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目標】1.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2.描述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3.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2.難點: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過程】一、溫故而知新1.遺傳是指 之間的 。2.變異是指 及 的個體的 。3.性狀就是生物 、生理和 等特征的統稱。相對性狀 就是:同種生物的 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舉例:(1)豌豆的形狀分圓粒和 ;番茄的顏色分黃色和 ;兔子的體毛分白色和 ;(2)人的眼睛分單眼皮和 ;人的耳朵分有耳垂和 ;人分為有酒窩和 ;4.只有是 引起的性狀才能遺傳,受外界環境因素引起的性狀不能遺傳。5.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 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 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過渡:基因控制性狀,親代傳遞給子代的是基因。那么親代是如何將基因傳遞給子代呢?二、合作探究一:基因、DNA和染色的關系學生閱讀課本29-31頁第一段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 什么是基因?基因在哪里?2. 仔細分析30頁“觀察與思考”兩則資料,完成4道討論題。學生展示,教師點撥講解,同時教師課件展示總結①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②基因有規律地集中在染色體上,且是隨染色體一起成對出現的。③人體內有23對染色體,含有46個DNA分子,含有數萬對基因,決定著人體可遺傳的性狀。教師:了解了基因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接下來咱們思考一下,基因是如何傳遞的?先看投影片,大家討論。1.回顧前面所學的人的生殖,口述人的生殖過程。2.受精時,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意味著什么(結合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作答)?合作探究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學生閱讀課本31-32頁,思考:1.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怎樣變化?2.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的數目又是怎樣變化的?3.完成圖7-13,染色體的這種傳遞規律對遺傳有什么意義?學生展示,教師點撥講解三、課堂小結四、布置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