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6課《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餐桌上的浪費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四年級學習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食物浪費現象,認識糧食浪費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學會節約糧食。2.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糧食浪費現象,能夠節約糧食、避免浪費。3.樹立節約糧食的觀念,培養勤儉節約的品德。重點 認識糧食浪費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難點 樹立節約糧食的觀念,培養勤儉節約的品德。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激趣導入新課1.播放視頻素材:九歲男孩下地干活,吃東西的樣子讓人心酸2.提出問題(1)在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么?(2)小男孩為什么這樣吃東西?說明了什么?(3)你的生活和小男孩比較一下,談談你的感受。3.小結并板書課題:餐桌上的浪費 觀看視頻了解內容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補充回答齊讀課題 用視頻《九歲男孩下地干活,吃東西的樣子讓人心酸》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無比的幸福。講授新課 教學環節一:餐桌上的浪費現象1.文本學習:我們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時,也可能會產生浪費。2.提出問題:這樣的浪費現象你看見過、經歷過嗎?3.圖片學習:在學校的浪費現象4.圖片學習:在酒席上的浪費現象5.文本學習(閱讀角):食物的哭訴。 夜深人靜,學校食堂角落的泔水桶里傳出一陣陣哭訴聲。 米粒兄弟們抱在一起,鳴嗚地哭著:“現在的孩子們可真忍心,把我們大團大團地扔掉。不吃夠主食,他們上課、玩耍、鍛煉很容易就會沒力氣的。” 幾個白花花的饅頭也在一旁抹著眼淚:“我們也是,你看,只被咬了幾口就扔掉了。” 泡在菜湯里的白菜、豆角、茄子七嘴八舌地說:“就是,太不像話了!”“我們蔬萊多有營養啊。”“廚師們認真地把我們洗干凈,精心地烹飪,孩子們卻一點都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高高堆在泔水桶最上面的幾塊紅燒肉嘆著氣:“現在孩子們吃得好了,變得更挑食了,我們這么美味也難逃被拋棄的命運。”6.提出問題: 聽完這些食物的哭訴,你有什么話想說?( 挑食會讓我們抵抗力下降,使我們更容易生病,也會影響我們智力發育。因此我們不應該挑食,挑食會造成大量的浪費。一米一粟皆來之不易,《憫農》中寫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更告誡我們要厲行節儉、杜絕浪費。)7.文本學習:餐桌上的浪費現象浪費有多種表現:把不愛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費; 是浪費; 是浪費; 是浪費。8.圖片學習:這些都是浪費(1)把不愛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費(2)買太多吃不完是浪費(3)儲存不當引起變質是浪費(4)制作不當食物損壞是浪費(5)點太多吃太撐是浪費(6)剩菜不打包(7)嚴重挑食9.播放視頻素材:1-央視公益廣告——餐飲浪費教教學環節二:食物浪費后的嚴重后果1.這種浪費是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并不多,但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2.文本學習:算一算(1)用天平稱一稱,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2)如果每個同學一天浪費50克大米,全班同學一天共浪費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費多少?如果全校有500個學生,一年將浪費多少大米? 50×40=2000克=2千克 2×365=730千克 730×500= 365000千克 (3).一個學生一個月大約吃9000克大米,如果能把這些被浪費的糧食積攢起來,可以夠多少學生吃一個月? 365000÷9≈40000(個)我們來列式50×50=2500(克)2500×365=912500(克) 2500×1000=2500000(克)2500000克=2500千克2500÷9≈278(個)3.提出問題:看到計算結果,你有什么感受?這種浪費是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并不多,但是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拒絕浪費,從我做起。教學環節三: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1.文本學習: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2.文本學習(閱讀角):一瓶水背后的辛勞放學回家,我放下書包,手里還有喝剩的半瓶礦泉水。剛想扔進垃圾桶,媽媽就阻止了我:“浩浩,別浪費。”我說:“媽,一瓶水才一塊多錢,我頂多浪費了五角錢。” 媽媽說:“想想看,你浪費的只是五角錢嗎?” 我想了想,說:“還浪費了水資源。” 媽媽摸摸我的頭說:“是的。你不僅浪費了水資源,還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一瓶水從汲取,到處理、裝罐、密封,得經過許多道工序。礦泉水出廠后,需要打包裝箱,需要長途運輸,需要在倉庫保管,運到超市卸貨,理貨員運上架,有許多人付出了勞動。礦泉水瓶的生產也是如此。就更別提這背后制造機器、車輛使用、蓋房子、修橋鋪路消耗的人力了。細算下來,一瓶水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辛勞呢。” 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到手中的半瓶水沉甸甸的,再也不能隨便丟棄了。3.提出問題:為什么媽媽說扔半瓶礦泉水浪費的不僅僅是五角錢?4.圖片學習:一瓶礦泉水的誕生5.