(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權。
(2)同意成功。理由: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說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同意失敗。理由:如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陷入北洋軍閥混戰局面說明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順應民主共和的歷史潮流,建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提出的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組國民黨,推進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推動國民革命運動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1912年3月,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體現了人民主權,即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
(2)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同意成功的觀點;理由:辛亥革命取得了偉大的歷史功績,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同意失敗的觀點;理由: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3)孫中山先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他創立興中會、組織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創建中華民國。1894年,孫中山和黃興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同盟會;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12年3月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他在國民黨一大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使民主革命走向成熟。同時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增加了對外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推動了舊民主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等。
故答案為:(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民權。
(2)同意成功。理由: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說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同意失敗。理由:如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陷入北洋軍閥混戰局面說明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3)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順應民主共和的歷史潮流,建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提出的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改組國民黨,推進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推動國民革命運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23.【答案】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開啟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步伐; 1898年戊成變法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1911年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開啟和走.上中國政治領域的近代化步伐; 1915年新文化運動發生,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思想,開啟中國思想領域近代化步伐。所以,中國的近代化依次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走了一條與西方相反的道路。
【知識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朝的統治,是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開端;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維新派主張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中,進步的知識分子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的思想,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是中國思想近代化的開端。所以,中國的近代化依次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走了一條與西方相反的道路。
故答案為:19世紀60-90年代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開啟中國經濟領域近代化步伐; 1898年戊成變法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1911年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開啟和走上中國政治領域的近代化步伐;1915年新文化運動發生,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思想,開啟中國思想領域近代化步伐。所以,中國的近代化依次經歷了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的過程,走了一條與西方相反的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西方近代化的歷程和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有關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力。要求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4.【答案】(1)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遵義會議
(2)①: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啟示: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3)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簽訂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擴大會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國共兩黨合作后進行了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1937年,在全面抗戰爆發后,國共兩黨站在全民族的立場上,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由國共兩黨合作進行北伐及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勝利說明:國共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實行民族團結才能維護民族利益,任何黨派、團體和個人都應以民族利益為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團結起來,才能夠打敗外來侵略者。
(3)圖1所反映的是為了爭取和平建國,1945年8月,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或1945年簽訂了《雙十協定》);圖2反映的是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故答案為:(1)①1921年;②中國共產黨誕生;③遵義會議。
(2)①: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啟示: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3)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簽訂了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遵義會議、兩次國共合作、重慶談判、土地改革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25.【答案】(1)圖1:2012- 2019年中國貧困人口在不斷減少,圖2:2012- 2019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關系: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了貧困人口的不斷減少
(2)①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2012年一2019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與貧困縣的存在,不利于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至2020年全國貧困縣全部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體現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成活需要,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緩解社會矛盾等。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1)圖片1、圖2信息分別體現中國貧困人口在不斷減少和經濟持續增長,據此,可知,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了貧困人口的不斷減少。
(2)根據所學,結合材料, 打贏脫貧攻堅目標戰的必要性,可以從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 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打贏脫貧攻堅戰體現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成活需要,體現社會公平正義,緩解社會矛盾等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共享發展成果和共同富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6.【答案】(1)協商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2)是良法。①“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和建議”體現了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對公民‘人格權’的獨立成編”體現了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3)判斷:該同學的觀點片面。理由:有了法律不等于法治,法治還要求善治。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厲行法治的具體做法)。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不僅需要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還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讓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1)材料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民法典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體現協商民主。根據所學,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2)是否良法可以從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等方面回答即可。
(3)題干中的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可以從有了法律不等于法治,法治還要求善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不僅需要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還需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等方面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實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法治的要求,厲行法治,法治與德治的關系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大竹县| 灵寿县| 玉门市| 罗平县| 长子县| 禹城市| 永昌县| 安溪县| 南通市| 昭通市| 遂宁市| 凭祥市| 阳山县| 遂平县| 南康市| 科尔| 泰州市| 乡宁县| 甘洛县| 通河县| 油尖旺区| 临海市| 石台县| 云和县| 通道| 嵊泗县| 梅河口市| 肇东市| 阿克| 平远县| 京山县| 通州区| 建水县| 莆田市| 高州市| 土默特右旗| 横峰县| 宁远县| 华坪县| 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