圖片+文本學習:說一說有人說浪費糧食不單是糧食的浪費。你知道在這背后,還浪費了什么?6.圖片學習:一粒米的誕生7.播放視頻素材:“米飯從哪里來”教學環節四: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1.文本學習:糧食從播種—插秧—施肥—除草—打谷—晾曬—脫粒—上桌,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說浪費糧食不單是糧食的浪費,還有對那些辛苦付出勞動的人們的不尊重,這也是在浪費他們的勞動。因此,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不能浪費。2.文本學習:相關鏈接據英國廣播公司2016年報道,科學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全球食物需求從每人每天9614焦耳(功、能量和熱的單位)上升到了10032焦耳;而浪費的食物卻從每人每天1295.8焦耳上升到了2131.8焦耳。當前供人類食用的食物,多達三分之一被浪費。浪費食物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從1.3億噸上升到了5.3億噸,增幅超過300%。 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浪費食物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將“巨幅增長”,增幅甚至可能相當于每年排放25億噸二氧化碳。同時,到21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從現有的70億人左右上升到大約90億人,對食物的需求也會增加。由此看來,節約食物、拒絕浪費,既能減輕農業對環境的壓力,也能節約食品生產所需的資源,可謂意義重大。3.文本學習:節約糧食是習慣,更是美德。大家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4.圖片+文本學習:2013年,全國掀起了一股“光盤行動”的熱潮。“光盤行動”旨在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如在餐館就餐時,要吃光盤子里的飯菜,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5.文本學習:“光盤行動”的宗旨是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從而讓人們養成生活中珍惜糧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習慣。6.提出問題: 你怎么看待這些行為呢?7.圖片+文本學習(1)按需做飯菜:在家里,按需做飯菜,不挑食,不剩飯菜。(2)購買需有度:保質期短的食品不要一次購買過多,免得吃不完過期。(3)營養要均衡:我也知道浪費不好,但是今天的菜我真的不喜歡吃。(4)光盤在行動:我們在餐館請客,我讓媽媽別點太多,免得吃不完。可媽媽說如果桌上的菜都吃完了,讓人有點難堪。8.文本學習:光盤行動歌你拍一 , 我拍一 , 光盤行動我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勤儉節約聽入耳。你拍三,我拍三,健康飲食伴三餐。你拍四,我拍四,蔬菜水果要多吃。你拍五,我拍五,糧食粒粒皆辛苦。你拍六,我拍六,剩余食物打包走。你拍七,我拍七,公筷公勺提一提。你拍八,我拍八,鋪張浪費拒絕它。你拍九,我拍九,傳統美德留長久。你拍十,我拍十,光盤行動要堅持。9.播放視頻素材:袁隆平談糧食浪費10.圖片+文本學習:2013年初,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針對“舌尖上的浪費”現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并在同年11月印發實施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思考回答觀看圖片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指名回答補充回答指名回答補充回答閱讀文本讀懂要求補充填寫獨立完成匯報交流觀看圖片閱讀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觀看視頻閱讀文本了解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獨立計算匯報結果獨立計算匯報結果指名回答獨立計算匯報結果指名回答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補充回答閱讀文本了解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指名回答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觀看圖片觀看視頻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思考回答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拍手唱讀文本感悟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拍手唱讀文本感悟文本觀看視頻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 向學生點明了我們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時,也可能會產生浪費。呈現了校園及身邊經常見到的食物浪費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和關注食物浪費現象。閱讀角用擬人化的方式,借食物“哭訴”校園食物浪費現象,喚起學生審視令人痛心的浪費行為,引發他們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即興表演能力,并通過表演感悟生活中的食物浪費現象。讓學生認識到浪費食物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懂得挑食會影響身體健康引導學生歸納浪費食物的表現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浪費食物是一種不好的習慣。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算一算”欄目從積少成多、日積月累的角度,通過非常直觀的數據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食物浪費帶來的巨大損失。這種浪費是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并不多,但是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拒絕浪費,從我做起。幫助學生認識到小浪費會積累成大浪費.向學生點明了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通過分析—瓶礦泉水生產、制造等環節,讓學生明白一瓶小小的礦泉水是成百上千人辛勤勞動的結晶。“說一說”環節呈現了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和食物制作的畫面,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化對食物浪費的認識,由物及人,滲透人文關懷,讓學生透過浪費現象認識到食物浪費不僅僅浪費了資源和錢物,還浪費了勞動者的汗水和心血,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感知糧食的來之不易,讓學生認識到浪費也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用數據讓學生認識到食物浪費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節約糧食是習慣,更是美德。大家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以“光盤行動”為例,倡導學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節約食物、反對浪費,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通過針對人們生活中的常見行為,引導學生辨析哪些是要提倡的,哪些是要反思和改正的,幫助學生正視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學生挑食、家人為面子有意多點菜等容易造成食物浪費的行為。感知糧食的來之不易,讓學生認識到浪費也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生活行為習慣。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課堂小結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要拒絕剩餐,從我做起,爭當“光盤行動”的示范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糧食,自覺維護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外出就餐理性消費,爭當“光盤俠”。 交流感悟,總結匯報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板書 第6課《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 餐桌上的浪費(一)餐桌上的浪費現象(二)食物浪費后的嚴重后果(三)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四)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的不尊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8張PPT)新知導入素材:九歲男孩下地干活吃東西的樣子讓人心酸1.在視頻中,你們看到了什么?2.小男孩為什么這樣吃東西?說明了什么?3.你的生活和小男孩比較一下,談談你的感受。新知講解我們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時,也可能會產生浪費。這樣的浪費現象你看見過、經歷過嗎?在學校的浪費現象在酒席上的浪費現象閱讀角食物的哭訴。夜深人靜,學校食堂角落的泔水桶里傳出一陣陣哭訴聲。米粒兄弟們抱在一起,鳴嗚地哭著:“現在的孩子們可真忍心,把我們大團大團地扔掉。不吃夠主食,他們上課、玩耍、鍛煉很容易就會沒力氣的。”幾個白花花的饅頭也在一旁抹著眼淚:“我們也是,你看,只被咬了幾口就扔掉了。”泡在菜湯里的白菜、豆角、茄子七嘴八舌地說:“就是,太不像話了!”“我們蔬萊多有營養啊。”“廚師們認真地把我們洗干凈,精心地烹飪,孩子們卻一點都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高高堆在泔水桶最上面的幾塊紅燒肉嘆著氣:“現在孩子們吃得好了,變得更挑食了,我們這么美味也難逃被拋棄的命運。”聽完這些食物的哭訴,你有什么話想說?挑食會讓我們抵抗力下降,使我們更容易生病,也會影響我們智力發育。因此我們不應該挑食,挑食會造成大量的浪費。一米一粟皆來之不易,《憫農》中寫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寫出了農民勞動的艱辛和對浪費糧食的憤慨。更告誡我們要厲行節儉、杜絕浪費。餐桌上的浪費現象浪費有多種表現:把不愛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費;是浪費;是浪費;是浪費。餐桌上的浪費現象把不愛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費買太多吃不完是浪費儲存不當引起變質是浪費這些都是浪費制作不當食物損壞是浪費點太多吃太撐是浪費這些都是浪費這些都是浪費剩菜不打包嚴重挑食過度點菜素材:1-央視公益廣告——餐飲浪費35秒_flv這種浪費是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并不多,但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食物浪費后的嚴重后果1.用天平稱一稱,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算一算2.如果每個同學一天浪費50克大米,全班同學一天共浪費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費多少?如果全校有500個學生,一年將浪費多少大米?50×40=2000克=2千克2×365=730千克730×500= 365000千克3.一個學生一個月大約吃9000克大米,如果能把這些被浪費的糧食積攢起來,可以夠多少學生吃一個月?365000÷9≈40000(個)50×50=2500(克)2500×365=912500(克)2500×1000=2500000(克)2500000克=2500千克2500÷9≈278(個)我們來列式算一算這種浪費是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并不多,但是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拒絕浪費,從我做起。看到計算結果,你有什么感受?浪費行為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一瓶水背后的辛勞放學回家,我放下書包,手里還有喝剩的半瓶礦泉水。剛想扔進垃圾桶,媽媽就阻止了我:“浩浩,別浪費。”我說:“媽,一瓶水才一塊多錢,我頂多浪費了五角錢。”媽媽說:“想想看,你浪費的只是五角錢嗎?”我想了想,說:“還浪費了水資源。”媽媽摸摸我的頭說:“是的。你不僅浪費了水資源,還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一瓶水從汲取,到處理、裝罐、密封,得經過許多道工序。礦泉水出廠后,需要打包裝箱,需要長途運輸,需要在倉庫保管,運到超市卸貨,理貨員運上架,有許多人付出了勞動。礦泉水瓶的生產也是如此。就更別提這背后制造機器、車輛使用、蓋房子、修橋鋪路消耗的人力了。細算下來,一瓶水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辛勞呢。”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到手中的半瓶水沉甸甸的,再也不能隨便丟棄了。閱讀角為什么媽媽說扔半瓶礦泉水浪費的不僅僅是五角錢?閱讀角一瓶礦泉水的誕生有人說浪費糧食不單是糧食的浪費。你知道在這背后,還浪費了什么?一粒米的誕生素材視頻:“米飯從哪里來”糧食從播種—插秧—施肥—除草—打谷—晾曬—脫粒—上桌,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說浪費糧食不單是糧食的浪費,還有對那些辛苦付出勞動的人們的不尊重,這也是在浪費他們的勞動。因此,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不能浪費。節約糧食,拒絕浪費據英國廣播公司2016年報道,科學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全球食物需求從每人每天9614焦耳(功、能量和熱的單位)上升到了10032焦耳;而浪費的食物卻從每人每天1295.8焦耳上升到了2131.8焦耳。當前供人類食用的食物,多達三分之一被浪費。浪費食物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從1.3億噸上升到了5.3億噸,增幅超過300%。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浪費食物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將“巨幅增長”,增幅甚至可能相當于每年排放25億噸二氧化碳。同時,到21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從現有的70億人左右上升到大約90億人,對食物的需求也會增加。由此看來,節約食物、拒絕浪費,既能減輕農業對環境的壓力,也能節約食品生產所需的資源,可謂意義重大。相關鏈接節約糧食是習慣,更是美德。大家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節約糧食,拒絕浪費今天,你光盤了嗎?2013年,全國掀起了一股“光盤行動”的熱潮。“光盤行動”旨在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如在餐館就餐時,要吃光盤子里的飯菜,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光盤行動”的宗旨是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從而讓人們養成生活中珍惜糧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習慣。你怎么看待這些行為呢?節約糧食,拒絕浪費按需做飯菜在家里,按需做飯菜,不挑食,不剩飯菜。保質期短的食品不要一次購買過多,免得吃不完過期。購買需有度營養要均衡我也知道浪費不好,但是今天的菜我真的不喜歡吃。我們在餐館請客,我讓媽媽別點太多,免得吃不完。可媽媽說如果桌上的菜都吃完了,讓人有點難堪。光盤在行動光盤行動歌你拍一 , 我拍一 , 光盤行動我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勤儉節約聽入耳。你拍三,我拍三,健康飲食伴三餐。你拍四,我拍四,蔬菜水果要多吃。你拍五,我拍五,糧食粒粒皆辛苦。你拍六,我拍六,剩余食物打包走。你拍七,我拍七,公筷公勺提一提。你拍八,我拍八,鋪張浪費拒絕它。你拍九,我拍九,傳統美德留長久。你拍十,我拍十,光盤行動要堅持。素材:袁隆平談糧食浪費2013年初,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針對“舌尖上的浪費”現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并在同年11月印發實施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課堂總結“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要拒絕剩餐,從我做起,爭當“光盤行動”的示范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每一粒糧食,自覺維護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外出就餐理性消費,爭當“光盤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央視公益廣告——餐飲浪費35秒_flv.wmv 九歲男孩下地干活吃東西的樣子讓人心酸.wmv 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6課《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PPT教學課件(第一課時).ppt 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6課《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教案教學設計(第一課時).doc 袁隆平談糧食浪費.wmv 視頻:“米飯從哪里來”.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